虢州衙門大堂裏,程咬金認真的處理著善後理賠事件,隨著這兩天伸冤的越來越少,老程的眉頭終於舒展開來,暗暗鬆了口氣,如果都按第二天的冤情,那自己的家底還真不夠理賠的。
剛開始大開衙門,根本沒人敢來伸冤,畢竟這是大唐,自古就有民不告官的規矩。因為官府規定,民告官,即便勝了也要受罰。
唐朝還好些,設置有監察機構禦史台,民告官可以找當地禦史反映,類似後世的檢察院舉報。及至清朝,大清律明令,民告官如子殺父,先坐笞五十,雖勝亦判徙二千裏。
聽起來是不是不可思議?給出的解釋,說是為了限製越級狀告。當然清朝也設置了類似禦史的八府巡按,可在滿治漢的大環境下,穩定天下民心似乎還要排在壓製漢人後麵。
沒錯,若非如此扭曲的政治目的,百姓也不至於經曆區區二百年就被奴役得麻木不仁。
正是這種被迫根植的奴性,才造就了鴉片戰爭以來的悲劇,甚至鬼子來襲肆意奴役屠殺的時候,逆來順受閉目等死者比比皆是。
這也是現代許多人都討厭辮子朝的原因,宋亡之後無中國,明亡之後無華夏。個人理解,應該說的是經曆過辮子朝之後,民族自信被打滅,緊跟著曆經戰火,華夏傳承幾乎斷絕。
五四運動、新文化運動等意識形態鬥爭,雖然喚醒了國人,但卻是以西方文化接續中華文明,對於破舊立新戡亂圖治,效果極佳,雖為救世良藥,但重症猛藥未必沒有弊端。
換個角度來看,用西方文化救國,重塑百姓精神支柱的時候,會不會也是一種變相的文化入侵?最簡單的例子就是民國大師胡適,這位就是一個西方學大師,卻完全摒棄詆毀東方文化。一味因循守舊不對,但徹底摒棄同樣不對,中華文化的精髓,在於其無所不包的包容性,比如佛教傳入,變成了漢傳佛教,除了我們這裏,哪裏來的武僧?
西方文化入侵的危害,比較直觀的體現在,外來的和尚好念經,許多人骨子裏認為,凡是外國的就是好的,就是高級的,凡是本土的就是落後的。崇洋媚外越演越烈,甚至很多人以擁有外國綠卡為驕傲在炫耀、自豪。民族自豪感需要借助外國的大旗來彰顯,同樣是一種摒棄了民族自信的病態,何其悲哀!
前幾年聽新聞報道說某大學的學伴事件,連教書育人培養未來棟梁的名校,都被腐蝕入侵至此,不能不讓人反思。五四運動時期,陳寅恪先生提出‘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大學校園裏想要倡導自由,領導就必須包容公正,以中庸之思想兼容天下。可學伴事件證明,連高層都在崇洋媚外,那麽從這裏走出的學生的未來在哪裏?
外國人來留學,和我們的孩子一起念書,他們是來學習文化知識,學習接觸東方思想的。可事實上呢,在大學裏外國留學生待遇何其優厚?我們熱情好客待之以禮本沒錯,但過度偏袒到討好的程度,這就不正常了。會讓我們的孩子認為屈辱和不公平,會讓外國孩子滋生傲慢與偏見,久而久之,大學變成什麽了?
留學生來不是學習成長的,而是炫耀鍍金、不,度假的。這般情景,他們畢業迴國了也不會念著我們的好,隻會說:那裏的人好卑賤呀,見了我們就彎腰,在我們家鄉大家是平頭百姓,但去了之後大家全都是貴族,嘖嘖,就算犯法也沒人敢管,他們會主動提供衣食住行甚至侍寢女子都隨便選呢。
猶記得史書裏麵,寫著晚晴乃至近代,洋人勢大,比官府都大,所以百姓見了都得彎腰行禮。實在沒想到,新中國了,我們國家獨立了,打退了鬼子,打退了聯合國軍,宣布我們站起來了。可在這樣的年代,竟然也會有同樣的現象,不可思議!就好像所謂的站起來了,隻是書上的一句口號而已,悲劇!不禁想問,我們真的站起來了嗎?革命前輩的血白流了嗎?
若是個人崇拜西方文化或者西方人、國家,甚至崇洋媚外,哪怕是你恨不能立地自殺、然後當場投胎過去都行,畢竟是你個人的喜好和選擇,是你的自由。可若是校領導,身居高位就不同了,你自己投誠事小,可裹挾著、變相的引導逼迫一茬茬幾萬學生跟你同去,這就不對了,不知道你們西方如何看待,可在東方這片土地上,我們對這類人有一個統一的稱號——漢奸!
並非說歧視支持西方文化的人,選擇秉持什麽文化精神,是個人的自由。讓人不解的是,自詡西方文化的忠實信徒之後,卻依舊得不到外國人的接納和認同,一樣遭人白眼被看做黃皮猴子,這就有點自取其辱的意思了。
同樣的事情,放在我們本土就不一樣了。比如佛教是外傳來的,可我們的百姓選擇信佛、信道都可以,雙方的信徒可能會因為利益有爭執,但卻不會歧視,這就是我中華文化的包容性。
我相信西方文化占據上風隻是暫時的,因為這裏的華夏文明的根源之地,從西方文化傳入才兩百年,文化入侵成功了嗎?好像成功了,畢竟發展迅猛獨占鼇頭;好像又沒有成功,畢竟華夏文明思想還在,並未被消弭,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加上實踐的證實,人們逐漸學會客官的取舍評判,兩種文化漸漸有了融合之勢。
可以預見,未來,東西方文化必將真正融合在一起,隻是時間的問題。到那時,未必是西方或者東方占據上風,也無所謂誰上風下風,時勢造英雄,文化選擇了我們這片大地生根發芽,同時我們也在選擇文化。無論怎麽選,最終留下的,一定是最適合我們發展的。
抱歉,一時感觸,多扯了點個人觀點。
拉迴正題:
三天的善後處理,眼看就要平息掉百姓的怨氣怒火,可關鍵時刻又出事了。
百姓擊鼓鳴冤,對於當下賠償提出質疑,而且來的百姓還不少,足足百人,程咬金懵了,親自走出衙門查看是怎麽迴事。
剛開始大開衙門,根本沒人敢來伸冤,畢竟這是大唐,自古就有民不告官的規矩。因為官府規定,民告官,即便勝了也要受罰。
唐朝還好些,設置有監察機構禦史台,民告官可以找當地禦史反映,類似後世的檢察院舉報。及至清朝,大清律明令,民告官如子殺父,先坐笞五十,雖勝亦判徙二千裏。
聽起來是不是不可思議?給出的解釋,說是為了限製越級狀告。當然清朝也設置了類似禦史的八府巡按,可在滿治漢的大環境下,穩定天下民心似乎還要排在壓製漢人後麵。
沒錯,若非如此扭曲的政治目的,百姓也不至於經曆區區二百年就被奴役得麻木不仁。
正是這種被迫根植的奴性,才造就了鴉片戰爭以來的悲劇,甚至鬼子來襲肆意奴役屠殺的時候,逆來順受閉目等死者比比皆是。
這也是現代許多人都討厭辮子朝的原因,宋亡之後無中國,明亡之後無華夏。個人理解,應該說的是經曆過辮子朝之後,民族自信被打滅,緊跟著曆經戰火,華夏傳承幾乎斷絕。
五四運動、新文化運動等意識形態鬥爭,雖然喚醒了國人,但卻是以西方文化接續中華文明,對於破舊立新戡亂圖治,效果極佳,雖為救世良藥,但重症猛藥未必沒有弊端。
換個角度來看,用西方文化救國,重塑百姓精神支柱的時候,會不會也是一種變相的文化入侵?最簡單的例子就是民國大師胡適,這位就是一個西方學大師,卻完全摒棄詆毀東方文化。一味因循守舊不對,但徹底摒棄同樣不對,中華文化的精髓,在於其無所不包的包容性,比如佛教傳入,變成了漢傳佛教,除了我們這裏,哪裏來的武僧?
西方文化入侵的危害,比較直觀的體現在,外來的和尚好念經,許多人骨子裏認為,凡是外國的就是好的,就是高級的,凡是本土的就是落後的。崇洋媚外越演越烈,甚至很多人以擁有外國綠卡為驕傲在炫耀、自豪。民族自豪感需要借助外國的大旗來彰顯,同樣是一種摒棄了民族自信的病態,何其悲哀!
前幾年聽新聞報道說某大學的學伴事件,連教書育人培養未來棟梁的名校,都被腐蝕入侵至此,不能不讓人反思。五四運動時期,陳寅恪先生提出‘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大學校園裏想要倡導自由,領導就必須包容公正,以中庸之思想兼容天下。可學伴事件證明,連高層都在崇洋媚外,那麽從這裏走出的學生的未來在哪裏?
外國人來留學,和我們的孩子一起念書,他們是來學習文化知識,學習接觸東方思想的。可事實上呢,在大學裏外國留學生待遇何其優厚?我們熱情好客待之以禮本沒錯,但過度偏袒到討好的程度,這就不正常了。會讓我們的孩子認為屈辱和不公平,會讓外國孩子滋生傲慢與偏見,久而久之,大學變成什麽了?
留學生來不是學習成長的,而是炫耀鍍金、不,度假的。這般情景,他們畢業迴國了也不會念著我們的好,隻會說:那裏的人好卑賤呀,見了我們就彎腰,在我們家鄉大家是平頭百姓,但去了之後大家全都是貴族,嘖嘖,就算犯法也沒人敢管,他們會主動提供衣食住行甚至侍寢女子都隨便選呢。
猶記得史書裏麵,寫著晚晴乃至近代,洋人勢大,比官府都大,所以百姓見了都得彎腰行禮。實在沒想到,新中國了,我們國家獨立了,打退了鬼子,打退了聯合國軍,宣布我們站起來了。可在這樣的年代,竟然也會有同樣的現象,不可思議!就好像所謂的站起來了,隻是書上的一句口號而已,悲劇!不禁想問,我們真的站起來了嗎?革命前輩的血白流了嗎?
若是個人崇拜西方文化或者西方人、國家,甚至崇洋媚外,哪怕是你恨不能立地自殺、然後當場投胎過去都行,畢竟是你個人的喜好和選擇,是你的自由。可若是校領導,身居高位就不同了,你自己投誠事小,可裹挾著、變相的引導逼迫一茬茬幾萬學生跟你同去,這就不對了,不知道你們西方如何看待,可在東方這片土地上,我們對這類人有一個統一的稱號——漢奸!
並非說歧視支持西方文化的人,選擇秉持什麽文化精神,是個人的自由。讓人不解的是,自詡西方文化的忠實信徒之後,卻依舊得不到外國人的接納和認同,一樣遭人白眼被看做黃皮猴子,這就有點自取其辱的意思了。
同樣的事情,放在我們本土就不一樣了。比如佛教是外傳來的,可我們的百姓選擇信佛、信道都可以,雙方的信徒可能會因為利益有爭執,但卻不會歧視,這就是我中華文化的包容性。
我相信西方文化占據上風隻是暫時的,因為這裏的華夏文明的根源之地,從西方文化傳入才兩百年,文化入侵成功了嗎?好像成功了,畢竟發展迅猛獨占鼇頭;好像又沒有成功,畢竟華夏文明思想還在,並未被消弭,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加上實踐的證實,人們逐漸學會客官的取舍評判,兩種文化漸漸有了融合之勢。
可以預見,未來,東西方文化必將真正融合在一起,隻是時間的問題。到那時,未必是西方或者東方占據上風,也無所謂誰上風下風,時勢造英雄,文化選擇了我們這片大地生根發芽,同時我們也在選擇文化。無論怎麽選,最終留下的,一定是最適合我們發展的。
抱歉,一時感觸,多扯了點個人觀點。
拉迴正題:
三天的善後處理,眼看就要平息掉百姓的怨氣怒火,可關鍵時刻又出事了。
百姓擊鼓鳴冤,對於當下賠償提出質疑,而且來的百姓還不少,足足百人,程咬金懵了,親自走出衙門查看是怎麽迴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