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僧行禮,唐僧也趕忙施禮,老僧還禮,後敘坐。
老僧隨即開始盤問唐僧來曆,言談舉止之間,老僧無不在炫耀著自己的財富與閱曆,絲毫沒有提及自己修行佛法多少,渡人幾何。
瞧這陣仗,唐僧已然猜到此地定是兇多吉少,斷然不能露財顯富,瞧了一眼悟空,心裏默念阿彌陀佛,隻希望這猴子不給自己添亂。
而悟空也不若以往那般放肆,即便知道自家師父包袱當中存有稀世珍寶,唐僧沒有說話,他斷不敢私自做主。
那老僧賣弄自己那七八百件袈裟,袈裟件件抖開掛起,滿堂綺繡,四壁綾羅。
悟空一一觀之,皆是些穿花納錦,刺繡銷金之物,見慣神仙寶貝的他,對此難免有些鄙夷,心中暗道這老僧絕不是那潛心禮佛,安分守己之人,若是炫耀師父包袱中的袈裟,定然會遭這貪婪奸偽的窺覷,到時定又是一件麻煩事。
於是上前對老僧道“你這老頭,倒也有些本事,弄得這般袈裟,想我師父還是唐王禦弟,亦不見其有一件這般好物件,隻得身上這件,雨打風吹,也難換洗一番,若不是師命難違,俺老孫倒也想留下做個小沙彌,不做這般行腳僧。”
悟空這番話引得眾僧哈哈大笑,悟空也隻得陪笑。見悟空這般作為,唐僧心中暗道這潑猴終於開竅了。
有道是人無傷虎意,虎有害人心。盡管唐僧和悟空萬般隱藏,終究躲不過這一劫難。
待師徒二人離開後,老和尚在那裏感歎東土不過如此,他撈不到什麽好處時,兩個徒孫走到老和尚身邊小聲道“師公,想那唐僧自稱是唐王禦弟,定是有著不少好東西,不若今晚將其不告而取,給師公一觀,若是被發現了,便說院中來了惡客,盜取了寺中財物,若是信了便好,一走了之,若是不信,院內整日燃燭燒香,近日風大,容易走水……”
老和尚聽了先是一笑,而後又開始愁眉苦臉,道“這若是取不得,又如何是好啊?”
又一徒孫道“師公莫急,院內還有些異香,尋常神仙根本不在話下,想那唐僧兩個是走路之人,辛苦之甚,再加上異香,屆時真的丟了什麽東西,也無從察覺,加上走水,可保萬無一失。”
一眾和尚聞言,都道“好!好!好!此計絕妙!”
於是,一眾和尚開始行動。
卻說三藏師徒,安歇已定。悟空是個靈猴,雖然睡下,隻是存神煉氣,朦朧著醒眼。忽然聽到外麵有人走動,想到白日老和尚一眾僧人嘴臉,自覺不妙,趕忙變作一個蜜蜂,自椽棱下鑽出。隻見兩個僧人一臉壞笑,將異香鼓入屋內。6
悟空見狀,計上心來,忙飛入屋內,撒下毫毛化作一軀殼。自己則保持蜜蜂之態,打算一探究竟。
片刻之後,兩僧人從門縫中瞧見唐僧二人安然不動,想來已是昏睡過去,便輕推開門,迅速將行李全部拿走。後對著一眾搬柴運草的僧人招手示意,眾僧行事利索,手腳麻利,不像是第一次做這種事。
看到這裏,悟空已然猜到些許緣由,想直接拿出金箍棒將這些人殺盡,卻擔心唐僧怪罪於他。眼看眾僧人就要澆油點火,悟空有了主意。一個筋鬥雲上了天。
南天門前的眾神見悟空上來了,頓時有些慌亂。悟空趕忙道“諸位休驚,我來尋廣目天王的。”
話音剛落,迎頭遇到了廣目天王,天王剛要寒暄兩句,卻被悟空一把抓住手臂,道“天王,事態緊急,敘舊之事以後再聊,此次特來尋你借辟火罩兒用上一用,快些拿來使使,即刻奉還。”
天王還有些許疑惑,正要詢問,又被悟空打岔,道“天王莫追問,你且先借俺老孫一用,莫要壞了西行大事。”
本來還想扯皮一番,聽到事關西遊,察覺被抓的地方力道又大了些,天王趕忙將辟火罩交與悟空。
拿到辟火罩,悟空駕雲迴到禪院,罩住唐僧與白馬。就在猶豫之際,忽聞耳邊傳來陣陣念書聲“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悟空抓耳撓腮,本就是靈猴,靈智自然不低,修道成仙,定有可取之處。於是悟空一咬牙,轉撚訣念咒,望巽地上吸一口氣吹將去。“風隨火勢,焰飛有千丈餘高;火趁風威,灰迸上九霄雲外。”悟空可沒有心情欣賞這些,徑直朝老和尚的房間飛去。
待悟空來到時,隻見得一陣黑風吹過,見行李無事,悟空便沒將此事放在心上。
火燒五更天,院內也早已亂成一鍋粥。赤赤精精,啼啼哭哭,叫冤叫屈。
悟空取了辟火罩,還與天王,匆匆趕迴,叫醒唐僧。唐僧這才翻身醒來,穿衣出門後,滿目瘡痍,殿宇全無。
唐僧默念阿彌陀佛,搖頭歎息,便差悟空前去詢問是否有人傷亡,他也好做場法事超度一番。
悟空得令,尋人找到那花名冊,一一從頭唱名,分明點過。最後得知確認,整座禪院,大小人物二百三十名,除卻那老和尚外,無一死亡。
唐僧再念阿彌陀佛,尋到原本擺放觀音塑像的殿宇前,盤坐在地,念起佛經。
“爐香乍爇。法界蒙熏。諸佛海會悉遙聞。隨處結祥雲。誠意方殷。諸佛現全身。……”
念畢,起身又拜,拜完,差悟空牽馬拿行李繼續西行。
哪知剛出了禪院門,金頭謁諦便下了雲,對著唐僧師徒行禮,又道“聖僧請留步,還請檢查一番行李。”
唐僧讓悟空打開行李,包袱中並無多少東西,一一翻找後,唐僧道“謁諦,並無缺少。”
金頭謁諦不相信,徑直走到行李前開始翻找,他還特別留意了菩薩給唐僧的那件袈裟,袈裟還在,缽盂也在,沒有任何遺漏。金頭謁諦滿臉的不可思議,這和劇本上寫的不一樣啊,難道那狗熊對袈裟沒有興趣了?
盡管袈裟沒丟,金頭謁諦還是想把唐僧二人暫且留在這裏,見唐僧閉目念經,悟空晃著棒子,他沒敢吱聲,放任二人離去。
輪值功曹,六丁六甲見此狀況,剛忙派人去請觀音菩薩,這種情況已經不是他們能夠處理的了。
再說另一邊,黑風山,黑風洞。
一黑漢正與兩道人講道“二位有所不知,我昨晚可是見到一位人物。”
旁邊白衣秀士道“不知大王見到哪位仙家,大王竟如此崇敬。”
黑漢道“二位可知那東土大唐的取經高僧,昨晚觀音禪院走火,我前去查探,發現一毛臉雷公嘴的猴子正蹲守在房頂之上,這火便是那廝所放。”
道士問道“這可是那五百年前大鬧天宮的齊天大聖,不久前被聖僧從佛祖五指山下救出的孫悟空?”
黑漢道“正是此廖,既然這猴頭在此,想必聖僧也在,本來我見那禪院老和尚房中有一寶貝錦佛衣,見獵心喜,想要出手時,猛然想到,以那老和尚定是沒有資格有此寶貝,定是竊取聖僧之物,當時火光四起,更是將房間團團圍住,恐得罪聖僧,難逃一死,故倉皇逃離,如今亦是後怕無窮。”
兩道士連連點頭,更是說道“大王當真機智,想那聖僧為了大唐百姓,西行取經,即便是佛祖亦不放在眼中,若是招惹到聖僧,恐難生還。”
一時間,黑漢慶幸不已。
孰不知,他已被人盯上,隻是不知能否擺脫當保安的命運。
……
無盡虛空。
此時,葉龍飛正在接待三位特殊的“客人”。
“哎呀,蜂蜜,熊大,團子,你們快來嚐嚐啊,好吃的蜂蜜……”
“熊二,你怎麽能隨便吃陌生人的東西呢……”
“嗚~”
看著麵前滿是喜感的兩熊一神,葉龍飛忍俊不禁。
這一次,他沒有如同往常一般和他們解釋這一切,隻是笑嘻嘻地和他們坐在一起享受美食。
“最單純的目的,造就最強大的信念。”
等這三個家夥吃飽喝足,葉龍飛說出了自己的目的。
這下可把這兩熊愁壞了,這明顯打又打不過,逃又要不掉,看上去隻有一個答案。
兩熊愁苦之際,團子同意了。
她雖然不懂其中的道理,但作為山神,她能很清楚的感覺到葉龍飛所擁有的恐怖實力,這中間的差距,即是自己失控也不能彌補。
最重要的是,她能感受到葉龍飛不是“壞人”。
見團子點頭同意,葉龍飛一把抱住團子,把臉埋在團子的脖子中,軟乎乎,毛絨絨的感覺,太舒適了。
接著葉龍飛摟著團子的脖子拍了張照。
做完這一切後,葉龍飛和團子揮揮手示意再見,而團子用頭蹭了蹭葉龍飛的手掌心,葉龍飛很開心,道“我們很快會再見的。”
說罷,這三個家夥的身影消失在了虛空之中,一顆水晶球出現在葉龍飛手中。
葉龍飛俯下身,雙手捧住水晶球,將其緩緩放入時間長河當中。
老僧隨即開始盤問唐僧來曆,言談舉止之間,老僧無不在炫耀著自己的財富與閱曆,絲毫沒有提及自己修行佛法多少,渡人幾何。
瞧這陣仗,唐僧已然猜到此地定是兇多吉少,斷然不能露財顯富,瞧了一眼悟空,心裏默念阿彌陀佛,隻希望這猴子不給自己添亂。
而悟空也不若以往那般放肆,即便知道自家師父包袱當中存有稀世珍寶,唐僧沒有說話,他斷不敢私自做主。
那老僧賣弄自己那七八百件袈裟,袈裟件件抖開掛起,滿堂綺繡,四壁綾羅。
悟空一一觀之,皆是些穿花納錦,刺繡銷金之物,見慣神仙寶貝的他,對此難免有些鄙夷,心中暗道這老僧絕不是那潛心禮佛,安分守己之人,若是炫耀師父包袱中的袈裟,定然會遭這貪婪奸偽的窺覷,到時定又是一件麻煩事。
於是上前對老僧道“你這老頭,倒也有些本事,弄得這般袈裟,想我師父還是唐王禦弟,亦不見其有一件這般好物件,隻得身上這件,雨打風吹,也難換洗一番,若不是師命難違,俺老孫倒也想留下做個小沙彌,不做這般行腳僧。”
悟空這番話引得眾僧哈哈大笑,悟空也隻得陪笑。見悟空這般作為,唐僧心中暗道這潑猴終於開竅了。
有道是人無傷虎意,虎有害人心。盡管唐僧和悟空萬般隱藏,終究躲不過這一劫難。
待師徒二人離開後,老和尚在那裏感歎東土不過如此,他撈不到什麽好處時,兩個徒孫走到老和尚身邊小聲道“師公,想那唐僧自稱是唐王禦弟,定是有著不少好東西,不若今晚將其不告而取,給師公一觀,若是被發現了,便說院中來了惡客,盜取了寺中財物,若是信了便好,一走了之,若是不信,院內整日燃燭燒香,近日風大,容易走水……”
老和尚聽了先是一笑,而後又開始愁眉苦臉,道“這若是取不得,又如何是好啊?”
又一徒孫道“師公莫急,院內還有些異香,尋常神仙根本不在話下,想那唐僧兩個是走路之人,辛苦之甚,再加上異香,屆時真的丟了什麽東西,也無從察覺,加上走水,可保萬無一失。”
一眾和尚聞言,都道“好!好!好!此計絕妙!”
於是,一眾和尚開始行動。
卻說三藏師徒,安歇已定。悟空是個靈猴,雖然睡下,隻是存神煉氣,朦朧著醒眼。忽然聽到外麵有人走動,想到白日老和尚一眾僧人嘴臉,自覺不妙,趕忙變作一個蜜蜂,自椽棱下鑽出。隻見兩個僧人一臉壞笑,將異香鼓入屋內。6
悟空見狀,計上心來,忙飛入屋內,撒下毫毛化作一軀殼。自己則保持蜜蜂之態,打算一探究竟。
片刻之後,兩僧人從門縫中瞧見唐僧二人安然不動,想來已是昏睡過去,便輕推開門,迅速將行李全部拿走。後對著一眾搬柴運草的僧人招手示意,眾僧行事利索,手腳麻利,不像是第一次做這種事。
看到這裏,悟空已然猜到些許緣由,想直接拿出金箍棒將這些人殺盡,卻擔心唐僧怪罪於他。眼看眾僧人就要澆油點火,悟空有了主意。一個筋鬥雲上了天。
南天門前的眾神見悟空上來了,頓時有些慌亂。悟空趕忙道“諸位休驚,我來尋廣目天王的。”
話音剛落,迎頭遇到了廣目天王,天王剛要寒暄兩句,卻被悟空一把抓住手臂,道“天王,事態緊急,敘舊之事以後再聊,此次特來尋你借辟火罩兒用上一用,快些拿來使使,即刻奉還。”
天王還有些許疑惑,正要詢問,又被悟空打岔,道“天王莫追問,你且先借俺老孫一用,莫要壞了西行大事。”
本來還想扯皮一番,聽到事關西遊,察覺被抓的地方力道又大了些,天王趕忙將辟火罩交與悟空。
拿到辟火罩,悟空駕雲迴到禪院,罩住唐僧與白馬。就在猶豫之際,忽聞耳邊傳來陣陣念書聲“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悟空抓耳撓腮,本就是靈猴,靈智自然不低,修道成仙,定有可取之處。於是悟空一咬牙,轉撚訣念咒,望巽地上吸一口氣吹將去。“風隨火勢,焰飛有千丈餘高;火趁風威,灰迸上九霄雲外。”悟空可沒有心情欣賞這些,徑直朝老和尚的房間飛去。
待悟空來到時,隻見得一陣黑風吹過,見行李無事,悟空便沒將此事放在心上。
火燒五更天,院內也早已亂成一鍋粥。赤赤精精,啼啼哭哭,叫冤叫屈。
悟空取了辟火罩,還與天王,匆匆趕迴,叫醒唐僧。唐僧這才翻身醒來,穿衣出門後,滿目瘡痍,殿宇全無。
唐僧默念阿彌陀佛,搖頭歎息,便差悟空前去詢問是否有人傷亡,他也好做場法事超度一番。
悟空得令,尋人找到那花名冊,一一從頭唱名,分明點過。最後得知確認,整座禪院,大小人物二百三十名,除卻那老和尚外,無一死亡。
唐僧再念阿彌陀佛,尋到原本擺放觀音塑像的殿宇前,盤坐在地,念起佛經。
“爐香乍爇。法界蒙熏。諸佛海會悉遙聞。隨處結祥雲。誠意方殷。諸佛現全身。……”
念畢,起身又拜,拜完,差悟空牽馬拿行李繼續西行。
哪知剛出了禪院門,金頭謁諦便下了雲,對著唐僧師徒行禮,又道“聖僧請留步,還請檢查一番行李。”
唐僧讓悟空打開行李,包袱中並無多少東西,一一翻找後,唐僧道“謁諦,並無缺少。”
金頭謁諦不相信,徑直走到行李前開始翻找,他還特別留意了菩薩給唐僧的那件袈裟,袈裟還在,缽盂也在,沒有任何遺漏。金頭謁諦滿臉的不可思議,這和劇本上寫的不一樣啊,難道那狗熊對袈裟沒有興趣了?
盡管袈裟沒丟,金頭謁諦還是想把唐僧二人暫且留在這裏,見唐僧閉目念經,悟空晃著棒子,他沒敢吱聲,放任二人離去。
輪值功曹,六丁六甲見此狀況,剛忙派人去請觀音菩薩,這種情況已經不是他們能夠處理的了。
再說另一邊,黑風山,黑風洞。
一黑漢正與兩道人講道“二位有所不知,我昨晚可是見到一位人物。”
旁邊白衣秀士道“不知大王見到哪位仙家,大王竟如此崇敬。”
黑漢道“二位可知那東土大唐的取經高僧,昨晚觀音禪院走火,我前去查探,發現一毛臉雷公嘴的猴子正蹲守在房頂之上,這火便是那廝所放。”
道士問道“這可是那五百年前大鬧天宮的齊天大聖,不久前被聖僧從佛祖五指山下救出的孫悟空?”
黑漢道“正是此廖,既然這猴頭在此,想必聖僧也在,本來我見那禪院老和尚房中有一寶貝錦佛衣,見獵心喜,想要出手時,猛然想到,以那老和尚定是沒有資格有此寶貝,定是竊取聖僧之物,當時火光四起,更是將房間團團圍住,恐得罪聖僧,難逃一死,故倉皇逃離,如今亦是後怕無窮。”
兩道士連連點頭,更是說道“大王當真機智,想那聖僧為了大唐百姓,西行取經,即便是佛祖亦不放在眼中,若是招惹到聖僧,恐難生還。”
一時間,黑漢慶幸不已。
孰不知,他已被人盯上,隻是不知能否擺脫當保安的命運。
……
無盡虛空。
此時,葉龍飛正在接待三位特殊的“客人”。
“哎呀,蜂蜜,熊大,團子,你們快來嚐嚐啊,好吃的蜂蜜……”
“熊二,你怎麽能隨便吃陌生人的東西呢……”
“嗚~”
看著麵前滿是喜感的兩熊一神,葉龍飛忍俊不禁。
這一次,他沒有如同往常一般和他們解釋這一切,隻是笑嘻嘻地和他們坐在一起享受美食。
“最單純的目的,造就最強大的信念。”
等這三個家夥吃飽喝足,葉龍飛說出了自己的目的。
這下可把這兩熊愁壞了,這明顯打又打不過,逃又要不掉,看上去隻有一個答案。
兩熊愁苦之際,團子同意了。
她雖然不懂其中的道理,但作為山神,她能很清楚的感覺到葉龍飛所擁有的恐怖實力,這中間的差距,即是自己失控也不能彌補。
最重要的是,她能感受到葉龍飛不是“壞人”。
見團子點頭同意,葉龍飛一把抱住團子,把臉埋在團子的脖子中,軟乎乎,毛絨絨的感覺,太舒適了。
接著葉龍飛摟著團子的脖子拍了張照。
做完這一切後,葉龍飛和團子揮揮手示意再見,而團子用頭蹭了蹭葉龍飛的手掌心,葉龍飛很開心,道“我們很快會再見的。”
說罷,這三個家夥的身影消失在了虛空之中,一顆水晶球出現在葉龍飛手中。
葉龍飛俯下身,雙手捧住水晶球,將其緩緩放入時間長河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