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葳卻笑了笑:
“無妨,現在我們縮在府上,不能為阿爹和仲淵分憂,反而成了他們的累贅,不是縮頭老鼠,又是什麽?”
接著,他轉迴到剛剛的話題上:
“所以餘幾乎可以斷定,宋家是有外援、有破局之法的。因此他們才會采用這麽極端的方式,隻求能夠用最簡單而快捷的方式掌控整個姑臧城。”
“外援何來?”梁殊忍不住問道。
“宋家這些年引兵在外,也駐紮在祁連山下多處隘口,主持和慕容吐穀渾之間的榷場貿易······”杜葳說到這裏,又劇烈咳嗽起來。
但是他說到這一步,不需要再細說,梁殊也已經明白過來。
宋家和慕容吐穀渾之間,必然有什麽見不得人的交易,而吐穀渾顯然就是宋家最有可能的後手。
最近以來的情報在眼前飄過,梁殊眉頭緊皺:
“自王師出兵河湟穀地、掃蕩仇池殘部以來,原本也曾遊牧於此的吐穀渾人,一直沒有見其蹤影。
而王師頓兵洪池嶺下,吐穀渾就算是興兵潛襲,也不應該時至今日也沒有任何風聲走漏。
所以······吐穀渾是向張掖和酒泉而去了?”
杜葳緩緩點頭:
“祁連背後,地勢高寒,生活艱難,往來遊牧,哪裏比得上漠南和漠北的草原?
慕容吐穀渾遷徙至此經年,屢屢都有入寇河西之願,不過涼州雖不算良將輩出,但至少每一代也有堪稱中流砥柱者。
尤其是謝艾統兵之時,壓服四方,吐穀渾也不敢輕舉妄動。但如今,宋家已經擋不住吐穀渾,反而對其來說,吐穀渾還是破局之力。
隻需要許給吐穀渾敦煌或者酒泉等偏遠州郡,則吐穀渾能得沙漠之綠洲,得向西域征伐之門戶,必然會願意出兵攘助宋家。”
“甚至吐穀渾都不必出兵姑臧,一旦能夠包圍酒泉和張掖等郡,就等於又在宋家的桌子上放了一塊重重的籌碼······”梁殊喃喃說道,旋即忍不住重重一拳砸在桌子上,“河西四郡,自當年冠軍侯出征而得,多少漢家兒郎之血換來的,宋家拱手讓給吐穀渾,就是在自絕後路!”
對於河西來說,沒有了酒泉、敦煌等地,也就失去了和西域的聯係,如此一來,河西也就沒有了溝通中原和西域、無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河西的衰落,怕隻是一代人的事。
而想要再讓中原和西域商賈恢複對絲綢之路貿易的信心,恐怕不知道需要耗費多少時日和口舌了。
杜葳歎息一聲:
“世家者,或是高瞻遠矚,為千秋萬世謀福祉,或是鼠目寸光,隻見一城一戶之得失。
江左之世家,奮勇爭先,意欲把持朝政而成‘王與馬,共天下’之名,可是這涼州的世家,並沒有這般眼界和決心。
當然,世家製度,桎梏使然,因此聽聞仲淵在關中嚐試廢除世家,餘還是讚同的。”
顯然,對於宋家來說,河西其餘各家、這麽多百姓的死活,與我何幹?
梁殊沉聲說道:
“如今餘也不好貿然離開姑臧,或許宋家不會橫加阻攔,但是也能夠揣測到我們已知曉其部署,所以······現在應該如何是好?”
杜葳默然。
梁殊一時間也沒了主意,忍不住起身來迴踱步。
在他有些紛雜的腳步聲中,驟然聽到了杜葳的聲音。
“如今······也就隻剩下和仲淵之間的默契了。”
默契······梁殊不由得攥緊了拳頭。
他隻恨自己好像在這件事上,已經發揮不了什麽作用。
第一次履行作為使者的任務,結果就要失敗了,這也讓梁殊覺得很丟人。
“宋家······”他咬緊牙關,擠出來兩個字。
聲音雖然很低,但是杜葳也聽到了。
他看了一眼梁殊,低聲說道:“宋家在姑臧城內大肆鏟除異己、欺淩百姓,有必亡之理。人憎鬼厭,情理之中。”
————————————-
清晨的曙光傾灑在洪池嶺上的涼州營寨中。
繡著“張”字的旗幟迎風舞動。
洪池嶺守將張濤伸了一個懶腰:
“山下有沒有什麽動靜?”
“迴將軍,並沒有。”親衛迴答道。
張濤笑了笑:“看來又是閑散的一天啊,也不知道這樣悠閑的日子,能不能再多······”
“嗖!”一聲銳嘯。
他的笑聲戛然而止,笑容也凝固在臉上。
作為經過張祚上位時,和不久宋家擁戴張玄靚上位時兩輪清洗之後,碩果僅存的將領之一,張濤很是清楚這是什麽的聲音。
“誰在放箭?!”親衛們驚慌失措。
“敵襲!”張濤率先大吼道。
放箭,怎麽可能是自己人在放箭?
作為主帥,張濤對於自家手下都是什麽水平很是了解。
這晨光熹微的時候,指望著弓弩手出來操練,怎麽可能?
所以幾乎就隻剩下了最不可能的可能。
張濤的判斷在下一刻就得到了證實。
霎時間,箭矢如雨,紛紛而下。
營寨外麵,寂靜的清晨被怒吼聲和腳步聲撕裂。
“快,擊鼓!”張濤拚盡全力大吼道。
當涼州兵馬營寨中的鼓聲響起的時候,最近的王師士卒已經衝到了距離營寨不足四五丈的距離。
“殺!”一道道身影在崎嶇的山坡上靈活跳躍著,快速逼近營寨。
“抓緊!”任渠提著刀也一樣在往上爬。
昨天夜裏,杜英悄然集結兵馬。
任渠、朱序,以及後續趕到的韓胤、袁方平,四路兵馬在洪池嶺下一字排開,而桓衝和杜英麾下最精銳的親衛,編在一起,在陸唐的帶領下,趁著夜色一路摸到了距離山嶺頂部營寨不過四五十丈的距離。
這些精銳,都攜帶了強弓勁弩,這也是驟然讓涼州營寨陷入混亂的原因所在。
箭矢一發,原本也已經潛藏在半山腰的王師士卒,手腳並用,拚命的往上爬,與此同時,山腳下的王師,更是齊齊呐喊,加入到了進攻的序列之中。
不過大家心裏都清楚,能不能成,和山腳下的王師已經沒有太大的關係了,就要看山腰處的這些王師將士們能不能一鼓作氣。
任渠就帶人在山腰處。
抬頭看一眼一路向前,近乎暢通無阻的陸唐所率前鋒,任渠忍不住吐槽道:
“都督還真是了解涼州這幫家夥。”
“無妨,現在我們縮在府上,不能為阿爹和仲淵分憂,反而成了他們的累贅,不是縮頭老鼠,又是什麽?”
接著,他轉迴到剛剛的話題上:
“所以餘幾乎可以斷定,宋家是有外援、有破局之法的。因此他們才會采用這麽極端的方式,隻求能夠用最簡單而快捷的方式掌控整個姑臧城。”
“外援何來?”梁殊忍不住問道。
“宋家這些年引兵在外,也駐紮在祁連山下多處隘口,主持和慕容吐穀渾之間的榷場貿易······”杜葳說到這裏,又劇烈咳嗽起來。
但是他說到這一步,不需要再細說,梁殊也已經明白過來。
宋家和慕容吐穀渾之間,必然有什麽見不得人的交易,而吐穀渾顯然就是宋家最有可能的後手。
最近以來的情報在眼前飄過,梁殊眉頭緊皺:
“自王師出兵河湟穀地、掃蕩仇池殘部以來,原本也曾遊牧於此的吐穀渾人,一直沒有見其蹤影。
而王師頓兵洪池嶺下,吐穀渾就算是興兵潛襲,也不應該時至今日也沒有任何風聲走漏。
所以······吐穀渾是向張掖和酒泉而去了?”
杜葳緩緩點頭:
“祁連背後,地勢高寒,生活艱難,往來遊牧,哪裏比得上漠南和漠北的草原?
慕容吐穀渾遷徙至此經年,屢屢都有入寇河西之願,不過涼州雖不算良將輩出,但至少每一代也有堪稱中流砥柱者。
尤其是謝艾統兵之時,壓服四方,吐穀渾也不敢輕舉妄動。但如今,宋家已經擋不住吐穀渾,反而對其來說,吐穀渾還是破局之力。
隻需要許給吐穀渾敦煌或者酒泉等偏遠州郡,則吐穀渾能得沙漠之綠洲,得向西域征伐之門戶,必然會願意出兵攘助宋家。”
“甚至吐穀渾都不必出兵姑臧,一旦能夠包圍酒泉和張掖等郡,就等於又在宋家的桌子上放了一塊重重的籌碼······”梁殊喃喃說道,旋即忍不住重重一拳砸在桌子上,“河西四郡,自當年冠軍侯出征而得,多少漢家兒郎之血換來的,宋家拱手讓給吐穀渾,就是在自絕後路!”
對於河西來說,沒有了酒泉、敦煌等地,也就失去了和西域的聯係,如此一來,河西也就沒有了溝通中原和西域、無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河西的衰落,怕隻是一代人的事。
而想要再讓中原和西域商賈恢複對絲綢之路貿易的信心,恐怕不知道需要耗費多少時日和口舌了。
杜葳歎息一聲:
“世家者,或是高瞻遠矚,為千秋萬世謀福祉,或是鼠目寸光,隻見一城一戶之得失。
江左之世家,奮勇爭先,意欲把持朝政而成‘王與馬,共天下’之名,可是這涼州的世家,並沒有這般眼界和決心。
當然,世家製度,桎梏使然,因此聽聞仲淵在關中嚐試廢除世家,餘還是讚同的。”
顯然,對於宋家來說,河西其餘各家、這麽多百姓的死活,與我何幹?
梁殊沉聲說道:
“如今餘也不好貿然離開姑臧,或許宋家不會橫加阻攔,但是也能夠揣測到我們已知曉其部署,所以······現在應該如何是好?”
杜葳默然。
梁殊一時間也沒了主意,忍不住起身來迴踱步。
在他有些紛雜的腳步聲中,驟然聽到了杜葳的聲音。
“如今······也就隻剩下和仲淵之間的默契了。”
默契······梁殊不由得攥緊了拳頭。
他隻恨自己好像在這件事上,已經發揮不了什麽作用。
第一次履行作為使者的任務,結果就要失敗了,這也讓梁殊覺得很丟人。
“宋家······”他咬緊牙關,擠出來兩個字。
聲音雖然很低,但是杜葳也聽到了。
他看了一眼梁殊,低聲說道:“宋家在姑臧城內大肆鏟除異己、欺淩百姓,有必亡之理。人憎鬼厭,情理之中。”
————————————-
清晨的曙光傾灑在洪池嶺上的涼州營寨中。
繡著“張”字的旗幟迎風舞動。
洪池嶺守將張濤伸了一個懶腰:
“山下有沒有什麽動靜?”
“迴將軍,並沒有。”親衛迴答道。
張濤笑了笑:“看來又是閑散的一天啊,也不知道這樣悠閑的日子,能不能再多······”
“嗖!”一聲銳嘯。
他的笑聲戛然而止,笑容也凝固在臉上。
作為經過張祚上位時,和不久宋家擁戴張玄靚上位時兩輪清洗之後,碩果僅存的將領之一,張濤很是清楚這是什麽的聲音。
“誰在放箭?!”親衛們驚慌失措。
“敵襲!”張濤率先大吼道。
放箭,怎麽可能是自己人在放箭?
作為主帥,張濤對於自家手下都是什麽水平很是了解。
這晨光熹微的時候,指望著弓弩手出來操練,怎麽可能?
所以幾乎就隻剩下了最不可能的可能。
張濤的判斷在下一刻就得到了證實。
霎時間,箭矢如雨,紛紛而下。
營寨外麵,寂靜的清晨被怒吼聲和腳步聲撕裂。
“快,擊鼓!”張濤拚盡全力大吼道。
當涼州兵馬營寨中的鼓聲響起的時候,最近的王師士卒已經衝到了距離營寨不足四五丈的距離。
“殺!”一道道身影在崎嶇的山坡上靈活跳躍著,快速逼近營寨。
“抓緊!”任渠提著刀也一樣在往上爬。
昨天夜裏,杜英悄然集結兵馬。
任渠、朱序,以及後續趕到的韓胤、袁方平,四路兵馬在洪池嶺下一字排開,而桓衝和杜英麾下最精銳的親衛,編在一起,在陸唐的帶領下,趁著夜色一路摸到了距離山嶺頂部營寨不過四五十丈的距離。
這些精銳,都攜帶了強弓勁弩,這也是驟然讓涼州營寨陷入混亂的原因所在。
箭矢一發,原本也已經潛藏在半山腰的王師士卒,手腳並用,拚命的往上爬,與此同時,山腳下的王師,更是齊齊呐喊,加入到了進攻的序列之中。
不過大家心裏都清楚,能不能成,和山腳下的王師已經沒有太大的關係了,就要看山腰處的這些王師將士們能不能一鼓作氣。
任渠就帶人在山腰處。
抬頭看一眼一路向前,近乎暢通無阻的陸唐所率前鋒,任渠忍不住吐槽道:
“都督還真是了解涼州這幫家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