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是杜英,張玄靚大概也隻是宋家手中的傀儡,稍有不慎,宋家也可以宰了他再換一個人。
而杜英來了,張玄靚至少可以去做他的張氏家主,而不是傀儡了。性命在自己的手上,那地位低一些,算得了什麽?
杜英淡淡說道:
“昔年張家照拂杜氏,今日餘也算替先祖報恩。”
張玄靚頓時明白,杜英不追究張家之前的謀反之罪和對杜氏動手之罪,也是為了報答杜家欠下的恩情。
現在恩情兩清,張家,和涼州的諸多世家,將沒有什麽區別。
杜英也不會額外照拂張氏。
但張玄靚現在哪裏敢要求那麽多,繞過張氏,他就已經感激涕零了。
旁邊的桓衝,則皺了皺眉。
張家曾經自立為王,也事實上等於稱帝自立了。
但天高皇帝遠,朝廷雖然不認,卻也隻能捏著鼻子由著他們。
可如今,張家頂多算是功過相抵。
免除張家的罪過,甚至保舉張家為郡守,這換做別人也沒什麽,都督此地軍民事務的杜英,的確有這個權力,但是張家,畢竟不是一個普通的世家。
這並不是越權,卻是犯了君王和朝廷的忌憚。
杜英如此做,一時間讓桓衝都無從判斷,他到底隻是出於安撫本地世家的目的而為之,忽略了江左朝廷的感受,還是幹脆就是對朝廷的一次試探,也是對自己手下人態度的一次試探?
桓衝不由得撇過頭,發現跟在杜英身後的一眾軍中文武,臉色如常,都還帶著笑意。
這其中也不乏聰明人,甚至還有出身世家的崔逞之流。也不乏出身江左,知道世家、地方割據政權以及朝廷之間的關係有多麽敏感的將吏,諸如朱序、袁方平之流。
所以桓衝不相信他們察覺不出來杜英暗藏的意思。
但是他們都選擇坦然接受。
說明他們已經默認自己是關中勢力的一員,所以杜英有越庖代俎之心,他們更樂意於見到。
風從龍,雲從虎,現在關中的發展欣欣向榮,軍事實力更是橫掃西北無人能敵,自然擋不住這些人升起從龍之心。
桓衝暗暗歎了一口氣,此時他已經充分意識到,自己的地位有多尷尬。
若不是因為杜英一直對自己尊重有加,恐怕手下的這些將領們早就不聽號令了。
甚至桓衝都懷疑,在關中的高賞賜待遇下,由他直接管轄的那些士卒們,也會在真的對其餘並肩作戰的袍澤拔刀之時產生猶豫。
在桓衝心中百般心思迴轉的時候,杜英已經安撫好張玄靚,徑直向前行去。
一眾將領們緊隨其後,在路過桓衝身邊的時候,袁方平壓低聲音說道:
“將軍,要走了。”
桓衝驟然醒過來,也隻好加快腳步跟上。
周圍人大概也注意到了桓衝的反常,諸如朱序、任渠等出身江左的將領們,目不斜視,而韓胤、陸唐等出身關中的將領,則忍不住交換了一個眼神。
杜英走過那輛囚車。
囚車中的宋混,閉上了眼睛。
作為一個失敗者,他已經做好了接受勝利者辱罵的準備。
閉上眼睛之後,周圍的聲音自然也就變得更響亮。
他聽到了杜英平淡的聲音:
“若爾不勾結吐穀渾,借雜胡之力圍攻漢家城闕,則餘定然不會要求宋家給一個交代。
若無吐穀渾橫插一腳,無論是爾扼守城池,和王師堂堂正正戰一場,還是直接開城投降,甚至反反複複、舉棋不定,餘都可以寬恕你的罪過。
畢竟亂世之中,隻要還在底線之上,隻要這件事還是我們漢家之內的矛盾,那麽大家打一打、吵一吵,都沒有什麽。
但引外敵入寇而平內亂,不啻於飲鴆止渴,更不啻於將無數先輩開拓疆土所付出的鮮血和犧牲置之不顧。
因此,餘斷然不可能放過你。”
杜英的聲音悠長,如同洪鍾大呂一樣,敲打在宋混的心間。
他霍然睜開眼睛。
杜英已經在他的前方走過,沒有再駐足。
宋混不由得長歎一聲:
“為一家之利而舍祖宗基業,為一族之盛而無視胡漢之別。這件事,的確是餘貪心,意欲與虎謀皮。
實不相瞞,與吐穀渾簽訂秘密約定之後,餘時常在午夜夢迴之時,見到吐穀渾入寇姑臧、橫掃西涼。
而導致這一切的罪魁禍首,就是我啊······”
然而他這話說出來,周圍不少人雖然動容,卻和杜英一樣,未曾駐足惋惜。
亂世之中,一步走錯,萬劫不複,情理之中。
尤其是胡漢底線,絕對不是輕易可以觸動的。
宋混邁過去了,想要再迴來,已沒有可能。
杜英這一次顯然也是下決心要用重典,給天下人樹立一個反麵榜樣。
想要勾結胡人而謀害漢人,這,就是下場!
“謀逆叛亂、勾結胡人,是叛國之舉,主犯淩遲,並誅九族。”杜英的聲音,遙遙響起,是說給宋混聽的,也是說給在場所有人聽的。
宋澄登時臉色一白,都督這是要變卦?
杜英接著說道:
“所幸宋家還有忠誌之士,撥亂反正,因此將功抵過,免九族之禍。但主犯,仍不可逃脫。淩遲之刑,應於爾身,警告後人,此為勾連胡人之過所應受之罰!”
杜英的話音落下,宋澄的臉上這才浮現出一絲血色。
而宋混,則差點兒嚇得暈過去。
之前杜英隻是說讓宋家交出宋混,宋混也認為,杜英最後大概就是砍了自己的腦袋,又或者送入建康府。
前者,一人擔下全族之罪,宋混認了,這樣家族之中也會感念他的挺身而出。
後者,若真如此,那宋家其實還可以在建康府上下打點,有的是操作空間。
世家行事,要麽是相安無事、不把人逼上死路,要麽就是趕盡殺絕、斬草除根,這樣才能最大限度避免報複和糾纏幾代人的恩怨。
把宋家全部殺掉,顯然江左各家的手沒有那麽長。
更何況宋混是杜英的敵人,對於江左各家來說,杜英的敵人,其實是可以成為他們的夥伴的。
因而宋混認為,無論是引頸受戮還是逃出生天,自己橫豎也不會受罪。
堂堂一家之主,杜英怎敢辱他?
“都督,淩遲之罪,是否······”宋澄鼓起勇氣,站出來說道。
杜英冷冷的目光掃過來。
宋澄頓時閉嘴了。
宋混受淩遲,是把宋家之罪,集於一身。
他要是再求情,說不定杜英就又把罪過分攤開來了。
而杜英來了,張玄靚至少可以去做他的張氏家主,而不是傀儡了。性命在自己的手上,那地位低一些,算得了什麽?
杜英淡淡說道:
“昔年張家照拂杜氏,今日餘也算替先祖報恩。”
張玄靚頓時明白,杜英不追究張家之前的謀反之罪和對杜氏動手之罪,也是為了報答杜家欠下的恩情。
現在恩情兩清,張家,和涼州的諸多世家,將沒有什麽區別。
杜英也不會額外照拂張氏。
但張玄靚現在哪裏敢要求那麽多,繞過張氏,他就已經感激涕零了。
旁邊的桓衝,則皺了皺眉。
張家曾經自立為王,也事實上等於稱帝自立了。
但天高皇帝遠,朝廷雖然不認,卻也隻能捏著鼻子由著他們。
可如今,張家頂多算是功過相抵。
免除張家的罪過,甚至保舉張家為郡守,這換做別人也沒什麽,都督此地軍民事務的杜英,的確有這個權力,但是張家,畢竟不是一個普通的世家。
這並不是越權,卻是犯了君王和朝廷的忌憚。
杜英如此做,一時間讓桓衝都無從判斷,他到底隻是出於安撫本地世家的目的而為之,忽略了江左朝廷的感受,還是幹脆就是對朝廷的一次試探,也是對自己手下人態度的一次試探?
桓衝不由得撇過頭,發現跟在杜英身後的一眾軍中文武,臉色如常,都還帶著笑意。
這其中也不乏聰明人,甚至還有出身世家的崔逞之流。也不乏出身江左,知道世家、地方割據政權以及朝廷之間的關係有多麽敏感的將吏,諸如朱序、袁方平之流。
所以桓衝不相信他們察覺不出來杜英暗藏的意思。
但是他們都選擇坦然接受。
說明他們已經默認自己是關中勢力的一員,所以杜英有越庖代俎之心,他們更樂意於見到。
風從龍,雲從虎,現在關中的發展欣欣向榮,軍事實力更是橫掃西北無人能敵,自然擋不住這些人升起從龍之心。
桓衝暗暗歎了一口氣,此時他已經充分意識到,自己的地位有多尷尬。
若不是因為杜英一直對自己尊重有加,恐怕手下的這些將領們早就不聽號令了。
甚至桓衝都懷疑,在關中的高賞賜待遇下,由他直接管轄的那些士卒們,也會在真的對其餘並肩作戰的袍澤拔刀之時產生猶豫。
在桓衝心中百般心思迴轉的時候,杜英已經安撫好張玄靚,徑直向前行去。
一眾將領們緊隨其後,在路過桓衝身邊的時候,袁方平壓低聲音說道:
“將軍,要走了。”
桓衝驟然醒過來,也隻好加快腳步跟上。
周圍人大概也注意到了桓衝的反常,諸如朱序、任渠等出身江左的將領們,目不斜視,而韓胤、陸唐等出身關中的將領,則忍不住交換了一個眼神。
杜英走過那輛囚車。
囚車中的宋混,閉上了眼睛。
作為一個失敗者,他已經做好了接受勝利者辱罵的準備。
閉上眼睛之後,周圍的聲音自然也就變得更響亮。
他聽到了杜英平淡的聲音:
“若爾不勾結吐穀渾,借雜胡之力圍攻漢家城闕,則餘定然不會要求宋家給一個交代。
若無吐穀渾橫插一腳,無論是爾扼守城池,和王師堂堂正正戰一場,還是直接開城投降,甚至反反複複、舉棋不定,餘都可以寬恕你的罪過。
畢竟亂世之中,隻要還在底線之上,隻要這件事還是我們漢家之內的矛盾,那麽大家打一打、吵一吵,都沒有什麽。
但引外敵入寇而平內亂,不啻於飲鴆止渴,更不啻於將無數先輩開拓疆土所付出的鮮血和犧牲置之不顧。
因此,餘斷然不可能放過你。”
杜英的聲音悠長,如同洪鍾大呂一樣,敲打在宋混的心間。
他霍然睜開眼睛。
杜英已經在他的前方走過,沒有再駐足。
宋混不由得長歎一聲:
“為一家之利而舍祖宗基業,為一族之盛而無視胡漢之別。這件事,的確是餘貪心,意欲與虎謀皮。
實不相瞞,與吐穀渾簽訂秘密約定之後,餘時常在午夜夢迴之時,見到吐穀渾入寇姑臧、橫掃西涼。
而導致這一切的罪魁禍首,就是我啊······”
然而他這話說出來,周圍不少人雖然動容,卻和杜英一樣,未曾駐足惋惜。
亂世之中,一步走錯,萬劫不複,情理之中。
尤其是胡漢底線,絕對不是輕易可以觸動的。
宋混邁過去了,想要再迴來,已沒有可能。
杜英這一次顯然也是下決心要用重典,給天下人樹立一個反麵榜樣。
想要勾結胡人而謀害漢人,這,就是下場!
“謀逆叛亂、勾結胡人,是叛國之舉,主犯淩遲,並誅九族。”杜英的聲音,遙遙響起,是說給宋混聽的,也是說給在場所有人聽的。
宋澄登時臉色一白,都督這是要變卦?
杜英接著說道:
“所幸宋家還有忠誌之士,撥亂反正,因此將功抵過,免九族之禍。但主犯,仍不可逃脫。淩遲之刑,應於爾身,警告後人,此為勾連胡人之過所應受之罰!”
杜英的話音落下,宋澄的臉上這才浮現出一絲血色。
而宋混,則差點兒嚇得暈過去。
之前杜英隻是說讓宋家交出宋混,宋混也認為,杜英最後大概就是砍了自己的腦袋,又或者送入建康府。
前者,一人擔下全族之罪,宋混認了,這樣家族之中也會感念他的挺身而出。
後者,若真如此,那宋家其實還可以在建康府上下打點,有的是操作空間。
世家行事,要麽是相安無事、不把人逼上死路,要麽就是趕盡殺絕、斬草除根,這樣才能最大限度避免報複和糾纏幾代人的恩怨。
把宋家全部殺掉,顯然江左各家的手沒有那麽長。
更何況宋混是杜英的敵人,對於江左各家來說,杜英的敵人,其實是可以成為他們的夥伴的。
因而宋混認為,無論是引頸受戮還是逃出生天,自己橫豎也不會受罪。
堂堂一家之主,杜英怎敢辱他?
“都督,淩遲之罪,是否······”宋澄鼓起勇氣,站出來說道。
杜英冷冷的目光掃過來。
宋澄頓時閉嘴了。
宋混受淩遲,是把宋家之罪,集於一身。
他要是再求情,說不定杜英就又把罪過分攤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