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離去。
一人突然出現在趙永平身邊。這是一個鼠須小眼,麵容極其平常之人。
眉宇間一絲狠戾之色,讓這人顯得森冷陰鷙。
“會主!”
趙永平雙目徑向遠方,“查得怎樣了?”
那人道:“何長老在巡察府足足待了十五日。不過與那高洋隻見了兩麵,加在一起累計不過盞茶時分。
想來那高洋既是皇親國戚,又是世族弟子,對何長老未必多有待見。”
“不待見好啊!高家小子歲未弱冠,戰力卻強。
乾京城一役,獨立向抗大爛陀寺主持顏豐,後與太上觀青風真人鬥了數百招。若他當中作梗,咱們未必除得掉何溪……”
乾京城虞家作反一事,皇家竭力封鎖,時日一長,終究漏了風聲。
懷帝現身固可讓天下人震驚,高洋年紀輕輕,居然有著大宗師不分軒輊的戰力,更令人羨慕嫉妒。
一些多年未破瓶頸的巔峰宗師。自問若和高洋處同一境遇,鐵定是有死無生。
譬如七殺劍君趙永平就為其中的代表者之一。
作為真武會會長,數年之前離大宗師境界便隻差了一步。
可要他像高洋一樣與大宗師頡頏,自問再多幾個膽子,也決計沒這個實力。
唏噓一番後,趙永平接著道:“最可怖的是,這小子不僅武力超絕,而且擅能文治。
去稽州城沒多久,不僅內外皆安,兀自得了一個青天大老爺的好名聲。
如今江南道百姓,大凡提及,哪個不是翹起大拇指?
有些事,最好繞開他,千萬不能針鋒相對,免得引火燒身。”
鼠須之人點點頭,問道:“會主,既然那位高大人很是難弄,那麽何長老是請迴來呢?還是……”
說著,用手在脖頸處比劃了一下。
趙永平眼睛眯起。
沉聲道:“不要硬來。現在的年輕人性子古怪。縱然不待見何溪,可若是遇到咱們派去的殺手,誰知他會不會認為咱們瞧他不起。
還是按正常思路,先遣人送訊,說本座有要事與何溪磋商。總之先禮後兵,記住,那位高大人,本座隻是忌憚,非是害怕。”
話末,兀自不忘為自己臉上貼金。
“會主,如果何長老迴來。那麽何長老那一係的人……”
趙永平道:“隻要罷黜何溪,那一係的人還怕他們會翻天?順者生,逆者亡,無論廟堂抑是江湖,皆逃不過這個古今至理。
若識相,本座權可給條活路。否則……哼哼……”
說到這裏,憨態可掬的圓臉上,全然是黑青色陰霾。
整個人殺氣騰騰,兇相畢露。似乎唯有此刻,才是七殺劍君的真麵目。
那鼠須細眼之人饒是有著宗師修為,也情不禁兢懼退卻。
似被趙永平霎那散發的氣勢所懾。
趙永平迴頭看了他一眼。
厲色猝斂,淡淡地道:“本會十大長老,大半是何溪一係。原本有陸大長老在,本座拿他們無奈。
這會兒,本座倒要看看他們膽氣,是不是還像往日那樣英勇無懼,不畏強權。”
“會主英明,真武會在會主帶領下,必然再造輝煌,日月重光。”
“哈哈,你倒會說話。下去吧!”
……
龜蛇山坐落於漢江旁。大半在陸地,小半延伸於漢江。
故此龜蛇山可謂是漢江閘口。每條來往船隻途經此地,皆要交付稅銀,才可繼續通行。
這便是真武會的斂財之道。也是真武會興起的財源由來。
漢江之上船隻來梭,風帆林立。僅靠這一項,真武會日進萬金,財源滾滾,也不知令江南道的多少幫派與世家眼紅異常。
這一日,一條大船破開浮雲,往龜蛇山飛來。
起初是一點黑影,巨船接近,若飄浮於空的巨山。
遮天蓋地,烏雲壓頂。
漢江上的船工悉數抬首仰望,尤其飛舟臨頭,直覺好似天塌。
船工及真武會弟子無不麵帶驚色。
大長老仙逝,真武會好比醞釀的火山。
平靜的龜蛇山江口,大浪掀起,林立的船帆被強風壓伏如亂草,東倒西歪。
好在舟速似緩實疾。
遮天蔽日的船身,瞬間飛臨於龜蛇山巔。
方免了這場驚濤駭浪。
眾多真武會弟子心頭凜怵,琢磨不透來者是敵是友?
突至的浮空巨舟,驚動了趙永平。
親率留守真武會的數位長老,步至山頂廣場,抬頭仰望。
真武會有十大長老。
分別執掌傳武、授學、執刑、掌庫、征伐、煉殺、研究、經貿、招收等諸多會務職責。
長老裏麵,往日半數以上,唯大長老陸遊馬首是瞻。
會長趙永平則掌握了傳武、執刑這兩塊。
陸遊溘然長逝的消息傳來之後,長老們開始站隊。
趙永平在原有基礎上,又掌控了征伐、煉殺。
征伐顧名思義,是真武會對外戰爭的堂口。
凡有不利於真武會,或敵視真武會的幫派宗門,均有征伐部門負責滅殺。
煉殺部,屬於征伐部門的特殊補充,專門負責難以正大光明消滅的敵人。
新掌的兩個堂口部門,趙永平甚是重視。
數月來,諸般措施,軟硬兼展,漸漸把控。
有執法刑律的部門在手,又有征伐煉殺的堂口聽命,趙永平威望日高,不惡而嚴。
往日固執己見,我行我素的某些長老,此刻也多認清時勢,俯首聽命。
趙永平急於罷黜何溪便在於此。
有何溪在,陸遊的影響力如鯁在喉,自己抱負難施。
唯有徹底剪除大長老餘黨,他方可真正成為真武會十幾萬弟子頭上的真神。
一言出,萬人伏,全會俟命。
趙永平的授業恩師與陸遊同門,因實力欠缺,占了會長之位,全無威風可言。
有鑒於此,趙永平接掌真武會之日,暗暗起誓,定要搬倒陸遊,成為真正的真武會主宰。
浮空巨舟驀然來訪,趙永平疑惑叢生。當日兩位大宗師聯袂拜山,不過馭空而行。
是哪家大勢力?抑或是大乾朝廷?
凝目細視,巨舟上站著不少負弓執槍,頭纓鮮紅的鎧甲勇士。
船頭上一麵大旗,獵獵飄揚,中間繡著一個“高”字。
高?
莫非是那位新任的江南道總巡察?
果不愧是皇親國戚,世族大閥,短短行程,也要乘浮空巨舟。
浮空巨舟屬於上古煉器之物。方今天下誰都難以製造,包括煉器最著的玄靈閣至多可以修繕。
聞說,玄靈閣曾打算一比一的複製,其時拆了一艘完好無損的巨舟。
可惜最終沒有完成這個設想。
方今天下,浮空巨舟仍屬稀有之物。各大宗派世閥均有這類寶器,但此物之罕以及運使起來的損耗頗為奇巨。
若無特別緣故,即使號稱富甲天下的玄靈閣也甚少遣派。
當真是敗家啊!
趙永平忍不住唏噓。
作為超級大宗,真武會有浮空巨舟二十餘艘。真正使用卻是極少,除非是大型幫戰或重大典禮。
譬如昔日的人榜之爭,多數宗門耀武揚威地遣派了浮空巨舟。
陸遊不講究這些虛套,早早吩咐何溪獨行,自己則是算好時間,馭空趕去。
一位長老越眾而出:“會長,是江南道的新任總巡察……”
趙永平微微頷首。
那長老又道:“會長,來者不善啊!”
確實,巨舟之上,人頭攢動,金鐵照耀,縱然不曾降落,已有一股騰騰殺氣直衝雲霄。
“他來者不善,咱們則來者不拒,莫不成沒了大長老,咱們真武會就可任人欺負?”
趙永平話裏有話的迴答,身後諸多長老齊皆精神一振。
望著地下的真武會眾人。
高洋眼睛一眯,問身邊的何溪,“站在最前麵的那個矮胖子就是貴派的會長七殺劍君?”
趙永平人矮體肥,偏生雙臂過膝。按其臂長,習劍天賦遠勝常人。能有七殺劍君之名多半名副其實。
何溪也在朝下俯瞰。
高洋的奢華,他也暗自咋舌。浮空巨舟威風不假,乘坐也極舒服。然素有一丈一元石的說法。
元石作為此方世界主要能量,於宗門世家來說,屬於比之金銀更上等級的資源。
無論正道或魔門,資源爭奪均圍繞著元石礦脈。
宗師之前的境界,許多宗門弟子有賴元石提升武技的熟練度,宗師之後,元石非但可以幫助武者增加修為,亦可助罡氣凝煉罡元。
宗門掌握得元石越多,宗門弟子便越是出彩,出類拔萃的弟子愈多,宗門匯集的氣運便愈是磅礴。
元石多寡涉及一個宗門的興衰及底蘊。
魔相門在南疆何以被枯骨教處處壓製?
答案便是都天山附近礦脈枯竭,要遠行尋找礦脈,又被枯骨教先發製人的搶掠。
時日一長,枯骨教弟子厲害愈甚,魔相門便愈發日趨衰頹。
元石的重要性自不必說。
許多宗門即便堆積如山,富裕至極,因其不可增長的催生性,平日使用錙銖必較,精打細算,生怕浪費。
隻是何溪不知道,高洋在通墟一戰滅了鬼見愁萬通,又收括盡了萬通藏寶。
及至康墟,再度搶了白骨記。
盡管交付都天山大半,然而隻算小半。
富裕許不及各大宗門,說到人均使用度,太上觀主持也是望塵莫及。
宗門富裕,因為弟子眾多,高層雲集,元石平攤,落在每個人手上其實沒多少。
反觀窮搜羅盡整個通墟寶庫的高洋,手上有好幾艘浮空巨舟,不亞中小宗門的底蘊。
元石有百萬之多。這還是他貢獻了大半給魔相門後的財產。
高洋馭使浮空巨舟,實質非是為了擺闊,而是趕時間。
他算了下,莽天嶺征討天外巨魔尚有六日,從稽州趕往漢州的龜蛇山,步行要三天,騎馬要兩天,一來一迴,路上就要五至六天。
趕不及迴莽天嶺,拆除身份也就罷了,萬一平起風波,便大大不劃算了。
用過早膳,未到午時,小半日辰光,高洋一行已至龜蛇山上空。
一人突然出現在趙永平身邊。這是一個鼠須小眼,麵容極其平常之人。
眉宇間一絲狠戾之色,讓這人顯得森冷陰鷙。
“會主!”
趙永平雙目徑向遠方,“查得怎樣了?”
那人道:“何長老在巡察府足足待了十五日。不過與那高洋隻見了兩麵,加在一起累計不過盞茶時分。
想來那高洋既是皇親國戚,又是世族弟子,對何長老未必多有待見。”
“不待見好啊!高家小子歲未弱冠,戰力卻強。
乾京城一役,獨立向抗大爛陀寺主持顏豐,後與太上觀青風真人鬥了數百招。若他當中作梗,咱們未必除得掉何溪……”
乾京城虞家作反一事,皇家竭力封鎖,時日一長,終究漏了風聲。
懷帝現身固可讓天下人震驚,高洋年紀輕輕,居然有著大宗師不分軒輊的戰力,更令人羨慕嫉妒。
一些多年未破瓶頸的巔峰宗師。自問若和高洋處同一境遇,鐵定是有死無生。
譬如七殺劍君趙永平就為其中的代表者之一。
作為真武會會長,數年之前離大宗師境界便隻差了一步。
可要他像高洋一樣與大宗師頡頏,自問再多幾個膽子,也決計沒這個實力。
唏噓一番後,趙永平接著道:“最可怖的是,這小子不僅武力超絕,而且擅能文治。
去稽州城沒多久,不僅內外皆安,兀自得了一個青天大老爺的好名聲。
如今江南道百姓,大凡提及,哪個不是翹起大拇指?
有些事,最好繞開他,千萬不能針鋒相對,免得引火燒身。”
鼠須之人點點頭,問道:“會主,既然那位高大人很是難弄,那麽何長老是請迴來呢?還是……”
說著,用手在脖頸處比劃了一下。
趙永平眼睛眯起。
沉聲道:“不要硬來。現在的年輕人性子古怪。縱然不待見何溪,可若是遇到咱們派去的殺手,誰知他會不會認為咱們瞧他不起。
還是按正常思路,先遣人送訊,說本座有要事與何溪磋商。總之先禮後兵,記住,那位高大人,本座隻是忌憚,非是害怕。”
話末,兀自不忘為自己臉上貼金。
“會主,如果何長老迴來。那麽何長老那一係的人……”
趙永平道:“隻要罷黜何溪,那一係的人還怕他們會翻天?順者生,逆者亡,無論廟堂抑是江湖,皆逃不過這個古今至理。
若識相,本座權可給條活路。否則……哼哼……”
說到這裏,憨態可掬的圓臉上,全然是黑青色陰霾。
整個人殺氣騰騰,兇相畢露。似乎唯有此刻,才是七殺劍君的真麵目。
那鼠須細眼之人饒是有著宗師修為,也情不禁兢懼退卻。
似被趙永平霎那散發的氣勢所懾。
趙永平迴頭看了他一眼。
厲色猝斂,淡淡地道:“本會十大長老,大半是何溪一係。原本有陸大長老在,本座拿他們無奈。
這會兒,本座倒要看看他們膽氣,是不是還像往日那樣英勇無懼,不畏強權。”
“會主英明,真武會在會主帶領下,必然再造輝煌,日月重光。”
“哈哈,你倒會說話。下去吧!”
……
龜蛇山坐落於漢江旁。大半在陸地,小半延伸於漢江。
故此龜蛇山可謂是漢江閘口。每條來往船隻途經此地,皆要交付稅銀,才可繼續通行。
這便是真武會的斂財之道。也是真武會興起的財源由來。
漢江之上船隻來梭,風帆林立。僅靠這一項,真武會日進萬金,財源滾滾,也不知令江南道的多少幫派與世家眼紅異常。
這一日,一條大船破開浮雲,往龜蛇山飛來。
起初是一點黑影,巨船接近,若飄浮於空的巨山。
遮天蓋地,烏雲壓頂。
漢江上的船工悉數抬首仰望,尤其飛舟臨頭,直覺好似天塌。
船工及真武會弟子無不麵帶驚色。
大長老仙逝,真武會好比醞釀的火山。
平靜的龜蛇山江口,大浪掀起,林立的船帆被強風壓伏如亂草,東倒西歪。
好在舟速似緩實疾。
遮天蔽日的船身,瞬間飛臨於龜蛇山巔。
方免了這場驚濤駭浪。
眾多真武會弟子心頭凜怵,琢磨不透來者是敵是友?
突至的浮空巨舟,驚動了趙永平。
親率留守真武會的數位長老,步至山頂廣場,抬頭仰望。
真武會有十大長老。
分別執掌傳武、授學、執刑、掌庫、征伐、煉殺、研究、經貿、招收等諸多會務職責。
長老裏麵,往日半數以上,唯大長老陸遊馬首是瞻。
會長趙永平則掌握了傳武、執刑這兩塊。
陸遊溘然長逝的消息傳來之後,長老們開始站隊。
趙永平在原有基礎上,又掌控了征伐、煉殺。
征伐顧名思義,是真武會對外戰爭的堂口。
凡有不利於真武會,或敵視真武會的幫派宗門,均有征伐部門負責滅殺。
煉殺部,屬於征伐部門的特殊補充,專門負責難以正大光明消滅的敵人。
新掌的兩個堂口部門,趙永平甚是重視。
數月來,諸般措施,軟硬兼展,漸漸把控。
有執法刑律的部門在手,又有征伐煉殺的堂口聽命,趙永平威望日高,不惡而嚴。
往日固執己見,我行我素的某些長老,此刻也多認清時勢,俯首聽命。
趙永平急於罷黜何溪便在於此。
有何溪在,陸遊的影響力如鯁在喉,自己抱負難施。
唯有徹底剪除大長老餘黨,他方可真正成為真武會十幾萬弟子頭上的真神。
一言出,萬人伏,全會俟命。
趙永平的授業恩師與陸遊同門,因實力欠缺,占了會長之位,全無威風可言。
有鑒於此,趙永平接掌真武會之日,暗暗起誓,定要搬倒陸遊,成為真正的真武會主宰。
浮空巨舟驀然來訪,趙永平疑惑叢生。當日兩位大宗師聯袂拜山,不過馭空而行。
是哪家大勢力?抑或是大乾朝廷?
凝目細視,巨舟上站著不少負弓執槍,頭纓鮮紅的鎧甲勇士。
船頭上一麵大旗,獵獵飄揚,中間繡著一個“高”字。
高?
莫非是那位新任的江南道總巡察?
果不愧是皇親國戚,世族大閥,短短行程,也要乘浮空巨舟。
浮空巨舟屬於上古煉器之物。方今天下誰都難以製造,包括煉器最著的玄靈閣至多可以修繕。
聞說,玄靈閣曾打算一比一的複製,其時拆了一艘完好無損的巨舟。
可惜最終沒有完成這個設想。
方今天下,浮空巨舟仍屬稀有之物。各大宗派世閥均有這類寶器,但此物之罕以及運使起來的損耗頗為奇巨。
若無特別緣故,即使號稱富甲天下的玄靈閣也甚少遣派。
當真是敗家啊!
趙永平忍不住唏噓。
作為超級大宗,真武會有浮空巨舟二十餘艘。真正使用卻是極少,除非是大型幫戰或重大典禮。
譬如昔日的人榜之爭,多數宗門耀武揚威地遣派了浮空巨舟。
陸遊不講究這些虛套,早早吩咐何溪獨行,自己則是算好時間,馭空趕去。
一位長老越眾而出:“會長,是江南道的新任總巡察……”
趙永平微微頷首。
那長老又道:“會長,來者不善啊!”
確實,巨舟之上,人頭攢動,金鐵照耀,縱然不曾降落,已有一股騰騰殺氣直衝雲霄。
“他來者不善,咱們則來者不拒,莫不成沒了大長老,咱們真武會就可任人欺負?”
趙永平話裏有話的迴答,身後諸多長老齊皆精神一振。
望著地下的真武會眾人。
高洋眼睛一眯,問身邊的何溪,“站在最前麵的那個矮胖子就是貴派的會長七殺劍君?”
趙永平人矮體肥,偏生雙臂過膝。按其臂長,習劍天賦遠勝常人。能有七殺劍君之名多半名副其實。
何溪也在朝下俯瞰。
高洋的奢華,他也暗自咋舌。浮空巨舟威風不假,乘坐也極舒服。然素有一丈一元石的說法。
元石作為此方世界主要能量,於宗門世家來說,屬於比之金銀更上等級的資源。
無論正道或魔門,資源爭奪均圍繞著元石礦脈。
宗師之前的境界,許多宗門弟子有賴元石提升武技的熟練度,宗師之後,元石非但可以幫助武者增加修為,亦可助罡氣凝煉罡元。
宗門掌握得元石越多,宗門弟子便越是出彩,出類拔萃的弟子愈多,宗門匯集的氣運便愈是磅礴。
元石多寡涉及一個宗門的興衰及底蘊。
魔相門在南疆何以被枯骨教處處壓製?
答案便是都天山附近礦脈枯竭,要遠行尋找礦脈,又被枯骨教先發製人的搶掠。
時日一長,枯骨教弟子厲害愈甚,魔相門便愈發日趨衰頹。
元石的重要性自不必說。
許多宗門即便堆積如山,富裕至極,因其不可增長的催生性,平日使用錙銖必較,精打細算,生怕浪費。
隻是何溪不知道,高洋在通墟一戰滅了鬼見愁萬通,又收括盡了萬通藏寶。
及至康墟,再度搶了白骨記。
盡管交付都天山大半,然而隻算小半。
富裕許不及各大宗門,說到人均使用度,太上觀主持也是望塵莫及。
宗門富裕,因為弟子眾多,高層雲集,元石平攤,落在每個人手上其實沒多少。
反觀窮搜羅盡整個通墟寶庫的高洋,手上有好幾艘浮空巨舟,不亞中小宗門的底蘊。
元石有百萬之多。這還是他貢獻了大半給魔相門後的財產。
高洋馭使浮空巨舟,實質非是為了擺闊,而是趕時間。
他算了下,莽天嶺征討天外巨魔尚有六日,從稽州趕往漢州的龜蛇山,步行要三天,騎馬要兩天,一來一迴,路上就要五至六天。
趕不及迴莽天嶺,拆除身份也就罷了,萬一平起風波,便大大不劃算了。
用過早膳,未到午時,小半日辰光,高洋一行已至龜蛇山上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