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心吧,有熊氏現在富足了,供你去學巫完全不是問題。”


    摸了摸小夏的腦袋,心中卻想,萬一小夏是位女學霸,而他卻是戰五渣,那場麵可就壯觀了。


    不過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夜可觀天象知冷暖,日可觀走獸知肥瘦,以他的知識儲備,以及見識加記憶力來說,完全就是行走中的聖賢,所以也就不在妄自菲薄了。


    隻是身邊兩個女孩,商女執著於圖騰戰士,小夏執著於當巫,都是女強人啊。


    講真,他其實可以不用這麽拚命的,若是幫助商女上位,成為九黎的首領,他完全可以過去倒插門,不,現在這時期應該說嫁過去。


    而小夏若成真了巫,他的日子也會好過啊,別的不說,去各部落招收幾百個弟子,就能收學費到手軟了。


    迴過頭,還是繼續研究雜交水稻吧,這是玩笑。因為雜交水稻無法留種,即便成功,也需要每年培育種子,一旦這技術失傳,絕對是毀滅式的打擊。


    還有雜交水稻隻是在原有的基礎上大概增收四成,現代一些山區,即便是雜交水稻,畝產也可能怒跪,低至五六百斤都正常,基本沒有賺頭,若請人種植收割,加上化肥錢,還不如直接買米來吃。


    他穿越那會,個體戶種植水稻的已經很少了,集中科學種植的,畝產超過千斤便很正常,不然承包人很可能會虧本。


    想到水稻,他忽然覺得是不是因為種植的方法不對,完全有可能在抽稻穗時,水源不足,造成了大量空殼。


    而他之前一直理解為旱種,可萬一這稻穀是水稻呢?這就需要灌溉了。


    若按水稻的種植方法,是要先集中培育秧苗,然後在分株進行插秧,這種辦法才是科學的。


    他腦海中的記憶,現代的有機大米,畝產可達到五百五十斤,售價五十元每斤,老值錢了。當然這個產量也不是個體戶能種出來的。


    蘇陽的要求不高,每畝能產兩百斤稻穀,出米率超過五成就可以,也就是畝產一百斤米,便可以養活一個成年族人或是兩個,甚至多個孩童。


    這樣一來,明年種植超過兩千畝,便可解決吃食問題了,吃飽了才有力氣去發展。


    若要灌溉農田,最簡單的辦法就是修渠道,最省力的方法是高處往低處排水,渠道的閘門一打開,水嘩啦嘩啦的就能流進農田裏,那畫麵太美,可以想象。


    奈何他雖然穿越前熟知水稻之父的故事,也去參觀過李冰父子的水利工程,但想要山寨,還需要經過多次摸索,也未必成功。


    好在不光能種植稻穀,丘陵那地方也特別適合放牧,感覺日子有奔頭啊,啷哩咯啷!


    大隊伍行進的速度比較慢,因為每人都帶著很多物資,僅是抗著的稻草,就是自身的數倍大小。雖說今年稻穀產量低,但這稻草卻絲毫不減,真正的好東西。


    稻草的特性可以防水,但是遇火又能一點就著,完美!


    一直到二十一世紀,還有很多人用稻草鋪在床底,用來代替棉絮不足,甚至把稻草切斷之後,填充進布裏麵作為枕頭。那滋味其實很不好,因為稻草有股味道,不習慣的,聞著睡不著。


    皮膚接觸到稻草也容易發癢,但經常接觸,就會產生抗體了,環境育人。


    他騎著牛,一點都不累,小夏當然是同騎,路途算是比較遙遠了,一路上無聊,他開始說起想興建水利的事情,本來是隨便說說,講出口,方便他自己構思規劃。


    卻沒想到小夏很感興趣,可能是因為她天天研究石刻,對於紋路比較敏感吧。


    “你看好了,我的左手掌就相當於是堤壩,把水給攔住,這樣水位就會上漲,等若把水給蓄了起來。然後從邊上開一個開口,從這裏挖溝渠,帶著點斜度,從高到低,當水流進渠道後,可以分流到低處,灌溉進農田裏。


    呃,農田就是,你想象成很大很大的陶罐就是了……”


    他越說越覺得可行,隻是渠道不能光靠挖出排水溝,最好渠的兩邊要上石板,最次也要用到石頭堆砌,不然容易塌方,每次清理都很麻煩。


    還有,開渠放水的時間不能過長,水流從高處下來,一般比較急,這樣中途漏掉的水就越少。


    而農田的灌溉往往是在插秧之前,隨著秧苗生長,農田的水也會漸漸幹枯,直到最後可能一點水都不剩,但要保證泥土中的水分充足,而不是幹枯到開裂。


    他說了很多,小夏聽得很認真,好像是真的對水利工程感興趣,隻是不知道有何用處罷了。


    “這次到白矛,我準備搞幾塊試驗田。就是拿幾塊地灌溉進水,明年種水稻。”當然不是現在就灌溉,但要提前翻土,耕田與耕地是兩個標準,往往人可以翻地,但要去耕田,就得用上牛了。


    說到底還是需要金屬,待他打造一個犁田的工具,就可以把牛派上用場了。


    勞動力的解放,歸根結底還是在於生產工具的提高,甚至他的腦海中都有了簡陋的脫穀機什麽的,很多東西在他有生之年是可以做到的,當然也有很多東西不敢想象。


    “小夏,你覺得人可以在天上飛嗎,像鳥兒一樣。”


    “不行的。”小野人搖頭,這點常識她還是清楚的。


    “哥在天上飛過!”


    說了這話,馬上就轉移了話題,他總不能與小野人聊飛機吧,溝通障礙,他無論怎麽說小夏也不會明白的。


    轉眼到了傍晚,他們就快走出山林了,為了安全著想,就不走夜路了,索性就在林子裏駐紮。


    用稻草引火很方便,不過稻草不經燒,一背簍稻草都燒不開一鍋水。大夥就躺在各自背來的穀堆上麵,若要講究一些,很快就能搭建簡陋的茅草棚,居家旅行必備啊。


    稻草能燒、能遮雨、能取暖,甚至還能聞著點穀糠味兒。結果在現代,每年焚燒秸稈,卻成了老大難的問題。


    “嗷吼!”突然傳來了恐怕的獸吼聲。


    他一聽就知道是酸梨,這大晚上的不睡覺,吼什麽呢?(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原始崛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屋頭有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屋頭有飯並收藏原始崛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