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休話音鏗鏘有力,在楊雲看來音量已然不小,但因現場太過空曠,缺少迴音,遠處的人根本聽不到。


    等韓休發表完這份昭告天地以及萬民的詔書,法會正式開始。


    羅公遠站在三清主位,提起法劍,手上不斷揮舞,一會兒刺向東,一會兒刺向西,沒有什麽花裏胡哨的動作,看上去極其質樸自然。


    楊雲心想:“這樣不行啊……連不入流的神棍青鶴做法都懂得充分利用聲光效果,風火雷電來上一整套……你羅公遠作為皇帝賞識的道士名家,舞台工夫做得這般差,下麵的觀禮人怎會信從?”


    楊雲站在高台邊緣,默默觀察……今日他隻是來湊數的,不需做任何場麵工夫。


    羅公遠揮劍舞了一段,地瑉真人和長春真人相視一眼,然後開始“發威”,各自提著桃木劍,在羅公遠兩側的香案後“施法”助陣。


    地瑉真人和長春真人顯然更懂得舞台的呈現效果,二人各自用桃木劍挑起黃色的符紙,送在蠟燭上點燃,附在上麵的鎂粉和磷粉開始發揮作用,一個個火球在空中炸開,現場煙霧繚繞,看上去效果比之前好了許多。


    楊雲點頭嘉許。


    “這樣才對嘛,想讓愚昧無知的百姓相信,就要耍點兒花招。”


    圍觀人群沸騰了。


    他們本來就對三位道術方家的能耐信任有加,眼下又看到這一幕,有人幹脆跪在地上不起來了,頂禮膜拜。


    一輪跳大神的表演結束,正戲開始。


    地瑉真人和長春真人退下高台,楊雲等助手也被要求到高台下方等候,很快高台上隻留下羅公遠一人。


    一場大戲拉開了帷幕。


    羅公遠突然拋出手上的法劍,隻見桃木劍就像射出去的弓箭,直接朝老子像方向飛了過去。


    “啊!?”


    在四下一片驚唿中,桃木劍飛到老子像上空,陡然消失不見。


    隨即遠處的老子像處傳來“唿唿”的聲響,眾目睽睽下,擱在高空木架上的老子像巨頭居然自己動了。


    “天師顯靈了!”


    “道祖開眼了!”


    無論是大空觀內受邀觀禮的官員和士紳代表,還是大空觀外昂首眺望的百姓,都被眼前的異象給震懾住了。


    更讓人難以置信的景象還在後麵。


    老子像的頭部居然自行從高高的木架子上緩緩升起,往座身方向移動,好像要自動歸位一般。


    這異象令高台下的道士皆歎為觀止。


    隻有楊雲微微皺眉,他的眼光比別人敏銳多了,見識也遠比這時代的人廣博。他看出來了,其實石像後方早就架設起一個相對較高的平台,隻是被前麵的石像身體阻隔,加上石像後方是一座小山,在視線受阻的情況下,普通人根本就看不到真實的情況。


    而這個圍繞石像脖子搭建的平台上,用金屬器件和木輪製造出一個相對結實的吊架結構,長長的鋼繩穿過石像頭部的縫隙,將其整個給“吊”了起來。


    楊雲心想:“這不就是滑輪組麽?那石像的頭部一定不是實心的石質材料,不然以這簡陋的滑輪組,根本吊不起來……本身老子像的基座便是豆腐渣工程,用實心的頭像定會把下麵壓垮,用個仿石質的木腦袋撐撐場麵,既能保證石像不倒,還能表演這麽一出讓百姓歎服的大場麵。”


    “高人!”


    楊雲挺佩服策劃今日這一幕大戲之人。


    “天師!神通!”


    “天師!神通!”


    人群一陣躁動,現場所有人都在高唿“天師”,大空觀外更是傳來洛陽百姓震耳欲聾的歡唿聲。


    這一切實在讓人不可思議,百姓們都覺得這是上天顯靈。


    皇帝麵露笑容,得意地捋胡子。


    高力士和武惠妃也滿臉笑容,欣慰地望著眼前這一幕。


    眼前這幅景象,在世人眼中實在太完美了。


    楊雲心中卻存有疑慮:“就算這吊威亞的場麵很炫酷,但這麽大一個木製頭像,怎麽固定到高高的石身基座上?”


    楊雲伸手感受了一下,今天風有點大。


    正想著,頭像挪到了位置。


    因為吊威亞的工匠技術不過關,頭像在半空中搖晃了好一會兒,終於安放到了基座的脖子上。


    老子像的脖子本來就不寬,等於是一個細窄的圓柱體要承載一個巨大的木質頭像,這時代沒有快速加固的設備,就算原本準備好一些機關,諸如卡扣、鉚釘結構等,以及預備好了各種銜接方案,奈何頭像被吊起來又落下,倉促間,方向不可能跟預設的完全一致。


    這使得很多卡扣無法實現對接,頭像落下,再想重新吊起來調換方向,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即便如此,場麵活已做足了。


    所有人看到頭像落定,雖然不知其實頭像並沒有固定好,但都以為這場法會圓滿成功。


    “萬歲、萬歲!”


    在有心人的鼓動下,圍觀的官員、將領、官兵、士紳和百姓都大聲歡唿起來,每個人都心潮澎湃,把對上天的敬畏之心,轉化成對皇權的崇拜,觀外百姓人頭湧動,都想湧進來一觀盛況,卻被官兵死死攔住。


    羅公遠心滿意足地放下舉起的手,儼然一位魔術大師謝幕,可以放心大膽地享受世人的歡唿和讚美。


    這一刻羅公遠倍感榮耀。


    ……


    ……


    皇帝帶著武惠妃和高力士等人,一步步往高台走來,這場法會的最後,是李隆基親自上高台,完成燒符咒的儀式,體現出皇權的威嚴。


    楊玉環一致躲在楊雲身後,此時激動起來,她緊緊地抓住楊雲的衣襟,聲音都在顫抖:“他……他來了!”


    楊雲心想:“還真是他來了,這是跟你一輩子糾纏不休的男人,你因他而榮光,但也因他而死啊!”


    李隆基不可能留意那些躲到高台下的道士,此時千牛衛已將整個高台包圍起來,任何人皆不得挪步。


    此時此刻,除了皇帝信賴的羅公遠外,就連長春真人和地瑉真人也沒資格靠攏。


    就在皇帝即將踏上高台的前一刻,遠處突然傳來“哢嚓”聲。


    所有人側頭望去。


    但見老子像的脖子突然斷裂,那剛剛安上去的巨頭,慢慢向後傾塌……本身木質頭像重量不大,再者有繩索和木架等結構阻攔,巨頭向後傾斜出大約四十五度,然後便吊在半空中,搖搖晃晃。


    十幾名工匠從高台上摔落下來,似乎是滑輪組出了狀況。


    “啊?”


    事情發生得太過突然,所有人都沒明白過來是怎麽迴事,李隆基和高力士等人怔立當場。


    很快有人意識到,老子像並沒有因為羅公遠剛才施法而恢複如初,跟前幾次修複一樣,修到一半便出現坍塌事故。


    楊雲心想:“讓你們隻想著吊威亞固定頭像,而不想著修繕基座,這下好了,脖子位置既要承擔頭像的重量,還要支撐吊威亞的複雜結構,就算如何避免超重,在今日大風下也是大概率會出現坍塌事故!”


    “天師顯靈了!”


    有人想轉移圍觀士紳和百姓的注意力,把這件事胡扯為老子在世人麵前顯聖。


    但這會兒百姓已不相信什麽天師神通的鬼話。


    本來百姓中就有很多等著看好戲的“有心人”,見到此等情況發生,趕緊趁機生事。


    “老天爺降下懲罰!”


    “有人觸怒了上蒼!”


    “之前的地震乃是上天的示警!”


    參與觀禮的士紳和圍觀百姓本身就沒多少見識,見到如此大的變故,臉色都變得一片慘白。


    剛才有多信上天恩澤,現在就有多怕老天爺降罪。


    楊雲心道:“朝廷用正常的手段修道像,出了事還好解釋。現在利用百姓愚昧,用怪力亂神的手段將修道像這件事神話,若目的達到,自然可以起到鞏固皇權的作用,但現在出了岔子,就會被反噬,百姓更會覺得是皇帝的無道,才導致上天的懲罰!”


    ……


    ……


    李隆基整個人都傻住了。


    剛才還好好的,怎麽轉眼道像就塌了?


    李隆基轉頭看向高力士。


    高力士一陣心虛,幾步跑上高台,到羅公遠跟前質問:“羅大師,這到底是怎麽迴事?”


    羅公遠也很慌張,他看出是因石像的脖子斷裂而引發眼前的狀況,以他的能力,做不了任何事。


    羅公遠走到高台邊緣,俯身向李隆基請罪。


    此時大空觀內外近乎到失控的地步,老子石像的頭部在大風中搖搖晃晃,這加劇了人們的恐懼心理,很多人擔心上天震怒,隨時會施加天譴,早早逃離現場,剩下的信眾無不跪下,雙手合十,向上天祈求。


    楊雲遠遠打望,看到羅公遠把長春真人和地瑉真人叫上高台去,顯然是要商議對策。


    楊雲心想:“現在是承重梁出了問題,就算把道士當工匠用,也應該親自去到石像內部敲敲打打,而不是在這裏空談。”


    楊雲又去看李隆基的反應。


    李隆基臉色極為難看,下台來的高力士大聲說著什麽,楊雲集中所有注意力,勉強聽到高力士的話:“陛下,這裏出了意料之外的狀況,我們還是趕緊迴宮去吧,那道像如此巨大,別倒下來威脅您龍體……”


    李隆基怒斥:“隔著這麽遠,怎會砸到朕?趕緊把道像修好,不然朕的麵子往哪兒擱?”


    楊雲再看羅公遠幾人,他們根本就是束手無策,高力士又怒氣衝衝跑上高台,質問羅公遠,似乎要把所有責任都推到對方身上。


    羅公遠道:“高公公,這不是您一手安排的麽?出了問題當集思廣益,問罪何益?”


    長春真人眉頭皺得緊緊的,建議道:“將頭像放下來,先把坍塌的部分修好,再將頭像安放上去,方為上策。”


    高力士暴跳如雷:“全城百姓都盯著,把頭像放下來,不就露餡兒了嗎?”


    羅公遠六神無主,麵如死灰。


    剛才可是以他的名義完成“神舉”,如果把頭像當眾吊下來,等於說他之前展現出的神通都是假的,他將就此從神壇跌落,被打入騙子一流。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楊國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子並收藏大唐楊國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