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就在於,如果真的讓謝奕前往兩淮,謝奕又是否能順利的取代謝尚、統管兵馬?


    若是謝奕隻是去擔任一個閑職,或者被架空的鎮西將軍,那才是關中最大的損失。


    若是放在之前,王猛相信,謝安,乃至王謝各家,肯定會全力運作此事,確保鎮西將軍和兩淮兵權仍然掌握在謝家,也就掌握在江左的手中。


    可是現在謝奕明顯和江左各家不是同路人了,江左又憑什麽要為他運作此事?


    單純從謝家來看,也不是沒有其餘的人選。


    謝安本身的能力,就一直得到朝野認可,而且謝家還有一個謝萬,也是謝家冉冉升起的新星。乃至於那謝石,之前隨著王羲之前來關中,也展現出了不俗的一麵。


    謝家人才濟濟,這等好事,真的會落在謝奕頭上麽?


    杜英顯然之前也在沉思此事,不過察覺到王猛的目光之後,他反倒是微微向下壓手,意思是稍後在單獨商議。


    王猛會意,牽扯到關中是不是要伸手兩淮,在場的外人還是太多了。


    王坦之對兩人的小動作和微微皺起的眉頭渾不在意,笑著點了點頭:


    “此言不假。”


    王猛也重新換上淡定的神情,接著說道:


    “其次,便是各家選派子弟,進入關中書院學習,並且刺史府也會組織前往各處府衙曹司實踐,以了解關中之政。具體餘還會和羅祭酒商議。


    其三,若是諸位有將家族搬遷來關中之意,那麽刺史府會請奏朝廷,盡可能將已有官職在身的官吏平職調動。”


    後兩條本就是已經商定好的,王坦之和韓伯等人都頷首應下。


    刺史府願意直接把他們族中親屬調來關中,繼續為官,已經表露出很大的誠意。


    畢竟刺史府對於官吏的選拔要求還是很苛刻的,他們族中一些叔伯,其實根本就不夠資格,本就是憑借恩蔭才有了今天的位置。


    刺史府顯然並沒有再考校他們之意,已經很給麵子了。


    尤其是各家在江左的官吏,往往擔任的都不是什麽實權職位,比如郗曇的禦史中丞,聽著好聽,其實就是個清貴的閑職罷了。


    畢竟讓他主管禦史、主持彈劾和監察,他敢去彈劾誰?又敢去監察誰?


    放眼望去,凡是有膽量不尊禮法和律法的,郗曇一個都招惹不起。


    因此這些官吏到底有幾分真實的能力,以及他們平時所習慣的懶散生活,能不能跟得上關中的快節奏發展,還是一個問題。


    關中願意先擱置這個問題,甚至都沒有主動提出之後再做出退讓,更是足可見刺史府的拉攏之心。


    “刺史府誠意十足,我等自然也會盡快去信江左,告知族中。”王坦之微笑著說道,不知不覺的,他已經成了韓伯和郗曇兩人的代表,“而且使團宣布完封賞之後,使命其實已經結束,中丞可以選擇等待建康府的答複,也可以選擇現在就動身返迴江左。


    反正在路上也能和朝廷新的使者相遇,如果再有不妥之處,折返長安或者徑直前往建康麵見陛下、陳說事實,都很方便。”


    郗曇怔了怔,說句實話,他現在不是很想離開長安。


    剛剛抱上了大腿,結果就要返迴“四麵皆敵”的建康府,那麽郗家在長安的基業怎麽辦?


    他可是已經做好了搬家的準備。


    “中丞盡管放心,餘有一策。”杜英微笑著說道,“請中丞暫做停留,餘和中丞商議。”


    說著,他的目光掃過座下。


    王坦之和韓伯等人會意,紛紛起身:


    “屬下就不打擾中丞和刺史了。”


    隻剩下王猛依舊一動不動。


    杜英瞪了他一眼,他隻是悠悠然的品茶,好整以暇。


    杜英無奈,也擋不住這家夥想要看熱鬧,便徑直對郗曇說道:


    “郗家已經陸續有三支商隊前來關中,登記在案的商賈夥計已經有三四十人,在關中雖然不是什麽大戶,卻也不容小覷。中丞不放心這些家業,也在情理之中。”


    “這是自然。”郗曇趕忙點頭,“餘既然已經打算在關中紮根,自然是舍不得這些家業無人看管的。


    尤其是我家小兒尚且年幼懵懂,還需要在關中書院中多讀書,平時也沒有那麽多空閑時間照拂······”


    當然不是因為擔心迴到建康府之後會因為對關中太過寬鬆,甚至明目張膽的站隊,引來朝堂上的進一步排擠和攻訐。


    至於郗恢,現在郗曇已經很清楚關中書院在關中人才選拔和任免體係之中的地位,所以他巴不得郗恢能夠在書院中多待一些時間。


    無論是參加關中書院的考校,走正途進入關中的官僚體係,還是在書院裏多結識一些年輕俊才,都沒有壞處。


    郗家這兩代人,吃虧就吃虧在沒有建立起來一個龐大而牢靠的關係網,郗鑒南渡來的晚,又是堅定的北伐派,雖然地位崇高,卻和其餘南渡以及吳郡各家格格不入,不然當時郗鑒尋求和王家聯姻,也不至於還得來捉一個東床快婿迴去。


    而郗愔和郗曇都非才華出眾,郗超雖然有才,卻又看不上那些江左子弟,以至於郗家的地位越來越尷尬。


    郗曇自然希望郗恢能彌補這個短板。


    “郗小兄弟在關中書院,中丞大可放心。”杜英微笑道,“年輕人,全心求學讀書,也是應該的。


    所以餘認為,郗家在關中的這些家業,不妨交給郗姑娘來打理。郗姑娘平時跟在餘身邊,也無大事,管理三五間鋪子,手到擒來。”


    郗曇頓時愣住了,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對於他來說,郗道茂就相當於自己甩出去的魚餌,不管能不能釣到金龜婿,顯然都沒有再收迴來的可能。


    讓郗道茂掌管郗家的產業,那麽這些產業和郗家還有什麽關係麽?


    不過杜英言之鑿鑿,明擺著是告訴郗曇,要這麽做,而不是給郗曇提建議。


    這讓郗曇很快又露出笑容:


    “郗家這些鋪子,本來就值不了幾個錢,入不得刺史的眼,承蒙刺史照顧我家茂兒,要不就當是,就當是謝禮,送給刺史,以為刺史此次輝煌大功錦上添花。”


    郗曇大概是想說彩禮,但是又覺得幾個鋪子,說是彩禮也不符合郗家的身份,郗曇也隻有不尷不尬的說一聲“謝禮”。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晉末多少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然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然籇並收藏晉末多少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