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風月正情濃(4):你說,你要嫁給誰,嗯?【二更上架求支持】
卿本殊色,跟班太子妃 作者:唯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風罷雨歇。
漫天雲翳急速散開,像無形中有一雙手扒開了厚厚灰色錦被,向無窮遠的天地盡頭層層席卷而去,天空露出湛藍光澤,川河飽漲,夾裹著沿岸衝刷下來的黃泥撞到兩旁山壁上,波浪滾湧,濤聲喧耳。雨後的山色蔥翠盈潤,雨露未晞,晴光微露,滿目皆是晶亮的碧色,綿延萬裏。
峰林雋秀,江山如畫。
“又何感想?”
顧珩和桑柔兩人比肩,立於山頭,放目眼前山川。顧珩將手背於身後,雙目直視,問旁邊的人跬。
這一派秀麗山河,收於雙眸,層層疊疊又似糅雜進桑柔心中,胸口不免有豪情跌宕,她出聲:“江山哪顧誰賓主,無需鉛華添風流。”1
顧珩卻對:“看如此江山,怎忍歸他人手?妗”
桑柔點點頭:“太子英傑,當主掌天下。桑柔也知,自古太平盛世皆是在馬蹄踐血刀光劍影之後才換來的幾年清平。隻不過我終究是婦人心腸,隻覺得這大好風光,不該蒙塵於幹戈之下,人生苦短,亦不願在戰亂中流離。”
顧珩靜默半晌,說:“刀光血影槍林彈雨自是我們男人該去麵對的。奪得了這天下,自然也能保得了你一方遠離紛爭的淨土。”
他說這話時,目光定若磐石,語氣穆然,歃血起誓般鄭重。
桑柔微愣,心中不知掀起別樣的微瀾,轉過去抬頭看他。
顧珩感受到,背在身後雙手攢了一下,又補充道:“我以為,這是一個男子立於天地最基本的要求。”
桑柔伸出手,對著他豎起拇指,說:“太子真男人!”
顧珩:“……”
**
顧珩帶著桑柔穿山越嶺,專門挑一些人跡罕至的小道走。
走了大半天,桑柔已是滿身泥漬,蓬頭垢麵,而顧珩除了鞋麵有幾處汙跡,仍舊一身光鮮。
桑柔憤憤不平地從頭上摘下一根枝梗,又從肩頭掃下幾片樹葉,心想,待會一定要向顧珩好好討教一下,如何做到亂木叢中過,片葉不沾身的。
又行了一段距離,終於再見天光。顧珩已於外頭站著,桑柔從灌木叢中鑽出來,卻被眼前的景象所震住。
他們立身的巨石之下,正是川流的急拐彎處,雨後高漲的河水從上流衝下來,撞到河岸上,濺起十米巨浪,被迫折轉流動方向,向下遊奔騰而去。
而上遊數十米處的兩岸,雜草矮木橫生,中散落無數大小不一的石塊,石塊棱角線條均勻分明,不似自然生成,好像是被人鑿割過的。視線再放遠,那處的河岸卻遠不似下遊的原始自然風貌,兩岸雖也生長了草木,但隱約可見石塊鋪砌,規章工整,隔一段距離,蔓草夾裹中,每三丈相間,置一石獅。經常年風霜雨雪摧洗,石獅雕刻已不複當年嶄新紋路,有些甚至缺耳短尾,卻不損本有的威嚴,坐立河頭,睥睨腳下驚濤駭浪。
“記得這是哪裏嗎?”顧珩問道。
桑柔想了一下,腦海中迴想起前幾日抄寫的地圖和山河誌。
“齊孟公三年,孟公召群臣,覓良匠,征民工,欲修運河,直通都城至南境浩州,以達南境有事而運軍兵,天下興平而利農事,資食有儲而水無害之三大目的。然,工未至半,西境來犯,國庫不裕以資軍用,棄之……”
“這就是當年夭折的章浩運河的遺址。”顧珩見桑柔模樣,知她已迴想起來,便自行作答,“當年祖上從梁國中獨立出來,自封為王,實力不足,卻雄心遠誌,要修這一條直通南北的運河,但終歸半途而廢,甚至連半途也未達到。從離章臨最近的付夢鎮,也就是這條青江的源頭開始到此處,不過百裏,卻耗盡半個國庫。”
“那……太子是想重新啟動這項工程?”
顧珩點頭,又搖搖頭:“當時齊國北接北河,南至浩州,不過五郡三十鄉,不及如今齊國領土的五分之一,祖上想要修的這條運河若是成功,總的算來也不過百千裏。”
他話到這裏停下,桑柔想起離開章臨前那兩夜,他讓她歸整的那些圖紙,章臨,連庸,邵城,河鄉,直至南川,一路從齊國都城到南川,心中不禁大為驚詫,脫口驚道:“太子想從章臨一路修到南川,不對,是到餘湖!”
大梁有兩條重要川流,一是從南到北的青江,在齊國境內,二是橫河,顧名思義,該條河流橫穿大梁各國,發源於舊靖國,如今歸管於燕國蜀郡,流經燕、漠、申、齊等幾國。青江橫河交匯於餘湖。
餘湖一帶,水路四通八達,商貿發達,富庶程度堪比大梁某些小國。
顧珩沒否認。
“要修建運河本是大工程,更何況是幾乎貫穿齊國的河道,期間多少奇峽幽穀,急灘險道,工程之巨,施工之難,耗資之大,工期之久,或許,並不是現在的齊國所能承受的。”
桑柔到這時不再藏掖,實話實說。如此大的工程,便是讓如今最為強大的燕國,也是貿貿然不敢動工,何況是連年征戰,國貧兵疲民乏的小國齊
國。
顧珩是明理之人,桑柔知道他不會認為她言語中有輕視齊國的意思,她道出的是實情。
顧珩點點頭,說:“你說的不錯。”卻不急於解惑,而是抬頭望望天空,天色漸暗,對她說,“時候不早了,我們走吧。”
他在前領路,桑柔本思考著之前的問題,也沒注意看路,猛抬頭時,卻見四周景致全然不同於來路,出口問:“太子從前可曾來過此處?”
“從未。”
“那怎麽感覺你輕車熟路,一派熟稔的模樣?”
顧珩語氣從容若他的步伐:“哦?你這麽覺得嗎?其實,我也是憑感覺瞎走的。”
桑柔猛停住,正好一腳踏在一水灘裏,登時濺得鞋麵褲腳都是泥濘,出聲要哭了一般:“瞎走?怪不得我覺得走得路跟來時的不大一樣兒呢!我怎麽就相信你了。我們這是要去哪兒呀?天色都暗下來了,今晚不會要睡這林子吧。”
顧珩在聽到那啪嗒一聲水響時迴頭,見她無礙,隻是臉上哭喪著表情,心裏笑開,麵上仍舊平靜無波:“嗯,你說的沒錯,今晚是隻能睡這林子了。”
桑柔腳一軟:“太子再開玩笑嗎?”
顧珩答:“我從不拿自己開玩笑。”
桑柔:“……”
兜兜轉轉再行了五百米,眼前出現一竹屋。
林木蔥茂,枝葉密織,卻在竹屋上頭,開了一個巨口,天光傾瀉。
桑柔怔了一刻,此處有幾分以前居住的竹塢的味道,許久未歸,不知鶴枳那老頭如何了。
那邊顧珩已拾級而上,桑柔自知又被他擺了一道。雖然清楚向他這樣的人行事必有一二三四各種退路,但今日兩人出行,什麽也沒帶,更不見他侍從身影,她以為頂多找個山洞熬一晚。
“此處山林雖然茂密偏僻,但一路走來,林間仍有人為踩出的小道,說明這裏有人常來,可能是樵夫、獵戶,抑或是山賊、流匪,山林大而偏遠,自然不可能一天往返,故而山林中會建有這樣暫居的竹樓或木屋。今日我們比較幸運,此處竹屋建得還不錯,雖然隻簡簡單單小單間,但在這種地方,可以算得上豪宅了。”
顧珩話中難得露出點欣然,推門進去。
幾塊木板拚湊的木板床,一個石塊黃泥壘砌的灶台,一方小桌,桌上桌下散落著幾個缺胳膊少腿兒的器皿,真是簡陋地一目了然。
顧珩卻似很滿意的模樣,對著門口皺眉審視的桑柔問:“餓了嗎?”
桑柔使勁點了三下頭。
顧珩表情為難:“可是出門著急,忘了帶幹糧。”
桑柔挑眉,再不相信他那一派說辭。
顧珩失笑,知已被她看穿,無奈地挽了挽袖口,說:“嗯,如今,看來隻能自己動手豐衣足食了。”
桑柔這下卻猛瞪大眼,不可置信。
他已然一副要大幹一番的模樣,指示起桑柔:“去看下有沒有幹燥的柴薪,多找一些來。”
沒菜沒米沒工具,他倒是認真較勁上的樣子。
桑柔覺得照他的吩咐做該不會有錯,於是轉身出門去。
在屋旁的一個小耳房裏倒是堆砌著不少枯枝木塊,遮掩良好,免受了雷雨侵蝕。桑柔一喜,挑挑揀揀一些感覺比較好生火的,抱迴到竹屋。
進了屋,卻猛頓住腳步,若不是看到顧珩在裏頭,她會覺得自己進錯了地方。竹屋已然不是方才破舊簡陋的模樣,煥然一新,桌子擦拭幹淨,上頭堆放著各種食材,方才還空落蒙塵的屋角床板此時已鋪上了嶄新的錦被,在對角的位置,新添了張床,而灶頭旁,顧珩正有模有樣地在殺魚,刮鱗片。
桑柔走過去,放下懷中的柴薪,看著顧珩:“你真的會做菜?”
顧珩手法熟稔,頭也未抬:“我說過,我從不拿自己開玩笑。”
桑柔:“所以你就拿我開玩笑?總逗我,好玩嗎?”
顧珩:“挺好玩!”
桑柔:“……”
顧珩主廚,桑柔自然隻能燒火,這對她來說並不難,早年住在竹塢,她一不會砍柴做飯,二懶得洗衣掃地,隻能落得一個燒火的活兒。
灶頭傳來刺刺拉拉的油水聲響,顧珩袖子挽上去,露出半截精瘦的手臂,手中握鏟翻炒的動作如同他平日點墨運筆揮毫書寫般行雲流水。柴確實是幹燥好燒,鍋底火勢旺盛,顧珩兌了半碗水進鍋裏,刺啦一聲響,煙霧竄起,他的模樣在白煙中有些迷蒙,桑柔想起自己曾經還未和穆止在一起時,老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往後一定要嫁個廚子,即便隻有青菜白飯,有那廚藝,自然能出美味菜肴,勝過珍饈全席。”
呆在定平侯府那段時日,府中管家夫人熱心腸,對她照顧頗多,一直想要撮合她與府中廚子,奈何那廚子早看上了浣衣的婢女,此心唯她,真心不二。她就那樣什麽都沒來得及表示,就被甩了。因為此事,桑柔被名澄笑了半月有餘。</p
>
後來穆止不知怎得也知道了,他問她:“你要嫁給廚子?”
他臉上是往日少有的肅穆,桑柔愣了下,張嘴還未出聲,一旁的名澄搶聲替她迴答:“在桑柔的世界裏,唯美食不可辜負。她這樣嗜吃如命的人,嫁廚子最合適不過了。”
穆止沒有說話,隻是微微皺起眉頭,不知在想些什麽。
後來,他同她說,“我不會下廚做菜,但我有錢,是多家酒樓的老板,旗下不乏名廚,可以三餐不重樣給你提供各地美食佳肴。你,願不願意和我在一起?”
再後來,她曾威逼利誘他給她做頓飯吃,穆止那樣的奸商,雙手慣常於運筆握劍,就連買東西都不用自己掏銀票,下廚做出來的成果自然難吃到慘絕人寰。她吃了一口,而後半哭著灌下半壺茶水,說:“你絕對是不喜歡我了,所以要弄這些東西過來讓我對你死心絕望!”穆止黑著臉把一桌的菜都倒了,然後摔門離開。
桑柔因定平侯府有事急急離開,也沒來得及安慰他幾聲,等夜半迴屋休憩,打算明日再去找他說明時,卻在自己床上發現假寐的男人。她驚得差點高唿,而他見她迴來,反而又不願看到她似的,起身就要走。
穆止這人,對她從來都是有什麽說什麽,少有這樣別扭的模樣。桑柔心裏覺得又好氣又好笑,加上忙活一天,身體實在乏極,對著那欲開門而出的背影喊:“你走了最好,廚房的王媽認識一個在醉仙樓掌廚的廚子,要介紹我們認識,你要走,最好走得幹淨,我明日就去見那人。守得初心,嫁個廚子,也算是實現我的夢想了。”
穆止邁出門檻的步子一頓,而後速度極快出了門,門扉被他摔上,震天響。
桑柔氣炸,一口氣還沒喘過來,房間一旁的窗子又砰一聲從外被震開,一個白影在茫茫黃淡燈光裏翻進來,轉眼到了她跟前,使勁將她按入懷中,惡狠狠地吻住她唇,模樣兇神惡煞,說:“你說,你要嫁給誰,嗯?”
“我……”
她要迴答,他卻完全不給她機會,又攫住她的唇舌,吻得深重。
直到她唿吸微弱地軟了身子,才放開少許,喘著粗氣再問:“你說要嫁給誰?”
他目光陰厲,卻又參夾著柔意,還有幾許隱隱若現的***,在燈火明暗顯得尤為魅惑,她從來都知道他擁有一雙無比好看的眼睛,平日寡淡閑懶,看她時,深重又多情。
桑柔忍著笑,口上氣哄哄地說:“嫁廚子啊!又會做菜,脾氣又不別扭的廚子!”
穆止揉著她的腰背,將她緊實地掌控在懷裏,危險地貼近她的臉,一字一頓說:“你再說一遍!”
他這樣霸道又別扭的模樣真的可愛極了,桑柔終於忍不住笑出來,湊上去,親了他一下,而後埋進他懷裏,蹭兩蹭:“我能嫁給誰呢?能嫁給誰呢?”
從前從未想過嫁人為妻,白首並肩。遇到他之後,仍舊不敢奢想,怕得失心太重,負了現下美好時光。
他們都是各負包袱之人,從不曾輕易給過對方許諾。從掙紮之後,到決定順從心意走在一起,就心照不宣地不提這些婚嫁之事。
穆止何其聰明的人,自然聽出了她話外的意思,雙臂將她抱得更緊,心頭顫動得厲害,幾欲不顧一切地說出那句話,卻最終選擇同暗夜沉寂……
“火小一點。”顧珩提醒道,抬眼卻見桑柔癡癡將自己望著,鬢發散落,細白的臉上沾上了星星點點的黑色灰末,雙眼便如同高山之頂的湖泉,明淨澄澈卻隱隱可見眼底那近乎絕望的孤寂與碎傷,他心頭緊疼,一下忘了動作,直到油滴被過旺的火燒熱地蹦濺起來,燙了手背,他才猛然醒神。
“火小一點。”他重複了一聲,桑柔這才如夢初醒似的,急忙收迴目光,低頭將灶膛裏的木頭抽出一兩塊。
不知從何時開始,看著顧珩,腦海中會時不時蹦出那些與穆止在一起的點滴往事。
眷眷往昔時,憶此斷人腸。3
昨日的溫情似夢,如今卻像削魂切骨般,滴滴見血,寸寸斷腸。
顧珩那邊又讓她加點火,她低頭,斂斂神,重新挑了根細小點的木塊進去,許是這木塊有些受潮,經火一烤,煙霧乍起,桑柔被嗆地雙眼刺疼,眼淚不受控製,刷刷淌下,後來便不知為何,怎麽也止不住。
“怎麽了?”
顧珩不知何時已經繞過灶頭,將她一把拉了起來。
桑柔抹了抹眼睛,說:“沒……沒事。就是被嗆了一下。”
顧珩拉開的手:“別揉!”
*******
1:改編自黃庭堅《木蘭花令》:江山依舊雲橫碧,誰分賓主強惺惺。
2:“運軍兵……水無害”一句引自《資治通鑒》74卷
3:陶潛《雜詩》之三
二更奉上!閱讀愉快!
漫天雲翳急速散開,像無形中有一雙手扒開了厚厚灰色錦被,向無窮遠的天地盡頭層層席卷而去,天空露出湛藍光澤,川河飽漲,夾裹著沿岸衝刷下來的黃泥撞到兩旁山壁上,波浪滾湧,濤聲喧耳。雨後的山色蔥翠盈潤,雨露未晞,晴光微露,滿目皆是晶亮的碧色,綿延萬裏。
峰林雋秀,江山如畫。
“又何感想?”
顧珩和桑柔兩人比肩,立於山頭,放目眼前山川。顧珩將手背於身後,雙目直視,問旁邊的人跬。
這一派秀麗山河,收於雙眸,層層疊疊又似糅雜進桑柔心中,胸口不免有豪情跌宕,她出聲:“江山哪顧誰賓主,無需鉛華添風流。”1
顧珩卻對:“看如此江山,怎忍歸他人手?妗”
桑柔點點頭:“太子英傑,當主掌天下。桑柔也知,自古太平盛世皆是在馬蹄踐血刀光劍影之後才換來的幾年清平。隻不過我終究是婦人心腸,隻覺得這大好風光,不該蒙塵於幹戈之下,人生苦短,亦不願在戰亂中流離。”
顧珩靜默半晌,說:“刀光血影槍林彈雨自是我們男人該去麵對的。奪得了這天下,自然也能保得了你一方遠離紛爭的淨土。”
他說這話時,目光定若磐石,語氣穆然,歃血起誓般鄭重。
桑柔微愣,心中不知掀起別樣的微瀾,轉過去抬頭看他。
顧珩感受到,背在身後雙手攢了一下,又補充道:“我以為,這是一個男子立於天地最基本的要求。”
桑柔伸出手,對著他豎起拇指,說:“太子真男人!”
顧珩:“……”
**
顧珩帶著桑柔穿山越嶺,專門挑一些人跡罕至的小道走。
走了大半天,桑柔已是滿身泥漬,蓬頭垢麵,而顧珩除了鞋麵有幾處汙跡,仍舊一身光鮮。
桑柔憤憤不平地從頭上摘下一根枝梗,又從肩頭掃下幾片樹葉,心想,待會一定要向顧珩好好討教一下,如何做到亂木叢中過,片葉不沾身的。
又行了一段距離,終於再見天光。顧珩已於外頭站著,桑柔從灌木叢中鑽出來,卻被眼前的景象所震住。
他們立身的巨石之下,正是川流的急拐彎處,雨後高漲的河水從上流衝下來,撞到河岸上,濺起十米巨浪,被迫折轉流動方向,向下遊奔騰而去。
而上遊數十米處的兩岸,雜草矮木橫生,中散落無數大小不一的石塊,石塊棱角線條均勻分明,不似自然生成,好像是被人鑿割過的。視線再放遠,那處的河岸卻遠不似下遊的原始自然風貌,兩岸雖也生長了草木,但隱約可見石塊鋪砌,規章工整,隔一段距離,蔓草夾裹中,每三丈相間,置一石獅。經常年風霜雨雪摧洗,石獅雕刻已不複當年嶄新紋路,有些甚至缺耳短尾,卻不損本有的威嚴,坐立河頭,睥睨腳下驚濤駭浪。
“記得這是哪裏嗎?”顧珩問道。
桑柔想了一下,腦海中迴想起前幾日抄寫的地圖和山河誌。
“齊孟公三年,孟公召群臣,覓良匠,征民工,欲修運河,直通都城至南境浩州,以達南境有事而運軍兵,天下興平而利農事,資食有儲而水無害之三大目的。然,工未至半,西境來犯,國庫不裕以資軍用,棄之……”
“這就是當年夭折的章浩運河的遺址。”顧珩見桑柔模樣,知她已迴想起來,便自行作答,“當年祖上從梁國中獨立出來,自封為王,實力不足,卻雄心遠誌,要修這一條直通南北的運河,但終歸半途而廢,甚至連半途也未達到。從離章臨最近的付夢鎮,也就是這條青江的源頭開始到此處,不過百裏,卻耗盡半個國庫。”
“那……太子是想重新啟動這項工程?”
顧珩點頭,又搖搖頭:“當時齊國北接北河,南至浩州,不過五郡三十鄉,不及如今齊國領土的五分之一,祖上想要修的這條運河若是成功,總的算來也不過百千裏。”
他話到這裏停下,桑柔想起離開章臨前那兩夜,他讓她歸整的那些圖紙,章臨,連庸,邵城,河鄉,直至南川,一路從齊國都城到南川,心中不禁大為驚詫,脫口驚道:“太子想從章臨一路修到南川,不對,是到餘湖!”
大梁有兩條重要川流,一是從南到北的青江,在齊國境內,二是橫河,顧名思義,該條河流橫穿大梁各國,發源於舊靖國,如今歸管於燕國蜀郡,流經燕、漠、申、齊等幾國。青江橫河交匯於餘湖。
餘湖一帶,水路四通八達,商貿發達,富庶程度堪比大梁某些小國。
顧珩沒否認。
“要修建運河本是大工程,更何況是幾乎貫穿齊國的河道,期間多少奇峽幽穀,急灘險道,工程之巨,施工之難,耗資之大,工期之久,或許,並不是現在的齊國所能承受的。”
桑柔到這時不再藏掖,實話實說。如此大的工程,便是讓如今最為強大的燕國,也是貿貿然不敢動工,何況是連年征戰,國貧兵疲民乏的小國齊
國。
顧珩是明理之人,桑柔知道他不會認為她言語中有輕視齊國的意思,她道出的是實情。
顧珩點點頭,說:“你說的不錯。”卻不急於解惑,而是抬頭望望天空,天色漸暗,對她說,“時候不早了,我們走吧。”
他在前領路,桑柔本思考著之前的問題,也沒注意看路,猛抬頭時,卻見四周景致全然不同於來路,出口問:“太子從前可曾來過此處?”
“從未。”
“那怎麽感覺你輕車熟路,一派熟稔的模樣?”
顧珩語氣從容若他的步伐:“哦?你這麽覺得嗎?其實,我也是憑感覺瞎走的。”
桑柔猛停住,正好一腳踏在一水灘裏,登時濺得鞋麵褲腳都是泥濘,出聲要哭了一般:“瞎走?怪不得我覺得走得路跟來時的不大一樣兒呢!我怎麽就相信你了。我們這是要去哪兒呀?天色都暗下來了,今晚不會要睡這林子吧。”
顧珩在聽到那啪嗒一聲水響時迴頭,見她無礙,隻是臉上哭喪著表情,心裏笑開,麵上仍舊平靜無波:“嗯,你說的沒錯,今晚是隻能睡這林子了。”
桑柔腳一軟:“太子再開玩笑嗎?”
顧珩答:“我從不拿自己開玩笑。”
桑柔:“……”
兜兜轉轉再行了五百米,眼前出現一竹屋。
林木蔥茂,枝葉密織,卻在竹屋上頭,開了一個巨口,天光傾瀉。
桑柔怔了一刻,此處有幾分以前居住的竹塢的味道,許久未歸,不知鶴枳那老頭如何了。
那邊顧珩已拾級而上,桑柔自知又被他擺了一道。雖然清楚向他這樣的人行事必有一二三四各種退路,但今日兩人出行,什麽也沒帶,更不見他侍從身影,她以為頂多找個山洞熬一晚。
“此處山林雖然茂密偏僻,但一路走來,林間仍有人為踩出的小道,說明這裏有人常來,可能是樵夫、獵戶,抑或是山賊、流匪,山林大而偏遠,自然不可能一天往返,故而山林中會建有這樣暫居的竹樓或木屋。今日我們比較幸運,此處竹屋建得還不錯,雖然隻簡簡單單小單間,但在這種地方,可以算得上豪宅了。”
顧珩話中難得露出點欣然,推門進去。
幾塊木板拚湊的木板床,一個石塊黃泥壘砌的灶台,一方小桌,桌上桌下散落著幾個缺胳膊少腿兒的器皿,真是簡陋地一目了然。
顧珩卻似很滿意的模樣,對著門口皺眉審視的桑柔問:“餓了嗎?”
桑柔使勁點了三下頭。
顧珩表情為難:“可是出門著急,忘了帶幹糧。”
桑柔挑眉,再不相信他那一派說辭。
顧珩失笑,知已被她看穿,無奈地挽了挽袖口,說:“嗯,如今,看來隻能自己動手豐衣足食了。”
桑柔這下卻猛瞪大眼,不可置信。
他已然一副要大幹一番的模樣,指示起桑柔:“去看下有沒有幹燥的柴薪,多找一些來。”
沒菜沒米沒工具,他倒是認真較勁上的樣子。
桑柔覺得照他的吩咐做該不會有錯,於是轉身出門去。
在屋旁的一個小耳房裏倒是堆砌著不少枯枝木塊,遮掩良好,免受了雷雨侵蝕。桑柔一喜,挑挑揀揀一些感覺比較好生火的,抱迴到竹屋。
進了屋,卻猛頓住腳步,若不是看到顧珩在裏頭,她會覺得自己進錯了地方。竹屋已然不是方才破舊簡陋的模樣,煥然一新,桌子擦拭幹淨,上頭堆放著各種食材,方才還空落蒙塵的屋角床板此時已鋪上了嶄新的錦被,在對角的位置,新添了張床,而灶頭旁,顧珩正有模有樣地在殺魚,刮鱗片。
桑柔走過去,放下懷中的柴薪,看著顧珩:“你真的會做菜?”
顧珩手法熟稔,頭也未抬:“我說過,我從不拿自己開玩笑。”
桑柔:“所以你就拿我開玩笑?總逗我,好玩嗎?”
顧珩:“挺好玩!”
桑柔:“……”
顧珩主廚,桑柔自然隻能燒火,這對她來說並不難,早年住在竹塢,她一不會砍柴做飯,二懶得洗衣掃地,隻能落得一個燒火的活兒。
灶頭傳來刺刺拉拉的油水聲響,顧珩袖子挽上去,露出半截精瘦的手臂,手中握鏟翻炒的動作如同他平日點墨運筆揮毫書寫般行雲流水。柴確實是幹燥好燒,鍋底火勢旺盛,顧珩兌了半碗水進鍋裏,刺啦一聲響,煙霧竄起,他的模樣在白煙中有些迷蒙,桑柔想起自己曾經還未和穆止在一起時,老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往後一定要嫁個廚子,即便隻有青菜白飯,有那廚藝,自然能出美味菜肴,勝過珍饈全席。”
呆在定平侯府那段時日,府中管家夫人熱心腸,對她照顧頗多,一直想要撮合她與府中廚子,奈何那廚子早看上了浣衣的婢女,此心唯她,真心不二。她就那樣什麽都沒來得及表示,就被甩了。因為此事,桑柔被名澄笑了半月有餘。</p
>
後來穆止不知怎得也知道了,他問她:“你要嫁給廚子?”
他臉上是往日少有的肅穆,桑柔愣了下,張嘴還未出聲,一旁的名澄搶聲替她迴答:“在桑柔的世界裏,唯美食不可辜負。她這樣嗜吃如命的人,嫁廚子最合適不過了。”
穆止沒有說話,隻是微微皺起眉頭,不知在想些什麽。
後來,他同她說,“我不會下廚做菜,但我有錢,是多家酒樓的老板,旗下不乏名廚,可以三餐不重樣給你提供各地美食佳肴。你,願不願意和我在一起?”
再後來,她曾威逼利誘他給她做頓飯吃,穆止那樣的奸商,雙手慣常於運筆握劍,就連買東西都不用自己掏銀票,下廚做出來的成果自然難吃到慘絕人寰。她吃了一口,而後半哭著灌下半壺茶水,說:“你絕對是不喜歡我了,所以要弄這些東西過來讓我對你死心絕望!”穆止黑著臉把一桌的菜都倒了,然後摔門離開。
桑柔因定平侯府有事急急離開,也沒來得及安慰他幾聲,等夜半迴屋休憩,打算明日再去找他說明時,卻在自己床上發現假寐的男人。她驚得差點高唿,而他見她迴來,反而又不願看到她似的,起身就要走。
穆止這人,對她從來都是有什麽說什麽,少有這樣別扭的模樣。桑柔心裏覺得又好氣又好笑,加上忙活一天,身體實在乏極,對著那欲開門而出的背影喊:“你走了最好,廚房的王媽認識一個在醉仙樓掌廚的廚子,要介紹我們認識,你要走,最好走得幹淨,我明日就去見那人。守得初心,嫁個廚子,也算是實現我的夢想了。”
穆止邁出門檻的步子一頓,而後速度極快出了門,門扉被他摔上,震天響。
桑柔氣炸,一口氣還沒喘過來,房間一旁的窗子又砰一聲從外被震開,一個白影在茫茫黃淡燈光裏翻進來,轉眼到了她跟前,使勁將她按入懷中,惡狠狠地吻住她唇,模樣兇神惡煞,說:“你說,你要嫁給誰,嗯?”
“我……”
她要迴答,他卻完全不給她機會,又攫住她的唇舌,吻得深重。
直到她唿吸微弱地軟了身子,才放開少許,喘著粗氣再問:“你說要嫁給誰?”
他目光陰厲,卻又參夾著柔意,還有幾許隱隱若現的***,在燈火明暗顯得尤為魅惑,她從來都知道他擁有一雙無比好看的眼睛,平日寡淡閑懶,看她時,深重又多情。
桑柔忍著笑,口上氣哄哄地說:“嫁廚子啊!又會做菜,脾氣又不別扭的廚子!”
穆止揉著她的腰背,將她緊實地掌控在懷裏,危險地貼近她的臉,一字一頓說:“你再說一遍!”
他這樣霸道又別扭的模樣真的可愛極了,桑柔終於忍不住笑出來,湊上去,親了他一下,而後埋進他懷裏,蹭兩蹭:“我能嫁給誰呢?能嫁給誰呢?”
從前從未想過嫁人為妻,白首並肩。遇到他之後,仍舊不敢奢想,怕得失心太重,負了現下美好時光。
他們都是各負包袱之人,從不曾輕易給過對方許諾。從掙紮之後,到決定順從心意走在一起,就心照不宣地不提這些婚嫁之事。
穆止何其聰明的人,自然聽出了她話外的意思,雙臂將她抱得更緊,心頭顫動得厲害,幾欲不顧一切地說出那句話,卻最終選擇同暗夜沉寂……
“火小一點。”顧珩提醒道,抬眼卻見桑柔癡癡將自己望著,鬢發散落,細白的臉上沾上了星星點點的黑色灰末,雙眼便如同高山之頂的湖泉,明淨澄澈卻隱隱可見眼底那近乎絕望的孤寂與碎傷,他心頭緊疼,一下忘了動作,直到油滴被過旺的火燒熱地蹦濺起來,燙了手背,他才猛然醒神。
“火小一點。”他重複了一聲,桑柔這才如夢初醒似的,急忙收迴目光,低頭將灶膛裏的木頭抽出一兩塊。
不知從何時開始,看著顧珩,腦海中會時不時蹦出那些與穆止在一起的點滴往事。
眷眷往昔時,憶此斷人腸。3
昨日的溫情似夢,如今卻像削魂切骨般,滴滴見血,寸寸斷腸。
顧珩那邊又讓她加點火,她低頭,斂斂神,重新挑了根細小點的木塊進去,許是這木塊有些受潮,經火一烤,煙霧乍起,桑柔被嗆地雙眼刺疼,眼淚不受控製,刷刷淌下,後來便不知為何,怎麽也止不住。
“怎麽了?”
顧珩不知何時已經繞過灶頭,將她一把拉了起來。
桑柔抹了抹眼睛,說:“沒……沒事。就是被嗆了一下。”
顧珩拉開的手:“別揉!”
*******
1:改編自黃庭堅《木蘭花令》:江山依舊雲橫碧,誰分賓主強惺惺。
2:“運軍兵……水無害”一句引自《資治通鑒》74卷
3:陶潛《雜詩》之三
二更奉上!閱讀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