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售價
“皇上,您可是擔心將字典發散出去之後,那些從未識過字的老百姓們,看不懂這些字典上的字怎麽念,怎麽讀?”
朱子安滿臉慵懶的躺在椅子上,一手還握著一杯冒著冷氣的果飲,一邊懶洋洋說道。
“正是!”
一旁,朱元璋的形象,也沒好到哪裏去。
凡事隻要有一次墮落,那之後的墮落,便會是水到渠成。
朱元璋來了朱子安這裏這麽多次,從最開始的抗拒,到半推半就,再到積極跟隨。
隻要一進了朱子安的大門,便是直接慵懶起來。
與在外麵,完全判若兩人。
“皇上,其實可以在大明各地,都開一家書館,專門出售字母小冊,隨後再出售這些字典!等到那些人在幾天內,學會字母小冊之後,隻要他們有一本書,便能按照著字典上的文字,自己識字,學習!”
朱子安緩聲說道,“另外,現在南京城內,應該有好幾千人都學會了字母與識字。那麽,皇上可以將這些人,都派往各地,教導那些還未學會字母的農民們。
最後,為了避免這些識字百姓們,都不願離開南京城,舟車勞頓的去往各地。
因此,皇上可以出一個政策。凡是自願出去外地,教導那些不識字農戶的人們,都可以免費送一本字典。另外,每教會一個人識字,便獎勵五十文錢!”
“送字典與獎勵錢幣?”
聽罷,朱元璋不由緊皺眉頭。
他還從未如此誘導那些人們,去幹過一絲事情。
很多時候,都是直接征用。
不過,僅僅隻是大致聽了片刻之後,朱元璋便是已經接受了朱子安的建議。
畢竟,按照朱子安的方法,用錢財開路,他聽了都有些心動,顯然是最省事的一眾方法。
“次計甚妙!”
朱元璋連忙點頭。
隨即,看向朱子安的麵孔,更是滿臉喜色。
“皇上,那些字典,您準備售價多少?”
突然,朱子安又想到一件事,連忙問道。
“售價?”
聞言,朱元璋再次一陣錯愕,抬頭看向朱子安,有些欲言又止。
見此,朱子安不由滿心苦笑。
“皇上,你該不會準備免費贈送吧?”
“子安放心,咱還沒有那麽愚蠢!”
朱元璋連忙說道。
“皇上,那您準備售價多少?”朱子安問道。
“子安,此事咱還沒來得及考慮。不過,此字典既然是要麵對全國百姓的,因此咱準備一本字典,售價五十文錢!”朱元璋說道。
“五十文?”
朱子安直接坐了起來。
“子安,可是有何不妥?”
見此,朱元璋也是一愣。
朱子安如大反應,他還是第一次見到。
“皇上,不知五十文錢,可夠字典的本錢?”
“一本字典的本錢,正好是五十文!”朱元璋說道。
這些價格,他已經和宋濂確認好了。
“皇上,此事決然不可!”
朱子安連忙說道。
“皇上,開書館售賣字典,便已經是商賈之事。因此,一本要是售價五十文錢,數量之多的情況下,絕對會賠上幾萬兩銀子,甚至是幾十萬兩銀子!”
“子安,此字典,咱原本便是想要贈送給那些百姓們!”
朱元璋解釋道,不過語氣卻是小了不少。
甘薯出來後,再加上這段日子,宮內也不再缺少銀兩。
朱元璋的出手,便是大氣了許多。
不過,既然是要經商,便決然不能白送。
朱子安滿臉肅然,看著朱元璋,緩緩說道:“皇上,既然是要開書館售賣字典,便絕對不能出現虧本之事。要不然,書館沒了收益,絕對會出現很多的貪汙之事!”
“開書館,便是為了賺錢。皇上想要讓更多的窮苦百姓,都可以讀書識字,此事子安可以理解。但是,書館也需要生存。
字典是書館內最能賺錢也是最耗本錢的,皇上要是直接在字典之上,賠錢出售之後。那些買到字典的人們,並不會理解皇上的心思。反而,字典如此便宜,還會生出一種現象,會有很多的人,在買上字典之後,不怎麽珍惜。
而且,既然是要開書館,那麽大明每一座城市,便都是需要開一座書館。要是書館不收益,書館的掌櫃們,便是沒有錢財生活,如此下來……”
“既然如此,那麽子安你說,需要售賣多少銀錢合適?”
聽罷,朱元璋眼中隱隱閃過一絲擔憂。
“皇上,既要可以讓字典以最便宜的價格,出現在那些貧寒之家,又可以讓書館自己養活自己。因此,子安覺得,一本字典售賣一百文正好合適!如此,既不會虧錢,也不會太貴,讓貧民買不起!”
朱子安說道。
“如此,便聽子安的!”
對於商賈這些事,朱元璋還真從未進行過多麽深的研究。
“另外,皇上,為了可以讓更多的人都可以讀書,哪怕僅僅隻是剛剛學會字母,也可以觀看一些書籍。比如,將四書五經之類書籍,可以標注上字母。隨後,再次售賣出去。
子安相信,這些書籍也會有很多的人來購買,也更加容易讀懂!”
“此事,咱便交給你與標兒兩人,去辦理!”
這會,朱元璋早已聽的有些迷糊。
說話之後,便直接重新滿臉慵懶的躺在椅子上,滿臉享受著,不想再管理這些事情。
不過,還是在一邊聽著朱子安與朱標的商談。
創建書館,還是在全國各地都需要開辦。
因此,便是需要考慮到各種方麵原因。
最後,為了省事,兩人商量,前期的書館隻是需要開到州府以上。
至於那些小縣城,便是將其渠道交由商販,然後等到後期,一切都成熟之後,便可以自己開辦書館。
至於那些書館的掌櫃,便是從南京城中那些會識字之人,挑選一些可靠之人,可以一邊當做書館掌櫃,一邊可以教導當地之人字母。
接下來的幾日,朱標與朱子安幾人,身後還跟著朱樉朱棣等三隻小隻。
在整個南京城內,開始籌辦書館之事。
有當朝太子領頭,幾位皇子打下手。
在南京城內,籌辦書館簡直是不要輕鬆簡易。
不過,最難的還是那些帶著字母的書籍。
那些書籍,想要成冊賣。便至少需要印刷幾萬本,甚至是幾十萬!
這便是一番大工夫。
這種需要麵對整個大明的書籍,自然是需要仔細小心謹慎。
最終,直接動用工部的工匠們。
整整用了半個月,才將那些準備售賣的書籍,才給印刷出來!
“皇上,您可是擔心將字典發散出去之後,那些從未識過字的老百姓們,看不懂這些字典上的字怎麽念,怎麽讀?”
朱子安滿臉慵懶的躺在椅子上,一手還握著一杯冒著冷氣的果飲,一邊懶洋洋說道。
“正是!”
一旁,朱元璋的形象,也沒好到哪裏去。
凡事隻要有一次墮落,那之後的墮落,便會是水到渠成。
朱元璋來了朱子安這裏這麽多次,從最開始的抗拒,到半推半就,再到積極跟隨。
隻要一進了朱子安的大門,便是直接慵懶起來。
與在外麵,完全判若兩人。
“皇上,其實可以在大明各地,都開一家書館,專門出售字母小冊,隨後再出售這些字典!等到那些人在幾天內,學會字母小冊之後,隻要他們有一本書,便能按照著字典上的文字,自己識字,學習!”
朱子安緩聲說道,“另外,現在南京城內,應該有好幾千人都學會了字母與識字。那麽,皇上可以將這些人,都派往各地,教導那些還未學會字母的農民們。
最後,為了避免這些識字百姓們,都不願離開南京城,舟車勞頓的去往各地。
因此,皇上可以出一個政策。凡是自願出去外地,教導那些不識字農戶的人們,都可以免費送一本字典。另外,每教會一個人識字,便獎勵五十文錢!”
“送字典與獎勵錢幣?”
聽罷,朱元璋不由緊皺眉頭。
他還從未如此誘導那些人們,去幹過一絲事情。
很多時候,都是直接征用。
不過,僅僅隻是大致聽了片刻之後,朱元璋便是已經接受了朱子安的建議。
畢竟,按照朱子安的方法,用錢財開路,他聽了都有些心動,顯然是最省事的一眾方法。
“次計甚妙!”
朱元璋連忙點頭。
隨即,看向朱子安的麵孔,更是滿臉喜色。
“皇上,那些字典,您準備售價多少?”
突然,朱子安又想到一件事,連忙問道。
“售價?”
聞言,朱元璋再次一陣錯愕,抬頭看向朱子安,有些欲言又止。
見此,朱子安不由滿心苦笑。
“皇上,你該不會準備免費贈送吧?”
“子安放心,咱還沒有那麽愚蠢!”
朱元璋連忙說道。
“皇上,那您準備售價多少?”朱子安問道。
“子安,此事咱還沒來得及考慮。不過,此字典既然是要麵對全國百姓的,因此咱準備一本字典,售價五十文錢!”朱元璋說道。
“五十文?”
朱子安直接坐了起來。
“子安,可是有何不妥?”
見此,朱元璋也是一愣。
朱子安如大反應,他還是第一次見到。
“皇上,不知五十文錢,可夠字典的本錢?”
“一本字典的本錢,正好是五十文!”朱元璋說道。
這些價格,他已經和宋濂確認好了。
“皇上,此事決然不可!”
朱子安連忙說道。
“皇上,開書館售賣字典,便已經是商賈之事。因此,一本要是售價五十文錢,數量之多的情況下,絕對會賠上幾萬兩銀子,甚至是幾十萬兩銀子!”
“子安,此字典,咱原本便是想要贈送給那些百姓們!”
朱元璋解釋道,不過語氣卻是小了不少。
甘薯出來後,再加上這段日子,宮內也不再缺少銀兩。
朱元璋的出手,便是大氣了許多。
不過,既然是要經商,便決然不能白送。
朱子安滿臉肅然,看著朱元璋,緩緩說道:“皇上,既然是要開書館售賣字典,便絕對不能出現虧本之事。要不然,書館沒了收益,絕對會出現很多的貪汙之事!”
“開書館,便是為了賺錢。皇上想要讓更多的窮苦百姓,都可以讀書識字,此事子安可以理解。但是,書館也需要生存。
字典是書館內最能賺錢也是最耗本錢的,皇上要是直接在字典之上,賠錢出售之後。那些買到字典的人們,並不會理解皇上的心思。反而,字典如此便宜,還會生出一種現象,會有很多的人,在買上字典之後,不怎麽珍惜。
而且,既然是要開書館,那麽大明每一座城市,便都是需要開一座書館。要是書館不收益,書館的掌櫃們,便是沒有錢財生活,如此下來……”
“既然如此,那麽子安你說,需要售賣多少銀錢合適?”
聽罷,朱元璋眼中隱隱閃過一絲擔憂。
“皇上,既要可以讓字典以最便宜的價格,出現在那些貧寒之家,又可以讓書館自己養活自己。因此,子安覺得,一本字典售賣一百文正好合適!如此,既不會虧錢,也不會太貴,讓貧民買不起!”
朱子安說道。
“如此,便聽子安的!”
對於商賈這些事,朱元璋還真從未進行過多麽深的研究。
“另外,皇上,為了可以讓更多的人都可以讀書,哪怕僅僅隻是剛剛學會字母,也可以觀看一些書籍。比如,將四書五經之類書籍,可以標注上字母。隨後,再次售賣出去。
子安相信,這些書籍也會有很多的人來購買,也更加容易讀懂!”
“此事,咱便交給你與標兒兩人,去辦理!”
這會,朱元璋早已聽的有些迷糊。
說話之後,便直接重新滿臉慵懶的躺在椅子上,滿臉享受著,不想再管理這些事情。
不過,還是在一邊聽著朱子安與朱標的商談。
創建書館,還是在全國各地都需要開辦。
因此,便是需要考慮到各種方麵原因。
最後,為了省事,兩人商量,前期的書館隻是需要開到州府以上。
至於那些小縣城,便是將其渠道交由商販,然後等到後期,一切都成熟之後,便可以自己開辦書館。
至於那些書館的掌櫃,便是從南京城中那些會識字之人,挑選一些可靠之人,可以一邊當做書館掌櫃,一邊可以教導當地之人字母。
接下來的幾日,朱標與朱子安幾人,身後還跟著朱樉朱棣等三隻小隻。
在整個南京城內,開始籌辦書館之事。
有當朝太子領頭,幾位皇子打下手。
在南京城內,籌辦書館簡直是不要輕鬆簡易。
不過,最難的還是那些帶著字母的書籍。
那些書籍,想要成冊賣。便至少需要印刷幾萬本,甚至是幾十萬!
這便是一番大工夫。
這種需要麵對整個大明的書籍,自然是需要仔細小心謹慎。
最終,直接動用工部的工匠們。
整整用了半個月,才將那些準備售賣的書籍,才給印刷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