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英和桓衝剛剛輪流唱紅臉和白臉,結果這些家夥無動於衷。
誰曾想,杜葳一句話就把他們的情緒調動了起來。
麵對杜英的目光,杜葳不由得苦笑一聲。
久在姑臧一城之內,目光所及也隻是涼州一州之地,這些曾經也在中原攪風攪雨、叱吒風雲的豪門大戶,現在已經思想僵化。
甚至就連到底誰更需要絲綢之路,這個前後關係都弄不清了。
杜英可以沒有絲綢之路,丟掉涼州這種不毛之地,憑借關中,他一樣可以厚積逐鹿資本。
但是涼州世家若沒有了絲綢之路,就會仍然跌入之前的互相仇殺的死循環之中,以爭奪糧食資源。
因此現在幡然醒悟過來的世家家主們,意識到眼前的杜英,是來打破他們之前那種死循環,甚至可以說是來拯救他們的。
看來還是阿兄了解涼州本地局勢······杜英如是想著,和這些家主們又寒暄了幾句,便讓隨軍前來的吏員們和他們交涉合作事宜,而梁殊和崔逞也被杜英指派負責此事。
他們兩個一個久在西北,一個出身世家,倒是也正好能夠拿捏住此地世家之所需。
等這些人烏泱泱離開,桓衝方才忍不住氣憤的敲了敲桌子:
“三代人數十年,龜縮西北,隻知內鬥內耗,卻不知道向外征戰,放任胡人橫行於關中,而自己則斤斤計較於涼州貧瘠之地,可笑,當真可笑!”
杜葳有些尷尬,因為顯然他也在桓衝罵的人之中。
桓衝注意到了杜葳的神情,擺了擺手:
“當然,餘不是說杜兄······”
杜葳不由得歎了一口氣:
“無妨,桓兄所言,大概也無錯處,之前的涼州的確如此,大概也隻有謝艾算是一個異類,結果卻也可惜。
不過如今的涼州,隻要仲淵安排得當,那麽定然能夠成為仲淵日後西進東出之助力。涼州,匯集北地世家,卻碌碌無為三代人,如今也當為這天下,做些什麽了。”
桓衝點了點頭:
“涼州諸家若是能如此想,那自然最好。”
“怕就怕他們還懷有其餘心思,”杜英接過來話茬,“所以還需要多加提防。”
說著,杜英的目光落在杜葳的身上。
對於這個兄長,杜英其實了解並不多,但之前杜英就懷疑,以自家老爹那個遊手好閑的形象,能夠帶著杜家在姑臧城中仍然占據一席之地,似乎並不是很有可能。
如今看來,背後的競爭,都是杜葳在主持。
隻不過杜葳病弱,杜明更合適被推在前麵。
杜葳輕輕咳嗽兩聲,看著杜英:
“阿兄的身子骨,已經不利索了······”
“坐鎮姑臧而洞察涼州,阿兄可以做到的。”杜英說到這兒,聲音也變得有些猶豫,“至於阿兄的病情,餘會延請名醫,為阿兄診斷。
不過若阿兄真的不願意去做,那餘也不會勉強。但······”
說到這兒,杜英似乎也在內心中掙紮:
“其實阿兄還是願意去的,甚至本來就是要去的,不是麽?我大概也攔不住阿兄,也隻能順水推舟。”
杜葳沉默半晌,方才喃喃說道:
“仲淵,人心難測,有時還是莫要太過肯定。”
杜英愣了愣,點頭:
“餘知曉了。”
不過杜葳接著露出笑容:
“但這一次,你也的確猜對了。和這些曾經不把我們杜氏放在眼裏的世家們過過招,餘很願意去做,就當是狐假虎威吧。”
杜英起身:
“不是狐假虎威,而是我杜家上下,本就是一頭猛虎。”
杜葳笑道:
“你還真是看得起為兄。”
“說句大逆不道的話,阿兄應該比阿爹靠譜些。”
“行吧,這句話我是不會告訴爹爹的。”杜葳哭笑不得,“去吧,去後院看一看你娘親。
闊別十年,我們這些在外當家的男人,總歸還有很多權計陰謀要應對,不可能被親情所左右,但是她們這些後宅的人,大概一生也就隻有這一個牽掛了。”
杜英點了點頭。
而等到杜英走遠之後,杜葳方才猛地彎下腰,他熟練地掏出來手帕,捂住嘴,劇烈咳嗽起來。
從桓衝的角度,可以清楚的看到,手指之間,白色的手帕已經染上一些暗紅色,憑借還在蔓延。
他霍然起身:
“你······”
杜葳伸出手,搖了搖。
旁邊的兩名杜家家仆也跪下,輕輕拍撫著他的背,幫他理順氣息。
過了好一會兒,杜葳才將手帕丟給仆人,抬起頭來,臉上帶著一抹病態的紅色:
“無妨,老毛病了。”
“看樣子便是肺中疾病,應多加調養休息,切忌勞心勞神!”桓衝一把抓過杜葳的手腕。
杜葳苦笑道:
“這麽多事,總有人要做。之前是為了杜家,現在更是為了仲淵,為了涼州和天下······”
桓衝皺了皺眉,虛弱的脈搏告訴他情況不容樂觀。
“已經請過很多醫師了,沒有用的。”杜葳笑道,故作輕鬆,“沒想到桓兄竟然還懂醫術?”
“早年家中貧寒,阿兄以一己之力撫養我們幾個不易,所以餘也去街上藥坊做過學徒。”桓衝隨口說道,大概也是為了緩和杜葳的情緒,他補充了一句,“可惜,那藥坊中醫師對我還都不錯,但後來卻關門了。”
“為何?”
桓衝怔了怔,低下了頭:
“藥材太貴,被世家壟斷,這種私人開的藥坊,活不久的。”
杜葳歎了一口氣:
“世家,世家······我們出身世家,現在卻格外的厭惡世家。若天下百姓,人人都能看得起醫師,那麽又會有多少人可以避免死於非命?有的病啊,就是慢慢熬出來的。”
“爾還未知?”桓衝詫異的問道,“都督已在關中廣開藥坊,並且創辦了醫學院,據說第一批學生已經完成了招生,就是為了培養更多的醫師。為此,長安城中不少藥坊都積極捐獻醫書,百姓們更是送了一個‘當世杏林’的牌匾。”
“當世杏林?”杜葳錯愕,旋即大笑道,“好,真好啊······就為了仲淵這些別的世家或許會笑他、罵他的設想和籌劃,餘也要為他盡一份心力!”
“但是這隻會讓你······”桓衝欲言又止。
杜葳伸手撐著桌子,哪裏還有半點兒病弱之氣,神情激動,恍如年輕氣盛、前途大好的少年:
“大丈夫立於世,豈可俯首病魔之下?怕甚!隻要杜某還有一口氣在,便要看著、推著此事做成!”
誰曾想,杜葳一句話就把他們的情緒調動了起來。
麵對杜英的目光,杜葳不由得苦笑一聲。
久在姑臧一城之內,目光所及也隻是涼州一州之地,這些曾經也在中原攪風攪雨、叱吒風雲的豪門大戶,現在已經思想僵化。
甚至就連到底誰更需要絲綢之路,這個前後關係都弄不清了。
杜英可以沒有絲綢之路,丟掉涼州這種不毛之地,憑借關中,他一樣可以厚積逐鹿資本。
但是涼州世家若沒有了絲綢之路,就會仍然跌入之前的互相仇殺的死循環之中,以爭奪糧食資源。
因此現在幡然醒悟過來的世家家主們,意識到眼前的杜英,是來打破他們之前那種死循環,甚至可以說是來拯救他們的。
看來還是阿兄了解涼州本地局勢······杜英如是想著,和這些家主們又寒暄了幾句,便讓隨軍前來的吏員們和他們交涉合作事宜,而梁殊和崔逞也被杜英指派負責此事。
他們兩個一個久在西北,一個出身世家,倒是也正好能夠拿捏住此地世家之所需。
等這些人烏泱泱離開,桓衝方才忍不住氣憤的敲了敲桌子:
“三代人數十年,龜縮西北,隻知內鬥內耗,卻不知道向外征戰,放任胡人橫行於關中,而自己則斤斤計較於涼州貧瘠之地,可笑,當真可笑!”
杜葳有些尷尬,因為顯然他也在桓衝罵的人之中。
桓衝注意到了杜葳的神情,擺了擺手:
“當然,餘不是說杜兄······”
杜葳不由得歎了一口氣:
“無妨,桓兄所言,大概也無錯處,之前的涼州的確如此,大概也隻有謝艾算是一個異類,結果卻也可惜。
不過如今的涼州,隻要仲淵安排得當,那麽定然能夠成為仲淵日後西進東出之助力。涼州,匯集北地世家,卻碌碌無為三代人,如今也當為這天下,做些什麽了。”
桓衝點了點頭:
“涼州諸家若是能如此想,那自然最好。”
“怕就怕他們還懷有其餘心思,”杜英接過來話茬,“所以還需要多加提防。”
說著,杜英的目光落在杜葳的身上。
對於這個兄長,杜英其實了解並不多,但之前杜英就懷疑,以自家老爹那個遊手好閑的形象,能夠帶著杜家在姑臧城中仍然占據一席之地,似乎並不是很有可能。
如今看來,背後的競爭,都是杜葳在主持。
隻不過杜葳病弱,杜明更合適被推在前麵。
杜葳輕輕咳嗽兩聲,看著杜英:
“阿兄的身子骨,已經不利索了······”
“坐鎮姑臧而洞察涼州,阿兄可以做到的。”杜英說到這兒,聲音也變得有些猶豫,“至於阿兄的病情,餘會延請名醫,為阿兄診斷。
不過若阿兄真的不願意去做,那餘也不會勉強。但······”
說到這兒,杜英似乎也在內心中掙紮:
“其實阿兄還是願意去的,甚至本來就是要去的,不是麽?我大概也攔不住阿兄,也隻能順水推舟。”
杜葳沉默半晌,方才喃喃說道:
“仲淵,人心難測,有時還是莫要太過肯定。”
杜英愣了愣,點頭:
“餘知曉了。”
不過杜葳接著露出笑容:
“但這一次,你也的確猜對了。和這些曾經不把我們杜氏放在眼裏的世家們過過招,餘很願意去做,就當是狐假虎威吧。”
杜英起身:
“不是狐假虎威,而是我杜家上下,本就是一頭猛虎。”
杜葳笑道:
“你還真是看得起為兄。”
“說句大逆不道的話,阿兄應該比阿爹靠譜些。”
“行吧,這句話我是不會告訴爹爹的。”杜葳哭笑不得,“去吧,去後院看一看你娘親。
闊別十年,我們這些在外當家的男人,總歸還有很多權計陰謀要應對,不可能被親情所左右,但是她們這些後宅的人,大概一生也就隻有這一個牽掛了。”
杜英點了點頭。
而等到杜英走遠之後,杜葳方才猛地彎下腰,他熟練地掏出來手帕,捂住嘴,劇烈咳嗽起來。
從桓衝的角度,可以清楚的看到,手指之間,白色的手帕已經染上一些暗紅色,憑借還在蔓延。
他霍然起身:
“你······”
杜葳伸出手,搖了搖。
旁邊的兩名杜家家仆也跪下,輕輕拍撫著他的背,幫他理順氣息。
過了好一會兒,杜葳才將手帕丟給仆人,抬起頭來,臉上帶著一抹病態的紅色:
“無妨,老毛病了。”
“看樣子便是肺中疾病,應多加調養休息,切忌勞心勞神!”桓衝一把抓過杜葳的手腕。
杜葳苦笑道:
“這麽多事,總有人要做。之前是為了杜家,現在更是為了仲淵,為了涼州和天下······”
桓衝皺了皺眉,虛弱的脈搏告訴他情況不容樂觀。
“已經請過很多醫師了,沒有用的。”杜葳笑道,故作輕鬆,“沒想到桓兄竟然還懂醫術?”
“早年家中貧寒,阿兄以一己之力撫養我們幾個不易,所以餘也去街上藥坊做過學徒。”桓衝隨口說道,大概也是為了緩和杜葳的情緒,他補充了一句,“可惜,那藥坊中醫師對我還都不錯,但後來卻關門了。”
“為何?”
桓衝怔了怔,低下了頭:
“藥材太貴,被世家壟斷,這種私人開的藥坊,活不久的。”
杜葳歎了一口氣:
“世家,世家······我們出身世家,現在卻格外的厭惡世家。若天下百姓,人人都能看得起醫師,那麽又會有多少人可以避免死於非命?有的病啊,就是慢慢熬出來的。”
“爾還未知?”桓衝詫異的問道,“都督已在關中廣開藥坊,並且創辦了醫學院,據說第一批學生已經完成了招生,就是為了培養更多的醫師。為此,長安城中不少藥坊都積極捐獻醫書,百姓們更是送了一個‘當世杏林’的牌匾。”
“當世杏林?”杜葳錯愕,旋即大笑道,“好,真好啊······就為了仲淵這些別的世家或許會笑他、罵他的設想和籌劃,餘也要為他盡一份心力!”
“但是這隻會讓你······”桓衝欲言又止。
杜葳伸手撐著桌子,哪裏還有半點兒病弱之氣,神情激動,恍如年輕氣盛、前途大好的少年:
“大丈夫立於世,豈可俯首病魔之下?怕甚!隻要杜某還有一口氣在,便要看著、推著此事做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