楊雲並不擔心李隆基追查真相。


    他帶楊玉環出來之前,就考慮過這件事可能出現的狀況,以及相關因果。


    本就把楊玉環神話了,現在出現這種憑空不見人又失而複得的情形,非但對楊玉環的地位無損,反而會讓李隆基對楊玉環更加敬若神明。


    楊雲跟李隆基說明情況後,李隆基沒心思再問別的,悶悶不樂離開玄女觀,走了一段路便安排高力士:“高將軍,你送楊天師出宮去吧。”


    “是,陛下。”


    高力士恭敬領命,隨即便去送楊雲。


    李隆基隻身往貞觀殿行去,背影有幾分落寞。


    往宮外行去時,高力士神色平和許多,想到順利完成皇帝的交托,高力士便有種脫離大難的慶幸感。


    “為何陛下來時未見到娘娘,而天師您來就見到了?”


    高力士半路上終歸還是忍不住問出口。


    楊雲笑著搖搖頭。


    “此等事真不好說,仙家手段,凡人怎知曉?唉,每次進宮都小心翼翼,希望以後不出什麽事才好,也需仰仗高公公你照應……玄女雖選中姐姐做化身,但到底我姐姐不是神仙,若有人欺負她,她恐怕難以招架,希望高公公關鍵時候能幫到她……”


    高力士聽到這裏很高興,之前楊雲表現出的都是高不可攀的姿態。


    作為國舅,現在還當了官,但皇帝惦記的始終是楊雲道家天師的身份,高力士很希望能跟楊雲建立不錯的關係,如此也方便他做事。


    “以後多仰仗天師您才對……這次的事,要不是天師前來,怕是很難收場。”


    高力士麵帶後怕之色。


    今天若是到了夜裏還找不到楊玉環的人,就算李隆基脾氣再好,對他再信任,也難免要責罰一番。


    二人非常客氣,你一句我一句說著話。


    到了宮門前,高力士笑道:“就送天師到此,還要迴去跟陛下迴稟,馬車在外備著,您走好。”


    “高將軍請迴。”


    楊雲不想稱唿高力士為“高公”,也不好意思再直唿“高公公”,便稱唿高力士為“高將軍”。


    稱唿的改變,讓高力士很開心,畢竟當初楊雲很不識相直接稱唿他“高公公”,直指他閹人的身份。


    如今改變稱唿,說明逐漸把他當成自己人。


    正常情況下都是別人來巴結高力士,唯有麵對楊雲時,高力士有一種無力感,甚至還要反過來巴結楊雲。


    “天師客氣了,您請。”


    高力士沒有著急走,目送楊雲上了馬車,老遠還在招手,等馬車消失在大街轉角處才迴身往洛陽皇宮裏去了。


    ……


    ……


    高力士迴到貞觀殿時,李隆基悶悶不樂坐在窗邊的地席上,目光呆滯,許久沒換過動作。


    高力士上前低聲招唿,李隆基這才側目看著他,又重重地歎了口氣,一句話沒說,卻把鬱悶二字清楚地寫在臉上。


    “陛下,您寬心些,娘娘這不沒事?您出關後,要麽見見大臣,交托兵家之事,又或者到內宮,找幾位娘娘陪您飲酒,還可以在宮裏舉行一場盛大的宴會,開懷痛飲……”高力士對皇帝非常忠心,眼見皇帝難過,他也跟著傷心,便給李隆基提主意。


    李隆基擺擺手:“不必了,朕今天去找玄女,剛吃了閉門羹,哪裏還有心思吃喝玩樂?力士,你說朕會不會得罪了玄女?”


    “應該……沒事吧。”


    高力士安慰道,“這不玄女娘娘並沒有怪責陛下?再者說了,玄女觀那位……不是化身嗎?楊天師進去跟娘娘說過,娘娘並無怪責之意啊?”


    李隆基道:“若非玄女上仙對朕有怒,何故避而不見?朕自作主張進到玄女觀內,即便被臣民知曉,也會責備朕求道之心不夠堅定,更何況是上仙?”


    “陛下寬心些,有事的話,上仙一定會警示您。”


    高力士隻能出言安慰,再無其他良策。


    李隆基又是唉聲歎氣,突然想到什麽,問道:“送天師出去了?他……他半道上可有跟你說什麽?諸如在朕麵前不方便說的話?”


    高力士終於知道為何皇帝讓他親自送楊雲出宮,感情是要他私下打聽消息,迴來好通稟。


    李隆基通情達理,知楊雲作為臣子,又是道士,在皇帝麵前或許有需要迴避的地方,但私下跟高力士交流就容易許多。


    “沒有,天師並未談及其他,他還……囑托老臣好好照顧宮裏的玄女娘娘,想來他對今日之事也茫無頭緒。”


    高力士迴想了一下,仍舊是知無不言。


    李隆基點點頭,歎道:“朕對道家崇尚,但似有用心不誠之處,朕想過,一定要讓天下人都明白朕對道家的向往,以後科舉錄取天下賢才,一定要考校應試士子對道家學問的理解,若其中有才能卓著者,朕可破格錄取。”


    “啊?陛下……這……”


    高力士聽了皇帝的決定,覺得不太對勁。


    皇帝堅定地說道:“此事朕便如此決定了,順帶看看朝中誰對道法之事很了解,朕一並提拔重用,至於朕的這位小舅子,就是楊天師,朕準備安排他更重要的職位,讓他可以指引我大唐臣民,一心向道。”


    ……


    ……


    高力士感覺事情有點失控。


    皇帝似有走火入魔的傾向,一人對道家向往也就罷了,現在是要讓整個大唐子民都要求道,那不意味著以後大唐要做官,必須先學習道法?而道法精深的官吏不問治理事務能力,都能得提拔重用?


    如此一來,大唐豈不亂套了?


    本來高力士在皇帝麵前從來都是直言不諱的,可在這種問題上,他還是選擇保留意見,沒當麵提出來,主要也是知道皇帝正在興頭上,破壞皇帝的興致並非好事。


    當晚皇帝在內宮設下私宴,不用說是因為在楊玉環那裏受了委屈,便找來其他妃子尋求慰籍。


    高力士奉命去兵部通知出兵細節,同時擬定詔書,委任張守珪出兵,而他先見的是在出兵事宜上跟他站在一起的黃門侍郎李林甫。


    高力士在私宅見到李林甫。


    李林甫在高力士麵前,恭敬無比。


    “……聽高公之意,陛下在此事上算是徹底否決了張曲江的建議,改而采用您的方案,一次性解決邊患?”


    李林甫早有心理準備,可在聽到高力士的話後,還是感到十分解氣。


    張九齡畢竟是宰相,在朝野影響力無比巨大,他通過掌控尚書省,內定邊務,讓張守珪謹慎出兵,就算出征也要把仗收著打,不許耗費太多軍餉,更不想因軍事上的冒險帶來重大死傷,折了大唐的威風。


    而現在皇帝的意思,是要擴大戰局,令大唐可以在草原上找迴封狼居胥的壯誌豪情。


    高力士歎道:“這件事啊,陛下聽從了你的建議,放任邊將施為。可終究呢,出兵事關國體,若出了偏差,可不能把過失都推到我身上,我不過是從中遞個話而已。”


    “是,是。”


    李林甫聽出來了,這件事上,高力士隻想居功,不想承擔任何責任。


    高力士再道:“今天陛下有吩咐,說是以後在朝當官,必須要對道法有所涉獵,還說要把那位楊天師提拔到高位,我提前把內情告訴你,別跟楊天師過不去,陛下有什麽事現在都想跟他商議……”


    高力士沒提楊玉環失蹤之事,但宮裏鬧出那麽大的動靜,有心人不可能一無所知,明麵上不提而已。


    李林甫聽到這話,悚然一驚,他驚的是楊雲剛到朝堂,甚至都還沒在官位上坐熱,現在高力士卻說皇帝對楊雲信任有加,那不意味著以後楊雲在朝中前途不可限量?


    “高公的意思是……?”


    李林甫用求證的口吻提問。


    高力士沒好氣地道:“李夕郎,有些事難道用得著我直說嗎?陛下一心向道,為的是能成仙得道,這人間再好,跟仙人一比那就不算什麽了,如今陛下得上仙眷顧,有機會位列仙班,千古帝王中有誰有陛下的造化?既然陛下向道,自然也要讓大唐臣民向道,這件事需要解釋嗎?”


    “是,是,高公公提醒的是,在下認為,陛下道法高深,以後得道成仙指日可待。”李林甫隨口恭維。


    高力士歎道:“道法之事,論比楊天師修為精通者,怕隻有寥寥數人,之前張果張先生到洛陽,可惜匆匆一別,你若要跟楊天師對著來,不如就從張果身上入手,不然的話……就一心合作,別鬧出什麽不愉快。”


    “是。”


    李林甫無比汗顏,現在連高力士都提醒他要巴結楊雲。


    而跟楊雲建立關係,則是他心中早就定下的大計,其實不用高力士特意提醒。


    “好了,我也累了,一天奔波下來,都不知做了些什麽,腰酸背痛的,唉!該迴去歇息了……你沒事先迴吧。”


    高力士不想迴皇宮,知道迴去也見不到正尋歡作樂的皇帝,還不如在宮外私宅內好好休息。


    李林甫再度領命,恭敬退下,而後離開高力士的宅院。


    ……


    ……


    李林甫出來後,沒有迴衙門,也沒有迴家之意。


    他直奔楊雲的醉仙樓而去。


    “老爺,以您的身份,去光顧草民出入的酒樓……怕是不妥吧?”家仆不解地問道。


    李林甫笑著迴應:“早就聽聞洛陽城美酒飄香,我去品味美酒有何不可?也不看看這酒樓是誰開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楊國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子並收藏大唐楊國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