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騎兵們頓時紅了眼睛,一個又一個,不要命一般往前衝。
剛剛還是先壓製、再擊殺的打法,現在已經完全變成了以傷換傷、以命換命!
身邊的壓力驟然減輕,謝玄倒也愣了愣。
早知道這樣的激將效果最好,他早說了。
何至於身先士卒,搞得這麽危險?
他麵前那些氐人,已經被王師士卒衝散,這也讓謝玄終於可以把橫刀一收——一寸長、一寸強,作為近戰用的橫刀,在馬背上還是不靠譜,下次得弄把氐人的彎刀玩一玩——又伸手拔出來自己的馬槊,抖了抖,抖掉上麵的鮮血和亂七八糟的敵人內髒。
這處缺口,雙方士卒的屍體已經交錯鋪開。
短短一炷香的功夫,就有數百人倒下,當然,主要都是氐人的。
但是氐人也的確用他們的血肉之軀,把漢家騎兵的速度給降了下來。
這樣下去,早晚會被他們拖到呂光迴援······
謝玄提起一口氣,驟然催馬。
躍馬,衝過矮矮的一層城垣殘骸,謝玄的馬槊揮舞之處,氐人士卒相顧驚慌失措。
呂婆樓和呂光這些時日來收攏的氐人的確有很多是老卒精銳不假,但是絕大多數終歸隻是一些平民百姓,甚至還是老弱,所以本來就不能指望這些人有多少鬥誌。
尤其是王師最開始出現在城南,因此兵馬也都布置在城南。
放在城北的,正是這些老弱。
馬蹄重重的踏在城內街道上,塵土飛揚。
謝玄目視前方,長街盡頭,呂家旗幟倒卷,不知道多少人正烏泱泱的湧過來。
“殺胡!”
兩個字,從他的牙縫之中綻放出來。
長街響徹。
——————————-
與此同時,遙遠的張掖城下。
一支衣衫襤褸的軍隊,正在大大小小的吐穀渾軍陣之中穿行。
之所以沒有人阻攔,是因為這支軍隊押送著一輛輛大車。
看旗號就知道,這是吐穀渾用來押送糧食和甲胄的車隊,非軍中嫡係精銳,甚至都沒有這個資格。
因此別看這些士卒們衣衫破舊,各家首領想要獲得更多的糧草和衣甲補給,還少不得要和這些士卒的統帥打交道。
一道道目光匯聚在車隊上,充滿了期待。
從湟水穀地一路向西遷徙,吐穀渾也是付出了很大代價的,一路上人吃馬嚼,消耗頗多,幾乎可以說把慕容氏這幾代人積攢下來的糧草錢財都消耗一空。
對吐穀渾來說,這就是一場豪賭,成功,則盤踞河西和西域,從此徹底擺脫貧寒,成為地方一霸,而如果失敗的話,那自然就是傾家蕩產,曾經收攏和投靠過來的那些部落們也都會紛紛離散。
如今還能讓吐穀渾王室維持對這些部落號令的一部分原因,是仍然有運糧隊綴在隊伍後麵,但是糧草數量也不多了。
各個部落還無權知道到底剩下多少,但可想而知,眼前的這支隊伍就算不是最後一支,也是倒數第二支。
當然,還有另外一部分原因,自然就是眼前的張掖。
拿下張掖,燒殺搶掠十日,這是吐穀渾王室早就定下的規矩,而之後要攻打的酒泉和敦煌乃至西域諸國,都是如此。
至於和他們達成協議的宋氏之所以能夠免受其擾,也是因為宋氏許諾將每年涼州其餘各郡稅收的三成,都送給吐穀渾軍隊,並且承擔吐穀渾軍隊自攻打張掖以來所消耗的所有兵刃甲胄等等。
至於錢糧,宋家那是真的拿不出來,所以吐穀渾倒也不強求。
初下高原,他們對於這些漢人的戰力了解也還停留在當初謝艾統兵的時候,所以也不敢逼迫太甚。
在一個個軍陣中吐穀渾士卒帶著期待乃至於貪婪的目光注視下,沈勁從容的牽著馬向前走,甚至還時不時的瞥過去,迎接他們的目光。
當看到這個甚至都沒有披甲的糧草車隊“首領”,那帶著自信乃至於驕傲的眼神,吐穀渾士卒們一個個微微低下頭。
人家怎麽說也是大汗身邊的紅人,自己還不配和人家對視。
沈勁“嗬嗬”了兩聲,這些懦夫,甚是無趣。
所以他倍加挺直腰杆,這也讓身後那些本來還心神不定的王師士卒們,同樣鼓起勇氣。
至於沈勁為何在此處,說來也簡單,他率隊一路追上了一支吐穀渾運糧隊,這支隊伍顯然並沒有想到背後竟然會有敵人殺來,因此猝不及防下,一個也沒有走脫掉。
而沈勁也在隊伍之中解救出來了十餘名漢人奴隸,都是被氐羌人在關中抓住的丁壯,幾經轉手,賣到了吐穀渾手中。
沈勁從他們的嘴裏知道了這支隊伍的目的,自然也就帶著他的人搖身一變,變成了吐穀渾的運糧隊。
反正吐穀渾之中,魚龍混雜,各個部落都有,麵容體型也不盡相同,自然不會有人去深究這支隊伍是不是看上去好像體型偏小?
而且運糧的隊伍,又不是打仗的隊伍,體型偏小也是正常。
吐穀渾現在也很缺丁壯的。
因此沈勁就這般帶著他的人,已經逐漸接近吐穀渾中軍。
前方殺聲陣陣,號角聲伴隨著鼓聲一浪又一浪,在荒涼的戈壁灘上起落。
攻城戰鬥已經開始了接近一天,吐穀渾軍隊缺乏大型攻城器械,所能使用的也就隻有一些簡易的雲梯,也是一開始的進攻頗為不順。
驟然受到損失之後,擔任主攻的幾個部落也頗多怨言,不再願意賣力,這就讓吐穀渾大汗不得不調動慕容氏直屬的幾個部落頂上去,不過也不是強攻,而是采用車輪戰術,以求消耗守軍體力和耐力。
如此一來,聲勢雖然浩大,但戰鬥並不激烈。
後方的吐穀渾軍陣,也時不時的被抽調到前麵去,這也導致如今吐穀渾各個軍陣在不斷地調動和輪轉,頗為混亂。
沈勁都帶著人走到距離中軍不足兩三百丈的距離了,方才有一隊輕騎掠過來,人數也不過十餘名,是戰場上往來傳遞消息的傳令兵,當先一人不敢托大,翻身下馬,對著沈勁拱了拱手:
“前方戰事緊張,糧草不易前行。還請先駐紮在此地,聽候大汗調動!”
沈勁愣了愣。
對方說的雖然也是漢家話,但是是帶著濃鬱北方草原口音的漢家語言,顯然是吐穀渾在一路西遷過程中融合各種文化和口音形成的獨特音調。
剛剛還是先壓製、再擊殺的打法,現在已經完全變成了以傷換傷、以命換命!
身邊的壓力驟然減輕,謝玄倒也愣了愣。
早知道這樣的激將效果最好,他早說了。
何至於身先士卒,搞得這麽危險?
他麵前那些氐人,已經被王師士卒衝散,這也讓謝玄終於可以把橫刀一收——一寸長、一寸強,作為近戰用的橫刀,在馬背上還是不靠譜,下次得弄把氐人的彎刀玩一玩——又伸手拔出來自己的馬槊,抖了抖,抖掉上麵的鮮血和亂七八糟的敵人內髒。
這處缺口,雙方士卒的屍體已經交錯鋪開。
短短一炷香的功夫,就有數百人倒下,當然,主要都是氐人的。
但是氐人也的確用他們的血肉之軀,把漢家騎兵的速度給降了下來。
這樣下去,早晚會被他們拖到呂光迴援······
謝玄提起一口氣,驟然催馬。
躍馬,衝過矮矮的一層城垣殘骸,謝玄的馬槊揮舞之處,氐人士卒相顧驚慌失措。
呂婆樓和呂光這些時日來收攏的氐人的確有很多是老卒精銳不假,但是絕大多數終歸隻是一些平民百姓,甚至還是老弱,所以本來就不能指望這些人有多少鬥誌。
尤其是王師最開始出現在城南,因此兵馬也都布置在城南。
放在城北的,正是這些老弱。
馬蹄重重的踏在城內街道上,塵土飛揚。
謝玄目視前方,長街盡頭,呂家旗幟倒卷,不知道多少人正烏泱泱的湧過來。
“殺胡!”
兩個字,從他的牙縫之中綻放出來。
長街響徹。
——————————-
與此同時,遙遠的張掖城下。
一支衣衫襤褸的軍隊,正在大大小小的吐穀渾軍陣之中穿行。
之所以沒有人阻攔,是因為這支軍隊押送著一輛輛大車。
看旗號就知道,這是吐穀渾用來押送糧食和甲胄的車隊,非軍中嫡係精銳,甚至都沒有這個資格。
因此別看這些士卒們衣衫破舊,各家首領想要獲得更多的糧草和衣甲補給,還少不得要和這些士卒的統帥打交道。
一道道目光匯聚在車隊上,充滿了期待。
從湟水穀地一路向西遷徙,吐穀渾也是付出了很大代價的,一路上人吃馬嚼,消耗頗多,幾乎可以說把慕容氏這幾代人積攢下來的糧草錢財都消耗一空。
對吐穀渾來說,這就是一場豪賭,成功,則盤踞河西和西域,從此徹底擺脫貧寒,成為地方一霸,而如果失敗的話,那自然就是傾家蕩產,曾經收攏和投靠過來的那些部落們也都會紛紛離散。
如今還能讓吐穀渾王室維持對這些部落號令的一部分原因,是仍然有運糧隊綴在隊伍後麵,但是糧草數量也不多了。
各個部落還無權知道到底剩下多少,但可想而知,眼前的這支隊伍就算不是最後一支,也是倒數第二支。
當然,還有另外一部分原因,自然就是眼前的張掖。
拿下張掖,燒殺搶掠十日,這是吐穀渾王室早就定下的規矩,而之後要攻打的酒泉和敦煌乃至西域諸國,都是如此。
至於和他們達成協議的宋氏之所以能夠免受其擾,也是因為宋氏許諾將每年涼州其餘各郡稅收的三成,都送給吐穀渾軍隊,並且承擔吐穀渾軍隊自攻打張掖以來所消耗的所有兵刃甲胄等等。
至於錢糧,宋家那是真的拿不出來,所以吐穀渾倒也不強求。
初下高原,他們對於這些漢人的戰力了解也還停留在當初謝艾統兵的時候,所以也不敢逼迫太甚。
在一個個軍陣中吐穀渾士卒帶著期待乃至於貪婪的目光注視下,沈勁從容的牽著馬向前走,甚至還時不時的瞥過去,迎接他們的目光。
當看到這個甚至都沒有披甲的糧草車隊“首領”,那帶著自信乃至於驕傲的眼神,吐穀渾士卒們一個個微微低下頭。
人家怎麽說也是大汗身邊的紅人,自己還不配和人家對視。
沈勁“嗬嗬”了兩聲,這些懦夫,甚是無趣。
所以他倍加挺直腰杆,這也讓身後那些本來還心神不定的王師士卒們,同樣鼓起勇氣。
至於沈勁為何在此處,說來也簡單,他率隊一路追上了一支吐穀渾運糧隊,這支隊伍顯然並沒有想到背後竟然會有敵人殺來,因此猝不及防下,一個也沒有走脫掉。
而沈勁也在隊伍之中解救出來了十餘名漢人奴隸,都是被氐羌人在關中抓住的丁壯,幾經轉手,賣到了吐穀渾手中。
沈勁從他們的嘴裏知道了這支隊伍的目的,自然也就帶著他的人搖身一變,變成了吐穀渾的運糧隊。
反正吐穀渾之中,魚龍混雜,各個部落都有,麵容體型也不盡相同,自然不會有人去深究這支隊伍是不是看上去好像體型偏小?
而且運糧的隊伍,又不是打仗的隊伍,體型偏小也是正常。
吐穀渾現在也很缺丁壯的。
因此沈勁就這般帶著他的人,已經逐漸接近吐穀渾中軍。
前方殺聲陣陣,號角聲伴隨著鼓聲一浪又一浪,在荒涼的戈壁灘上起落。
攻城戰鬥已經開始了接近一天,吐穀渾軍隊缺乏大型攻城器械,所能使用的也就隻有一些簡易的雲梯,也是一開始的進攻頗為不順。
驟然受到損失之後,擔任主攻的幾個部落也頗多怨言,不再願意賣力,這就讓吐穀渾大汗不得不調動慕容氏直屬的幾個部落頂上去,不過也不是強攻,而是采用車輪戰術,以求消耗守軍體力和耐力。
如此一來,聲勢雖然浩大,但戰鬥並不激烈。
後方的吐穀渾軍陣,也時不時的被抽調到前麵去,這也導致如今吐穀渾各個軍陣在不斷地調動和輪轉,頗為混亂。
沈勁都帶著人走到距離中軍不足兩三百丈的距離了,方才有一隊輕騎掠過來,人數也不過十餘名,是戰場上往來傳遞消息的傳令兵,當先一人不敢托大,翻身下馬,對著沈勁拱了拱手:
“前方戰事緊張,糧草不易前行。還請先駐紮在此地,聽候大汗調動!”
沈勁愣了愣。
對方說的雖然也是漢家話,但是是帶著濃鬱北方草原口音的漢家語言,顯然是吐穀渾在一路西遷過程中融合各種文化和口音形成的獨特音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