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英瞪大眼睛,不可思議的看向謝道韞。


    這你也知道?


    董池陂的確算不得什麽大湖,因此在輿圖上甚至都沒有標注出來,杜英也隻是大略的看一個方位而已。


    謝道韞眨了眨眼,露出俏皮的笑:


    “《左傳》有雲,‘董澤之蒲,可勝既乎’,而後來有一人注,‘河東聞喜縣東北有董池陂’。夫君可知道是誰備注的麽?”


    杜英張了張嘴:


    “我猜是董仲舒······吧。”


    《左傳》這種儒家經典,當然也是儒家大佬來注釋,很不巧,別的儒家大佬杜英也不熟,以前就算是看過他們的著作,此時也想不到。


    謝道韞頗為無奈的歎了一口氣:


    “是令祖上,杜武庫。”


    杜英:······


    丟人了,杜預注釋的《左傳》,他還真沒看過。


    雖然好像少陵塢堡的書架上真有這麽一本書。


    更何況就算是看了,也不見得能記得這麽清楚。


    這個時候,杜英才恍然意識到,自家娘子被世人稱為“才女”,可不隻是其會吟詩作賦或者才思敏捷,顯得與眾不同,個中還有誇大其詞的成分在,而是真的腹有詩書。


    這些積攢的詩書和知識,才是謝道韞能夠出口成章、能夠信心滿滿的接下來杜英交給她的任務的底氣所在。


    杜英這個文抄公,其實就是個開掛的,人家這才是靠自己紮實的學識揚名立萬。


    世家的底蘊,或者說一個真正好好讀書的世家子弟的底蘊,稍微泄露出來一點兒,就足夠讓杜英感到震驚。


    他隻能慶幸,自家夫人一向比較含蓄而謙虛。


    “夫君日理萬機,有些事忘了也正常。”謝道韞趕忙寬慰道。


    杜英笑了笑:


    “餘自比不上夫人學富五車,這是夫人所長餘所短,沒有什麽不能承認的,若我什麽都會的話,那早就名揚天下了。”


    謝道韞伸手指了指杜英手中的公文:


    “王師一旦拿下河東,那麽關中東出天下之勢,已經人盡皆知,夫君恐怕就是真正名揚天下了。”


    “那也要看河東之戰能不能成了。”杜英一攤手,“就目前來看,河東局勢並沒有想象之中的那麽好啊。”


    謝道韞看向聞喜所在的位置:


    “師兄不是提到,聞喜裴氏願意和王師聯手麽?正好聞喜位於董池陂和安邑之間,既扼守要衝,且本地人也應當頗為熟悉周圍的地形地勢,可為我用。”


    “那是因為他們想要從中獲取更多。”杜英歎息,喃喃說道,“聞喜裴氏啊······天下無二裴、兩千年來第一家,豈是那麽好打發的?隻要纏上來了,就少不得要被他們抱著敲骨吸髓。”


    謝道韞沒有聽懂:


    “裴氏的確是中朝望族,裴司空、裴刺史和裴玉人等都為一時重臣名士,後者還曾和令祖同修晉律。但是裴家雖有一時一代之盛,卻在永嘉亂後沒落。


    如今裴家在江左並無名聲,在關中等地也鮮少聽聞,這‘天下無二裴’,說的也不錯,畢竟裴也不是什麽大姓,尤其是相比於王、謝等來說。


    但要說其實‘兩千年來第一家’,那就未免誇大其詞了,不說琅琊王氏,便是弘農楊氏,恐怕也能勝過一些。”


    裴司空便是地圖繪製名家裴秀,裴刺史則是官拜冀州刺史的裴徽。


    而裴玉人則是臨海侯、侍中裴楷,都是引領一時風騷的人物,尤其是“玉人”之名,在當時可是等同於“天下第一美男子”和“天下第一才子”的稱號。


    杜英看著謝道韞一臉的不服氣,有些無奈。


    這的確是自己說漏嘴了,畢竟裴氏真正強大,要到隋唐時代,之前也不過是強盛了一兩代人而已。如今相比於琅琊王氏、陳郡謝氏等等,都頗缺名氣。


    不過說來也是好笑,謝道韞所舉的這個弘農楊氏的例子,不偏不倚,還真的壓住了裴家一頭。


    誰讓人家弘農楊氏後來出帝王了呢,哪怕楊堅可能是牽強附會,至少史書上還是這麽認為的,弘農楊氏也對帝家身份欣然接受。相比之下,裴氏還真的隻是臣子。


    “大概是我高估了裴氏吧。”杜英緩緩說道。


    現在的裴氏的確還不是曆史上那個豪門,裴氏中人雖然可能有不錯的眼光,認為此時站出來支持杜英,可能會以最小的投入換來最大的收獲,但大概還沒有料想到,有朝一日,天下風雲會在裴家人的手中翻覆。


    “所以夫君可以試一試,裴氏是否真心為我所用。”謝道韞建議道。


    她雖然不知道杜英對於裴氏有些過分的擔憂和提防是怎麽來的,但是她一向相信夫君的判斷和預感。


    “讓師兄擇機行事吧。”杜英搖了搖頭,“餘遠在數百裏外,不知裴家具體是何姿態,又能拿出怎樣的誠意,同樣不知瞬息萬變之中,董池陂的戰局又會走向何方,若限製師兄的話,恐怕會延誤戰機,甚至釀就大錯。”


    謝道韞打量著杜英,輕笑道:


    “你們師兄弟兩個還真是有趣,一個有什麽進展便稟報,另一個則一直在放權任其施為,不覺得奇怪麽?”


    杜英想了想,迴答:


    “那是因為師兄統率關中近半數兵馬在外,而且還是關乎關中未來的重要戰事,今日河東之戰,幾乎等同於昔日秦趙之間長平之戰。


    因此師兄事無巨細,都想要告知於我,是為了讓我寬心,也是向眾人表示自己並無大權獨攬、另立都督府之意。


    而前線軍民大權,餘早就已經交給了師兄,對此不置一詞,也是要讓師兄明白,餘一直相信他,哪怕是他把天捅了一個窟窿下來,餘也會在後麵給他兜著。


    我們不過是在通過這種方式在傳遞信任罷了,有什麽奇怪的?難道將在外,就必須要和後方相互猜疑、相互掣肘麽?”


    謝道韞用奇怪的眼神看著杜英。


    你們可真是······兄弟情深啊。


    “怎麽了?”


    “是時候給師兄介紹一門婚事了。”謝道韞迴答。


    不然可能我的地位受到了挑戰。


    謝道韞怎麽也沒有想到,自己好像能氣壓整個杜家後院,但威脅卻來自那個邋遢的準中年大叔。


    “這句話你說了很多次了,也沒見到有著落。”杜英吐槽。


    師父已經完全放棄了“師兄能自己找到夫人”這種想法,因此現在壓力完全落在杜英的肩膀上。


    謝道韞嘟囔道:


    “那不是因為沒有合適的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晉末多少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然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然籇並收藏晉末多少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