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標兒啊,快起來!”
正坐在龍椅上,專心批閱奏章的朱元璋,抬頭看到朱標,頓時滿臉笑容。
至於一旁的朱樉朱棡朱棣三人,直接被朱元璋無視。
對此,朱樉三人隻是心中暗自歎了一口氣,隨即便滿臉訕笑的跟著朱標直起身子。
對於朱元璋這種日常無視,他們幾人已經習慣了。
隻要朱元璋不對他們發火,便是好日子!
“父皇,兒臣今日將二弟三弟四弟帶來,是有事稟報!”
朱標連忙說道。
“嗯?”
朱元璋這才緩緩看向朱樉等人,眼睛十分銳利。
“說說,你們幾個又惹什麽禍了?”
“父皇,我等並沒惹禍!”
“就是,父皇,這幾日,我們兄弟幾個可是乖的很!”
朱樉與朱棣幾人,急忙苦著臉拱手說道。
“真的沒惹什麽事?”
朱元璋滿臉疑惑的問了一聲之後,便是直接看向一旁的朱標。
“迴父皇,老二老三他們並未說謊,他們這幾日,一直都很老實,並未惹著什麽禍事!”
對此,朱標早已習以為常,雖然腦中還閃過剛剛朱樉朱棣等人鬼鬼祟祟的模樣,不過,他可沒打算,與朱元璋說這種小事!
“父皇,我已經帶過老二老三老四,他們去找過子安堂哥了!”
“如何?”
聽罷,朱元璋眼中精光一閃,隨即便滿臉好奇的問道。
“迴父皇,老二與老四,已經選定好去學什麽,老三還在仔細考慮之中!”朱標說道。
“哦?”
聽罷,朱元璋直接看向乖乖站立在一旁的朱樉與朱棣等人。
而朱樉與朱棡、朱棣三人,這會早已是滿臉訕笑的看向朱元璋。
“老二,你今後想要去學些什麽?”朱元璋問道。
“稟父皇,兒臣決定去學商,經商!”
朱樉連忙迴道。
“商賈?”
聽罷,朱元璋微微皺眉。
“迴父皇,正是去經商。”
朱樉心裏一突,但仍是連忙解釋道:“父皇,子安兄長都說,農為國本,商為國魂。農是一國之血脈,商為一國之利器!”
“古有管子,強齊圖霸,輔佐桓公九合諸侯,讓齊桓公坐上春秋五霸第一的寶座!再有商君,鼓勵外邦經商,直接讓秦國擁有統一天下的資本!”
“就算是現今,也有子安兄長,通過經商,讓武當山成為人間仙境。並且,僅僅花了幾兩銀子,便從外來夷人船隊上,買下甘薯與土豆此種神物。
並且,子安兄長,通過經商,直接讓南京城繁榮了一倍之多。最顯著的便是,子安兄長通過經商,僅僅隻是幾座商鋪,便讓宮內的生活,好了一個層次!……”
越說,朱樉心中的信念,越是堅定。
因此,整個人說話的時候,身上的氣質都驟然一變。
“父皇,兒臣堅信,商賈與農耕一樣重要。兒臣想要通過經商,讓我大明富裕起來。就連那沈萬三,都可以以一介農民之身,通過經商,變成整個大明的首富,家中富可敵國。
兒臣堅信,我大明也可通過與海外蠻夷之國經商,也可讓我大明人人都富裕起來!”
說完,不待朱元璋說話,朱樉直接滿臉正色,對著朱元璋深深一行禮。
“兒臣知道,此想法有些大逆不道,但兒臣還是鬥膽,懇請父皇同意!”
隨後,朱樉這次抬起頭,滿臉忐忑不安。同時,眼中還有一絲的期待。
此次,還真是他最大膽的一次!
不過,能將自己心中所想所願之事,說出來,是真的舒坦!
“此事,咱準了!”
突然,朱元璋哈哈大笑說道。
“多謝父皇!”
這讓朱樉一臉驚喜。
同時,一旁的朱標與朱棣等人,也都是滿臉驚詫之色。
誰能想到,一向都很厭惡商賈的父皇,竟然同意大明的嫡係二皇子,去經商!
“老四,你又是準備去學些什麽?”
朱元璋又轉頭,朝著朱棣問道。
“迴父皇,兒臣想要學些排兵布陣,帶兵打仗,將來可以率領我大明萬千鐵騎,護我大明疆域安寧!”
朱棣微微一拱手,隨即便是連忙迴道。
“哈哈,好,這才有咱的風采!”
這次,朱元璋直接滿臉笑意。
“此事,咱準了。”
說完,略微一思索,朱元璋便又微微抬起頭,說道:“這些日子,宮內的所有兵陣書籍,你都可隨意觀看。另外,有什麽不懂的問題,可以去找湯和。
現在,徐達、常遇春、鄧愈還有文忠這些大將,都在外征戰。南京城內,也隻有湯和一人。等到他們迴來之後,你可以隨意去找他們學習兵法之道!”
“是,兒臣多謝父皇!”
朱棣連忙滿臉笑意的稟報道。
而一旁,在看到朱元璋對朱棣如此待遇之後,朱樉與朱棡倆人,都不由滿臉羨慕。
父皇這一句話,可是已經將大明那麽幾位頂級武將,都定為了朱棣的老師。
“至於老二你……”
這會,朱元璋也注意到了朱樉。
在腦海中轉了一圈,最後看到下方的朱標之後,直接眼睛一亮。
“老二,既然你是想要學習經商,而在朝中,並無此擅長之人。因此,咱決定讓子安帶著你。在經商這一塊,也隻有子安,才是我大明最具有經商天賦的人才。”
“兒臣多謝父皇!”
這會,朱樉更是滿臉滿意,甚至滿心驚喜。
朱子安是誰?
不僅僅是製造出真一烈酒、冰箱、玻璃、鋼鐵、千裏眼、精鹽、白糖這些,每一件都是神物的武當小神仙。
而且,還能帶著大哥,從大明傳奇首富沈萬三身上,訛出五百多萬兩銀子,與一千萬石糧食。
這種本領,大明便僅此一人!
甚至,還能從天下最大的老酸儒山東孔家中,又摳出十萬石糧食,十萬兩白銀,還有十萬畝田地。
至於朱子安剩下的那些壯舉,朱樉表示已經數不過來了。
反正,朱子安每做一件大事,朱樉都會在心中,默默的記載上。
朱子安這種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一些列壯舉,已經在朱樉心中生了根。
現在,也漸漸的發了芽。
農耕、匠造、商賈,甚至是一些‘智慧鬥爭’,都沒有任何人,可以比得上朱子安。
……
正坐在龍椅上,專心批閱奏章的朱元璋,抬頭看到朱標,頓時滿臉笑容。
至於一旁的朱樉朱棡朱棣三人,直接被朱元璋無視。
對此,朱樉三人隻是心中暗自歎了一口氣,隨即便滿臉訕笑的跟著朱標直起身子。
對於朱元璋這種日常無視,他們幾人已經習慣了。
隻要朱元璋不對他們發火,便是好日子!
“父皇,兒臣今日將二弟三弟四弟帶來,是有事稟報!”
朱標連忙說道。
“嗯?”
朱元璋這才緩緩看向朱樉等人,眼睛十分銳利。
“說說,你們幾個又惹什麽禍了?”
“父皇,我等並沒惹禍!”
“就是,父皇,這幾日,我們兄弟幾個可是乖的很!”
朱樉與朱棣幾人,急忙苦著臉拱手說道。
“真的沒惹什麽事?”
朱元璋滿臉疑惑的問了一聲之後,便是直接看向一旁的朱標。
“迴父皇,老二老三他們並未說謊,他們這幾日,一直都很老實,並未惹著什麽禍事!”
對此,朱標早已習以為常,雖然腦中還閃過剛剛朱樉朱棣等人鬼鬼祟祟的模樣,不過,他可沒打算,與朱元璋說這種小事!
“父皇,我已經帶過老二老三老四,他們去找過子安堂哥了!”
“如何?”
聽罷,朱元璋眼中精光一閃,隨即便滿臉好奇的問道。
“迴父皇,老二與老四,已經選定好去學什麽,老三還在仔細考慮之中!”朱標說道。
“哦?”
聽罷,朱元璋直接看向乖乖站立在一旁的朱樉與朱棣等人。
而朱樉與朱棡、朱棣三人,這會早已是滿臉訕笑的看向朱元璋。
“老二,你今後想要去學些什麽?”朱元璋問道。
“稟父皇,兒臣決定去學商,經商!”
朱樉連忙迴道。
“商賈?”
聽罷,朱元璋微微皺眉。
“迴父皇,正是去經商。”
朱樉心裏一突,但仍是連忙解釋道:“父皇,子安兄長都說,農為國本,商為國魂。農是一國之血脈,商為一國之利器!”
“古有管子,強齊圖霸,輔佐桓公九合諸侯,讓齊桓公坐上春秋五霸第一的寶座!再有商君,鼓勵外邦經商,直接讓秦國擁有統一天下的資本!”
“就算是現今,也有子安兄長,通過經商,讓武當山成為人間仙境。並且,僅僅花了幾兩銀子,便從外來夷人船隊上,買下甘薯與土豆此種神物。
並且,子安兄長,通過經商,直接讓南京城繁榮了一倍之多。最顯著的便是,子安兄長通過經商,僅僅隻是幾座商鋪,便讓宮內的生活,好了一個層次!……”
越說,朱樉心中的信念,越是堅定。
因此,整個人說話的時候,身上的氣質都驟然一變。
“父皇,兒臣堅信,商賈與農耕一樣重要。兒臣想要通過經商,讓我大明富裕起來。就連那沈萬三,都可以以一介農民之身,通過經商,變成整個大明的首富,家中富可敵國。
兒臣堅信,我大明也可通過與海外蠻夷之國經商,也可讓我大明人人都富裕起來!”
說完,不待朱元璋說話,朱樉直接滿臉正色,對著朱元璋深深一行禮。
“兒臣知道,此想法有些大逆不道,但兒臣還是鬥膽,懇請父皇同意!”
隨後,朱樉這次抬起頭,滿臉忐忑不安。同時,眼中還有一絲的期待。
此次,還真是他最大膽的一次!
不過,能將自己心中所想所願之事,說出來,是真的舒坦!
“此事,咱準了!”
突然,朱元璋哈哈大笑說道。
“多謝父皇!”
這讓朱樉一臉驚喜。
同時,一旁的朱標與朱棣等人,也都是滿臉驚詫之色。
誰能想到,一向都很厭惡商賈的父皇,竟然同意大明的嫡係二皇子,去經商!
“老四,你又是準備去學些什麽?”
朱元璋又轉頭,朝著朱棣問道。
“迴父皇,兒臣想要學些排兵布陣,帶兵打仗,將來可以率領我大明萬千鐵騎,護我大明疆域安寧!”
朱棣微微一拱手,隨即便是連忙迴道。
“哈哈,好,這才有咱的風采!”
這次,朱元璋直接滿臉笑意。
“此事,咱準了。”
說完,略微一思索,朱元璋便又微微抬起頭,說道:“這些日子,宮內的所有兵陣書籍,你都可隨意觀看。另外,有什麽不懂的問題,可以去找湯和。
現在,徐達、常遇春、鄧愈還有文忠這些大將,都在外征戰。南京城內,也隻有湯和一人。等到他們迴來之後,你可以隨意去找他們學習兵法之道!”
“是,兒臣多謝父皇!”
朱棣連忙滿臉笑意的稟報道。
而一旁,在看到朱元璋對朱棣如此待遇之後,朱樉與朱棡倆人,都不由滿臉羨慕。
父皇這一句話,可是已經將大明那麽幾位頂級武將,都定為了朱棣的老師。
“至於老二你……”
這會,朱元璋也注意到了朱樉。
在腦海中轉了一圈,最後看到下方的朱標之後,直接眼睛一亮。
“老二,既然你是想要學習經商,而在朝中,並無此擅長之人。因此,咱決定讓子安帶著你。在經商這一塊,也隻有子安,才是我大明最具有經商天賦的人才。”
“兒臣多謝父皇!”
這會,朱樉更是滿臉滿意,甚至滿心驚喜。
朱子安是誰?
不僅僅是製造出真一烈酒、冰箱、玻璃、鋼鐵、千裏眼、精鹽、白糖這些,每一件都是神物的武當小神仙。
而且,還能帶著大哥,從大明傳奇首富沈萬三身上,訛出五百多萬兩銀子,與一千萬石糧食。
這種本領,大明便僅此一人!
甚至,還能從天下最大的老酸儒山東孔家中,又摳出十萬石糧食,十萬兩白銀,還有十萬畝田地。
至於朱子安剩下的那些壯舉,朱樉表示已經數不過來了。
反正,朱子安每做一件大事,朱樉都會在心中,默默的記載上。
朱子安這種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一些列壯舉,已經在朱樉心中生了根。
現在,也漸漸的發了芽。
農耕、匠造、商賈,甚至是一些‘智慧鬥爭’,都沒有任何人,可以比得上朱子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