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如笙頷首,世家多陰私,這些貴女自幼耳濡目染,能有幾個心思簡單的。
“方淩雪是衛皇後的外甥女,極得衛皇後看重。今日的事,方淩雪也是為了衛皇後。換了別人,應當也是一樣的選擇。”
汪如笙以為她是對方淩雪不肯下令拔匕首耿耿於懷,白曉兒搖頭:“不是這件事。我有一次無意間聽到方淩雪和雲家大小姐的談話,雲家三小姐出事,是方淩雪做的。雲大小姐隻讓方淩雪做做樣子嚇唬下三小姐,是方淩雪自作主張,讓那些人假戲真做,淩辱了三小姐。”
汪如笙皺眉:“如果是這樣,方淩雪的心思就太狠毒了。”
能對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弱女子做出這種事來,還真不少普通人能辦到的。
白曉兒突然問:“方淩雪是衛皇後的外甥女,她這樣做她的姨母衛皇後知道嗎?”
汪如笙道:“這件事交給我,我會派人盯著方淩雪和雲家小姐,你且放心。不管她們打的什麽主意,我都不會讓你受到牽連。”
雲佳茗和白曉兒起過齟齬,還曾陷害過她。對和白曉兒相關的人或者事,汪如笙自然十二分上心。
話說林致遠這邊安置妥當,皇帝又下旨,令太醫輪番值守,其餘事宜還是交給衛皇後。
衛皇後因這事在皇帝麵前長了臉,自然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不但約束宮人,更派了精幹侍衛內外值守,將養病的院落圍得水泄不通,連隻蒼蠅也飛不進去。
林沁宛奉太後懿旨,搬到林致遠這邊,親自給兄長侍疾。
翌日傍晚,林致遠睜開眼睛,林沁宛喚來太醫,太醫診治過後,對林沁宛道:“小侯爺的傷無甚大礙,隻要好好養著慢慢就好了。”
林沁宛見林致遠麵色蒼白如紙,心疼道:“我哥哥昨日流了那麽多血又怎會無甚大礙?還請太醫給哥哥好生調養,千萬別落下病根。”
太醫道:“林小姐放心,老朽這就擬幾道藥膳,林小姐著人做了,日日吃著就好了。”
林沁宛謝過太醫,太醫便去了外間候著。
林沁宛伺候林致遠喝水,又在他背後墊了厚厚的軟枕,讓他坐得舒服些。
不多時,皇帝和朱貴妃來了。
皇帝手臂昨日也被那刺客劃傷,如今包著白布,和明黃的龍袍一襯,分外刺眼。
而向來打扮華貴的朱貴妃穿著身半新不舊的肉桂色宮裝,頭上隻簪了玉簪,妝容素淡。
林沁宛警惕地想:怪不得朱貴妃這些年聖寵不衰,她當真會察言觀色。
皇帝上前道:“阿遠感覺怎樣,還疼不疼?”
林致遠道:“外甥沒事,太醫說養些時日就好了。舅舅的傷要不要緊?不如我替舅舅瞧瞧。”
皇帝見他傷得這樣重,還有如此孝心,心中更加過意不去:“舅舅隻是皮外傷。有太醫在,阿遠別擔心。”
林致遠道:“那外甥就放心了。”
皇帝見他一臉病容,又想起太醫昨兒個給自己描述的情景,心中的那隔閡瞬間就消融了:“這次若不是你舍身護駕,後果不堪設想。阿遠,這次是舅舅欠了你。”
林致遠虛弱地道:“舅舅不僅是我血脈相連的親人,更是大夏的天子。為公為私,我都應該這麽做。”
皇帝聞言,甚是欣慰。
可轉眼想起自己幾個兒子,麵色頓時一沉。
他們都是深受皇恩的皇子,是他的親兒,昨日出事之際居然無一人上前護駕,簡直不忠不孝至極。
他怎麽養出這麽些個白眼狼來。
朱貴妃察言觀色,便知皇帝心中在想何事,她心中著急,唯恐林致遠再挑撥離間,忙柔聲道:“陛下,小侯爺如今剛醒,料想身子還弱,咱們不如讓他好好休息,等小侯爺身子好一些,陛下再來看他。”
皇帝知道朱貴妃說的是實情,便道:“你好好養病,若有什麽需要直接去找皇後,我已經叮囑過她。”
又對林沁宛道:“你便是阿遠的妹妹把。好好照顧你兄長,等他好了,我讓皇後給你指門好親。”
林沁宛忙跪下謝恩,朱貴妃迴頭一笑,跟著皇帝去了。
林沁宛起身,林致遠指著床對麵的櫃子對她道:“沁宛,你過去,第三格抽屜裏有一隻瓷瓶,裏麵裝的是藥丸。你替我拿過來。”
林沁宛打開抽屜,果然從中摸到一隻白色瓷瓶。
林沁宛便倒出一粒,濃鬱的藥香撲鼻而來:“大哥,這是安宮牛黃丸嗎?”
林致遠道:“想不到你對藥理還有研究?”
“姨娘會做藥膳,我耳濡目染,也懂一些。”
林沁宛倒一杯水,喂林致遠吃下。
林致遠吃了藥,不多時,額頭滲出一層細汗,眼神卻是明亮了許多,氣色也好起來。
“大哥,姨娘今兒個來信,說聘禮已經開始準備。大哥有沒有什麽要求?”
林致遠淡淡道:“沒什麽別的,隻是我要娶的不是柔嘉郡主,有些東西便該去掉。”
林沁宛便是要問這個。
柔嘉郡主做的那件歹毒事林致遠並未瞞著她。
她得了準信,也好辦事。
不過看大哥如今的打算,這聘禮備下,怕是要娶那白小姐吧。隻是那白小姐和汪如笙如今看來感情甚篤,她會同意嫁給大哥麽?
林致遠麵露倦色:“你先下去休息。這裏有文九便行了。”
“是。”林沁宛福了福身子,便出去了。
她在廊下叫來宮人,細細叮囑了一番,先去太後娘娘那邊複命。
文九進來,反手關上門,走到床邊去看林致遠。
待瞧見林致遠灰敗的麵色,忍不住道:“少主,您這次太冒險了,若有下次,屬下拚了這條命也會阻止您。”
林致遠沒有發怒,隻淡淡道:“不會有下次。天,很快就要變了。”
文九聽出他語氣中的森然,一時怔住。片刻後,他問出心中疑問:“少主,您如何得知那些刺客會來?”
連他都不知道的事,少主是如何得知的。難道少主除了他們,暗中還有另外一股勢力?
林致遠自然不會告訴他自己重活一世,也不會告訴他上一世替皇帝擋這一刀的是昭妃。
“你不用多想。以後我的話你隻需要執行,無須多問。”
“是。”
文九應諾,林致遠便又問:“龍謹言那邊可有迴信?”
文九道:“龍少爺說感謝少主提供的消息,他打算迴京就動手。”
林致遠眸中劃過一道暗流:“龍謹言是聰明人,這件事我們就不必操心了。不過雲三小姐那邊你的去一趟,將這個交給她。”
林致遠叮囑文九一番,文九有些疑惑,但也沒多問,徑自去了。
由於林致遠被刺客刺傷,原定的啟程日期便往後推,連帶著九月的科舉時日也跟著往後,導致了許多不滿。
朱貴妃的二哥是吏部左侍郎,吏部管科舉諸事,這件美差論理應當落到他頭上。
可皇帝不迴京,事情一日未定,就可能存在變數。朱侍郎心急之下便從京城飛鴿傳書,讓妹妹給皇帝吹枕邊風,讓皇上早日迴來將差事定下。
朱貴妃因衛皇後照料林致遠有功,本就氣不順,現下更添了煩惱。
她在皇帝那邊旁敲側擊,皇帝隻說林致遠如今需要靜養,科舉之事迴去再說。
朱貴妃心中焦躁,想了想,隻得往七皇子這邊來。
自上次母子二人不歡而散,七皇子就未曾主動向她請安,現下讓她這做母親的低頭,心高氣傲的朱貴妃隻覺得這兒子白養了。
好的是七皇子見母妃來了,並無任何失禮之處,還和往常一樣恭敬,朱貴妃心裏這才好受些。
“這才幾日,皇兒怎麽又瘦了,是不是沒好好用膳,底下的人也不盡心?”
見兒子黑了瘦了,又想起兒子如今的處境,朱貴妃心疼極了:“都怪那林致遠,若不是他強出頭替你父皇擋了一下,你父皇也不至於怪罪到你們幾個頭上。”
自那天從林致遠處迴去,皇帝將幾個皇子叫來狠狠責罵了一頓,罵得幾個皇子不敢抬頭,額頭快磕破了才放他們迴去。
朱貴妃都快恨死了林致遠這個禍害。
七皇子英氣的眉一挑:“母妃說的什麽話?當時情況危急,若沒有林致遠,母妃現在可能已經沒有丈夫了。”
朱貴妃冷笑:“那不是正好,朝中大半都是你外祖父的人,到時候我兒就能提前登基做皇帝了。”
七皇子道:“朱氏勢頭再大,那些臣子也怕背上千古罵名。母妃可知曉,來陰山前父皇已經擬好了傳位詔書?”
朱貴妃大驚:“皇兒這話從何聽來?你父皇他正當盛年,連太子之位都未定,又怎會提前擬好詔書。”
七皇子眼眸一沉:“母妃還是對父皇多上點心。父皇多疑,對我們朱氏一直忌憚。母妃不能因為得寵就放鬆警惕。還有舅舅個幾個表兄,如今也越發不成樣子,母親也要勸勸才是。”
朱貴妃麵色沉凝:“母妃這就給你外祖父修書一封,讓他管好家裏人。不過你舅舅如今應承了許多人,你能不能替母妃想個法子,讓你父皇早日迴京。如今除了你舅舅,方太師的女婿也盯著這個差使,母妃怕遲則生變,到時就麻煩了。”
“方淩雪是衛皇後的外甥女,極得衛皇後看重。今日的事,方淩雪也是為了衛皇後。換了別人,應當也是一樣的選擇。”
汪如笙以為她是對方淩雪不肯下令拔匕首耿耿於懷,白曉兒搖頭:“不是這件事。我有一次無意間聽到方淩雪和雲家大小姐的談話,雲家三小姐出事,是方淩雪做的。雲大小姐隻讓方淩雪做做樣子嚇唬下三小姐,是方淩雪自作主張,讓那些人假戲真做,淩辱了三小姐。”
汪如笙皺眉:“如果是這樣,方淩雪的心思就太狠毒了。”
能對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弱女子做出這種事來,還真不少普通人能辦到的。
白曉兒突然問:“方淩雪是衛皇後的外甥女,她這樣做她的姨母衛皇後知道嗎?”
汪如笙道:“這件事交給我,我會派人盯著方淩雪和雲家小姐,你且放心。不管她們打的什麽主意,我都不會讓你受到牽連。”
雲佳茗和白曉兒起過齟齬,還曾陷害過她。對和白曉兒相關的人或者事,汪如笙自然十二分上心。
話說林致遠這邊安置妥當,皇帝又下旨,令太醫輪番值守,其餘事宜還是交給衛皇後。
衛皇後因這事在皇帝麵前長了臉,自然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不但約束宮人,更派了精幹侍衛內外值守,將養病的院落圍得水泄不通,連隻蒼蠅也飛不進去。
林沁宛奉太後懿旨,搬到林致遠這邊,親自給兄長侍疾。
翌日傍晚,林致遠睜開眼睛,林沁宛喚來太醫,太醫診治過後,對林沁宛道:“小侯爺的傷無甚大礙,隻要好好養著慢慢就好了。”
林沁宛見林致遠麵色蒼白如紙,心疼道:“我哥哥昨日流了那麽多血又怎會無甚大礙?還請太醫給哥哥好生調養,千萬別落下病根。”
太醫道:“林小姐放心,老朽這就擬幾道藥膳,林小姐著人做了,日日吃著就好了。”
林沁宛謝過太醫,太醫便去了外間候著。
林沁宛伺候林致遠喝水,又在他背後墊了厚厚的軟枕,讓他坐得舒服些。
不多時,皇帝和朱貴妃來了。
皇帝手臂昨日也被那刺客劃傷,如今包著白布,和明黃的龍袍一襯,分外刺眼。
而向來打扮華貴的朱貴妃穿著身半新不舊的肉桂色宮裝,頭上隻簪了玉簪,妝容素淡。
林沁宛警惕地想:怪不得朱貴妃這些年聖寵不衰,她當真會察言觀色。
皇帝上前道:“阿遠感覺怎樣,還疼不疼?”
林致遠道:“外甥沒事,太醫說養些時日就好了。舅舅的傷要不要緊?不如我替舅舅瞧瞧。”
皇帝見他傷得這樣重,還有如此孝心,心中更加過意不去:“舅舅隻是皮外傷。有太醫在,阿遠別擔心。”
林致遠道:“那外甥就放心了。”
皇帝見他一臉病容,又想起太醫昨兒個給自己描述的情景,心中的那隔閡瞬間就消融了:“這次若不是你舍身護駕,後果不堪設想。阿遠,這次是舅舅欠了你。”
林致遠虛弱地道:“舅舅不僅是我血脈相連的親人,更是大夏的天子。為公為私,我都應該這麽做。”
皇帝聞言,甚是欣慰。
可轉眼想起自己幾個兒子,麵色頓時一沉。
他們都是深受皇恩的皇子,是他的親兒,昨日出事之際居然無一人上前護駕,簡直不忠不孝至極。
他怎麽養出這麽些個白眼狼來。
朱貴妃察言觀色,便知皇帝心中在想何事,她心中著急,唯恐林致遠再挑撥離間,忙柔聲道:“陛下,小侯爺如今剛醒,料想身子還弱,咱們不如讓他好好休息,等小侯爺身子好一些,陛下再來看他。”
皇帝知道朱貴妃說的是實情,便道:“你好好養病,若有什麽需要直接去找皇後,我已經叮囑過她。”
又對林沁宛道:“你便是阿遠的妹妹把。好好照顧你兄長,等他好了,我讓皇後給你指門好親。”
林沁宛忙跪下謝恩,朱貴妃迴頭一笑,跟著皇帝去了。
林沁宛起身,林致遠指著床對麵的櫃子對她道:“沁宛,你過去,第三格抽屜裏有一隻瓷瓶,裏麵裝的是藥丸。你替我拿過來。”
林沁宛打開抽屜,果然從中摸到一隻白色瓷瓶。
林沁宛便倒出一粒,濃鬱的藥香撲鼻而來:“大哥,這是安宮牛黃丸嗎?”
林致遠道:“想不到你對藥理還有研究?”
“姨娘會做藥膳,我耳濡目染,也懂一些。”
林沁宛倒一杯水,喂林致遠吃下。
林致遠吃了藥,不多時,額頭滲出一層細汗,眼神卻是明亮了許多,氣色也好起來。
“大哥,姨娘今兒個來信,說聘禮已經開始準備。大哥有沒有什麽要求?”
林致遠淡淡道:“沒什麽別的,隻是我要娶的不是柔嘉郡主,有些東西便該去掉。”
林沁宛便是要問這個。
柔嘉郡主做的那件歹毒事林致遠並未瞞著她。
她得了準信,也好辦事。
不過看大哥如今的打算,這聘禮備下,怕是要娶那白小姐吧。隻是那白小姐和汪如笙如今看來感情甚篤,她會同意嫁給大哥麽?
林致遠麵露倦色:“你先下去休息。這裏有文九便行了。”
“是。”林沁宛福了福身子,便出去了。
她在廊下叫來宮人,細細叮囑了一番,先去太後娘娘那邊複命。
文九進來,反手關上門,走到床邊去看林致遠。
待瞧見林致遠灰敗的麵色,忍不住道:“少主,您這次太冒險了,若有下次,屬下拚了這條命也會阻止您。”
林致遠沒有發怒,隻淡淡道:“不會有下次。天,很快就要變了。”
文九聽出他語氣中的森然,一時怔住。片刻後,他問出心中疑問:“少主,您如何得知那些刺客會來?”
連他都不知道的事,少主是如何得知的。難道少主除了他們,暗中還有另外一股勢力?
林致遠自然不會告訴他自己重活一世,也不會告訴他上一世替皇帝擋這一刀的是昭妃。
“你不用多想。以後我的話你隻需要執行,無須多問。”
“是。”
文九應諾,林致遠便又問:“龍謹言那邊可有迴信?”
文九道:“龍少爺說感謝少主提供的消息,他打算迴京就動手。”
林致遠眸中劃過一道暗流:“龍謹言是聰明人,這件事我們就不必操心了。不過雲三小姐那邊你的去一趟,將這個交給她。”
林致遠叮囑文九一番,文九有些疑惑,但也沒多問,徑自去了。
由於林致遠被刺客刺傷,原定的啟程日期便往後推,連帶著九月的科舉時日也跟著往後,導致了許多不滿。
朱貴妃的二哥是吏部左侍郎,吏部管科舉諸事,這件美差論理應當落到他頭上。
可皇帝不迴京,事情一日未定,就可能存在變數。朱侍郎心急之下便從京城飛鴿傳書,讓妹妹給皇帝吹枕邊風,讓皇上早日迴來將差事定下。
朱貴妃因衛皇後照料林致遠有功,本就氣不順,現下更添了煩惱。
她在皇帝那邊旁敲側擊,皇帝隻說林致遠如今需要靜養,科舉之事迴去再說。
朱貴妃心中焦躁,想了想,隻得往七皇子這邊來。
自上次母子二人不歡而散,七皇子就未曾主動向她請安,現下讓她這做母親的低頭,心高氣傲的朱貴妃隻覺得這兒子白養了。
好的是七皇子見母妃來了,並無任何失禮之處,還和往常一樣恭敬,朱貴妃心裏這才好受些。
“這才幾日,皇兒怎麽又瘦了,是不是沒好好用膳,底下的人也不盡心?”
見兒子黑了瘦了,又想起兒子如今的處境,朱貴妃心疼極了:“都怪那林致遠,若不是他強出頭替你父皇擋了一下,你父皇也不至於怪罪到你們幾個頭上。”
自那天從林致遠處迴去,皇帝將幾個皇子叫來狠狠責罵了一頓,罵得幾個皇子不敢抬頭,額頭快磕破了才放他們迴去。
朱貴妃都快恨死了林致遠這個禍害。
七皇子英氣的眉一挑:“母妃說的什麽話?當時情況危急,若沒有林致遠,母妃現在可能已經沒有丈夫了。”
朱貴妃冷笑:“那不是正好,朝中大半都是你外祖父的人,到時候我兒就能提前登基做皇帝了。”
七皇子道:“朱氏勢頭再大,那些臣子也怕背上千古罵名。母妃可知曉,來陰山前父皇已經擬好了傳位詔書?”
朱貴妃大驚:“皇兒這話從何聽來?你父皇他正當盛年,連太子之位都未定,又怎會提前擬好詔書。”
七皇子眼眸一沉:“母妃還是對父皇多上點心。父皇多疑,對我們朱氏一直忌憚。母妃不能因為得寵就放鬆警惕。還有舅舅個幾個表兄,如今也越發不成樣子,母親也要勸勸才是。”
朱貴妃麵色沉凝:“母妃這就給你外祖父修書一封,讓他管好家裏人。不過你舅舅如今應承了許多人,你能不能替母妃想個法子,讓你父皇早日迴京。如今除了你舅舅,方太師的女婿也盯著這個差使,母妃怕遲則生變,到時就麻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