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原來,一心撲在科研上的馬均早在聽了華飛的想法之後,便急急的辭別了華飛,自行歸去做研究和實踐去了。
而華飛又覺得馬均這個在後世被稱為“天下名巧”的巧匠,要提前發明出“活字印刷術”來,並不是什麽難事。
於是他遂在解決了書籍的大難題後,心情大好的拿起掌中的大印沾了印泥後,便在空白的竹卷上麵,“砰砰砰”的就是好一通的狂蓋。
卻猛的發現,蓋在竹卷上的字跡變得模糊不清,且多有斷裂處。他狐疑之下乃伸手去摸,卻不僅發現字跡容易脫落,而且還摸了一手的印泥。
於是,華飛又伸手去摸錦帛,卻發現一點事情也沒有。
華飛遂自思如果以錦帛做為文字載體的話,這個時候的帛書卻雙是用“絹”這種昂貴的布料,來做為載體的。
這種東西,那一匹就得值一千四百錢,他華飛又焉能有那許多的錢財,來用絹做為文字的載體?可這要用紙的話,華飛卻又不會做。
而且更要命的是,馬均才剛剛去發明“活字印刷術”去了,你總不可能馬上就又叫他來發明“造紙術”吧?
這樣把優秀員工往死裏頭用的老板,也未免太過於黑心了些!因此華飛才會解了眉頭又深鎖的獨自在這油燈之下,來了個方下心頭又上眉頭。
劉敏歸來後見了這個情況,乃小心的把自己剛重新擬好的文件,悄悄的收藏了起來。卻舉步上前的隔著數步之遠,於油煙味中抱拳對華飛輕聲道:“敢問主公,為何事而煩惱?”
或許是自古以來,人類不但病了會亂投醫,就連那心急了也會亂投醫,因此,才叫做病急亂投醫的緣故。
華飛聽得聲音,迴頭見得是劉敏相問。乃於瞬間就想起了劉敏知道印上的字,是如何雕刻上去的事情。
那麽他指不定也能知道,這紙是如何造出來的了。於是,他渾忘了自己自來東漢之後,就沒見過有人在用紙的事情。
張嘴“哈哈”的大笑著,伸一雙滿是印泥的爪子,放步急奔的就一把捉在了可憐劉敏的肩膀之上。
一身上好衣裳沾上華飛爪子印的劉敏,再次受驚之下,直給嚇得雙目大睜的張嘴便待要放聲大叫。
卻不防華飛見得他受驚張嘴,雖然心知自己嚇到人家了,卻隻怕他驚動了警衛們。乃連忙伸手“彭”的,就一把就捂在了劉敏大張的嘴巴上。
於是,可憐的小劉敏不僅衣服沾上了華飛的爪子印,就連那嘴巴上都塗上了紅豔豔的口紅……
劉敏連忙奮力掙紮著,在“嗚嗚”連聲中伸手狂掰華飛的大手。華飛也瞬間醒悟了過來,連忙急急的連聲道歉著鬆開了手。
卻於油燈照耀下,見得劉敏的小花貓模樣,乃強忍著笑的又伸手上前,想幫劉敏擦去嘴上的印泥。
劉敏見狀大驚,焉敢再讓他用那紅通通的爪子觸碰自己。連忙撤步後退著以手相指道:“主公且慢,您的手……”
華飛聞言醒悟,乃不好意思的連聲向劉敏道著歉,雙與劉敏各自分開著去收拾幹淨。劉敏一離開華飛,就輕輕拍胸自思。
他自思曰:“這日子太難過了!歸去後必須得馬上想個好辦法,趕緊的調到別處去任職才是,要不然這般一日三嚇的,那早晚非得被這主公給活活嚇死不可。”
正胡思亂想間,卻忽聽得華飛高聲問道:“劉書佐!您知不知道造紙術?”
“造紙?”詫異出聲的劉敏並不知道,華飛純粹就是在瞎貓捉老鼠的碰運氣。聞言乃奇聲問道,“不知主公是指的蔡倫紙,又或是左伯紙?”
“呃……”華飛聞言咧著嘴的才迴想起來,記得在後世的書中曾經提到過,原來“造紙術”乃是在漢朝之前就有的東西,其具體出現的時間,據說大約可推至秦朝之前。
這個偉大的發明,同樣是偉大中國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隻是後來經過東漢桂陽,即今日的湖南耒陽人蔡倫的加工發展後,才最終成形。
時人把這種紙,稱之為“蔡候紙”。自蔡倫鑽研出造紙術之後,人們就一直在努力的完善著紙張的製造方法。
一直到蔡倫逝世八十年後,東漢又出現了個叫做左伯的人,他所造的紙,其質量比“蔡候紙”還要好。隻可惜,他的技術在後世卻是最終失傳了。
正當華飛憶起這兩個事情時,忽聽劉敏說道:“主公若欲問左伯造紙之術,敏實在不知。”說著他略頓了一下,才於滿至油煙的清味中,高聲對華飛詳細稟道。
“至於蔡倫紙的製造方法,大抵可分為一備材、二切麻、三洗滌、四浸石灰水或堿水、五蒸煮、六椿搗、七打漿、八抄紙、九曬紙、十揭紙共計十道流程。”
“哦?”華飛見得劉敏居然把蔡候紙的製造方法,了解得如此清楚!乃雙目大亮的伸手對劉敏問道,“什麽是備材?”
劉敏微微一笑的負手朗聲道:“備材者,準備才料也!就是把樹皮、麻布、麻頭、魚網、等原料準備妥當,而後再切麻,就是把材料切碎……”
在劉敏的解說下,華飛終於在大漲了一番知識後恍然大悟。他在大讚著勞動人民的智慧時,卻又對劉敏疑惑的問道:“那麽,為什麽人們一直都不用紙,卻要用竹卷和錦帛呢?”
其實他想問的是,為什麽人們不大量造紙,導致了連上個茅廁都要用竹片子,刮得那屁股蛋直火辣辣的生疼呢?
劉敏聞言“唉!”的歎息著道:“主公有所不知,我大漢自來就不注意這些發明與創造,隻認為它們都是些奇淫異巧而已,實難登得大雅之堂。”
說著他略頓了一下,才又續道:“因此休說是推廣了,就連保護都沒有,這才導致了左伯紙技術的失傳。”
華飛聞言大起同感之心,亦是感慨萬端的接口道:“是啊!就是因為上麵的人不重視這些寶貴的技術,才導致了不知道有多少傑出的發明和心血,都湮滅在了曆史的長河之中。想來,當真令人可惜、可歎!”
“主公所言不差!”劉敏深感華飛是個知音,乃又接口說道,“且現如今,戰亂四起得兵荒馬亂的,人們連想吃口飯都難,卻又哪有心思去造紙呢?”
華飛聞言,乃邊在心中感歎著戰亂給人們帶來的苦難,邊又對劉敏重重的點頭讚道:“嗯……你說得極有道理!”
說著他突然盯著劉敏說道:“劉書佐!我們現在有了典科所部來專們管理這些事情,將來想必就不會再有這樣的憾事發生了。”
“這都是因為主公領導有方!”劉敏衷心的抱著稱讚了華飛一句。
華飛擺著手對他續道:“依我看來你對造紙術極為理解,我想請你專門來負責組織培訓造紙的人員,卻不知道你是不是願意做呢?”
“咦?我這還沒想到辦法好離開你呢,你到倒是先給我按排了個好差事,這不管是造紙,還造字?在我劉敏心中,隻要能離開您呐,那就是一樁好事!”
因連續受驚嚇,而打定主意要離華飛遠點的劉敏,聞言雙目大亮!乃生怕華飛會反悔似的急抱拳高聲道:“屬下謹遵主公之令!”
於是此項偉大的技術,就此在華飛的手中提前現於人間。華飛認為這個技術的提前出現,必然能給華夏民族帶來無盡的好處。
因為文字一旦譜及,那麽民眾們將不再因無書而就學難,那麽發展還會慢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因此華飛認為這無疑是一項功在千秋,利於萬民的偉大發明。
隨後他又考慮到薄元也極善長於發明之事,乃調令薄元歸來與馬均同掌典科所部,卻命劉敏為典工中朗將,專們負責打造軍、民所需的製作之事。
隨後華飛又親授劉敏以,後世的流水製作之法,且命劉敏對麾下的工人們,實行計件分酬的辦法進行管理。極大的提升了,蜀中工業製造的效率。
華飛又因出於對人才的珍惜,乃又特命兵曹從事陳到,專門挑選訓練了對人才們貼身保護的警衛精英一支。分拔給各級人才,以對他們的人身安全進行保護。
而蒲元與馬均,也沒有辜負華飛對他們的期望。七月中旬,蜀中水車正式開始於各處實行安裝和灌溉。
這一技術的發明和使用,使得蜀中的梯田大量開發,預計來年蜀中的糧食,將會出現極大的剩餘。
而各種經、典書籍的印刷,也於七月下旬開始進行大量的印製;同時華飛軍中的士卒們,因鐵礦的大量開采,各種五十煉的鋼鐵,在軍工坊中大量的投入生產與製造。
從而令得華飛的大軍,實現了第一次換裝。華飛出於騎兵需要的是速度,如果加重馬匹的負擔,無疑將會是弄巧成拙的事情。
因此本次的換裝,騎兵僅是得到了大量上好的箭支,以及弓弩箭等武器裝備。而步卒們就威風了,不僅刀盾兵和長矛兵們,得到了全身的盔甲防護。
就連弓箭手們也配備了,轉門捆綁在手上的一麵長盾,從在在不妨礙弓手們射箭的同時,能極大的對弓箭手們,產生保護的效果。
與此同時在薄元的建議下,華飛軍中不再使用耗鐵而又不實用的長矛,轉而使用長槍。
故此長矛兵們,在領到盔甲的同時,也換上了更為方便實用的武器四米長槍,同時更名為長槍兵。
由此華飛軍中的步軍力量,得到了極大的強化。然而,華飛並沒有就此滿足,而是命令薄元繼續進行改革與創新。
隨後,為了增強士卒的訓練積極性,華飛在全軍中重新招收了兩千餘名預備軍官,對他們進行訓練。
卻把其麾下早已訓練完畢的千餘名,專做士卒思想工作的預備軍官們,分配至各個屯曲之中,這些人被正式命名為“引導者”。
他們不幹預各屯、曲長的訓練作戰等事,隻負責和士卒們進行談心,引導他們如何正切的去愛國護民。
這些人被授與和各級軍官,同樣的待遇和職位。他們唯一的目標,便是關心士卒們的生活和疾苦,並對他們的思想做出正確的引導。
由此使得華飛軍中的每一個士卒,都能清楚的意識到自己,是在為了什麽而訓練,又為了誰而在戰鬥?
華飛在全軍換裝後,同時宣布:“全軍將於每年的年尾歲末,舉行大比武。麵對全軍進行武藝、軍略等人才的選拔,軍中將實行以能者居上的辦法,來任命各級軍官。”
於是,蜀中大地立馬掀起了大練軍的狂潮,各軍中的尚武精神為之極速飆升。
由於考慮到情報工作異常重要,華飛乃令軍師祭酒徐庶,在軍中挑選機靈的人員,組成專管軍事情報的部門。並開始隨著麋竺的商道,向著四麵八方滲透,以探聽各處的消息。
而議曹從事閻圃,則因華飛考慮到總是靠跑馬來傳遞消息,不但極為不便,而且一直跑馬也會跑死人的原因。
而奉令開始於各地區廣泛收集馴養鴿子,並招收懂得養鳥的人員。準備利用鴿子們無論走得多遠,都會在第一時間飛迴家的特點,來傳遞消息。
隨著華飛與眾麾下的人才的齊心協力,一項又一項能給蜀中大地的民眾們帶來好處的政令,在源源不斷的施行。
蜀中民眾們的生活,就像是芝麻開花節節高般的,越過越紅火。卻不料,在當年的七月底,華飛因徐庶稟告的一個消息,而緊急調動了大軍。(未完待續。)m。
而華飛又覺得馬均這個在後世被稱為“天下名巧”的巧匠,要提前發明出“活字印刷術”來,並不是什麽難事。
於是他遂在解決了書籍的大難題後,心情大好的拿起掌中的大印沾了印泥後,便在空白的竹卷上麵,“砰砰砰”的就是好一通的狂蓋。
卻猛的發現,蓋在竹卷上的字跡變得模糊不清,且多有斷裂處。他狐疑之下乃伸手去摸,卻不僅發現字跡容易脫落,而且還摸了一手的印泥。
於是,華飛又伸手去摸錦帛,卻發現一點事情也沒有。
華飛遂自思如果以錦帛做為文字載體的話,這個時候的帛書卻雙是用“絹”這種昂貴的布料,來做為載體的。
這種東西,那一匹就得值一千四百錢,他華飛又焉能有那許多的錢財,來用絹做為文字的載體?可這要用紙的話,華飛卻又不會做。
而且更要命的是,馬均才剛剛去發明“活字印刷術”去了,你總不可能馬上就又叫他來發明“造紙術”吧?
這樣把優秀員工往死裏頭用的老板,也未免太過於黑心了些!因此華飛才會解了眉頭又深鎖的獨自在這油燈之下,來了個方下心頭又上眉頭。
劉敏歸來後見了這個情況,乃小心的把自己剛重新擬好的文件,悄悄的收藏了起來。卻舉步上前的隔著數步之遠,於油煙味中抱拳對華飛輕聲道:“敢問主公,為何事而煩惱?”
或許是自古以來,人類不但病了會亂投醫,就連那心急了也會亂投醫,因此,才叫做病急亂投醫的緣故。
華飛聽得聲音,迴頭見得是劉敏相問。乃於瞬間就想起了劉敏知道印上的字,是如何雕刻上去的事情。
那麽他指不定也能知道,這紙是如何造出來的了。於是,他渾忘了自己自來東漢之後,就沒見過有人在用紙的事情。
張嘴“哈哈”的大笑著,伸一雙滿是印泥的爪子,放步急奔的就一把捉在了可憐劉敏的肩膀之上。
一身上好衣裳沾上華飛爪子印的劉敏,再次受驚之下,直給嚇得雙目大睜的張嘴便待要放聲大叫。
卻不防華飛見得他受驚張嘴,雖然心知自己嚇到人家了,卻隻怕他驚動了警衛們。乃連忙伸手“彭”的,就一把就捂在了劉敏大張的嘴巴上。
於是,可憐的小劉敏不僅衣服沾上了華飛的爪子印,就連那嘴巴上都塗上了紅豔豔的口紅……
劉敏連忙奮力掙紮著,在“嗚嗚”連聲中伸手狂掰華飛的大手。華飛也瞬間醒悟了過來,連忙急急的連聲道歉著鬆開了手。
卻於油燈照耀下,見得劉敏的小花貓模樣,乃強忍著笑的又伸手上前,想幫劉敏擦去嘴上的印泥。
劉敏見狀大驚,焉敢再讓他用那紅通通的爪子觸碰自己。連忙撤步後退著以手相指道:“主公且慢,您的手……”
華飛聞言醒悟,乃不好意思的連聲向劉敏道著歉,雙與劉敏各自分開著去收拾幹淨。劉敏一離開華飛,就輕輕拍胸自思。
他自思曰:“這日子太難過了!歸去後必須得馬上想個好辦法,趕緊的調到別處去任職才是,要不然這般一日三嚇的,那早晚非得被這主公給活活嚇死不可。”
正胡思亂想間,卻忽聽得華飛高聲問道:“劉書佐!您知不知道造紙術?”
“造紙?”詫異出聲的劉敏並不知道,華飛純粹就是在瞎貓捉老鼠的碰運氣。聞言乃奇聲問道,“不知主公是指的蔡倫紙,又或是左伯紙?”
“呃……”華飛聞言咧著嘴的才迴想起來,記得在後世的書中曾經提到過,原來“造紙術”乃是在漢朝之前就有的東西,其具體出現的時間,據說大約可推至秦朝之前。
這個偉大的發明,同樣是偉大中國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隻是後來經過東漢桂陽,即今日的湖南耒陽人蔡倫的加工發展後,才最終成形。
時人把這種紙,稱之為“蔡候紙”。自蔡倫鑽研出造紙術之後,人們就一直在努力的完善著紙張的製造方法。
一直到蔡倫逝世八十年後,東漢又出現了個叫做左伯的人,他所造的紙,其質量比“蔡候紙”還要好。隻可惜,他的技術在後世卻是最終失傳了。
正當華飛憶起這兩個事情時,忽聽劉敏說道:“主公若欲問左伯造紙之術,敏實在不知。”說著他略頓了一下,才於滿至油煙的清味中,高聲對華飛詳細稟道。
“至於蔡倫紙的製造方法,大抵可分為一備材、二切麻、三洗滌、四浸石灰水或堿水、五蒸煮、六椿搗、七打漿、八抄紙、九曬紙、十揭紙共計十道流程。”
“哦?”華飛見得劉敏居然把蔡候紙的製造方法,了解得如此清楚!乃雙目大亮的伸手對劉敏問道,“什麽是備材?”
劉敏微微一笑的負手朗聲道:“備材者,準備才料也!就是把樹皮、麻布、麻頭、魚網、等原料準備妥當,而後再切麻,就是把材料切碎……”
在劉敏的解說下,華飛終於在大漲了一番知識後恍然大悟。他在大讚著勞動人民的智慧時,卻又對劉敏疑惑的問道:“那麽,為什麽人們一直都不用紙,卻要用竹卷和錦帛呢?”
其實他想問的是,為什麽人們不大量造紙,導致了連上個茅廁都要用竹片子,刮得那屁股蛋直火辣辣的生疼呢?
劉敏聞言“唉!”的歎息著道:“主公有所不知,我大漢自來就不注意這些發明與創造,隻認為它們都是些奇淫異巧而已,實難登得大雅之堂。”
說著他略頓了一下,才又續道:“因此休說是推廣了,就連保護都沒有,這才導致了左伯紙技術的失傳。”
華飛聞言大起同感之心,亦是感慨萬端的接口道:“是啊!就是因為上麵的人不重視這些寶貴的技術,才導致了不知道有多少傑出的發明和心血,都湮滅在了曆史的長河之中。想來,當真令人可惜、可歎!”
“主公所言不差!”劉敏深感華飛是個知音,乃又接口說道,“且現如今,戰亂四起得兵荒馬亂的,人們連想吃口飯都難,卻又哪有心思去造紙呢?”
華飛聞言,乃邊在心中感歎著戰亂給人們帶來的苦難,邊又對劉敏重重的點頭讚道:“嗯……你說得極有道理!”
說著他突然盯著劉敏說道:“劉書佐!我們現在有了典科所部來專們管理這些事情,將來想必就不會再有這樣的憾事發生了。”
“這都是因為主公領導有方!”劉敏衷心的抱著稱讚了華飛一句。
華飛擺著手對他續道:“依我看來你對造紙術極為理解,我想請你專門來負責組織培訓造紙的人員,卻不知道你是不是願意做呢?”
“咦?我這還沒想到辦法好離開你呢,你到倒是先給我按排了個好差事,這不管是造紙,還造字?在我劉敏心中,隻要能離開您呐,那就是一樁好事!”
因連續受驚嚇,而打定主意要離華飛遠點的劉敏,聞言雙目大亮!乃生怕華飛會反悔似的急抱拳高聲道:“屬下謹遵主公之令!”
於是此項偉大的技術,就此在華飛的手中提前現於人間。華飛認為這個技術的提前出現,必然能給華夏民族帶來無盡的好處。
因為文字一旦譜及,那麽民眾們將不再因無書而就學難,那麽發展還會慢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因此華飛認為這無疑是一項功在千秋,利於萬民的偉大發明。
隨後他又考慮到薄元也極善長於發明之事,乃調令薄元歸來與馬均同掌典科所部,卻命劉敏為典工中朗將,專們負責打造軍、民所需的製作之事。
隨後華飛又親授劉敏以,後世的流水製作之法,且命劉敏對麾下的工人們,實行計件分酬的辦法進行管理。極大的提升了,蜀中工業製造的效率。
華飛又因出於對人才的珍惜,乃又特命兵曹從事陳到,專門挑選訓練了對人才們貼身保護的警衛精英一支。分拔給各級人才,以對他們的人身安全進行保護。
而蒲元與馬均,也沒有辜負華飛對他們的期望。七月中旬,蜀中水車正式開始於各處實行安裝和灌溉。
這一技術的發明和使用,使得蜀中的梯田大量開發,預計來年蜀中的糧食,將會出現極大的剩餘。
而各種經、典書籍的印刷,也於七月下旬開始進行大量的印製;同時華飛軍中的士卒們,因鐵礦的大量開采,各種五十煉的鋼鐵,在軍工坊中大量的投入生產與製造。
從而令得華飛的大軍,實現了第一次換裝。華飛出於騎兵需要的是速度,如果加重馬匹的負擔,無疑將會是弄巧成拙的事情。
因此本次的換裝,騎兵僅是得到了大量上好的箭支,以及弓弩箭等武器裝備。而步卒們就威風了,不僅刀盾兵和長矛兵們,得到了全身的盔甲防護。
就連弓箭手們也配備了,轉門捆綁在手上的一麵長盾,從在在不妨礙弓手們射箭的同時,能極大的對弓箭手們,產生保護的效果。
與此同時在薄元的建議下,華飛軍中不再使用耗鐵而又不實用的長矛,轉而使用長槍。
故此長矛兵們,在領到盔甲的同時,也換上了更為方便實用的武器四米長槍,同時更名為長槍兵。
由此華飛軍中的步軍力量,得到了極大的強化。然而,華飛並沒有就此滿足,而是命令薄元繼續進行改革與創新。
隨後,為了增強士卒的訓練積極性,華飛在全軍中重新招收了兩千餘名預備軍官,對他們進行訓練。
卻把其麾下早已訓練完畢的千餘名,專做士卒思想工作的預備軍官們,分配至各個屯曲之中,這些人被正式命名為“引導者”。
他們不幹預各屯、曲長的訓練作戰等事,隻負責和士卒們進行談心,引導他們如何正切的去愛國護民。
這些人被授與和各級軍官,同樣的待遇和職位。他們唯一的目標,便是關心士卒們的生活和疾苦,並對他們的思想做出正確的引導。
由此使得華飛軍中的每一個士卒,都能清楚的意識到自己,是在為了什麽而訓練,又為了誰而在戰鬥?
華飛在全軍換裝後,同時宣布:“全軍將於每年的年尾歲末,舉行大比武。麵對全軍進行武藝、軍略等人才的選拔,軍中將實行以能者居上的辦法,來任命各級軍官。”
於是,蜀中大地立馬掀起了大練軍的狂潮,各軍中的尚武精神為之極速飆升。
由於考慮到情報工作異常重要,華飛乃令軍師祭酒徐庶,在軍中挑選機靈的人員,組成專管軍事情報的部門。並開始隨著麋竺的商道,向著四麵八方滲透,以探聽各處的消息。
而議曹從事閻圃,則因華飛考慮到總是靠跑馬來傳遞消息,不但極為不便,而且一直跑馬也會跑死人的原因。
而奉令開始於各地區廣泛收集馴養鴿子,並招收懂得養鳥的人員。準備利用鴿子們無論走得多遠,都會在第一時間飛迴家的特點,來傳遞消息。
隨著華飛與眾麾下的人才的齊心協力,一項又一項能給蜀中大地的民眾們帶來好處的政令,在源源不斷的施行。
蜀中民眾們的生活,就像是芝麻開花節節高般的,越過越紅火。卻不料,在當年的七月底,華飛因徐庶稟告的一個消息,而緊急調動了大軍。(未完待續。)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