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公主則無奈的一攤手:


    “看來現在夫君的門下走狗,也很搶手啊。”


    杜英一邊起身,一邊整理衣服,搖了搖頭說道:


    “餘的門下,沒有什麽狗腿子。有誌向改變這一切的人,都會匯聚在餘手下。”


    “他們是為了討一口飯吃麽?”杜英自問自答,“不,是因為在他們的心中,有些東西應該改變了。


    所以他們如同溪流一樣向這邊匯聚,而餘很榮幸,能夠成為那個天下英雄眼中,海納百川的人。


    至於那些真的想要當走狗的人······和餘之間,或許是上下級,或許是朋友,又或許哪一天就變成了敵人。餘從不把他們當做自己人,自然也就不會在意他們的背棄。”


    “那夫君心中有這樣的人選麽?”新安公主下意識的問道,旋即想到自己不應該摻和這種事,伸手掩住唇,眼眸一眨一眨的,左顧右盼。


    杜英伸手揉了揉她的腦袋:


    “有啊。人心裏麵都有一杆秤,孰優孰劣,心知肚明。


    而餘心中的稱,或許和有些人的稱不一樣,但是一定和百姓心中的稱,別無二樣。


    縱步步高升,望此生能如此。”


    說完,杜英抽過來一張紙,刷刷刷寫下四個字:


    “方才偶有所得,以為自勉。”


    放下紙,他灑然而去。


    新安公主低頭看去,紙上赫然寫著:


    實事求是。


    字跡鐵鉤銀劃。


    ————————————


    常琚和王胡現在屬於三進宮了。


    所以第一次是敬畏,第二次是惶恐,第三次······他們看上去很是淡定。


    大概是麻木了。


    杜英剛剛走出來,常琚和王胡就豁然起身,躬身行禮:


    “我等家族願為都督調遣,南下巴蜀,為都督開路,請都督恩準!”


    杜英笑道:


    “方才益州刺史府的鷹揚將軍也已經拜會過本都督,益州刺史府正竭誠期待長公主南下巴蜀、安撫百姓,不知道巴蜀各家是不是一樣想要沐浴皇恩呢?”


    常琚和王胡頓時大眼瞪小眼,他們是在聽到梁殊準確表示王師不日將南下巴蜀之後,權衡再三,最終打算向杜英這“世家眼中的黑惡勢力”低頭的。


    來的匆忙,怎麽也沒有想到,竟然還有人搶在這中間的一個時辰空隙之中,插了個隊。


    周楚······常琚和王胡交換了一個眼神,他們和益州刺史府之間的關係不能說和睦相處吧,也可以讚歎為以鄰為壑了。


    相互攻訐、相互安插眼線以及現在直接把口頭上的攻訐轉變為物理上的摩擦,這些都是常有發生的。


    周楚的出現,的確是他們兩個之前不知道。


    這說明益州刺史府肯定是動用了潛藏在巴蜀世家中的內線、屏蔽消息,隻為了能夠讓周楚搶在世家們表態之前盡快趕來漢中。


    那麽周楚的目的是什麽呢?


    是為了代表周撫拜訪杜英?這自然鬼才相信。


    十有八九是為了請杜英南下,借助杜英的力量蕩平現在正有跳臉行為的巴蜀世家和同樣不老實的巴人八部。


    說到底,杜英是朝廷的郡公、朝廷的駙馬都尉。


    周撫則是朝廷的益州刺史。


    隻要杜英不直接擺明車馬造反,那麽兩個人在名義上就還都是朝廷的人。


    這意味著他們可以毫無障礙的合作。


    在這之前,並不是什麽稀奇事。自周撫坐鎮巴蜀之後,先平定成漢餘孽範家的叛亂,後平定振威護軍蕭敬文的叛亂。


    在這兩場戰事中,周撫第一次借助了桓溫的力量,桓溫派出了龍驤將軍朱燾協助周撫。


    朱燾如今已經退居二線,不再征戰,而他的兒子就是如今關中王師中的猛將朱序。


    第二次戰事,則是周撫和時任梁州刺史的司馬勳合力進攻,最終平定。


    如今司馬勳也早已經轉世投胎去了。


    但物是人非,卻改變不了一個事實,那就是周撫口口聲聲說著自己是朝廷的忠臣,但是他並不排斥和這些擁兵自重的地方大佬們的合作,隻要能夠維持蜀中穩定,那就可以“引狼入室”。


    昔日能夠和桓溫、司馬勳合作,現在自然也能夠和杜英合作。


    而需要周撫請關中王師入川才能對付的目標,又是什麽?


    常琚和王胡隻覺得背後發涼。


    還好他們最終還是幡然醒悟,選擇跑來向杜英大表忠心,否則恐怕明日就是益州刺史府和關中都督府一南一北聯手掃蕩巴蜀了!


    一時間覺得自己劫後餘生的兩個人,趕忙說道:


    “巴蜀各家,自重歸朝廷之後,一直對朝廷忠心耿耿、別無二心,惟願能在朝廷治下,享長治久安之利,還請都督明察!”


    “陛下在建康府,爾等是否忠心耿耿,又或者是否陽奉陰違,陛下恐怕也不得而知。”杜英微笑著說道,“所以此次長公主意欲南下巴蜀巡視,正是難得的機會,可以讓諸位向長公主、向陛下彰顯忠心。”


    “這是自然。”常琚和王胡齊聲應諾。


    王胡接著說道:


    “若是都督和刺史能察覺出誰有不軌之心, 則我兩家定為都督之馬前卒,為都督蕩平之。”


    在被周楚的到來短暫的震驚之後,常琚和王胡顯然也很快決定開始賣隊友。


    自己這邊多了一個益州刺史府,反正也不是什麽壞事。


    而賣隊友,本來就是他們已經打算的。


    杜英打量著這兩個人,他們迴答的越是幹脆,就越是說明他們未來的行動之中定然是有貓膩的。


    某地世家群體,素來都是沾親帶故、利益勾連的,他們直接不管不問的就說出這番話,說明巴蜀世家內部肯定已經做好了斷尾求生的準備,把一些世家推出去犧牲,以保全整個群體。


    當然了,這些犧牲掉的世家,其殘留下來的族人子孫,肯定也能夠得到其餘家族妥善的保護和照料,畢竟說不定什麽時候,這些留存下來的家族也要站出去做出犧牲。


    這便是世家在惡劣環境下的生存之道之一。


    而憑借這種表忠心的行為,杜英也必然要對常家和王家委以重任,由此,世家就依然能夠活躍在關中都督府的大堂上,這兩家也能夠趁勢提攜其餘家的子弟。


    巴蜀世家,或許會經曆短暫的低穀,但是仍然還是那個巴蜀世家。


    “那自然是最好。”杜英淡淡的說道。


    顯然興致並不高。


    這聲音落在常琚兩人的心頭,皆是咯噔一下。


    由於各種問題地址更改為請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


    新為你提供最快的晉末多少事更新,第一五六八章門下走狗很搶手免費閱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晉末多少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然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然籇並收藏晉末多少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