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猛做事周全,這倒是這些河東世家們隨著王師一路深入河東,達成的共識。


    這一禮下去,說明他至少不會墜了大家的麵子。


    可想而知,到時候什麽功德碑、牌匾之類的,也會劈頭蓋臉砸很多下來,至少讓他們各家的名聲不受損,哪怕裏子都已經被抽幹淨了。


    華夏古往今來,喜歡妥協的人,總是要多一些。


    往往在錯綜複雜的關係網中,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世家,更是如此。


    所以王猛給他們留了麵子,他們就不會傾向於直接造反。


    如今關中發展欣欣向榮,真的要咬咬牙努把力,裏子也不是賺不迴來。


    世家在名望和底蘊上,在鄉野間的號召力上,總歸有著莫大的優勢。


    茲體事大,這些世家家主們並沒有過多停留,紛紛告退。


    當然,他們嘴上說的是要抓緊去為王師籌備糧草,但是實際上顯然也是因為他們心中惶惶然,害怕王猛這裏冷不丁的又丟過來雜七雜八的任務,所以還不如能跑就跑,離他遠點。


    同時,他們自己也得好生商量一下,現在這位並州刺史,看起來和初入河東時的不太一樣了,當時的王猛,態度一直比較模糊,而且盡可能的保持和各家之間的合作態度,大家對於這種若即若離的關係也頗為滿意。


    而很明顯,現在的王猛,就是要他們的命。


    王猛自然看出來了這些家夥的小心思,笑了笑,扭頭說道:


    “文度以為如何?”


    屏風後麵這才施施然轉出來一個人。


    正是太原王家的新家主,王坦之。


    王坦之淡淡說道:


    “他們會聽話的,不管是從內心的恐懼上,還是從認為刺史掀了一張桌子,隻要他們乖乖聽話,就不會掀另一張桌子的角度。”


    “你倒是把這些世家的所思所想看的清楚。”


    王坦之摸了摸鼻子,無奈的說道:


    “餘本就為世家子。”


    “那現在呢?”


    “都說了,是世家子。”王坦之沒好氣的說道。


    在王猛身邊作為屬官的時間長了,他也大概摸清楚了這位都督師兄、關中勢力不管從何種意義上來說的二把手的性情。


    隻要是自家人,他一向是沒大沒小的,什麽邋裏邋遢的形象都不介意表露出來,當然了,女為悅己者容,男也一樣,自從有了心中的一抹靈動白月光之後,王猛在個人形象上還是很注重的,但大大咧咧、直來直去的性情卻是沒變。


    所以王猛不介意上下之分,王坦之自然也順著他的性子,搞得太古板了,反倒是等於自己樹立起來了隔閡。


    至於不是自家人······那麽要麽是變成了掛在城頭上搖搖晃晃的首級,要麽唯唯諾諾,大氣都不敢喘一口,而王猛也一向是鐵著臉,或者掛著充滿殺意的冷笑,好似恨不得下一刻就把他們除之而後快。


    這樣一個性情複雜卻又好似在麵對不同人的時候,性情格外簡單的人,在王坦之看來,才是最難對付的,因為你永遠不知道自己所見的那一麵,到底是真還是假,又或許所有的都不是真的,他的內心有著更深刻的考量。


    嘴上說著自己是“世家子”,顯然是王坦之在強調,自己是世家的子嗣,但是並不代表立場上就和世家保持一致。


    而事實上,此次太原之亂,王師殺的人頭滾滾,王坦之也的確一句話都沒有說,足以代表他的態度。


    但是王坦之還是並沒有打算拋棄自己“世家”的出身,自然也就意味著,即使是他站在關中這一邊,支持關中新政,也應該屬於這其中的“溫和派”,或者“妥協派”,絕對不讚成這種直接把世家往死裏打壓的行為。


    聰明人說話,三言兩語,所能表達的意思或許有很多,這其中能不能品出來,就要看對方怎麽想,或者對他是不是足夠了解了。


    所幸,王猛對王坦之很了解。


    知道這也是一個聰明人,準確說,應該是江左數得上號的聰明人了,所以王猛不介意多理解一下王坦之話中的意思。


    他緩緩說道:


    “那文度認為,接下來應該怎麽辦?”


    王坦之伸手指了指自己,好似在問,這個問題問我合適麽?


    “你是都督府的屬官。”


    王坦之歎了一口氣,徐徐說道:


    “這些河東世家,其中最有野心的那些已經被刺史除掉了······”


    “此言差矣,應該是最不知死活的。”王猛笑道。


    有野心,不代表不自量力。


    聞喜裴氏的野心,看上去也不小,但是聞喜裴氏在王師打贏董池陂一戰之後,就是王猛麾下最忠實的狗。


    “剩下的這些,隻要刺史還在一天,他們不敢翻起什麽風浪。”王坦之接著說道,“因而餘竊認為,關中新政可以嚐試著在河東推行。


    之前刺史已經開始在上黨等地推行新政,建設書院、鼓勵工商,現在遲遲不在河東其餘州郡有所行動,甚至在太原進行的也並不徹底,長此以往,百姓們或許會對刺史有所非議,而世家們大概也要好生揣摩刺史是不是另有盤算。”


    “關中新政一日不落太原之地,則豈不是正好空出來大片的市場,可以讓你們這些重返太原的世家大肆攫取麽?”王猛反問。


    現在追隨在太原王氏周圍的家族,也都是從南方重返太原的,他們見識過關中王師的強大、體會過杜英和王猛在關中推行新政的堅決,所以他們很理智的選擇不和王猛對抗。


    哪怕是換到了太原,這地頭蛇還是壓不過過江龍!


    王坦之倒是笑了笑:


    “隻怕這錢啊,有命賺,沒命花。”


    王猛倒是笑不出來了,打量著他。


    王坦之挑了挑眉,看王猛的神情,哪裏還不知道自己說中了。


    王猛顯然還有攛掇著以太原王氏為首的這些劫後餘生之家族,去投資產業、多賺錢,然後自己到時候再薅一把羊毛的想法。


    按照關中新政的章程走下去,到最後,必然是沒有世家的。


    所以王坦之有充足的理由懷疑,自己在太原振興王氏的話,以後就是給王猛做嫁衣。


    完全沒必要。


    王猛自失的一笑,到底是聰明人,在言語上打機鋒,隻是小聰明,已經洞察了自己之後目的,這才是大聰明。


    王坦之倒也不著急,施施然坐了下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晉末多少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然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然籇並收藏晉末多少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