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牢之和郗恢之前是見過的,在當初郗曇和郗恢父子帶著使團北上的時候,在壽春有過匆匆一麵之緣。
但絕對算不上熟稔。
對於劉牢之這種不熟的人見麵就拍馬屁的行為,郗恢自然是打起十二分警惕,遙遙拱手。
雖然不知道他來的目的是什麽,可郗恢也不好不讓劉牢之下船,不管真假,人家一口咬定是來增援的,也不好迴絕。
船靠岸、踏板放下,動作一氣嗬成,兩淮水師到底是天下水師中一等一的精銳,而劉牢之三步並作兩步從戰船上下來,對著郗恢拱了拱手:
“已聽到八公山另一側的鼓聲了,想必鮮卑人在進攻八公山,看來我水師來的恰是時候。”
郗恢打量著劉牢之,倒的確是一個英氣勃勃的年輕人,他沉聲說道:
“壽春防線,裏外多層,現在已經布置得當,水師能夠前來幫忙,如虎添翼也。”
劉牢之笑了笑,自然聽出了郗恢口中的潛台詞,現在壽春的防務已固若金湯,你們水師過來,隻是添個彩頭而已,沒有你們,壽春的王師一樣能夠克敵製勝,所以最好別想著搶功勞。
對此,劉牢之其實是秉持一些懷疑態度的,畢竟據他所知,壽春城中真正的戰力,也就隻有謝玄麾下的千餘名騎兵而已,其餘的那些留守步卒,本來就是謝萬和自家爹爹帶走了大部分兵馬之後剩下的一些老弱病殘而已。
便是謝玄和郗恢臨時招募起來丁壯,又能夠憑借這些丁壯做什麽?
守城或者把守防線或許還可以,想要讓他們在原野上和鮮卑人正麵較量,幾乎不切實際,而這也就意味著這場戰事從一開始,就注定了王師隻能處於防守的位置上,所以最大程度也就是立於不敗之地,想要大獲全勝,也不可能。
所以劉牢之對於自己能夠在這一戰中斬獲功勞,毫不懷疑。
當然,他也曾經設想謝玄和郗恢對於他的到來會有什麽態度,或是欣喜若狂,或是謹慎提防,畢竟以他們自己的處境以及劉建所做出的選擇,他們會有這兩種心態,都在情理之中。
但是現在,郗恢這不悲不喜的神情,讓劉牢之雖然沒有做好預案,卻也覺得他們大概是對自己有所防備的,隻不過沒有想象之中的那樣直接暴露出來敵意而已。
大敵當前嘛,這些內部的矛盾都可以放一放,也是能夠理解的。
還不等劉牢之接過話茬,淝水對岸響起陣陣唿喊聲。
原來是一隊鮮卑騎兵,大概五六百人的樣子,直接向著淝水殺過來,以至於岸邊碼頭上,正在搬運物資的民夫發出驚恐的聲音。不過隨著王師走舸以及前來增援的兩淮水師戰船陸續調轉船身,把船上的各式武備齊刷刷對準東岸,民夫們也心神鎮定了一些,繼續開始幹活。
而碼頭上的步卒,也全部進入碼頭外側的環形工事,弓弩手靠著胸牆,步卒們更是直接跳入壕溝,拉起一張張木板蓋在壕溝上。
鮮卑騎兵想要發揮騎射的威力,卻也隻能悻悻然的發現自己根本找不到目標,而對著壕溝一通亂射,好像也沒有什麽意義,木板本來就能夠擋住很多箭矢不說,就算是有零散的箭羽從木板的縫隙之間漏過去,也不見得就能夠刺中不知道縮在哪裏的人。
然而,也不等鮮卑騎兵靠近碼頭,一隊王師輕騎就已經從八公山衝過來,意圖擋住鮮卑人的去路。
鮮卑騎兵雖然看不太清碼頭上的工事,但是也能看到在淝水上緩緩移動的龐然大物,知道自己繼續向前的話,能不能截殺一些步卒還說不準,但是被這樓船好生招待一番,還是能的。
所以他們也一樣選擇調轉馬頭,迎向謝玄的騎兵。
先吃軟柿子,真乃放之天下皆準的大道理!
謝玄也看到了淝水上的樓船。
他的內心其實是有些無奈的。
這樣一來,自己想要藏鋒,騙鮮卑人認為壽春的防線隻有八公山薄薄一條,所以可以全力進攻的打算,基本上就落空了,鮮卑人恐怕很難在八公山上傾盡全力。
但既然已經率軍殺出來了,打還是要打的。
兩支高速奔馳的騎兵,迎麵對撞,幾乎是一刹那的事。
人數不占優勢的鮮卑騎兵,很快就被兩翼張開的王師騎兵一口吞下。
當兩支騎兵交錯而過,人們肉眼可見,鮮卑騎兵的隊伍消融了很多,留下了一群無主戰馬,在原地打著轉。
這一支鮮卑輕騎不過五百人,麵對上千人的王師輕騎,若是能夠站到便宜,那才奇怪了。
一開始還有所托大的鮮卑騎兵們,顯然在這一刻也意識到眼前的這些南蠻騎兵遠不是那麽好對付的,不敢再戀戰,因為他們也害怕王師步卒會從碼頭和八公山兩個方向發起進攻,所以飛快地逃竄。
頓時,碼頭上的民夫和士卒們都爆發出陣陣歡唿。
“走!”
謝玄沒有絲毫的猶豫,帶著騎兵直接向八公山另一個方向飛馳。
小小的八公山下,煙塵滾滾,不過千餘名王師騎兵,卷挾剛剛小勝之威,如同猛虎下山,在鮮卑步卒軍陣之前橫掠而過,撲向另外一側的那五百餘鮮卑騎兵。
如此場景,自然更是看的山上山下的王師守軍熱血沸騰。
在敵軍陣前縱橫、來去如入無人之境。
我輩當如是也!
這般景象,不隻是落入王師守軍的眼中,也落入站在淝水西岸的劉牢之眼中。
他有些驚訝的看著鮮卑人的落荒而逃,看著鮮卑步卒大隊甚至對於一支王師騎兵在他們麵前耀武揚威卻無動於衷,或者說根本就不敢有所動作,不由得硬生生擠出來一句話:
“天下英雄,果真多矣!”
郗恢在旁邊,臉上也多了幾分笑意。
謝玄這個家夥雖然令人生厭,但是關鍵時候的確靠得住。
但隨著謝玄在鮮卑軍隊陣前馳騁、無人敢於阻擋,也讓郗恢難免露出疑惑神色。
這的確不是鮮卑人一向的行事作風,為什麽它們開始變得如此謹慎了?
再聯想到鮮卑人之前行軍時的慎重和緩慢,郗恢總覺得這背後是不是潛藏著什麽不為所知?
又或者鮮卑人來壽春的目的,真的和大家所預料的不一樣?
不過他還是把這點兒疑惑憋了迴去。
但絕對算不上熟稔。
對於劉牢之這種不熟的人見麵就拍馬屁的行為,郗恢自然是打起十二分警惕,遙遙拱手。
雖然不知道他來的目的是什麽,可郗恢也不好不讓劉牢之下船,不管真假,人家一口咬定是來增援的,也不好迴絕。
船靠岸、踏板放下,動作一氣嗬成,兩淮水師到底是天下水師中一等一的精銳,而劉牢之三步並作兩步從戰船上下來,對著郗恢拱了拱手:
“已聽到八公山另一側的鼓聲了,想必鮮卑人在進攻八公山,看來我水師來的恰是時候。”
郗恢打量著劉牢之,倒的確是一個英氣勃勃的年輕人,他沉聲說道:
“壽春防線,裏外多層,現在已經布置得當,水師能夠前來幫忙,如虎添翼也。”
劉牢之笑了笑,自然聽出了郗恢口中的潛台詞,現在壽春的防務已固若金湯,你們水師過來,隻是添個彩頭而已,沒有你們,壽春的王師一樣能夠克敵製勝,所以最好別想著搶功勞。
對此,劉牢之其實是秉持一些懷疑態度的,畢竟據他所知,壽春城中真正的戰力,也就隻有謝玄麾下的千餘名騎兵而已,其餘的那些留守步卒,本來就是謝萬和自家爹爹帶走了大部分兵馬之後剩下的一些老弱病殘而已。
便是謝玄和郗恢臨時招募起來丁壯,又能夠憑借這些丁壯做什麽?
守城或者把守防線或許還可以,想要讓他們在原野上和鮮卑人正麵較量,幾乎不切實際,而這也就意味著這場戰事從一開始,就注定了王師隻能處於防守的位置上,所以最大程度也就是立於不敗之地,想要大獲全勝,也不可能。
所以劉牢之對於自己能夠在這一戰中斬獲功勞,毫不懷疑。
當然,他也曾經設想謝玄和郗恢對於他的到來會有什麽態度,或是欣喜若狂,或是謹慎提防,畢竟以他們自己的處境以及劉建所做出的選擇,他們會有這兩種心態,都在情理之中。
但是現在,郗恢這不悲不喜的神情,讓劉牢之雖然沒有做好預案,卻也覺得他們大概是對自己有所防備的,隻不過沒有想象之中的那樣直接暴露出來敵意而已。
大敵當前嘛,這些內部的矛盾都可以放一放,也是能夠理解的。
還不等劉牢之接過話茬,淝水對岸響起陣陣唿喊聲。
原來是一隊鮮卑騎兵,大概五六百人的樣子,直接向著淝水殺過來,以至於岸邊碼頭上,正在搬運物資的民夫發出驚恐的聲音。不過隨著王師走舸以及前來增援的兩淮水師戰船陸續調轉船身,把船上的各式武備齊刷刷對準東岸,民夫們也心神鎮定了一些,繼續開始幹活。
而碼頭上的步卒,也全部進入碼頭外側的環形工事,弓弩手靠著胸牆,步卒們更是直接跳入壕溝,拉起一張張木板蓋在壕溝上。
鮮卑騎兵想要發揮騎射的威力,卻也隻能悻悻然的發現自己根本找不到目標,而對著壕溝一通亂射,好像也沒有什麽意義,木板本來就能夠擋住很多箭矢不說,就算是有零散的箭羽從木板的縫隙之間漏過去,也不見得就能夠刺中不知道縮在哪裏的人。
然而,也不等鮮卑騎兵靠近碼頭,一隊王師輕騎就已經從八公山衝過來,意圖擋住鮮卑人的去路。
鮮卑騎兵雖然看不太清碼頭上的工事,但是也能看到在淝水上緩緩移動的龐然大物,知道自己繼續向前的話,能不能截殺一些步卒還說不準,但是被這樓船好生招待一番,還是能的。
所以他們也一樣選擇調轉馬頭,迎向謝玄的騎兵。
先吃軟柿子,真乃放之天下皆準的大道理!
謝玄也看到了淝水上的樓船。
他的內心其實是有些無奈的。
這樣一來,自己想要藏鋒,騙鮮卑人認為壽春的防線隻有八公山薄薄一條,所以可以全力進攻的打算,基本上就落空了,鮮卑人恐怕很難在八公山上傾盡全力。
但既然已經率軍殺出來了,打還是要打的。
兩支高速奔馳的騎兵,迎麵對撞,幾乎是一刹那的事。
人數不占優勢的鮮卑騎兵,很快就被兩翼張開的王師騎兵一口吞下。
當兩支騎兵交錯而過,人們肉眼可見,鮮卑騎兵的隊伍消融了很多,留下了一群無主戰馬,在原地打著轉。
這一支鮮卑輕騎不過五百人,麵對上千人的王師輕騎,若是能夠站到便宜,那才奇怪了。
一開始還有所托大的鮮卑騎兵們,顯然在這一刻也意識到眼前的這些南蠻騎兵遠不是那麽好對付的,不敢再戀戰,因為他們也害怕王師步卒會從碼頭和八公山兩個方向發起進攻,所以飛快地逃竄。
頓時,碼頭上的民夫和士卒們都爆發出陣陣歡唿。
“走!”
謝玄沒有絲毫的猶豫,帶著騎兵直接向八公山另一個方向飛馳。
小小的八公山下,煙塵滾滾,不過千餘名王師騎兵,卷挾剛剛小勝之威,如同猛虎下山,在鮮卑步卒軍陣之前橫掠而過,撲向另外一側的那五百餘鮮卑騎兵。
如此場景,自然更是看的山上山下的王師守軍熱血沸騰。
在敵軍陣前縱橫、來去如入無人之境。
我輩當如是也!
這般景象,不隻是落入王師守軍的眼中,也落入站在淝水西岸的劉牢之眼中。
他有些驚訝的看著鮮卑人的落荒而逃,看著鮮卑步卒大隊甚至對於一支王師騎兵在他們麵前耀武揚威卻無動於衷,或者說根本就不敢有所動作,不由得硬生生擠出來一句話:
“天下英雄,果真多矣!”
郗恢在旁邊,臉上也多了幾分笑意。
謝玄這個家夥雖然令人生厭,但是關鍵時候的確靠得住。
但隨著謝玄在鮮卑軍隊陣前馳騁、無人敢於阻擋,也讓郗恢難免露出疑惑神色。
這的確不是鮮卑人一向的行事作風,為什麽它們開始變得如此謹慎了?
再聯想到鮮卑人之前行軍時的慎重和緩慢,郗恢總覺得這背後是不是潛藏著什麽不為所知?
又或者鮮卑人來壽春的目的,真的和大家所預料的不一樣?
不過他還是把這點兒疑惑憋了迴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