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朝鑒於曆代嫡庶爭奪之禍,永不建儲,皇子六齡即入上書房讀書。清朝之前的皇位繼承製度,一般都遵循宗法製的原則,即所謂“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的嫡長子繼承製。但從雍正皇帝起設立的密儲製度,不再像往代那樣拘於立嫡立長,而是由皇帝從經過嚴格教育的眾皇子中挑選嗣君,這樣就使每一位皇子都可能“纘成大統”。即或不能榮登大位,作為愛新覺羅氏的子孫也有責任為列祖列宗遺留下來的大業建立豐功偉績。

    乾隆對皇子的教育就極為關注。經常檢查諸皇子的功課,這些皇子的教師都是翰林院中最博學的人,他們的保傅都是從青年時期就在宮廷裏培養的第一流人物。然而,這並不妨礙皇帝還要親自去檢查皇子們的一切活動,了解他們的學習情況,直到審閱他們的文章,並要他們當麵解釋功課。”乾隆平時還以庭訓的方式親授諸皇子,即以自己勤學的事實教育他們,並授以修身治國之道。乾隆帝對皇子教育也有深刻認識:“皇子年齒雖幼,然陶淑涵養之功,必自幼齡始”,且“從來設教之道,嚴有益而寬多損,將來皇子長成自知之也。”因此他規定諸皇子即使有一定職務,當任務完成無事之時,仍需到上書房讀書,決不容許曠廢學業。乾隆三十五年,皇四子永珹因祀神後未入上書房,受到乾隆帝的嚴厲申斥。

    為鞏固皇家基業,培養諸皇子以後為君或為臣的必備素養,皇帝不僅關心皇子們的學問修養,而且更重視他們的品德修養和素質能力。乾隆三十五年五月,乾隆帝發現八阿哥永璿因為私事從圓明園入城,既沒有奏知他本人,又未告知,便認為此舉實屬無禮。為此他在諭旨中告誡諸皇子在書房讀書時,應檢束身心,出入有常,跬步必謹,且皇子外出要符合禮製。事後乾隆帝對八阿哥以及其師傅、諳達等分別示儆,並將九百多字的長諭貼於上書房,以使諸皇子朝夕觀省。

    滿清皇室的皇子們在未諳人事時就在教育上獲得最嚴格的訓練。他們每天淩晨起床,由宮內惟一的太師授課。

    這天早上永炎還在睡夢中就被叫醒,然後趕去上書房,到了上書房大都來了,都坐好。第一堂課是中國文學。眾皇子進入上書房,老師要從他的椅子上起身,接受學生們的“大請”,他也迴敬一個禮並坐下。

    如果功課記熟了,一個學生會把書放在太師麵前,然後迴到座位反複默記。如果功課沒有背熟,太師會叫一個在場的太監拿一根教鞭來,再做一次正確的示範。每位皇子由八名學生(滿語叫“哈哈珠子”即隨侍皇子皇孫的幼丁)陪讀,他們要與皇子學習同樣的課本。更加嚴厲地訓誡後者是必要的,皇子如果背不上來,哈哈珠子就要代他挨教鞭。但另一方麵,如果皇子與其他學生學得一樣好,他們也會受到嘉許或得到獎賞。

    對最桀驁不馴的皇子,作為最後手段,隻有讓他自己挨教鞭。盡管太師多數時候隻是嘴上說說而已,但實在忍無可忍,也會把他帶去見皇上。這時,乾隆會命令一個太監擰他的臉。

    中國文學課要上兩個小時,然後是用滿族的通古斯語和蒙古語作文。教師的級別比太師低一些,稱“師傅”,他須在門口恭迎學生,並要先鞠躬,然後才開始上課,學習滿族通古斯語和蒙古語,有時還要學習地方方言。

    接下來的課程是在“諳達”(滿語,教習皇子皇孫弓馬、國語的人)輔導下進行馬、步、箭等競技運動。擊劍、摔跤,年輕王子們一整天都用來進行腦力與體力的訓練,他們睡得比較早。每天飲食也是定時定量,決不允許賭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夢迴大清之十五阿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愛新覺羅啟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新覺羅啟明並收藏夢迴大清之十五阿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