哢嚓!靳風,不,是裴用站在地鐵候車道上,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舉起手機,麵無表情地拍下了一張人頭攢動的照片。
“卡!”劉三清還是喊了停,這已經是他第三次喊停了。
靳風有些茫然地迴頭看向他:“導演……”
“你這是第七次拍攝地鐵裏過於擁擠的照片了,但你的表情跟上一次沒有任何分別。”劉三清不滿地揮舞著手中的劇本,對著靳風大聲喊道,“全片裏你在工作日每天都拍照,整整拍了15天!我們雖然不會把所有次數都記錄下來,但你至少也要在我們每次拍攝的時候都表現出一定的不同之處吧。”
靳風飾演的裴用在乘了很多次地鐵之後終於發現,是當地的地鐵公司為了達到利益最大化而減少了運營班次,從而讓所有乘客被擠壓在沙丁魚罐頭般的車廂裏,每天發生謾罵、毆打等事件,活得毫無尊嚴。
裴用憤怒了。他決定在三個星期的工作日裏都要拍一張這樣的照片,然後發表在自己的博客上,什麽都不說,也不做任何評論,隻是默默地把每一個高峰期上班族的苦楚表達出來。
“這個相同的場景要取景那麽多次,每次都要不一樣的表情。導演,你不覺得這當中橫著一條難以逾越的鴻溝嗎?”靳風苦笑著說出了自己的困擾。當時拿到劇本的時候他就知道難題來了。正式開拍前,他模擬了無數次不同的表情,但就是想不出如此多種的表現法,因為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前提——麻木。
他可以表演出10種甚至20種不同的表情,可是在同一個前提下要他像分解因數一樣將自己的表情衍化出10種來,真的是難於上青天啊!前幾次他已經耗盡腦汁了,這一次他真的有黔驢技窮之感。
同樣看過劇本的傅苑也忍不住為靳風求起情來:“導演,你能不能把拍攝的次數減少一些呢?我認為5次就差不多了。”
“我也覺得這段超級難,請老戲骨來演也未必演得出那麽多種麻木的神情。”穆斂見到這一段劇本的時候隻能用“瞠目結舌”來形容,然後十二萬分地慶幸自己並非男主角。
“劇本是你們說改就能改的嗎?每一場都是我跟編劇反複討論後的結果,一句演不出來就能蒙混過去了?”劉三清說話都不帶喘的,一迭聲地把那兩個求情的懟迴去了,一副“老子最大”的模樣,“退一萬步說,就算拍下來的這些表情不會都用上,那也是後期剪輯的事,前期是一定要拍的!”
“我明白了,導演。您再讓我醞釀兩天吧,這才是第8次,我不會輕易認輸的。”靳風很感激那二人為自己說話,含笑對他們點點頭後,轉迴頭就對劉三清表了決心。
“兩天……你確定兩天後就能把後麵幾次的麻木神情全部表演到位?我可沒有每次都給你兩天醞釀期的檔期。”劉三清半信半疑地打量著靳風,他也知道不能把演員逼得太緊,但有時壓力也會成為動力。
“嗯,我會盡力的。”靳風為了這個戲已經讓樓時彧替他推掉了所有的個人通告,就是想每天靜心琢磨男主角的一言一行,從他的每一句話語、每一個小動作中感受到越來越趨於絕望的心情。
“好,我答應你。”劉三清雖然取得了地鐵公司的取景許可,但是每天擋住人群盡力拍戲其實是個很艱巨的任務。這會兒他也要想想怎麽把後麵的戲調上來先拍。
趁著穆斂跟著另一位男配角一起拍戲的空檔,靳風獨自坐在地鐵站的角落裏,仍舊在琢磨著如何表現出更多不一樣的麻木神情。
他試過很多討巧的法子,通過眉毛的抖動、嘴巴的開合、鼻子的抽動或者衣物的暗沉色調搭配來表現麻木的神情。但是,那樣的手法也就能用上數次而已,真正難的還是要靠微表情。
他已經調動了臉部的眼睛、鼻子、耳朵來盡力表達自己的演技了。然而,所謂的麻木就是不能有一丁點讓人覺得激烈的地方,稍微過了點就會被劉三清叫停。遇上導演心情不好的時候,他還會被臭罵一頓。
靳風認為現在他缺的還是融入到電影情境中的能力。他深信地鐵這個讓他與女主角相遇的地方,必然有許多可挖掘的東西等待他去發現。
第二天,靳風早上五點半就進入了離他家最近的一個地鐵站,直愣愣地站在那裏,體驗著與拍戲時候截然不同的空蕩蕩的候車區。直到東方泛白,乘客們才陸陸續續地進了地鐵。
靳風就站在不會妨礙到上下車乘客的角落裏,戴著墨鏡,觀察著每一個神情麻木的人。如今的他不比往日,是在路邊隨意行走都會被要求合影或握手的人氣明星了。
令靳風吃驚的是,許多乘客都是麵無表情的,根本不需要費力尋找,他們的神情已經近似於麻木和僵化。偶爾看到一兩個嘴角帶笑的,那真是如天使一般的可愛。
靳風有點想不明白。一日之計在於晨,為什麽匆匆走路和低頭看手機的乘客都會露出看了讓人心驚的麻木表情呢?他們的靈魂在訴求著什麽呢?瞧那些西裝筆挺的,應該有很多是舌燦蓮花的銷售人員或企劃負責人,但他們獨自一人的時候,依然是不苟言笑的,仿佛是在工作中賠盡了笑臉,在生活中就再也笑不出來一樣。
走路的時候目不斜視,不關心任何人的樣子不也是麻木的一種嗎?靳風忽然開了竅,所謂的麻木真的不止自己表演過的那幾種方式!
如果讓心情自然而然地表現在臉上的話,其實是可以有很多種不同的麻木表情的,包括冷漠而無機質地轉動眼球,呆板地看著車窗外同樣呆板的人群,對著五顏六色的廣告板露出鄙夷的神情……
靳風在地鐵裏待了整整兩天,全心感受著各種麻木的人群,見識了笑得麻木、坐得麻木的男男女女,他終於明白往後的表演該如何應對了。
就在晚上22:30,迎來末班車的人潮之後,靳風緩緩地隨著人流而去,臉上的神情正是激動過後的麻木。
“哥哥,你鞋帶散了。”有個小女孩拒絕了母親的牽手,獨自走到靳風身前,笑得甜甜地提醒了他。
“哦,謝謝你。”靳風露出微笑,蹲下身子開始係鞋帶。
“寶貝,以後看到戴墨鏡的人要離他遠一些。”那位母親低聲叮囑著自己的娃兒,聲音很輕,但還是被靳風聽到了。
他苦笑著站起身來,並不打算解釋什麽。在這樣燈光明亮的地鐵站裏,戴著墨鏡的確實就他一人,顯得特別突兀和詭異。
“哥哥是壞人嗎?”小女孩蹬蹬蹬地跑到他麵前,抬起頭來,很是天真地問。
那位母親驚慌失措地趕了過來,一臉歉意地試圖把女兒拖走。
“哥哥不是壞人,但是你要聽媽媽的話。”靳風笑著衝遠去的小女孩招了招手。
“喜歡笑起來的哥哥。”小女孩說著意味不明的話,在母親的懷抱裏衝著靳風揮揮小手,“哥哥再見。”
靳風摸摸自己的臉,比起麻木的神情,人們果然更喜歡微笑的臉龐吧。可是,小孩子都明白的事,成年人為什麽做不到呢?
“卡!”劉三清還是喊了停,這已經是他第三次喊停了。
靳風有些茫然地迴頭看向他:“導演……”
“你這是第七次拍攝地鐵裏過於擁擠的照片了,但你的表情跟上一次沒有任何分別。”劉三清不滿地揮舞著手中的劇本,對著靳風大聲喊道,“全片裏你在工作日每天都拍照,整整拍了15天!我們雖然不會把所有次數都記錄下來,但你至少也要在我們每次拍攝的時候都表現出一定的不同之處吧。”
靳風飾演的裴用在乘了很多次地鐵之後終於發現,是當地的地鐵公司為了達到利益最大化而減少了運營班次,從而讓所有乘客被擠壓在沙丁魚罐頭般的車廂裏,每天發生謾罵、毆打等事件,活得毫無尊嚴。
裴用憤怒了。他決定在三個星期的工作日裏都要拍一張這樣的照片,然後發表在自己的博客上,什麽都不說,也不做任何評論,隻是默默地把每一個高峰期上班族的苦楚表達出來。
“這個相同的場景要取景那麽多次,每次都要不一樣的表情。導演,你不覺得這當中橫著一條難以逾越的鴻溝嗎?”靳風苦笑著說出了自己的困擾。當時拿到劇本的時候他就知道難題來了。正式開拍前,他模擬了無數次不同的表情,但就是想不出如此多種的表現法,因為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前提——麻木。
他可以表演出10種甚至20種不同的表情,可是在同一個前提下要他像分解因數一樣將自己的表情衍化出10種來,真的是難於上青天啊!前幾次他已經耗盡腦汁了,這一次他真的有黔驢技窮之感。
同樣看過劇本的傅苑也忍不住為靳風求起情來:“導演,你能不能把拍攝的次數減少一些呢?我認為5次就差不多了。”
“我也覺得這段超級難,請老戲骨來演也未必演得出那麽多種麻木的神情。”穆斂見到這一段劇本的時候隻能用“瞠目結舌”來形容,然後十二萬分地慶幸自己並非男主角。
“劇本是你們說改就能改的嗎?每一場都是我跟編劇反複討論後的結果,一句演不出來就能蒙混過去了?”劉三清說話都不帶喘的,一迭聲地把那兩個求情的懟迴去了,一副“老子最大”的模樣,“退一萬步說,就算拍下來的這些表情不會都用上,那也是後期剪輯的事,前期是一定要拍的!”
“我明白了,導演。您再讓我醞釀兩天吧,這才是第8次,我不會輕易認輸的。”靳風很感激那二人為自己說話,含笑對他們點點頭後,轉迴頭就對劉三清表了決心。
“兩天……你確定兩天後就能把後麵幾次的麻木神情全部表演到位?我可沒有每次都給你兩天醞釀期的檔期。”劉三清半信半疑地打量著靳風,他也知道不能把演員逼得太緊,但有時壓力也會成為動力。
“嗯,我會盡力的。”靳風為了這個戲已經讓樓時彧替他推掉了所有的個人通告,就是想每天靜心琢磨男主角的一言一行,從他的每一句話語、每一個小動作中感受到越來越趨於絕望的心情。
“好,我答應你。”劉三清雖然取得了地鐵公司的取景許可,但是每天擋住人群盡力拍戲其實是個很艱巨的任務。這會兒他也要想想怎麽把後麵的戲調上來先拍。
趁著穆斂跟著另一位男配角一起拍戲的空檔,靳風獨自坐在地鐵站的角落裏,仍舊在琢磨著如何表現出更多不一樣的麻木神情。
他試過很多討巧的法子,通過眉毛的抖動、嘴巴的開合、鼻子的抽動或者衣物的暗沉色調搭配來表現麻木的神情。但是,那樣的手法也就能用上數次而已,真正難的還是要靠微表情。
他已經調動了臉部的眼睛、鼻子、耳朵來盡力表達自己的演技了。然而,所謂的麻木就是不能有一丁點讓人覺得激烈的地方,稍微過了點就會被劉三清叫停。遇上導演心情不好的時候,他還會被臭罵一頓。
靳風認為現在他缺的還是融入到電影情境中的能力。他深信地鐵這個讓他與女主角相遇的地方,必然有許多可挖掘的東西等待他去發現。
第二天,靳風早上五點半就進入了離他家最近的一個地鐵站,直愣愣地站在那裏,體驗著與拍戲時候截然不同的空蕩蕩的候車區。直到東方泛白,乘客們才陸陸續續地進了地鐵。
靳風就站在不會妨礙到上下車乘客的角落裏,戴著墨鏡,觀察著每一個神情麻木的人。如今的他不比往日,是在路邊隨意行走都會被要求合影或握手的人氣明星了。
令靳風吃驚的是,許多乘客都是麵無表情的,根本不需要費力尋找,他們的神情已經近似於麻木和僵化。偶爾看到一兩個嘴角帶笑的,那真是如天使一般的可愛。
靳風有點想不明白。一日之計在於晨,為什麽匆匆走路和低頭看手機的乘客都會露出看了讓人心驚的麻木表情呢?他們的靈魂在訴求著什麽呢?瞧那些西裝筆挺的,應該有很多是舌燦蓮花的銷售人員或企劃負責人,但他們獨自一人的時候,依然是不苟言笑的,仿佛是在工作中賠盡了笑臉,在生活中就再也笑不出來一樣。
走路的時候目不斜視,不關心任何人的樣子不也是麻木的一種嗎?靳風忽然開了竅,所謂的麻木真的不止自己表演過的那幾種方式!
如果讓心情自然而然地表現在臉上的話,其實是可以有很多種不同的麻木表情的,包括冷漠而無機質地轉動眼球,呆板地看著車窗外同樣呆板的人群,對著五顏六色的廣告板露出鄙夷的神情……
靳風在地鐵裏待了整整兩天,全心感受著各種麻木的人群,見識了笑得麻木、坐得麻木的男男女女,他終於明白往後的表演該如何應對了。
就在晚上22:30,迎來末班車的人潮之後,靳風緩緩地隨著人流而去,臉上的神情正是激動過後的麻木。
“哥哥,你鞋帶散了。”有個小女孩拒絕了母親的牽手,獨自走到靳風身前,笑得甜甜地提醒了他。
“哦,謝謝你。”靳風露出微笑,蹲下身子開始係鞋帶。
“寶貝,以後看到戴墨鏡的人要離他遠一些。”那位母親低聲叮囑著自己的娃兒,聲音很輕,但還是被靳風聽到了。
他苦笑著站起身來,並不打算解釋什麽。在這樣燈光明亮的地鐵站裏,戴著墨鏡的確實就他一人,顯得特別突兀和詭異。
“哥哥是壞人嗎?”小女孩蹬蹬蹬地跑到他麵前,抬起頭來,很是天真地問。
那位母親驚慌失措地趕了過來,一臉歉意地試圖把女兒拖走。
“哥哥不是壞人,但是你要聽媽媽的話。”靳風笑著衝遠去的小女孩招了招手。
“喜歡笑起來的哥哥。”小女孩說著意味不明的話,在母親的懷抱裏衝著靳風揮揮小手,“哥哥再見。”
靳風摸摸自己的臉,比起麻木的神情,人們果然更喜歡微笑的臉龐吧。可是,小孩子都明白的事,成年人為什麽做不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