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盟主分憂,分內之事。”任群心中的疑惑解開,不由得笑道,還不忘又換了個稱唿,自然是逗趣。


    “一個人分別應付杜兄、少主和盟主,真是辛苦你了。”杜英亦然忍不住笑道。


    兩個人勒住戰馬,說笑著,等後麵的隊伍跟上來。


    這一次已經不隻是謝道韞所在的一輛馬車了,還有至少十多個馬車跟在後麵,車轔轔,從營寨那邊延伸過來,絡繹不絕。


    正是桓溫調撥給杜英一些兵刃器械。


    杜英不由得攥緊拳頭。


    這一次藍田之行,也算是空手套白狼的大豐收啊。


    當然關中盟也不是全無付出,至少現在,那個因為表演了三場粗糙戲劇而全軍聞名的“草台班子”,就跟著大軍一起開拔前往灞上了。


    桓溫尊重杜英的“發明權”,但是也笑納了這草台班子的“使用權”。


    哦對,除了收獲之外······


    杜英看向當先的那輛馬車。


    也不知道這是給自己減輕了麻煩,還是招來了麻煩?


    希望謝才女能夠消停一點兒。


    現在的關中盟還是個孩子,經不起折騰。


    ————————————————


    在杜英這個締造者眼中,依舊脆弱的關中盟,其實也沒有想象之中的那麽不堪。


    少陵塢堡的作用已經徹底改變,變成了關中盟的中樞,四方塢堡的物資匯聚於此,關中盟的主力也駐紮於此。


    從塢堡一直到少陵下,整個少陵塬附近,出現了大量的村舍房屋,人們的居住也已經不再局限於塢堡之內。


    遠遠看去,阡陌交通、炊煙嫋嫋、雞犬相聞。


    正值夏收時節,即將成熟的糧食都已經垂下了頭,暖風一吹,整個田野中浪潮翻湧。


    儼然已經是太平景象。


    恍惚世外桃源。


    但是終究隻是恍惚、類似。


    這並非真正的太平時代。


    原野上,還有時不時奔跑而過的將士們;塢堡側,還有那縈繞不去的訓練聲;甚至就連那少陵荒丘下,依然是刀光劍影。


    這些,自然也在時刻提醒著所有人,眼前的美好和安寧都隻是暫時的。


    還需要用鮮血和生命去保衛。


    此時駐紮在這裏的軍隊也已經不隻是關中盟,還有任渠和朱序各自統帶的兵馬,林林總總加起來已經有三四千人,而再加上關中盟後備可以抽調上來的各家兵馬,甚至可以達到五千人。


    自然已經是不可忽視的力量。


    更重要的是,關中盟的左側有司馬勳的兵馬,右側有桓溫的北伐大軍,此時位於中間的關中盟,自然在心理上不需要承受太大的壓力。


    桓溫給關中盟的主要任務,也不是率軍進攻,而是保證糧食收割,因此關中盟的軍隊也能夠從容訓練。


    “恭迎盟主凱旋!”以王猛為首,留在少陵塢堡的盟中要員、各家代表之類的,齊齊匯聚。


    這一聲“恭迎”,自然都是發自內心的。


    杜英帶給城南這些塢堡的影響和改變,誰都不能否認和無視。


    可以說是,正是杜英,讓他們能夠在這如麻亂世中挺胸抬頭站起來,而也正是杜英,讓他們現在甚至搖身一變成為了大晉的軍隊,有了正義的名分,同樣也正是杜英,讓現在他們的生活已經開始變得越來越像是太平盛世中的正常人。


    當然還是因為杜英,這一次關中盟付出了並不多的代價,卻換來了莫大的好處,無論是匠人、兵刃、俘虜還是直接的錢財,哪一個不是盟中需要的?


    此時,沒有人在乎盟主的身份、年齡而或者能力,他們隻在乎,是這樣的一個人做到了這一切。


    這就是眾望所歸、民心所向。


    隻要任何看到這一幕的人,都會清楚,在關中盟,無人可以挑戰杜英的地位。


    “諸位辛苦。”杜英微笑著說道,虛扶一下王猛等人,又對著殷存等自家以及其餘家的族老們還禮。


    身在上位,不卑不亢,尤其是對已經失去實權,更多是發揮參謀和指點的老一輩們都保持尊重,這也是杜英在盟中被人津津樂道所在。


    “為盟主赴湯蹈火,在所不辭!”眾人齊齊說道,聲音整齊劃一。


    杜英也嚇了一跳,旋即看向王猛。


    王猛對著他挑了挑眉,自然默認這是自己的安排。


    杜英也不再有所反對,至少現在盟內形成對自己的信任,甚至崇拜,也不是壞事。


    借助這種方式繼續加強集權,總比放任各個家族爭權奪利、相互內鬥來的好。


    後麵馬車簾幕掀開,在疏雨的攙扶下,謝道韞從容下車,身手還算靈活,一點兒都不像是一個藏在深閨的大家閨秀。


    不過正常的大家閨秀也不會一身男裝、闖蕩沙場。


    她負手而立,靜靜看著杜英。


    關中盟牢記的,永遠是杜英的功勞、是杜英的貢獻。


    那麽桓溫、謝奕又會被放在哪裏呢?


    長此以往,關中盟豈不還是杜英的天下,甚至之後,關中盟向外擴展,這曾經的小小聯盟,會不會覆蓋整個關中?


    到時候關中,又是誰的天下?


    杜英已經和留守盟中的周隨、殷舉等人寒暄了幾句,接著便鄭重的向眾人介紹:“這位便是謝司馬家長女。”


    原來是謝奕的女兒,大家神情各異。


    在此處的大多數人也不會想到太深處,覺得這個女子出現在這裏動機不明。


    他們隻會覺得,謝奕和盟主關係這麽好,因此有女兒帶在身邊,此時安置在關中盟,也理所應當。


    甚至還有一些人已經開始嘿嘿壞笑。


    以謝司馬對盟主的欣賞,會不會也有讓小兒女先培養一下感情的意思?


    難道這才是盟主此次藍田之行最大的“戰利品”?


    這個戰利品,分量還真是足夠重。


    這些隻是想法比較單純的。


    在場的,也還有精明得的,他們率先想到的並不隻是單純的讓杜英幫忙照顧女眷,還有“托妻獻子”。


    這說明謝司馬對盟主的足夠信任,光是來自於謝奕這等人物的信任,就已經足夠杜英繼續執掌關中盟的大權。


    畢竟不是所有人都了解謝奕、桓溫以及背後東南世家之間的種種恩怨糾葛。


    在他們的眼中,謝奕就是謝奕,就是桓溫的絕對心腹。


    謝奕,象征著北伐大軍,而現在杜英又足以代表謝奕。


    那杜英站在這裏,就已經手握殺伐大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晉末多少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然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然籇並收藏晉末多少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