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英愣了愣:
“已經這麽多人了?”
預備隊輕而易舉就能拉出來上萬人,這簡直都不是杜英熟悉的關中了。
不知不覺的,已經家大業大。
王猛有氣無力的哼了一聲:
“若非如此,何談辛苦?”
杜英沒有搭理他,徑直說道:
“那就好,這些兵馬,分為兩批,一批調動向蒲阪,一批調動向武關,人數各隊五千,前者更要以韓胤麾下老卒為先。”
參謀們頓時大眼瞪小眼。
這是要把關中的家底都派出去啊?
杜英眉毛一挑,看著一言不發的這些人:
“怎麽,餘離開長安不過一兩個月,你們這是連餘的話都不打算聽了?”
參謀們打了一個激靈,紛紛前去傳達命令。
而王猛也站起身,走到杜英身邊:
“仲淵,同時從南北兩線開戰,會有風險。”
“多大的風險?”杜英看了一眼王猛,師兄既然這麽說,那就說明他已經了解自己的計劃了。
一路兵馬直接支援謝奕,殺過南陽、直撲許昌。
另外一路兵馬,則趁著張平龜縮晉陽,擺明不想參與到關中和羌人之間大戰的機會,直接越過蒲阪,進占河東郡(今夏縣),甚至還能直接把兵鋒推進到平陽郡(今臨汾)。
而且在河東的這一路兵馬,還能隨時再渡過大河南下,進攻潼關的側翼。
隻要調度得當,就能發揮奇效。
王猛沉聲說道:“一旦一路兵敗,就如同失血的獵物,會引來群狼環伺。”
“那若群狼入寇關中,可能擋住?”杜英反問。
王猛怔了怔:“也不是不可能。關中地勢,如今我們了如指掌。關中百姓,也已經有了男耕女織的太平生活,因此有人想要破壞他們這種太平歲月,他們也會積極配合都督府,招募兵馬、配給兵刃,對現在都督府來說,真不是難事。”
頓了一下,王猛臉上甚至浮現出驚奇的神色:
“莫非你還真的打算某一路兵敗,然後引誘敵人殺入關中?若是那樣的話,從北方的鐵弗部、薛幹部,到東北的張平以及鮮卑慕容,再加之大司馬府之類的,都有可能成為我們的敵人!”
王猛的臉上,就差直接寫上“你瘋了?”。
杜英擺了擺手:
“這也意味著我們要付出巨大的犧牲,而且還不亞於引狼入室,我還沒瘋。”
王猛唿了一口氣:“那就好。”
“所以這兩路兵馬,就像是我們的左右勾拳,隻要打出去,就必須要有收獲。”杜英喃喃道。
“還是瘋了。”王猛無奈,“出武關也就算了,便是真的敗了,那也是你家嶽丈能不能全身而退的問題,大不了咱們關上武關,外麵的人也進不來,相同的道理也應在梁州,扼住沔水上遊,襄陽的水師便是占據戰船之利也無能為力。
但河東這一路兵馬不同,隔著大河,兵馬糧草以及器械,這些一旦跟不上,孤軍深入,將進退失據!”
杜英看著王猛,不疾不徐的說道:
“長安有打造船隻,數量雖然不多,但承擔起蒲阪的兩岸運輸還是可以的。唯一的問題,大概就是從河東到洛陽,船隻無法過潼關而不為人所知。
也好在羌人甚至連舢板都沒有多少,真要硬闖的話,大概也不是什麽難事?”
說罷,杜英笑眯眯的說道:
“師兄早有此想法,不是麽?”
王猛驟然向後退了一步,瞥了一眼杜英,臉上露出一些不可置信的神色。
畢竟這是他從未在外人麵前展露出來過的想法。
師弟怎麽知道的?
杜英笑了笑,那是因為曆史上的師兄便是這麽做的。
平河西,再平河東,誘殺姚襄、掃平河北,最終一統北方。
如今姚襄還真的自己送上門來了,隻不過走的路和曆史上的不太一樣。
但本來這時代,也已經不是那個亂世了。
但師兄對於天下的籌謀,應該是相似的。
不等王猛開口,杜英就先說道:
“所以出兵河東,唯有師兄可為帥。”
王猛眉毛一挑:
“我?”
“你。”
“還能不能再想想?”
“不能了。”杜英搖頭。
王猛頓時收起來臉上的憊懶之態,看著杜英:
“真打算這麽做?”
杜英揉了揉眉心:
“朝中對關中,已經不可能和之前那般聽之任之。這一次派遣顧淳擔任涼州刺史,便是朝廷想要插手關中的試探。
隻不過朝廷或許知道,或許歪打正著——餘更傾向於他們是知道的——派遣了我們的盟友過來,這大概也是表示朝廷並沒有想要接管關中之意,而是傾向於和都督府共治關中。
至少在關中的人員委派、政策推行之類上,也能插一手,以幹涉我們對關中的治理。”
王猛不由得開始踱步:
“關中新政,最重要的就是快、準、狠,打這些世家和守舊各派們一個措手不及,當然,也讓百姓在短短幾天內就能體會到生活翻天覆地的變化。
如此,才能讓這些世家渾渾噩噩不能齊心,也讓百姓們對關中新政死心塌地。
朝廷隻要插手其中,或許明麵上不會幹擾,但也必然會想方設法的拖延。新政,拖入僵局,推行緩慢,那麽百姓就會質疑都督府是否會信守承諾······
不行,這的確不行!之前餘治理關中,的確隻是看到了關中本地,卻渾然忘了,朝廷雖然遠在建康,但是占著大義名分,照樣能夠對我們指手畫腳。”
說到這裏,王猛霍然抬起頭:
“打,要打下南陽和河東,進可以取河洛河北、插手兩淮,退也能扞衛關中外圍,讓朝廷想要蠶食,也得從武關和潼關外做起!
朝廷可以插手關中,我們自然可以插手兩淮。一旦大家都矚目兩淮,那麽朝廷也就顧不上關中了。”
他的步伐也越來越快:
“淮南,淮南,不行,我們不能等著謝鎮西退下來再奪這個位置,現在就得要開始布局。”
杜英笑道:
“師兄聰明。”
他並沒有向王猛表明自己對兩淮的圖謀,王猛就已經說出了相同的想法。
“聰明的不是我,是你啊。”王猛深深地看了他一眼。
“師兄當局者迷罷了。”杜英搖頭,“你我師兄弟,各有所長、各有所短,相互彌補扶持,這條路才能走下去,不是麽?”
王猛忍不住一笑:
“師弟說這話······是擔心師兄不輔佐你了麽?”
杜英眉毛一挑:
“會麽?”
“已經這麽多人了?”
預備隊輕而易舉就能拉出來上萬人,這簡直都不是杜英熟悉的關中了。
不知不覺的,已經家大業大。
王猛有氣無力的哼了一聲:
“若非如此,何談辛苦?”
杜英沒有搭理他,徑直說道:
“那就好,這些兵馬,分為兩批,一批調動向蒲阪,一批調動向武關,人數各隊五千,前者更要以韓胤麾下老卒為先。”
參謀們頓時大眼瞪小眼。
這是要把關中的家底都派出去啊?
杜英眉毛一挑,看著一言不發的這些人:
“怎麽,餘離開長安不過一兩個月,你們這是連餘的話都不打算聽了?”
參謀們打了一個激靈,紛紛前去傳達命令。
而王猛也站起身,走到杜英身邊:
“仲淵,同時從南北兩線開戰,會有風險。”
“多大的風險?”杜英看了一眼王猛,師兄既然這麽說,那就說明他已經了解自己的計劃了。
一路兵馬直接支援謝奕,殺過南陽、直撲許昌。
另外一路兵馬,則趁著張平龜縮晉陽,擺明不想參與到關中和羌人之間大戰的機會,直接越過蒲阪,進占河東郡(今夏縣),甚至還能直接把兵鋒推進到平陽郡(今臨汾)。
而且在河東的這一路兵馬,還能隨時再渡過大河南下,進攻潼關的側翼。
隻要調度得當,就能發揮奇效。
王猛沉聲說道:“一旦一路兵敗,就如同失血的獵物,會引來群狼環伺。”
“那若群狼入寇關中,可能擋住?”杜英反問。
王猛怔了怔:“也不是不可能。關中地勢,如今我們了如指掌。關中百姓,也已經有了男耕女織的太平生活,因此有人想要破壞他們這種太平歲月,他們也會積極配合都督府,招募兵馬、配給兵刃,對現在都督府來說,真不是難事。”
頓了一下,王猛臉上甚至浮現出驚奇的神色:
“莫非你還真的打算某一路兵敗,然後引誘敵人殺入關中?若是那樣的話,從北方的鐵弗部、薛幹部,到東北的張平以及鮮卑慕容,再加之大司馬府之類的,都有可能成為我們的敵人!”
王猛的臉上,就差直接寫上“你瘋了?”。
杜英擺了擺手:
“這也意味著我們要付出巨大的犧牲,而且還不亞於引狼入室,我還沒瘋。”
王猛唿了一口氣:“那就好。”
“所以這兩路兵馬,就像是我們的左右勾拳,隻要打出去,就必須要有收獲。”杜英喃喃道。
“還是瘋了。”王猛無奈,“出武關也就算了,便是真的敗了,那也是你家嶽丈能不能全身而退的問題,大不了咱們關上武關,外麵的人也進不來,相同的道理也應在梁州,扼住沔水上遊,襄陽的水師便是占據戰船之利也無能為力。
但河東這一路兵馬不同,隔著大河,兵馬糧草以及器械,這些一旦跟不上,孤軍深入,將進退失據!”
杜英看著王猛,不疾不徐的說道:
“長安有打造船隻,數量雖然不多,但承擔起蒲阪的兩岸運輸還是可以的。唯一的問題,大概就是從河東到洛陽,船隻無法過潼關而不為人所知。
也好在羌人甚至連舢板都沒有多少,真要硬闖的話,大概也不是什麽難事?”
說罷,杜英笑眯眯的說道:
“師兄早有此想法,不是麽?”
王猛驟然向後退了一步,瞥了一眼杜英,臉上露出一些不可置信的神色。
畢竟這是他從未在外人麵前展露出來過的想法。
師弟怎麽知道的?
杜英笑了笑,那是因為曆史上的師兄便是這麽做的。
平河西,再平河東,誘殺姚襄、掃平河北,最終一統北方。
如今姚襄還真的自己送上門來了,隻不過走的路和曆史上的不太一樣。
但本來這時代,也已經不是那個亂世了。
但師兄對於天下的籌謀,應該是相似的。
不等王猛開口,杜英就先說道:
“所以出兵河東,唯有師兄可為帥。”
王猛眉毛一挑:
“我?”
“你。”
“還能不能再想想?”
“不能了。”杜英搖頭。
王猛頓時收起來臉上的憊懶之態,看著杜英:
“真打算這麽做?”
杜英揉了揉眉心:
“朝中對關中,已經不可能和之前那般聽之任之。這一次派遣顧淳擔任涼州刺史,便是朝廷想要插手關中的試探。
隻不過朝廷或許知道,或許歪打正著——餘更傾向於他們是知道的——派遣了我們的盟友過來,這大概也是表示朝廷並沒有想要接管關中之意,而是傾向於和都督府共治關中。
至少在關中的人員委派、政策推行之類上,也能插一手,以幹涉我們對關中的治理。”
王猛不由得開始踱步:
“關中新政,最重要的就是快、準、狠,打這些世家和守舊各派們一個措手不及,當然,也讓百姓在短短幾天內就能體會到生活翻天覆地的變化。
如此,才能讓這些世家渾渾噩噩不能齊心,也讓百姓們對關中新政死心塌地。
朝廷隻要插手其中,或許明麵上不會幹擾,但也必然會想方設法的拖延。新政,拖入僵局,推行緩慢,那麽百姓就會質疑都督府是否會信守承諾······
不行,這的確不行!之前餘治理關中,的確隻是看到了關中本地,卻渾然忘了,朝廷雖然遠在建康,但是占著大義名分,照樣能夠對我們指手畫腳。”
說到這裏,王猛霍然抬起頭:
“打,要打下南陽和河東,進可以取河洛河北、插手兩淮,退也能扞衛關中外圍,讓朝廷想要蠶食,也得從武關和潼關外做起!
朝廷可以插手關中,我們自然可以插手兩淮。一旦大家都矚目兩淮,那麽朝廷也就顧不上關中了。”
他的步伐也越來越快:
“淮南,淮南,不行,我們不能等著謝鎮西退下來再奪這個位置,現在就得要開始布局。”
杜英笑道:
“師兄聰明。”
他並沒有向王猛表明自己對兩淮的圖謀,王猛就已經說出了相同的想法。
“聰明的不是我,是你啊。”王猛深深地看了他一眼。
“師兄當局者迷罷了。”杜英搖頭,“你我師兄弟,各有所長、各有所短,相互彌補扶持,這條路才能走下去,不是麽?”
王猛忍不住一笑:
“師弟說這話······是擔心師兄不輔佐你了麽?”
杜英眉毛一挑:
“會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