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僅一個沈家,上次便是可以拿出一千萬兩銀子。此事,要是這種江浙富商也都參與進來,萬萬兩銀子,也可以湊齊!”
不理會一旁滿臉呆滯的朱標朱樉幾人,朱子安繼續說道:“而且,想要將整個大明各個州府之間,都修建上水泥路,所需銀兩更是之多,萬萬兩銀子,都並不一定足夠。”
聽完,好半晌,朱標與朱樉幾人,才緩緩迴過神來。
“這麽說來,南京城一眾富商投入的那一千八百萬兩銀子,並不算什麽?”
“可是,一千八百萬兩銀子,堆積起來真是的小山一般高!……”
一想到那麽多銀子帶來的衝擊感,朱樉與朱棡便是滿臉驚歎。
見此,朱子安微微扶額。
“幾位殿下,說真的,幾位身為大明當朝太子與皇子,這一千八百多兩銀子,還真不值得諸位如此!”
這會,說起那些銀子,朱樉與朱棡幾人,則是早已滿臉羨慕,讓朱子安內心,稍微有一些擔憂。
朱標還好,南京城內的真一商鋪、魚府、真一火鍋與真一書館這些產業,去年的流水加起來,也超過了一千多萬兩,再加上身為太子,經常可以接觸到大明各項大額銀兩的進出。
對於那一千多萬兩銀子的免疫力,還好一些。
而朱樉與朱棡,朱子安覺得有必然,給倆人稍微穩定一下。
“子安兄長……”
聽罷,朱樉與朱棡來人,一臉幽怨。
他們也想擁有一千八百多萬兩銀子。
這麽多銀兩,就連父皇都沒有這麽多!
至於朱標,也是微微側麵,看向朱子安。
恐怕整個大明,除了沈家與江浙那幾個富商外,還沒有任何人,可以直接擁有那麽多的銀兩!這麽多,說實話,他也十分羨慕。
“其實,要是周將軍等人帶領的海貿船隊要是迴來的話,諸位應該便可以看到,比這一千八百多兩銀子,多上數倍的銀兩與各種海外奇珍異寶!”
朱子安輕輕一笑,繼續說道:“到那個時候,幾位殿下更加會被迷花了眼睛!”
當然,朱子安也想不到的是,由於某些特殊愛好,周德興那二百多艘船隊上,大多數都是黃金。而白銀,少的可憐。
剩下的,才是各種各樣的奇珍異寶。
這些,等到周德興率領海貿船隊迴來的時候,朱子安也被那一船一船的黃金,給耀暈了眼睛。
隻不過,這些都是後話。
現在,一說起這個,朱標與朱樉幾人,都被這些引起了興趣。
“二哥,你說周將軍等人,真能將那些貨物換迴一船船的奇珍異寶迴來嘛?”
“就是,子安兄長,周將軍等人,也是第一次出海,能找到那些富裕的海外蠻夷部落。我聽說,海外蠻夷都是一些不開化之人,要是那些人不識得我大明物件珍貴怎麽辦?”
“子安兄長,海外蠻夷……?”
“幾位殿下不必擔憂!”
聽完,朱子安輕笑一聲,道:“自古,大海才是珍寶最多的地方,尤其是大海之中的那些島嶼,上麵的礦藏更多。”
“就比如,距離我大明最近的東瀛,別看那些東瀛人很貧窮,但是那些東瀛人所在海島上,可是也有著豐富的金礦與銀礦,要是開采出來,直接富裕一個國家沒有任何問題。”
“在南洋那一塊,一些地方,更是遍地都是黃金。很多人在河流中,用手隨意摸索幾下,便看摸上來一塊金子。”
“還有,在大海之中,還有氣候溫暖,土地肥沃,適合種植糧食的巨大島嶼,足足有著我大明這麽大。現在,那邊島嶼上應該也沒有什麽人占領!”
“還有的地方,則是種植著各種我大明沒有的植物與樹木,那些物件對我大明來說,也十分的有用……”
聽到這些從未聽過的東西,朱樉與朱棡倆人不由張大嘴巴嗎,眼中異彩連連,十分的向往。
就連一旁,早已經聽過這些的朱標,再次聽這些,也是滿臉認真。
“可惜,就是我大明現在還有北方那麽多的舊元餘孽沒有清剿完成,而且經過之前天下大亂,天下諸侯逐鹿,我大明人口銳減,現在十不存一。需要安定發展幾年,才能有足夠的人力與物力,去開疆擴土,征戰海外那些富饒島嶼!”
“幾年時間?”
聽到這,朱樉與朱棡都不由眼睛一亮。
甚至,就連朱標,也是滿臉喜色。
“二哥,我們可以征戰東麵的東瀛?”
“自然可以!”
朱子安微微點了點頭,“我大明有無數艘巨大海船,還有那麽多威力巨大的火器。隻要我大明人口再恢複一些,可以派出足夠的軍隊,完全可以派兵攻打一直東瀛!
其實,現在按照我大明軍力,也可以直接攻打東瀛。隻是,攻打東瀛沒有足夠的利益,現在攻打有些得不償失!”
“直接滅了東瀛島國,看那些東瀛倭寇,還敢不敢侵擾我大明沿海的百姓們!”
朱樉與朱棡,都是一臉憤然。
而一旁朱標,雖然有著太子身份的穩重,但朱子安還是可以從朱標眼中看都,那一絲的躍躍欲試!
“因此,現在大明最主要的目標,還是平定北方。然後,穩定發展大明,讓老百姓們都休養生息,等到大明在幾年後,國力達到鼎盛時期,那便大明可以征戰海外的良好時機!”
朱子安滿臉淡笑,緩聲說道。
“二哥,我明白!”
“子安兄長放心,我一定利用好大明所有商賈,讓大明快速恢複鼎盛!”
“子安兄長放心,近幾年,我一定帶著手下,將大明各個州府之間的到了都修建通順!”
……
當日。
朱子安的這些言論,日常傳到了皇宮。
對此,朱元璋聽的也是異彩連連。
每日,有空之時,也會專門讓二虎與雲奇二人,將朱子安進獻的那副世界地圖展開,盯著看上半日。
接下來。
南京城徹底陷入開工熱潮之中。
幾日的功夫。
朱棡與楚南兩人的工匠隊伍,便是超過了萬人。
從南京城開始,向周邊的各個州縣延伸。
隻留下幾條道路供通行。
其餘的道路,都已經陷入熱火朝天的施工之中。
……
不理會一旁滿臉呆滯的朱標朱樉幾人,朱子安繼續說道:“而且,想要將整個大明各個州府之間,都修建上水泥路,所需銀兩更是之多,萬萬兩銀子,都並不一定足夠。”
聽完,好半晌,朱標與朱樉幾人,才緩緩迴過神來。
“這麽說來,南京城一眾富商投入的那一千八百萬兩銀子,並不算什麽?”
“可是,一千八百萬兩銀子,堆積起來真是的小山一般高!……”
一想到那麽多銀子帶來的衝擊感,朱樉與朱棡便是滿臉驚歎。
見此,朱子安微微扶額。
“幾位殿下,說真的,幾位身為大明當朝太子與皇子,這一千八百多兩銀子,還真不值得諸位如此!”
這會,說起那些銀子,朱樉與朱棡幾人,則是早已滿臉羨慕,讓朱子安內心,稍微有一些擔憂。
朱標還好,南京城內的真一商鋪、魚府、真一火鍋與真一書館這些產業,去年的流水加起來,也超過了一千多萬兩,再加上身為太子,經常可以接觸到大明各項大額銀兩的進出。
對於那一千多萬兩銀子的免疫力,還好一些。
而朱樉與朱棡,朱子安覺得有必然,給倆人稍微穩定一下。
“子安兄長……”
聽罷,朱樉與朱棡來人,一臉幽怨。
他們也想擁有一千八百多萬兩銀子。
這麽多銀兩,就連父皇都沒有這麽多!
至於朱標,也是微微側麵,看向朱子安。
恐怕整個大明,除了沈家與江浙那幾個富商外,還沒有任何人,可以直接擁有那麽多的銀兩!這麽多,說實話,他也十分羨慕。
“其實,要是周將軍等人帶領的海貿船隊要是迴來的話,諸位應該便可以看到,比這一千八百多兩銀子,多上數倍的銀兩與各種海外奇珍異寶!”
朱子安輕輕一笑,繼續說道:“到那個時候,幾位殿下更加會被迷花了眼睛!”
當然,朱子安也想不到的是,由於某些特殊愛好,周德興那二百多艘船隊上,大多數都是黃金。而白銀,少的可憐。
剩下的,才是各種各樣的奇珍異寶。
這些,等到周德興率領海貿船隊迴來的時候,朱子安也被那一船一船的黃金,給耀暈了眼睛。
隻不過,這些都是後話。
現在,一說起這個,朱標與朱樉幾人,都被這些引起了興趣。
“二哥,你說周將軍等人,真能將那些貨物換迴一船船的奇珍異寶迴來嘛?”
“就是,子安兄長,周將軍等人,也是第一次出海,能找到那些富裕的海外蠻夷部落。我聽說,海外蠻夷都是一些不開化之人,要是那些人不識得我大明物件珍貴怎麽辦?”
“子安兄長,海外蠻夷……?”
“幾位殿下不必擔憂!”
聽完,朱子安輕笑一聲,道:“自古,大海才是珍寶最多的地方,尤其是大海之中的那些島嶼,上麵的礦藏更多。”
“就比如,距離我大明最近的東瀛,別看那些東瀛人很貧窮,但是那些東瀛人所在海島上,可是也有著豐富的金礦與銀礦,要是開采出來,直接富裕一個國家沒有任何問題。”
“在南洋那一塊,一些地方,更是遍地都是黃金。很多人在河流中,用手隨意摸索幾下,便看摸上來一塊金子。”
“還有,在大海之中,還有氣候溫暖,土地肥沃,適合種植糧食的巨大島嶼,足足有著我大明這麽大。現在,那邊島嶼上應該也沒有什麽人占領!”
“還有的地方,則是種植著各種我大明沒有的植物與樹木,那些物件對我大明來說,也十分的有用……”
聽到這些從未聽過的東西,朱樉與朱棡倆人不由張大嘴巴嗎,眼中異彩連連,十分的向往。
就連一旁,早已經聽過這些的朱標,再次聽這些,也是滿臉認真。
“可惜,就是我大明現在還有北方那麽多的舊元餘孽沒有清剿完成,而且經過之前天下大亂,天下諸侯逐鹿,我大明人口銳減,現在十不存一。需要安定發展幾年,才能有足夠的人力與物力,去開疆擴土,征戰海外那些富饒島嶼!”
“幾年時間?”
聽到這,朱樉與朱棡都不由眼睛一亮。
甚至,就連朱標,也是滿臉喜色。
“二哥,我們可以征戰東麵的東瀛?”
“自然可以!”
朱子安微微點了點頭,“我大明有無數艘巨大海船,還有那麽多威力巨大的火器。隻要我大明人口再恢複一些,可以派出足夠的軍隊,完全可以派兵攻打一直東瀛!
其實,現在按照我大明軍力,也可以直接攻打東瀛。隻是,攻打東瀛沒有足夠的利益,現在攻打有些得不償失!”
“直接滅了東瀛島國,看那些東瀛倭寇,還敢不敢侵擾我大明沿海的百姓們!”
朱樉與朱棡,都是一臉憤然。
而一旁朱標,雖然有著太子身份的穩重,但朱子安還是可以從朱標眼中看都,那一絲的躍躍欲試!
“因此,現在大明最主要的目標,還是平定北方。然後,穩定發展大明,讓老百姓們都休養生息,等到大明在幾年後,國力達到鼎盛時期,那便大明可以征戰海外的良好時機!”
朱子安滿臉淡笑,緩聲說道。
“二哥,我明白!”
“子安兄長放心,我一定利用好大明所有商賈,讓大明快速恢複鼎盛!”
“子安兄長放心,近幾年,我一定帶著手下,將大明各個州府之間的到了都修建通順!”
……
當日。
朱子安的這些言論,日常傳到了皇宮。
對此,朱元璋聽的也是異彩連連。
每日,有空之時,也會專門讓二虎與雲奇二人,將朱子安進獻的那副世界地圖展開,盯著看上半日。
接下來。
南京城徹底陷入開工熱潮之中。
幾日的功夫。
朱棡與楚南兩人的工匠隊伍,便是超過了萬人。
從南京城開始,向周邊的各個州縣延伸。
隻留下幾條道路供通行。
其餘的道路,都已經陷入熱火朝天的施工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