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起來吧。”
對於眼前這個渾身胖墩墩,正撅著屁股,趴在井口打水的小子,朱元璋隻是有些好奇。
在確定真是湯家小子之後,臉上不由的露出一絲驚訝。
“你這小子,什麽時候開始幹起這樣的活計了?”
皇上竟然主動和自己說話?
湯鼎臉色大喜,“小子是在……”
剛想張嘴謙遜一下,結果等到抬起頭一看,卻是沒有發現皇上的身影。連忙轉身,隻能在廚房門口,看到皇上那龍行虎步的背影。
隨後,廚房內,便是傳出一陣爽朗笑聲。
湯鼎有些失望的動了動嘴,便是準備提著水桶,跟進去。
“湯鼎見過太子殿下!”
剛艱難的提起水桶,湯鼎便發現,太子殿下竟然也來了!
湯鼎隻好再次放下手中水桶,連忙行禮。
“湯鼎?快快起來吧!”
對於湯鼎竟然打水,朱標眼中閃過一絲驚訝,接著便是一臉期待的問道,“二哥可是在裏麵?”
“二哥?”
湯鼎臉色有些疑惑。
“就是小真人!”
朱標隨口迴道。
隻是,話音剛出口,便是察覺到什麽,臉色嚴肅,緊皺眉頭,緊緊的盯著朱標,思索著。
“二哥?太子殿下的二哥!怪不得父親對子安兄長這麽關心?”
而一旁的湯鼎,也是眼神閃爍,若有所思。
慢慢的,察覺到氛圍有些不對的湯鼎,一抬頭,便看到太子殿下那欲要滅口的表情,不由的臉色大變,急忙一臉慫氣的喊道。
“殿下,鼎什麽也沒聽見!”
其實,在問出口之後,朱標便是有些後悔。不過,子安堂哥的身份,也不是什麽不可告人的秘密。朱標正準備解釋一下,但是在見到湯鼎這種慫氣的模樣,心頭便一樂,不由得生出一個想法。
不過,還是試探著問道:“此事,左禦史大夫沒給你詳說?”
在朱元璋登基,大封群臣之時,便封湯和為左禦史大夫兼太子諭德的文官官職。
朝堂之中,像是湯和種文官武官身兼多職之人,不在少數。不過,在朝內,大多都用文官稱唿,在軍中,則是有專用軍職稱唿。
而對於湯和來說,太子諭德隻是東宮輔佐太子的一個虛銜,因此朱標才會稱唿湯和為左禦史大夫!
“迴殿下,鼎什麽也不知道!”湯鼎連忙迴道。
明白了!
朱標眼中閃過一絲明悟,接著便陰測測說道:“湯鼎,既然你已經知道了此事,那就隻能算你倒黴,不過好在你是左禦史大夫的長子,本宮不會將你怎樣。但是,記住,此事不可外傳!”
“是,請殿下放下,鼎嘴嚴實的很,必定會守口如瓶!”
湯鼎臉色一白,連忙低頭拱手迴道,同時,更加證實內心的猜測。
怪不得這位子安堂哥,對誰都敢無視。原來,有驚天身世!
“嗯!”
見此,朱標滿意的點了下頭,便快步往內屋走去。
一旁,臉上還有餘悸的湯鼎,則連忙小心翼翼的提著兩桶清涼泉水,緊隨在朱標身後。
進了廚房。
堂堂大明開國皇帝,正像一個稚童般,好奇的瞅著菜籃子內的蔬菜,翻過來看過去,臉上盡是稀罕之色。
“咦,湯鼎,你怎麽了?”
看到湯鼎的臉色有些蒼白,朱子安好奇的問了一句。
“多謝兄長關心,鼎無事!”
既然從太子那裏,證實了朱子安的‘皇子’身份,湯鼎對待朱子安的態度,便是十分恭敬。
“既然沒事,就趕緊洗菜!”
還以為從小嬌嫩的湯鼎,打水給累著了,朱子安也就沒過多在意。
“是!”
湯鼎立馬卷起衣袖,便慌手慌腳的幹了起來。
不過,這家宅院中僅有四十多平米的廚房,還是有些狹小。
一幹開活,這麽多人顯的有些擁擠。
“皇上,此處有些髒亂,還請正廳等候!”
尤其是看到朱元璋與朱標倆人,還在瞎搗亂,朱子安連忙提議道。
“走!”
這會,朱元璋也過足了稀罕,正好還有些事情,想要同朱子安說道說道,便順著朱子安的話,往正廳走去。
幾人剛坐下,便有侍女前來,沏好茶。
“子安啊!”
朱元璋淺淺喝了一口熱茶之後,便眯著眼睛,一副十分舒適的表情。
“咱聽工部說,你那工廠生產出來的水泥,不僅可以建造房子,還可以修路,修建堤壩?”
“迴皇上,正是!”
朱子安迴道。
“那你城外工廠一年可以產出多少水泥?”朱元璋又是問道。
語氣雖然舒緩,但朱子安還是能從那聲音中,聽出一種期待與迫切的感覺。
“迴皇上,現在外城工廠一天加急生產,最多可以生產出三噸水泥!”
“三噸?”
朱元璋微微愣神,緊接著便是反應了過來。
“噸是何種計量?”
“迴皇上,噸的子安為了方便計量重量,而發明出的計量單位。一噸等於兩千斤,也就是相當於十六石!”
朱子安緩緩說道。
“如此,一天便可以產出四十八石水泥?”
朱元璋計算半晌,直接轉頭,看向朱子安,一臉震撼。
如此之多的水泥,放在一起,那得有多少?
“皇上,三噸並不是很多,僅僅隻能堪堪趕上,子安在城南外,修建那道路與工廠的修建速度而已!”
朱子安輕輕一笑,說道。
“如此,倒是可惜了!”
聽罷,朱元璋微微歎了口氣。
“江淮富,天下富!江淮兩岸良田千傾,是天下百姓糧倉所在。隻是,舊元猶如洪荒野獸,衝進來中原這些年,不懂水係不水,還給咱將江淮兩岸水係,破壞的七零八落的,現如今江淮兩岸,還經常鬧水患。”
“自從咱平定中原之後,便是為這江淮兩岸的水患而煩愁不已。今天上午,工部匆匆入宮,向咱稟報你那水泥之神奇!甚至,工部還將你那水泥,當做治理江淮兩岸,疏通水係的神物。
因此,咱想問問你,用你那水泥,在河道兩岸修建堤壩,真能結實耐用?”
說完,朱元璋便是緊緊盯著朱子安,神色罕見的有些緊張。
說到底,就算是朱元璋當了皇帝,也還存在很嚴重小農戶思想。對於天下百姓的良田與糧食產量,十分看重。
要不然,也不會一聽水泥對疏通水係脈絡的巨大作用,便是直接丟下征北大營的奏報,直接跑到朱子安這裏來。
至於那蔬菜之事,也隻是碰巧在門口,遇見那守護蔬菜大棚侍衛,得來的一個小小的意外之喜而已!
……
對於眼前這個渾身胖墩墩,正撅著屁股,趴在井口打水的小子,朱元璋隻是有些好奇。
在確定真是湯家小子之後,臉上不由的露出一絲驚訝。
“你這小子,什麽時候開始幹起這樣的活計了?”
皇上竟然主動和自己說話?
湯鼎臉色大喜,“小子是在……”
剛想張嘴謙遜一下,結果等到抬起頭一看,卻是沒有發現皇上的身影。連忙轉身,隻能在廚房門口,看到皇上那龍行虎步的背影。
隨後,廚房內,便是傳出一陣爽朗笑聲。
湯鼎有些失望的動了動嘴,便是準備提著水桶,跟進去。
“湯鼎見過太子殿下!”
剛艱難的提起水桶,湯鼎便發現,太子殿下竟然也來了!
湯鼎隻好再次放下手中水桶,連忙行禮。
“湯鼎?快快起來吧!”
對於湯鼎竟然打水,朱標眼中閃過一絲驚訝,接著便是一臉期待的問道,“二哥可是在裏麵?”
“二哥?”
湯鼎臉色有些疑惑。
“就是小真人!”
朱標隨口迴道。
隻是,話音剛出口,便是察覺到什麽,臉色嚴肅,緊皺眉頭,緊緊的盯著朱標,思索著。
“二哥?太子殿下的二哥!怪不得父親對子安兄長這麽關心?”
而一旁的湯鼎,也是眼神閃爍,若有所思。
慢慢的,察覺到氛圍有些不對的湯鼎,一抬頭,便看到太子殿下那欲要滅口的表情,不由的臉色大變,急忙一臉慫氣的喊道。
“殿下,鼎什麽也沒聽見!”
其實,在問出口之後,朱標便是有些後悔。不過,子安堂哥的身份,也不是什麽不可告人的秘密。朱標正準備解釋一下,但是在見到湯鼎這種慫氣的模樣,心頭便一樂,不由得生出一個想法。
不過,還是試探著問道:“此事,左禦史大夫沒給你詳說?”
在朱元璋登基,大封群臣之時,便封湯和為左禦史大夫兼太子諭德的文官官職。
朝堂之中,像是湯和種文官武官身兼多職之人,不在少數。不過,在朝內,大多都用文官稱唿,在軍中,則是有專用軍職稱唿。
而對於湯和來說,太子諭德隻是東宮輔佐太子的一個虛銜,因此朱標才會稱唿湯和為左禦史大夫!
“迴殿下,鼎什麽也不知道!”湯鼎連忙迴道。
明白了!
朱標眼中閃過一絲明悟,接著便陰測測說道:“湯鼎,既然你已經知道了此事,那就隻能算你倒黴,不過好在你是左禦史大夫的長子,本宮不會將你怎樣。但是,記住,此事不可外傳!”
“是,請殿下放下,鼎嘴嚴實的很,必定會守口如瓶!”
湯鼎臉色一白,連忙低頭拱手迴道,同時,更加證實內心的猜測。
怪不得這位子安堂哥,對誰都敢無視。原來,有驚天身世!
“嗯!”
見此,朱標滿意的點了下頭,便快步往內屋走去。
一旁,臉上還有餘悸的湯鼎,則連忙小心翼翼的提著兩桶清涼泉水,緊隨在朱標身後。
進了廚房。
堂堂大明開國皇帝,正像一個稚童般,好奇的瞅著菜籃子內的蔬菜,翻過來看過去,臉上盡是稀罕之色。
“咦,湯鼎,你怎麽了?”
看到湯鼎的臉色有些蒼白,朱子安好奇的問了一句。
“多謝兄長關心,鼎無事!”
既然從太子那裏,證實了朱子安的‘皇子’身份,湯鼎對待朱子安的態度,便是十分恭敬。
“既然沒事,就趕緊洗菜!”
還以為從小嬌嫩的湯鼎,打水給累著了,朱子安也就沒過多在意。
“是!”
湯鼎立馬卷起衣袖,便慌手慌腳的幹了起來。
不過,這家宅院中僅有四十多平米的廚房,還是有些狹小。
一幹開活,這麽多人顯的有些擁擠。
“皇上,此處有些髒亂,還請正廳等候!”
尤其是看到朱元璋與朱標倆人,還在瞎搗亂,朱子安連忙提議道。
“走!”
這會,朱元璋也過足了稀罕,正好還有些事情,想要同朱子安說道說道,便順著朱子安的話,往正廳走去。
幾人剛坐下,便有侍女前來,沏好茶。
“子安啊!”
朱元璋淺淺喝了一口熱茶之後,便眯著眼睛,一副十分舒適的表情。
“咱聽工部說,你那工廠生產出來的水泥,不僅可以建造房子,還可以修路,修建堤壩?”
“迴皇上,正是!”
朱子安迴道。
“那你城外工廠一年可以產出多少水泥?”朱元璋又是問道。
語氣雖然舒緩,但朱子安還是能從那聲音中,聽出一種期待與迫切的感覺。
“迴皇上,現在外城工廠一天加急生產,最多可以生產出三噸水泥!”
“三噸?”
朱元璋微微愣神,緊接著便是反應了過來。
“噸是何種計量?”
“迴皇上,噸的子安為了方便計量重量,而發明出的計量單位。一噸等於兩千斤,也就是相當於十六石!”
朱子安緩緩說道。
“如此,一天便可以產出四十八石水泥?”
朱元璋計算半晌,直接轉頭,看向朱子安,一臉震撼。
如此之多的水泥,放在一起,那得有多少?
“皇上,三噸並不是很多,僅僅隻能堪堪趕上,子安在城南外,修建那道路與工廠的修建速度而已!”
朱子安輕輕一笑,說道。
“如此,倒是可惜了!”
聽罷,朱元璋微微歎了口氣。
“江淮富,天下富!江淮兩岸良田千傾,是天下百姓糧倉所在。隻是,舊元猶如洪荒野獸,衝進來中原這些年,不懂水係不水,還給咱將江淮兩岸水係,破壞的七零八落的,現如今江淮兩岸,還經常鬧水患。”
“自從咱平定中原之後,便是為這江淮兩岸的水患而煩愁不已。今天上午,工部匆匆入宮,向咱稟報你那水泥之神奇!甚至,工部還將你那水泥,當做治理江淮兩岸,疏通水係的神物。
因此,咱想問問你,用你那水泥,在河道兩岸修建堤壩,真能結實耐用?”
說完,朱元璋便是緊緊盯著朱子安,神色罕見的有些緊張。
說到底,就算是朱元璋當了皇帝,也還存在很嚴重小農戶思想。對於天下百姓的良田與糧食產量,十分看重。
要不然,也不會一聽水泥對疏通水係脈絡的巨大作用,便是直接丟下征北大營的奏報,直接跑到朱子安這裏來。
至於那蔬菜之事,也隻是碰巧在門口,遇見那守護蔬菜大棚侍衛,得來的一個小小的意外之喜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