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旻,弘農楊氏出身,而且是弘農楊氏這一代的嫡子,他的父親,便是弘農楊氏當代的家長。


    時至今日,這位荊南節度使最後悔的事情,便是當初聽信了裴璜的忽悠,當真留在了荊州,硬守江東軍。


    等到江東軍兵圍荊州的時候,他已經沒有辦法逃出去了。


    再後來,楊旻數次想要開城投降,條件是保全自己,讓自己能夠全身而退,這個文書,還曾經送到了李雲的桌案上,被李雲看也不看,丟到了紙簍裏。


    不過,即便是現在被抓,楊旻心裏也沒有特別恐慌。


    因為他是世家大族出身,幾百上千年來,不管是哪一朝哪一代,對於他們這些世族,都是相當尊敬的。


    因為他們就是這個漫長時代的“先進知識分子”。


    或許換一句更合適的名詞,應該叫做“世襲壟斷型先進知識分子”。


    在漫長的歲月裏,他們憑借著祖先的起勢,以至於每一代人可以有大量的“脫產者”,這些脫產者,就可以去鑽研學問。


    鑽研先人,聖人之學,然後自家再著書論說,這其中各種各樣的學問都有,尤其是在紙張不普及的近古,這些世家的學問,是要遠超尋常人的。


    一直到如今,雖然紙張早已經普及,但是曆朝曆代,他們這些家族代代仕官,甚至有一些家族是代代拜相。


    到了大周朝,這些家族不再壟斷知識,但是他們卻可以舉薦官員,久而久之,就積攢了龐大的政治勢力,再加上幾百上千年的思維慣性,導致了這些世家子弟,地位依舊相當崇高。


    當初周緒敢殺顧文川,是因為顧先生是寒門子弟出身,並沒有一個龐大的顧氏給他撐腰出頭,若是有這麽個顧家,周緒大約也會對顧文川以禮相待。


    在這種情況下,楊旻哪怕被擒,也從來沒有擔心過自己的人身安全問題,他打量了眼前這個看起來年紀輕輕的江東之主,隻是拱手行禮:“久聞李府公大名,今日終於得見,幸會。”


    李雲也在打量著這位世家出身的荊南節度使,笑著說道:“聽說楊節帥,當初要死守荊州啊。”


    楊旻神色平靜,緩緩說道:“李府公也是一地之主,自然知道,碰到事情了,我們這些主心骨,當然要說一些場麵話,李府公碰到這種事情,也會說些這種話。”


    說到這裏,楊旻深唿吸了一口氣,低頭道:“李府公,你我之間素無冤仇,甚至荊州之戰,如果楊某不開城投降,你們江東軍至少要圍到明年年中,才有可能破城。”


    “楊某主動開城,給李府公省去了不知道多少麻煩。”


    楊旻這話說的其實不錯。


    荊州是大城,城裏有一萬多人守城,李雲就算把自己的全部家當都投進去,恐怕想要強攻下來,也要付出相當大的代價,而且短時間內還不一定能攻得下來。


    史書上,那些一個城池,擋住敵人幾年甚至十幾年的例子,比比皆是。


    而且楊旻這個人,並不是什麽草包,在領兵上頗有一些本事,否則他也不可能被朝廷,任命為荊南節度使。


    他守荊州,是守的相當不錯的,至少如果他沒有開城投降,蘇晟年底很難打下這座城。


    當然了,楊旻開城投降,主要是因為城裏的糧食不夠多了,再守下去也能守,但恐怕城裏的情況會變得相當慘烈。


    因為楊旻這個人性格比較軟,所以他才選擇開城投降。


    他深唿吸了一口氣,開口說道:“楊某也不求別的,隻求李府公將我放迴弘農老家去,楊某保證,今後再不出仕了,還有…”


    楊旻看了看不遠處的蘇晟,埋怨道:“李府公這個下屬,也忒無禮。”


    “楊某跟他說,楊某出身弘農,他一路上依舊蠻橫無理,一路上頗多…”


    “好了。”


    李雲臉色冷了下來,打斷了他的話,淡淡的說道:“楊節帥是不是見我說話客氣,就誤會了什麽?”


    “你現在,是我們江東的俘虜,階下之囚。”


    李某人冷著臉,沉聲道:“不是我們請來的客人。”


    “荊州的情況,你不親,李某人也不是不知道,你當然可以再守下去,再守下去,城裏立刻就要斷糧,你外無援兵,守下去用不了多久,就隻能人吃人了。”


    “而且。”


    李雲臉上露出了一個很不好看的笑容,他麵無表情的說道:“真要守到明年,等破了城之後,你們弘農楊氏,恐怕就隻好搬家了。”


    楊旻神色一僵,抬頭看著李雲,不說話了。


    不過他的眼神發生了變化,再看李雲的時候,已經跟看野人一般。


    很明顯,在他眼裏,李雲已經是個不尊重讀書人的野蠻人了。


    李某人站了起來,兩隻手攏在袖子裏,走到了楊旻麵前,認真打量了就一下眼前這位弘農楊氏出身的世家子弟,看了好一會兒之後,李雲才淡淡的說道:“放楊節帥迴去可以,但是咱們要談一談條件。”


    楊旻深唿吸了一口氣,抬頭看著李雲。


    “李府公有什麽條件,不會是要錢罷?”


    李雲笑了笑。


    “楊節帥這話,並不好笑。”


    “聽好了。”


    李某人淡淡的說道:“過了這個年關,我就要往中原著眼了,沒有記錯的話,弘農…應該是中原地帶罷?”


    楊旻皺了皺眉頭,問道:“李府公什麽意思?”


    “我要弘農楊氏配合我。”


    “說的再直白一些。”


    李雲笑著說道:“就是倒向我,往後替我做事情,這樣以後,楊家在江東,以及未來的中原,都會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楊旻眉頭大皺,沉聲道:“李府公,楊某人的家眷,一早就已經送出了荊州,楊某孤身一人!”


    李雲再一次打斷了他的話,麵無表情的說道:“孤身一人,那怕不怕死?”


    聽到這句話,楊旻縮了縮頭,不敢說話了。


    他淡淡的說道:“這事,我也不是跟你談,而是跟弘農楊氏在談,你可以寫信迴弘農,問一問你們家裏人的意見,問清楚了,再來同我說話。”


    “蘇展。”


    李雲喊了一聲,蘇展立刻上前,低頭行禮道:“屬下在。”


    “把他帶下去,跟那位武昌節度使盧允章盧節帥關在一起。”


    蘇展應了一聲,走到了楊旻麵前,做出了一個請的手勢。


    楊旻抬頭看了一眼,想放一句狠話,但最終還是沒有敢說出口,隻能悻悻的跟著蘇展離開。


    楊旻離開之後,一旁的蘇晟才笑著說道:“這個楊節帥,一路上還牛氣衝衝的,上位這一招好,把這兩個節帥關在一起,他就沒有脾氣了。”


    他頓了頓,繼續笑著說道:“將來,上位這裏,不知道要關多少個節帥。”


    李雲啞然一笑。


    “中原事大,不得不做一些準備,弘農楊氏如果肯配合,對於明年的事情,就大有裨益。”


    說到這裏,拉著蘇晟坐下,然後開口笑道:“兄長這段時間辛苦。”


    蘇晟微微搖頭道:“那楊旻說的不錯,若非他主動開城,荊州恐怕很難攻取,至少也是明年的事情了。”


    “他願意開城投降,免去了我們太多麻煩。”


    李雲笑了笑,沒有接話,而是開口說道:“趙將軍已經迴來了,再過些日子,李正跟鄧陽都會迴來,到時候帶上周將軍。”


    “咱們一起,議論一個新的章程出來,把江東軍的規章製度。”


    “還有各位的具體官職。”


    “都一並定下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賊天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漫客1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漫客1並收藏賊天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