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梁州不可一世的世家,被這樣輕易拿捏,這讓顧會在足足沉默了半個時辰之後,選擇請見杜英。


    梁州世家完全被拿捏住的模樣,讓他感覺無比的畏懼。


    吳郡世家在吳郡經營了數百年,可以說王朝都換了幾代,顧陸朱張仍然還是吳郡的翹楚。


    所以這意味著吳郡世家的血脈,更加盤根錯節,也就會給杜英更多把柄。


    所以這還意味著吳郡世家的罪惡,更加隨手可得、積壓如山,這也就會給杜英更多發難的借口。


    吳郡世家,不,準確的說大多數的世家,其實都是梁州世家的放大版。


    此時見到梁州世家不過一夜就淪為階下囚,顧會簡直是輾轉反側、難以入眠,睜眼仿佛就看到了吳郡世家的未來。


    因此,最終出現在杜英麵前的顧會,頂著黑眼圈,看上去格外的憔悴。


    杜英打量著他,微笑著說道:


    “看來這書畫也甚是消磨人啊,顧兄都已經為伊消得人憔悴了。”


    一聲“顧兄”在耳邊響起,恍如炸雷一樣,讓原本渾渾噩噩的顧會打了一個激靈。


    這讓顧會驟然想起來第一次拜訪杜英的時候。


    那時候,杜英不過剛剛在長安站住腳,把他和陸納奉為座上賓,而他和陸納竟然還在心裏挑挑揀揀、猶猶豫豫,不知道杜英是不是一個合適的扶持對象。


    結果短短幾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此時已經身為長安郡公的杜英,顯然已經能反過來隨意拿捏他和陸納的生死,甚至吳郡世家,也不見得能夠阻擋真的想要懲戒他們的杜英。


    戰無不勝的關中王師,的確可以教世家做人。


    來不及感歎“造化弄人”,原本還帶有幾分興師問罪心思前來的顧會,在迴過神來的第一時間選擇了從心,匆匆見禮:


    “屬下昨夜未休息好,一時恍惚,沒有察覺到郡公到來,還請郡公恕罪!一聲‘顧兄’,屬下萬萬當不起,郡公折煞屬下了。”


    杜英擺了擺手:


    “無妨,一方山水養一方人,看來這漢中的山水不適合汝啊。至於稱唿,進入關中書院那就是教書育人的先生,整個關中上下,都理應稱唿一聲‘先生’。


    先生既然是帶著學子們出來采風,那不去周邊山山水水中走走看看,為何來餘這裏呀?”


    顧會心中苦笑,都督您都快把世家趕盡殺絕了,我哪裏還有心思遊山玩水?


    不過杜英方才的一番表態,倒也算是給顧會吃了一顆定心丸,顯然杜英至少沒有打算現在找他這個世家子弟算賬的意思,而且隻要自己好好在書院之中教書育人,那麽顯然杜英也可以完全不在意自己的世家身份。


    都督這一手分化,雖然明眼人都能夠看出來,可是這就是陽謀,根本容不得人拒絕。


    顧會驀然想到了王坦之,想到了已經舉家投靠關中的吳郡張家直係主脈。


    顯然這些人都算是被杜英分化拉攏的典型,偏偏杜英開出的條件足夠誘人,他們無從拒絕。


    世家,也抵擋不了成為從龍功臣的誘惑,哪怕是這樣做的代價是把白綾套在世家自己的脖子上。


    而有了杜英現在這麽一句話,如果真的有一天,吳郡顧家被清算,那麽顧會也不會出麵和顧家站在一起、同生共死。


    保全血脈,本來就是世家的生身立命之道。


    大概是意識到自己隻要不犯錯就沒有什麽後顧之憂,顧會整個人明顯輕鬆了不少,旋即輕聲說道:


    “屬下竊認為,都督此次對付梁州世家,是因為本地世家囂張跋扈、罪有應得。”


    “郡公”的稱唿變成了“都督”,說明顧會也在想辦法拉近和杜英的關係,又或者······在他的心裏,這關係本就因為杜英剛剛的一番話近了不少。


    杜英好整以暇:


    “確實。”


    接著,他挑了挑眉,意思顯然是:


    然後呢?


    顧會張口結舌,想要質問又問不出來,想要勸諫的話,又害怕明明自己已經撇清了關係、立於“不敗”之地,結果萬一惹惱了都督,都督真的想要拿他是問,那關中書院的先生這個名號,又算得了什麽?


    眼見得顧會憋了半天吐不出來一個字,杜英倒是來了興致似的,微笑著說道:


    “梁州世家前車之鑒,餘還是很期望天下世家能夠引以為戒的。


    餘在關中推行新政,究其根本,便是世家不思進取、故步自封,隻沉迷於空想,明明在外喪師辱國,在內卻自高自大。”


    他一字一頓的說出來,字字句句敲打在顧會的心頭,讓顧會想要反駁,一時間又找不出來理由。


    因為杜英說的都是大家心知肚明的事實。


    而且看似說的是梁州世家,但是顧會清楚,指桑罵槐,說的明明就是江左各家。


    畢竟“喪師辱國”這種事,梁州世家還不配。


    奈何,在此之前,所有能夠走到杜英這個位置上的人,其實都出身世家,因而他們明知道世家製度的弊端,明知道外麵的晦暗和自己在粉飾怎樣的太平,卻不能揭穿,甚至還要用心去維護。


    哪怕是虛假的。


    現在終於有個人走到雲端之上,又轉過頭,把世家罵的狗血噴頭。


    偏偏顧會看了看他腰間的刀,再想一想杜英方才的許諾,竟然一句反駁的話都說不出來。


    那些冠冕堂皇的理由,怎麽看都像是自我安慰。


    杜英接著笑眯眯的說道:


    “當然,若是世家能夠改正這些問題,餘還是很樂意見到世家和關中新政能夠和睦共處的。


    天下又有什麽仇,什麽恨,是真的不可化解的呢?”


    顧會在心裏嘟囔一聲:世家和新政想要共存,現在來看,世家占據主導是萬萬不現實了,誰還敢抱有這樣的幻想,早晚會成為下一個梁州世家。


    比肩存在,倒是有可能,但是這就像是前漢的郡國並行製,官府直轄的為郡,世家管轄的為國。


    可是杜英這樣年輕有為、野心勃勃的君主,能夠容忍異姓世家稱王稱霸?


    所以最合適的結果,自然就是以新政為主,可以包容世家的存在,但是世家在地方財政、民生、田地、教育等等領域內的壟斷,不但要被打破,而且還要淪為被領導的地位。


    世家可能還會享有一定的特權,但很不幸,他們和寒門,甚至和尋常百姓之間的差距,會被一點點的拉平。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晉末多少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然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然籇並收藏晉末多少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