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來的羅含,雖然對杜英有好感,但是絕對不至於說完全信任他。


    可是現在的羅含,看杜英,更像是在看自己的知音。


    士為知己者死,而杜英所想要推動教書育人、傳播文化的行為,以及對羅含《更生論》的讚揚,讓羅含有一種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感覺。


    終於有人理解我的想法並且知道我想要做什麽了。


    羅含雖然有高才,但是實際上理解和欣賞他的人並不是非常多。


    謝尚算一個,桓溫算一個。


    奈何這兩位都是赳赳武夫,雖然讚揚羅含,但是很難說出什麽高深的想法和理論讓羅含有遇到同道中人的感覺。


    而他們任用和提拔羅含,也隻能是在軍事方麵,比如參軍之類的職務。


    可是羅含並不是真心喜歡為戰爭出謀劃策,而且說句實話,他本身也不擅長這些。


    所以雖然他很有能力,也有見識,再加上經驗豐富,可當郗超脫穎而出的時候,羅含就果斷的拍拍屁股走人,將謀主的位置讓給這個年輕人。


    此次北上,也不是因為羅含喜歡戰爭,而是這個有著一腔熱血的老夫子,期望能夠盡力為北伐的勝利做些什麽罷了。


    是義不容辭,而不是真心喜歡。


    至於羅含曾經打交道的江左清談名流······


    對不起,我一個實幹派和那些就知道玄而又玄的鹹魚們根本就不是一路人。


    有這麽多因素在其中,所以羅含雖然對於杜英的這個做法不滿,卻也願意聽一聽杜英的解釋。


    羅含保持沉默,自然也就表明了態度。


    他願意給杜英掙紮一下的機會。


    杜英不由得一笑,意料之中。


    他先把羅含套路到關中盟的“馬車”上,然後再談這件事,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讓羅含有所顧慮,也願意聽他解釋,甚至在主觀情感上更傾向於相信杜英的判斷。


    之前的套路,隻是這個大套路的一環罷了。


    目睹這一切的謝道韞,當然也已經明白杜英的目的,下意識的低下頭,翻看桌案上的文書。


    隻要我不吭聲,套路羅伯父的事就和我無關。


    杜英迎著羅含有所戒備的目光,不慌不忙的將自己和王猛之前分析過的利弊坦誠相告。


    當然,私下裏聯係苻堅的事,是不能說出來的。


    羅含明顯不可能和謝道韞那麽好忽悠,不是自己人。


    真要是說出來,他肯定轉頭就告訴桓溫。


    而且現在苻堅也沒有給一個準確的答複不是?


    隻要沒有迴複,那就不算有秘密交易。


    聽完杜英所言,羅含的眉頭皺的更緊了,不過杜英可以確定,他的戒備和警惕褪去了很多。


    顯然在主觀上,羅含是願意相信杜英的。


    他遲疑片刻,也知道這種事關乎到整個關中戰局,耽誤不得,便隻好說道:


    “老夫隨軍征戰經驗並不多,但是盟主這一手圍魏救趙,就怕魏未圍成而趙已先敗,更拖累齊國。”


    “於氐蠻,長安、關中盟以及梁州刺史,哪個重要?”杜英問道。


    “自然是長安。”羅含沒有猶豫。


    沒了長安,氐人四麵皆敵,就不用混了。


    “所以就算是能破梁州刺史,長安告急,氐蠻還會不管不顧的繼續向關中盟進攻麽?”杜英接著問道。


    “這······也不是不可能吧?”羅含無奈,“關中盟已經是空殼,不過留下了收割糧食的婦孺老弱罷了,隨便來一隊騎兵就能夠將關中盟夷為平地。”


    “可是氐蠻知道麽?”杜英反問,“而且征西將軍難道會坐視不管?算時間,現在征西將軍也應該已經收到消息了,援軍亦然應該起程。”


    羅含怔了一下,頓時明白杜英的意思。


    援軍的動作就算是再慢,也應該能夠在明日抵達關中盟。


    而那個時候,就算是梁州刺史兵敗又如何?


    有援軍頂在關中盟,關中盟就不是空殼。


    而關中盟的兵馬威脅到長安,灞上的氐人軍隊又被桓溫牽製,所以長安城西的氐人會見死不救,反而去選擇和關中盟那裏的王師援軍硬碰硬?


    不可能的。


    所以······羅含有些無奈,最有可能成為犧牲品的,隻會是梁州刺史。


    不管成敗,關中盟都將安然無事。


    這是賭博,但是賭的卻是司馬勳的命。


    難怪杜英這麽鎮定······


    不過現在想想,除此之外也沒有別的選擇。


    以關中盟的兵馬,填到昆明池去,的確也起不到關鍵作用。


    “事不宜遲,老夫願隨盟主出征。”羅含沉聲說道。


    杜英不由得在心裏給老爺子豎了一個大拇指,這麽大年紀了還願意為國奔波,精神可嘉。


    就是你這身子骨,還是別拖後腿了。


    “監軍年高,還是坐鎮盟中比較好。而今盟中兵馬傾巢出動,正缺有威望之人坐鎮。”杜英勸道,“而且援軍抵達,監軍出麵接洽,亦然最合適。”


    羅含怔了一下,道理好像真的是這個道理。


    關中盟裏,誰出麵和援軍接洽並且解釋這件事,都不如羅含合適。


    不過······


    我是監軍誒,不是守家的!


    羅含沉聲說道:“身為監軍,從軍出征,為老夫之職,坐鎮盟中,盟主其實也是不錯的選擇。身為盟主,去前線冒險,總歸不妥。”


    這就有點兒強行找理由了,不過羅含本身也不在乎杜英去不去,杜英找阿貓阿狗的坐鎮盟中,羅含也說不出什麽,因為他畢竟對關中盟還不是完全了解,也不知道誰人合適。


    他隻是想要強調,身為監軍,他不能缺席。


    “此次出征,重在奔襲,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杜英無奈說道,“實話實說,參軍真的不合適。”


    聲音不高,但是羅含這一次真的無話可說了。


    因為杜英幾乎在明擺著表示,你這老胳膊老腿兒的,就別去拖後腿、耽誤行軍速度了,好不好?


    羅含對於自己的身體素質總歸還是有數。


    這一次從灞上過來,他執意要騎馬,結果顛了個半死,中途歇息了好幾次才緩過神來,不然的話,剛剛見到杜英的時候,羅含可能連站都站不穩。


    隨軍前進,又有可能是急行軍,羅含真的跟不上。


    可是如果讓人用馬車甚至轎子抬著,又要浪費人力物力。


    羅含不願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晉末多少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然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然籇並收藏晉末多少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