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城的喧鬧,也影響著內城。
至少是影響著謝府。
謝家府邸上,賓客往來不絕,皆是道喜之人。
謝奕同樣身著紅裝,站在議事堂下,迎來送往。
以他的身份,長安城中需要出門親迎的,本來就寥寥可數,而且王右軍是絕對不會來謝府的,桓溫也等著晚上的喜宴,因此這兩個人排除後,怕是就隻剩下杜英和不知道今天還會不會趕來的司馬勳了。
後者自然也不會前來叨擾謝奕。
前者倒是在來的路上,隻不過謝奕定不能出門迎接女婿。
所以現在謝奕降階站於議事堂前,就已經足以凸顯主人的重視。
尤其是站在門口迎賓的還是謝家心腹家臣謝湖,往來傳遞消息的還是謝奕的親兒子謝玄,更是讓賓客們心中已經了然。
謝司馬嘴上掛著的一切從簡,並不是因為他並不滿意於這門婚事,或者還想要觀望風向,而單純的隻是不想在戰火尚未完全平息的時候太過鋪張浪費罷了。
就今日謝家擺出的這個場麵,已經足夠說明在謝奕的心中,對杜英這個女婿有多麽滿意了。
因此賓客們心中不由得揣摩,這一對兒翁婿,往後會不會又是長安城新崛起的一股力量?
謝奕的想法顯然並沒有那麽多,他聽著遠方傳來的唿喊,不由得笑罵一聲:
“這小子,不著急來娶阿元,還要跑出去耍威風。”
正巧謝玄拿著一遝禮單走到了謝奕身邊,忍不住接茬道:
“姊夫這是在向阿爹送上最後一份聘禮呢。”
謝奕怔了怔:“此話何意?”
“闔城的人心,高湧的民意。”謝玄一攤手,“這可不就是姊夫現在最大的依仗麽?
而且這也足以說明,現在姊夫所做的,到底有多麽得民心,多麽符合他之前所說的誌向。
所以啊,姊夫這是在通過這唿聲,告訴阿爹,他是一個不會讓阿爹失望的女婿。”
謝奕不由得敲了一下他的腦袋:
“哪有那麽多講究!”
謝玄吃痛,捂著頭閃入人群之中。
謝奕還想訓斥他兩句,卻找不到人影了,隻好迴過頭,目光穿過大門,投向看不見的外城。
“好小子!”謝奕又喃喃說了一聲。
嘴角翹起,露出滿意的神色。
————————————
王右軍府邸。
今日杜英大婚,王羲之還是很給麵子的,門口同樣掛上了紅燈籠,表示和太守同喜。
不過他也就是這麽表示表示而已,整個長安城,凡是知道王謝之間聯姻關係的,恐怕都不會覺得王右軍能真心恭喜杜英。
但這也並沒有影響江左各家子弟的士氣。
大家是能夠理解王右軍之想法的。
沒辦法,杜英給的優惠條件是急於想要在關中打開局麵的江左各家很難拒絕的。
他給的實在是太多了——當然,這個多也隻是相對的,但是不抱希望,就容易滿足,本來都打算在杜英這個橫刀奪愛的家夥麵前撞的頭破血流的江左各家,發現杜太守也不是不講道理的,心態自然也就好了很多。
至於杜英的優惠夠不夠、日後又會不會刻意打壓江左各家,那大家以後還是可以談、可以爭取的。
現在杜英給的足夠多,以後江左世家能給他的也不少。
王羲之當仁不讓的坐在堂上主位,筆鋒流轉,赫然正在練習書法。
眾人則在討論著,但是聲音很低,“嗡嗡嗡”的,卻也不敢太高,以避免打擾到王羲之。
右軍之書法,在江左已堪稱行書之冠,所以平時動筆的時候反倒是少了,今日卻有閑情逸致在這裏練筆,大家心中便已了然。
或是右軍心情很好,或是心情不好。
聽著外麵的喧鬧聲,大家一致認為是後者。
“這杜太守也未免太過張揚了。”有人皺眉說道,“迎親本來就是大族之間的事,現在卻要跑到外城走一遭,讓那些平民百姓也跟著一起喧鬧,亂糟糟的成何體統?”
“一群刁民爾,此時也不過是隨口起哄,當不得真。”又有人說道,“杜太守難道還真以為這就代表著民心向背?”
“這世道,竟然還有人認為掌握民心有用?蒼生黎庶,能泛起什麽波瀾?亂世之中,還不是指望著我們世家出來收拾局麵?”
“是也,錢糧權柄,皆在我手,與這些流民何幹,甚至太守府還要出錢出糧養著他們,就為了這一聲聲唿喊,還不如把這等好處交給我們呢,若論錢糧之利,我江左各家能帶給杜仲淵的,豈不遠勝於這些流民?”
聲音愈發嘈雜。
王坦之本來就在側耳傾聽,此時不由得皺了皺眉,正想要開口提醒一下這些家夥,莫要打擾到右軍,便聽見王羲之徐徐開口說道:
“關中,沒有什麽世家,所以支撐起關中的,便是這些流民。杜仲淵化流民為長安之民、關中之民,則耕作、冶煉和商貿等等,皆在其掌控之中。
任何想要入關中之人,所需要掌控的,本就不是世家,而是民眾。”
眾人一時沉默。
關中不比江左,這是他們之前在叫囂的同時,無疑也下意識忽略的。
王坦之則露出一抹笑容。
右軍仍然保持著理智,並沒有被這些呐喊聲衝昏頭腦,王坦之也就安心了幾分。
同時,他瞥了一眼剛剛叫的聲音最大、此時卻啞火了的幾個人,不由得搖了搖頭。
越是怯懦而弱小的人,越是狐假虎威,想要借助自己所依附的大樹來宣揚自己的威勢,殊不知在別人的眼中,這和跳梁小醜也沒有什麽區別。
“杜仲淵啊······”王羲之的聲音平淡而悠長,目光則看向門外,“這是在通過這一聲聲唿喊在告訴餘,長安人心在彼也。
所以大司馬爭不過他,梁州刺史爭不過他,而我們,顯然也不是他的對手。”
這話說完,本來還有幾人想要說一句“狂妄”,但是轉念一想,王右軍所言不假,一時間便也不知道該說什麽了。
眾人皆是沉默,當他們掀開表麵上的叫囂和自傲之後,看到的,顯然都是不足的底氣。
“也好。”
王羲之的聲音依舊不疾不徐,似乎很清楚眼前的局勢,卻又渾不放在心上。
這無疑讓大家的心裏又安定了一些。
“既然杜仲淵如此暗示,那這長安,也就這樣吧。”
大家頓感疑惑。
而王羲之的目光落在王坦之身上:
“文度啊,汝知道應該如何做。”
至少是影響著謝府。
謝家府邸上,賓客往來不絕,皆是道喜之人。
謝奕同樣身著紅裝,站在議事堂下,迎來送往。
以他的身份,長安城中需要出門親迎的,本來就寥寥可數,而且王右軍是絕對不會來謝府的,桓溫也等著晚上的喜宴,因此這兩個人排除後,怕是就隻剩下杜英和不知道今天還會不會趕來的司馬勳了。
後者自然也不會前來叨擾謝奕。
前者倒是在來的路上,隻不過謝奕定不能出門迎接女婿。
所以現在謝奕降階站於議事堂前,就已經足以凸顯主人的重視。
尤其是站在門口迎賓的還是謝家心腹家臣謝湖,往來傳遞消息的還是謝奕的親兒子謝玄,更是讓賓客們心中已經了然。
謝司馬嘴上掛著的一切從簡,並不是因為他並不滿意於這門婚事,或者還想要觀望風向,而單純的隻是不想在戰火尚未完全平息的時候太過鋪張浪費罷了。
就今日謝家擺出的這個場麵,已經足夠說明在謝奕的心中,對杜英這個女婿有多麽滿意了。
因此賓客們心中不由得揣摩,這一對兒翁婿,往後會不會又是長安城新崛起的一股力量?
謝奕的想法顯然並沒有那麽多,他聽著遠方傳來的唿喊,不由得笑罵一聲:
“這小子,不著急來娶阿元,還要跑出去耍威風。”
正巧謝玄拿著一遝禮單走到了謝奕身邊,忍不住接茬道:
“姊夫這是在向阿爹送上最後一份聘禮呢。”
謝奕怔了怔:“此話何意?”
“闔城的人心,高湧的民意。”謝玄一攤手,“這可不就是姊夫現在最大的依仗麽?
而且這也足以說明,現在姊夫所做的,到底有多麽得民心,多麽符合他之前所說的誌向。
所以啊,姊夫這是在通過這唿聲,告訴阿爹,他是一個不會讓阿爹失望的女婿。”
謝奕不由得敲了一下他的腦袋:
“哪有那麽多講究!”
謝玄吃痛,捂著頭閃入人群之中。
謝奕還想訓斥他兩句,卻找不到人影了,隻好迴過頭,目光穿過大門,投向看不見的外城。
“好小子!”謝奕又喃喃說了一聲。
嘴角翹起,露出滿意的神色。
————————————
王右軍府邸。
今日杜英大婚,王羲之還是很給麵子的,門口同樣掛上了紅燈籠,表示和太守同喜。
不過他也就是這麽表示表示而已,整個長安城,凡是知道王謝之間聯姻關係的,恐怕都不會覺得王右軍能真心恭喜杜英。
但這也並沒有影響江左各家子弟的士氣。
大家是能夠理解王右軍之想法的。
沒辦法,杜英給的優惠條件是急於想要在關中打開局麵的江左各家很難拒絕的。
他給的實在是太多了——當然,這個多也隻是相對的,但是不抱希望,就容易滿足,本來都打算在杜英這個橫刀奪愛的家夥麵前撞的頭破血流的江左各家,發現杜太守也不是不講道理的,心態自然也就好了很多。
至於杜英的優惠夠不夠、日後又會不會刻意打壓江左各家,那大家以後還是可以談、可以爭取的。
現在杜英給的足夠多,以後江左世家能給他的也不少。
王羲之當仁不讓的坐在堂上主位,筆鋒流轉,赫然正在練習書法。
眾人則在討論著,但是聲音很低,“嗡嗡嗡”的,卻也不敢太高,以避免打擾到王羲之。
右軍之書法,在江左已堪稱行書之冠,所以平時動筆的時候反倒是少了,今日卻有閑情逸致在這裏練筆,大家心中便已了然。
或是右軍心情很好,或是心情不好。
聽著外麵的喧鬧聲,大家一致認為是後者。
“這杜太守也未免太過張揚了。”有人皺眉說道,“迎親本來就是大族之間的事,現在卻要跑到外城走一遭,讓那些平民百姓也跟著一起喧鬧,亂糟糟的成何體統?”
“一群刁民爾,此時也不過是隨口起哄,當不得真。”又有人說道,“杜太守難道還真以為這就代表著民心向背?”
“這世道,竟然還有人認為掌握民心有用?蒼生黎庶,能泛起什麽波瀾?亂世之中,還不是指望著我們世家出來收拾局麵?”
“是也,錢糧權柄,皆在我手,與這些流民何幹,甚至太守府還要出錢出糧養著他們,就為了這一聲聲唿喊,還不如把這等好處交給我們呢,若論錢糧之利,我江左各家能帶給杜仲淵的,豈不遠勝於這些流民?”
聲音愈發嘈雜。
王坦之本來就在側耳傾聽,此時不由得皺了皺眉,正想要開口提醒一下這些家夥,莫要打擾到右軍,便聽見王羲之徐徐開口說道:
“關中,沒有什麽世家,所以支撐起關中的,便是這些流民。杜仲淵化流民為長安之民、關中之民,則耕作、冶煉和商貿等等,皆在其掌控之中。
任何想要入關中之人,所需要掌控的,本就不是世家,而是民眾。”
眾人一時沉默。
關中不比江左,這是他們之前在叫囂的同時,無疑也下意識忽略的。
王坦之則露出一抹笑容。
右軍仍然保持著理智,並沒有被這些呐喊聲衝昏頭腦,王坦之也就安心了幾分。
同時,他瞥了一眼剛剛叫的聲音最大、此時卻啞火了的幾個人,不由得搖了搖頭。
越是怯懦而弱小的人,越是狐假虎威,想要借助自己所依附的大樹來宣揚自己的威勢,殊不知在別人的眼中,這和跳梁小醜也沒有什麽區別。
“杜仲淵啊······”王羲之的聲音平淡而悠長,目光則看向門外,“這是在通過這一聲聲唿喊在告訴餘,長安人心在彼也。
所以大司馬爭不過他,梁州刺史爭不過他,而我們,顯然也不是他的對手。”
這話說完,本來還有幾人想要說一句“狂妄”,但是轉念一想,王右軍所言不假,一時間便也不知道該說什麽了。
眾人皆是沉默,當他們掀開表麵上的叫囂和自傲之後,看到的,顯然都是不足的底氣。
“也好。”
王羲之的聲音依舊不疾不徐,似乎很清楚眼前的局勢,卻又渾不放在心上。
這無疑讓大家的心裏又安定了一些。
“既然杜仲淵如此暗示,那這長安,也就這樣吧。”
大家頓感疑惑。
而王羲之的目光落在王坦之身上:
“文度啊,汝知道應該如何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