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好,這下就沒有後顧之憂了。”


    蘇陽當即去看望迴來那些人,倒不是迫不及待想見瑪雅,而是想了解建木現今的情況。


    就如巫女在血狼學巫,所以對血狼了解,提供的信息對於交戰很有用。


    那麽有鹽氏的人也能提供建木部落更精準的情報。


    聽起來有點像是派出了臥底,其實不然,因為這是最正確的做法。


    後世大清朝閉關鎖國,最後大清亡了,在到後來有人到外麵發達國家留學,也有到曰本的。中曰戰爭爆發,難不成那些在外留學的,就不為國家出力了?


    學習別人更先進的文化及發展路線,才能更快更迅速的壯大本族。


    好吧,不過是為了給自己找借口,哪怕明知是錯,隻要人民認為是對的,那就是對的。


    “蘇哥哥。”一個小女孩飛快跑來,直接蹦到了蘇陽懷中,不是婭的小女兒還能是誰。


    “好了好了,迴來就好。”蘇陽拍了拍她。


    瑪雅身上有一股子不輸於這時代的嬌氣,是被婭給慣出來的,這真的是毛病。


    可偏偏這種嬌氣能擊中大男子主義的雞點,蘇陽雖然不是純粹大男子主義者,但身邊能有一個會撒嬌,耍點小脾氣的女孩,哪怕是個原始小女孩,也能改善心情。


    或許是無法消除的現代念想,他的活法不同。


    婭這時幫著抱開了女兒,正事要緊,稻城處在關鍵時期,也影響到太虛的未來。


    很快,婭把其餘幾個女孩介紹了一下,年長的已經算是成年了,在建木生活六年之久,哪怕隻是學巫,也應該對那裏比較了解。


    “太虛蘇巫,有鹽氏已經加入太虛了,蘇巫問什麽,你們就迴答什麽。”婭對幾個女孩交代道。


    而幾人雖然在路上就聽說了太虛的事,但仍然有些難以相信。


    她們是部落的希望,學巫就是為了有朝一日迴到部落祭圖騰,為此背井離鄉,到陌生的部落去苦學。


    但忽然有一天被族人接迴,告知她們不用學了,部落沒了,變成了太虛,太虛有巫了,那個巫還是仇敵部落希夷女巫,太虛在冬天前就會祭圖騰。


    這世界是怎麽了,她們不懂,還有眼前這個孩子是怎麽迴事,年齡比她們還小,怎麽就成巫了,看樣子地位好像比大長老婭還要高。


    蘇陽不繞圈子,長話短說,“太虛與建木結仇了,數日前戰過一場,我斬了一個功名的圖騰戰士,建木的巫羅也被我們斬了一個,還有近百個建木戰士。


    可能再過幾日,建木大部隊就會出現在這裏,稻城。現在我問你們建木的事,必須毫無隱瞞的迴答我,事關太虛與建木之間的勝負。”


    此話一出,頓時嘩然,婭派人去接時,太虛與建木還沒開戰。


    過了好一會女孩們才消化了這則消息,但同時也麵臨更多的疑問。


    蘇陽不在過多解釋,開始問起想要了解的信息,比如太虛有多少個巫,多少圖騰戰士,話事人是誰,生活情況,部落體製構造等等。


    都不用全部知曉,能有一些信息,他便可以進行反推敲,心中能有直觀的判斷。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他們守著稻城以逸待勞,已經占了便宜。


    隨後,他足足問了一個多時辰,才讓女孩們去休息,這下更有底了。


    同時推算女孩們出發的時間,當時建木沒有動靜,也證實了他之前的推斷,隻要打好了時間差,太虛就能贏得這場戰爭。


    翌日早晨有霧氣,這可不是霧霾,原始清晨有霧,那麽這天往往會有烈日,是一個非常好的天氣。


    稻田裏忙活起來,他圈定了大概七八十畝的麵積進行收割,秧葉還沒完全變黃,穀子黃了,裏麵顆粒飽滿,能收割。


    雖然可能會稍微有那麽一點點收成影響,但依舊決定收割,有舍才有得。


    最高興當屬一直在稻城忙活的人,他們親手撒種,照顧秧苗生長,很不容易。


    今天終於迎來了豐收的喜悅,又怎能不高興,不歡唿!


    雙巫進行了祭祀,挑了一個八九點鍾的時辰開割,蘇陽象征性的割了第一把稻子,高舉在手中,深得擺拍的精髓。


    一株株稻秧收割,很快就堆積成了小山,稻秧全身是寶。


    穀子脫殼後就是米,剩下的殼就是糠,用來養家畜杠杠的。穀可釀酒,當然現在釀酒太奢侈,但如果隻是用一些來試釀,還是可以的。


    酒不一定是拿來喝,可以用來消毒除菌,泡製藥酒,內服外用當藥使,用途太廣了,酒是精食糧。


    且穀物釀酒之後剩下的酒糟,也能用來喂養家畜。


    稻秧可以用來蓋房子、鋪床、編成繩索、草衣等等,最後用舊了,還能當柴火來燒,稻草是非常好的引火物,燃燒後的草灰充足,這就成了很好的肥料。


    再有,稻草本身就是一種草料,牛不愛吃,但是馬類鍾愛,前提是要切斷,相當於是九十三號飼料,往裏麵混上一些穀糠,就成九十七號了,馬兒吃了便能跑得飛快。


    擦了擦口水,簡直莫名其妙,他又不是馬,怎麽想著稻草會流口水。


    至於說稻草造紙太高端,況且粗糙造紙汙染很大,那水惡臭無比。


    迴過神來,他要求其中十畝把稻穗割下來,為的是與去年收成做對比,去年一畝地,直接一個背簍裝走,甚至還不滿一背簍,慘淡啊。


    他此時坐在一排背簍前,看著一個個裝滿,到第十個裝滿,看著還沒收割完的稻田,終於可以長舒一口氣,創收了,他決策在丘陵種植是正確的,事實勝於雄辯。


    其實也沒提出過異議,是他自己不想失手罷了。


    十五個背簍了,收成暴漲了五成,且圈定的十畝範圍還沒收完。


    “蘇,大豐收!”說這話是煙嵐,有巢氏那邊雖然沒種過稻穀,但有種植稷米,那收成更慘淡。


    “是啊,大豐收。”


    十畝地收割完了,族人們仔細把掉落的稻穗搜索幹淨,真正做到顆粒歸筐。


    總共裝了十八個背簍冒尖,若按去年平均收成來算,這個產量直接翻倍了。


    當然,因為這十畝長勢要好一些,若按照今年丘陵種植平坦下來,總體增產個七八成不是問題,平均畝產量能達到一百五六,比他之前預計的一百三要好很多。


    可以說完全超出了預期,太虛今年冬天好過了,也可以預見到明年更大的豐收。(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原始崛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屋頭有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屋頭有飯並收藏原始崛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