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撫軍大將軍司一直以來都想扶持二三流士族站出來對抗王謝和桓溫,殷浩就是他們一手強推上來的。


    結果殷浩令人大失所望,還和桓溫鬧出了很大的矛盾,撫軍大將軍意欲這麽做,大概也有安撫桓溫之意。


    既然做政敵鬥不過,那大家不妨還是做朋友,做親家。


    這麽一想,皇室流露出這般意思,也在情理之中。


    而一旦真的讓皇室和桓家聯姻,那麽桓溫進入建康府、主持朝政,似乎也是板上釘釘的事了,桓家真正越過王謝兩家,成為江左第一大族,近在咫尺。


    “為什麽是桓濟?”桓衝好奇的問了一聲。


    “他沒用了。”杜英徑直說道,“所以必然是他。”


    桓衝:······


    直白的迴答,讓他無法反駁。


    接著,杜英看向桓衝:“日後,桓家在關中,應當是幼子兄來擔綱了,幼子兄想要往哪裏走、說什麽話,需要多想一想了。”


    說罷,杜英徑直向外走去。


    桓衝卻並沒有跟上他,隻是坐在原本的位置上,一動也不動。


    良久之後,方才露出一抹苦笑。


    這種夾在家族崛起的夢想、兄長們奮鬥之後的成果以及個人的思想和追求之間的感覺,真不怎麽好受。


    這家夥······也就是仗著整個家族不在關中,所以破而後立,才走出的這麽一條路。


    想要讓別人都能和他走一樣的路,談何容易?


    “一旦桓家再和皇室結親,那就是徹底的結盟和對抗······”桓衝喃喃說道。


    胡人未滅,江左,要先起波瀾了。


    這讓他心中,愈發憤懣。


    這些人,到底想要做什麽,孰輕孰重,他們何時可曾分清?


    ————————————


    長安,都督府內,此事同樣是討論的重點。


    而且相比於剛剛在半路上收到消息的杜英,都督府已經討論了多日,並且掌握了更多的消息。


    “皇室想要尚公主,那沒得選。”


    謝奕的聲音在都督府議事堂上悠悠響起:


    “當今陛下年幼,先帝亦然是早崩,唯留下來陛下這一個子嗣······再往上論,就是幾位大長公主,但是這輩分就完全亂了套。”


    桓溫正妻南康公主便是先帝司馬嶽的姊姊,若是把先帝司馬嶽這一輩的小妹嫁給桓家的話,那亂了輩分不說,而且好像也沒有適齡的人選。


    堂上,王猛、閻負等北地出身的官吏都豎起耳朵來聽。


    說來有些慚愧,對於身處北方的這些漢人們來說,司馬家的皇帝換的太快,權力更迭不休,往往等到他們知道消息的時候,皇帝都又要換一個了。


    久而久之,大家最後索性都認為真正能夠代表皇室的實際上是充當攝政王的會稽王、撫軍大將軍,代表著整個司馬氏的司馬昱和垂簾聽政的褚太後。


    到現在都已經有點弄不清楚,幾位皇帝之間的關係了。


    現在謝奕捋了一遍,王猛方才點了點頭,歎息道:


    “所以就隻剩下郡主了,唯一配得上桓家的,也就隻有會稽王的郡主了,否則就是對桓家的敷衍,有還不如沒有。會稽王膝下可有適齡的女兒?”


    “自然是有的。”謝奕不由得歎息一聲,“早些年,道萬兄(司馬昱表字),哦,也就是會稽王殿下,和大司馬還是好兄弟,我們這些少年沒有少在建康府的街道上浪蕩。


    想當時啊,道萬兄常常仗著自己的身份,幫助我們擺平和其餘世家的衝突。當然了,也不是什麽大事,就是今天打斷了劉家惡奴的腿,明天和褚家的小子搶女人之類的······”


    “咳咳!”下麵響起來清脆的咳嗽聲。


    謝道韞就坐在謝奕的下手邊,同坐的還有周蓬兒和疏雨,今天基本上長安城中沒有緊急事務的掾史們都趕來了,所要商討的自然遠不止是這一件事。


    因而謝道韞現在負責女子工坊和女子書院的管理和籌建工作,再加上眾人都知道她其實更是杜英留在長安城真正的話事人,因此自然也不反對謝道韞列席。


    謝才女已經有自己的手腕和能力證明,她和尋常的女子又多有不同之處,至少贏得了現在在座列位的認可。


    輕咳兩聲,謝道韞當然是為了提醒謝奕,現在不應該談論當初你們一群紈絝在建康府當淨街虎的那些往事。


    尤其是強搶民女什麽的,這也不光彩。


    若按照關中的律法,現在決曹就能把你這人證直接抓起來。


    謝奕也迴過神來,從對於往事的迴憶中拔出來,淡淡說道:


    “所以當年會稽王和大司馬,本來就定有兒女婚約,甚至大司馬能夠就任安西將軍、出鎮荊州,也是因為會稽王將這個位置讓給了他,為此還引起了劉真長的反對。


    劉真長發動江左清談、玄學諸位大家一並反對,都被會稽王拒絕,自此,大司馬算是徹底和江左清流世家翻臉。而他出鎮荊州之後,奇兵入蜀、攻破成漢,橫踞荊蜀上遊,和會稽王之間······亦然是再也迴不去了。


    什麽兒女婚約,自然也就隨之作廢,不過桓家和會稽王家中,適齡的兒女,總還是在那兒的。”


    說到這裏,謝奕露出惋惜的神色,悠悠然長歎一口氣。


    後麵的事,眾人自然也就知道了。


    司馬昱引殷浩抗衡桓溫,結果沒想到殷浩不爭氣,一場北伐、一敗塗地,徒留笑柄。


    司馬昱現在也隻好親自上陣,收攏殷浩剩下的清流殘部和褚家等外戚勢力,和以王胡之、王羲之、謝安等人為代表的王謝各家以及桓溫的荊蜀勢力形成三足鼎立之勢。


    現在桓溫明顯是這其中最強大的一方,所以司馬昱想要通過聯姻的方式安撫桓溫,也在情理之中。


    隻不過舊事重提,已然物是人非。


    當初兩個少年的約定,是出於友誼。


    而如今,怕隻是為了利益。


    作為見證者的謝奕,尚且唏噓不已,作為當事人的雙方,更不知會作何感想。


    不過現在顯然也不是為桓溫和司馬昱破碎的情誼感到惋惜的時候,關中更需要做的,自然是看一看能夠從這一次聯姻之中牟取到多大的利益。


    “這麽看來,桓濟對關中,還是有用的嘛!”王猛突然沒頭沒尾的說了一句。


    眾人皆露出奇怪的神情,沒有跟上王猛的思維跨度。


    桓濟對於桓家來說,自然是有用的,再不濟也能拉出來和司馬氏聯姻。


    可是對關中,還能有什麽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晉末多少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然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然籇並收藏晉末多少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