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氣說了這麽多,郗愔覺得自己的態度和基調已經格外明確了,方才鼓起勇氣向前邁了一步,對著謝道韞鄭重拱了拱手。


    而他甚至都不敢豎起耳朵去聽身後的聲音。


    就在剛剛,他說的激動時,已經聽到了身後的腳步聲。


    有誰能夠在這種緊要關頭走進來?


    想要直接拿下自己的刀斧手唄!


    若是剛剛自己表忠心稍微慢了一點兒,若是剛剛自己說話略微有不妥之處,此時大概就已經不是站在這裏,而是直接被按在地上了。


    保不齊明天關中王師誓師殺向建康府的時候,用的就是自己的腦袋。


    和那豬頭、羊頭擺在一起。


    郗愔的背後已經濕透,同時,他是拱手向前、低著頭,一樣看不到謝道韞她們的神情。


    當一隻手落在他肩膀上的時候,郗愔打了一個哆嗦,差點兒直接軟在地上。


    刀斧手······


    “伯父,怎麽這麽緊張?”


    溫和沉穩的聲音。


    不是想象之中刀斧手粗獷的“納命來”。


    郗愔想說什麽,可是哆哆嗦嗦的話又說不出來,也不知道鼓起了多大的勇氣,他才顫巍巍的迴頭看。


    杜英的一隻手落在他的肩膀上,臉上的笑容是那麽的和煦。


    且人畜無害。


    郗愔自然是不相信眼前這個家夥真的人畜無害的。


    不過至少現在杜英應該沒有要害他的意思。


    所以郗愔鼓起勇氣說道:


    “都督······”


    杜英已經不記得上一次看到一個大老爺們流眼淚是什麽時候了。


    而現在,他真真切切的看到了郗愔的眼眸之中蘊含著淚水。


    他無語的看向猶然站在那裏,一直在努力憋笑的謝道韞。


    看把人家給嚇的。


    杜英當即微笑著說道:


    “伯父不用怕,餘也不可能直接就轉身北上,丟下伯父一個人在京口麵對大司馬又或者朝廷的千軍萬馬。”


    郗愔雖然性子軟弱並且沒有多少自己的主觀判斷力,但作為一個家族家主的基本能力還是具備的,所以他很快就收斂了剛剛因為恐懼而自然流露出來的心情,徐徐說道:


    “都督盡管放心,餘素來也是言出必行,縱千萬人,吾往矣······”


    “還有顧昌和你一起。”


    “那太好了。”郗愔果斷的說道。


    不用一個人,實在是太好了。


    等等,誰?


    他驚訝的看向杜英。


    杜英徑直說道:


    “方才餘已經見過了吳郡的顧昌,其願意帶領吳郡世家和關中在各方麵展開合作,事實上已經是餘的盟友了,所以到時候在江左,伯父也可以和建康令相互扶持。”


    郗愔臉上的笑容更甚。


    顧昌前來求見杜英,他知道,但是他萬萬沒有想到,雙方竟然這麽快就達成了一致。


    這豈不是意味著整個吳郡世家將會在江左和郗家同氣連枝?


    這可是孤懸京口的這些青徐世家們之前從來都沒有能夠團結到的強力盟友。


    穀蘦


    而且杜英說是他的盟友,郗愔可不會真的相信杜英會把自己擺在和顧昌相互平等的位置上。


    這基本等於吳郡世家已經站在關中這一邊了。


    關中已經不單單是手伸到了大江以南,而且可以說張臂於江左了。


    從京口到吳郡的這隻手臂,直接切斷了建康對整個東吳舊地的掌控,甚至還影響到和會稽的聯絡。


    轉念一想,郗愔突然意識到,有吳郡世家在朝堂上衝鋒陷陣,有關中王師在戰場上衝鋒陷陣,以郗家為首的青徐世家,隻要負責在各處搖旗呐喊,保障後勤交通,不就可以了麽?


    而且這其中的油水······


    郗愔看了一眼杜英格外和煦的笑容。


    覺得自己一定要做一個清正廉潔的好官。


    “說起來,剛剛伯父的南北之論,當真發人深省。”杜英接著悠悠然說道。


    郗愔的心裏登時咯噔一聲。


    “北方,幽燕,很重要啊。”杜英自顧自的說道,“幽燕若得,則長城天險,王師進可深入草原,退能休養生息,此漢之強也。


    幽燕若失,則中原隻能憑借大河堅守,然天寒地凍之時,大河並非不可渡,此永嘉之亂,中朝分崩離析之誘因也。


    所以為此國此天下,我輩自當先清掃燕趙之地,為天下堵住這個北大門。


    伯父以為然否?”


    然!然!然!


    郗愔就差直接點頭如搗蒜了。


    被嚇得夠嗆的他,臉上神情雖然因為多年的養氣功夫,已經逐漸平靜,但是心裏仍然是驚濤駭浪,時不時的傳來陣陣心悸的感覺,所以如今他隻盼著杜英能夠抓緊說完抓緊走。


    然而接下來杜英的一句話差點兒讓郗愔直接兩眼一翻仰過去:


    “原來伯父也是我輩中人、有誌之士,待到來年北伐,邀請伯父一道,可否?”


    可!可······我呸,不可!


    郗愔當然不可能答應這樣的要求,他在心裏瘋狂盤算應該如何拒絕,就聽到杜英施施然說道:


    “伯父不迴答,想來也是心動之餘、溢於言表了。那就這麽說定了,等到王師北還之日,伯父與我並駕齊驅,你我共襄盛舉!”


    郗愔:······


    賢侄,我還沒說話呢。


    不過杜英那和煦的笑容,大概也沒有打算給他反駁的餘地。


    郗愔在心中暗暗歎了一口氣。


    雖然自己的反應足夠快,表忠心還算趕上了末班車,但顯然已經很難得到杜英的信任了。


    說是共襄盛舉,還不是等於直接把他當做人質給扣押了下來?


    以防郗愔明裏支持杜英,暗地裏卻和郗超眉來眼去。


    說到底,郗超才是他兒子。


    所以現在反駁隻會顯得蒼白,尤其是杜英在有了顧昌的投靠之後,在江左並非沒有一個能夠號召本地士族的替代品,因此可以說郗愔最後的一點兒重要價值都已經沒有了。


    郗愔應該感謝杜英的不殺之恩才是。


    這種雖然是綁架走,但是顯然能保證其人身安全,而且還會給他一官半職的行為,已經非常的仁義了。


    郗愔心事重重的告退。


    杜英則看向自家的三位好夫人。


    謝道韞沒好氣的白了他一眼,明明是他可以來當這個惡人,結果還讓自己出麵,唱了一番白臉,差點兒沒把郗愔給嚇過去。


    “真沒有布設刀斧手?”杜英好奇的打量了一圈。


    郗道茂和新安公主都是相顧啞然,郗道茂微笑著說道:


    “伯父並非那種狠勇好鬥之人,疑神疑鬼之下,就已經說出這樣一番話,若是真的被他看到刀斧手的人影幢幢,怕是直接嚇暈過去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晉末多少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然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然籇並收藏晉末多少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