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景:車廂內。繪有維族特色的花紋,赭褐的色調。構圖嚴謹,圖案是幾何菱形,類似苗族民間傳承的刺繡。明亮的旭光透過帆布篷,投射到用得頗舊的鐵器:鋤、鎬和斧子,還有1副備用挽具。車廂的後座放著粗糧,烤製的麵餅,和柔韌的水袋,混合著奶酪的酸濃味道。

    “要徹底地查清楚,艾提尕爾清真寺的前身,即它是何時建成的。”艾孜賣提說。

    “公元1119年,聖殿騎士團的九位創始騎士抵達耶路撒冷,當時的耶路撒冷國王巴爾德一世同意了他們的一項奇怪的要求:把自己王宮阿克薩清真寺的一大部分撥給他們使用,而那塊地方的外圍建築就緊靠著著名的‘岩石圓殿’——即所羅門聖殿的原址。”艾孜賣提說。

    阿依認真地傾聽。

    “聖殿騎士團全稱是‘poor knights of christ and the temple of solomon’,翻譯過來則是‘基督和所羅門聖殿的窮騎士’,他們成立的真正目的,就是為了追尋失蹤千年的約櫃。聖殿騎士團不惜一切代價,都要攻占耶路撒冷,其實是有深意的,他們認為那裏有約櫃的線索。”艾孜賣提說。

    “找到了嗎?”阿依問道。

    “他們是想潛進去,原址下麵的隱秘通道,沿著這條路線,看看終點在哪裏。”艾孜賣提說。

    “看來阿克薩清真寺的建立,是為了掩人耳目,或者說有不可告人的目的,和江湖中的賊店類似,隻有先設置障眼法,才能在裏麵明目張膽地挖掘。”阿依說道。

    “無論是伊斯蘭,還是基督教徒,他們的目的都是一樣,就是想找到約櫃。”艾孜賣提說。

    “這個搜索的過程,花費大量的時間,並且得到教宗的認同,1139年,教宗英諾森二世以正式的詔書,授與他們特權地位。聖殿騎士團隻對教皇負責,不受國王的指揮,並且具有免稅特權。

    “可惜好景不長,1241年,蒙古拔都西征,其攻勢頗為洶湧。wahlstadt之役,聖殿騎士團的參戰部隊幾乎滅絕。在這場征服的戰爭中,蒙古軍團損失亦頗慘,軍力削弱,已無力繼續維持歐洲戰事,不久則率軍東還。

    “從軍事的角度來講,聖殿騎士團訓練有素,驍勇善戰,是耶路撒冷王國最精銳的軍隊,可以說是最早的特種部隊。在montgisard戰役中,耶路撒冷國王博度安四世率領80名聖殿騎士配合步兵,進攻撒拉丁的30000人的部隊,結果薩拉丁最精銳的馬木留克騎兵幾乎被全殲。

    “要知道,馬木留克騎兵基本是重騎兵,戴著精鋼打造的頭盔,身披鋼絲密織而成的鎖子甲。相當於大金國的鐵浮屠,拐子馬。他們的箭術高超,具有很強的遠射能力。近戰的能力亦兇悍,能在策馬狂奔的時候,揮刀劈中懸掛在半空的沙果,而阿拉伯特有的彎刀,更使他們在近戰中勇不可擋。”艾孜賣提說。

    “就是這麽驍勇的騎兵,亦敗給聖殿騎士團。”阿依驚道。

    “有信仰的部隊是最強的。”艾孜賣提說。

    “不過他們在多次戰爭中,亦有損失。1291年,聖地陷落,他們失去根據地,最終淪為腓力四世的犧牲品。1307年,眾多成員在法國被捕,殘酷審訊後以異端罪名處以火刑。此後,活躍將近兩世紀的宗教組織,在歐洲的主要轄區銷聲匿跡。

    “這是曆史中沉重黑暗的一天——1307年10月13日星期五,事前並無任何征兆,聖殿騎士團成員幾乎都被逮捕,並被限製使任何財產,以防止被移轉出國。這就是‘黑色星期五’迷信的由來。”[1]

    “耶穌也是在星期五犧牲的!”阿依說道。

    “巧合的是背叛耶穌的傳道者猶大,是最後晚餐的第13個客人。”艾孜賣提說,“所以說星期五和13,是西方最不吉利的數字。如果星期五與13號重合,那就是最倒黴的時刻。”[2]

    “腓力四世對聖殿騎士團采取血腥行動的原因,在曆史中沒有確切的記錄,曆史學家亦有各種各樣的看法,一個比較公認的觀點是——覬覦聖殿騎士團的財產。”艾孜賣提說。

    “那國王得逞了沒?”阿依緊張地問。

    “沒有。聖殿騎士團在災難來臨之前已經有所預感,將在境內的財產轉移,因此菲利普四世最後還是徒勞無益。”艾孜賣提說。

    “肯定不是為了金幣。”阿依說道。

    “國王有的就是金幣。他的目的隻有1個——約櫃。”艾孜賣提說。

    注釋[1]:猶太教將星期五那天,稱為安息日(sabbath)。

    注釋[2]:數字科學家認為,12是一個完整的數字,一年12個月,黃道十二宮,奧林匹斯山12位神,赫拉克勒斯12勞方,以色列12個部落,以及耶穌的12位傳道者。而13稍微超過12一點,這個數字就變的不安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西域密碼之約櫃迷蹤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卡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卡瑪並收藏西域密碼之約櫃迷蹤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