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漢人塢堡有可能的參與,甚至是直接的對決,苻雄也有所應對。


    他已經命令藍田方麵派出一些兵馬向西搜索,盡可能的確定漢人塢堡所在的位置,最好是能夠牽製住他們,若是可以直接連根拔起,自然再好不過。


    謝奕的奇兵突襲、苻菁的生死未卜,讓苻雄也想先給這些漢人一個教訓。


    自己收拾不了你們,藍田那邊的氐人大軍可不是吃幹飯的。


    苻萇和苻生那兩個小子,對付一下這些本地鄉民,還不是手到擒來?


    之前沒有你們的罪證,現在卻已經是鐵證如山,倒要看你們還想往哪裏跑?


    可是就在剛剛,苻雄收到了從長安過來的急報。


    桓溫大軍已經再次開拔,向著藍田逼近,藍田告急!


    甚至就連一向狠勇無畏的淮南王苻生,都主動提出了希望長安派遣援兵,最好是苻雄麾下這四千精銳的騎兵。


    至於從藍田派遣兵馬去掃蕩長安城南,轉眼就成了不可能的任務。


    藍田大軍自保還來不及呢。


    這也是苻雄之前怎麽也沒有料到的。


    在謝奕這個前鋒被擊潰之後,桓溫並沒有率領大軍氣勢洶洶的殺上來複仇——在確定謝奕隻是寡不敵眾,前方並沒有計謀和埋伏時,這應該是更正確的選擇,畢竟報仇雪恨也是一個不錯的理由以振奮士氣——而是率軍屯駐在商洛,不再前進。


    對此,苻雄和苻健也曾經討論過,認為最大的可能就是桓溫缺少足夠支撐大軍在野外作戰的糧食。


    繼續向北推進,戰鬥不知道要在哪裏中止,也不知道要耗費多少時間,自然也就不知道要耗費多少糧食。


    桓溫的糧食應該已經到了很危險的地步,不然也不至於連向前再走一步的勇氣都沒有。


    這也讓苻健堅信,自己現在堅持並且正努力推動的搶收糧食,並且最後堅壁清野的戰略是正確的。


    隻要再拖一拖,桓溫將會不戰而退。


    可是現在,桓溫竟然北上了!


    為什麽?


    他的糧食從哪裏來的,為什麽之前沒有,現在反而就有了?


    現在可不是收獲的季節。


    饒是足智多謀如苻雄,此時也有一種深深的無力感。


    氐人立足關中,終歸隻有苻健這一代人。


    時間太短了,而且氐人的數量也太少了。


    苻雄沒有辦法把每個氐人都都變成兩個,不然的話他或許並不著急如何應對桓溫。


    藍田方麵的求援,很急迫。


    但是前方,子午穀的情況,更急迫。


    苻雄此時也必須要做出取舍。


    若是救援了子午穀,擊敗謝奕和司馬勳,或許還能夠率軍再馳援藍田,可是若是救援藍田,那就真的來不及了······


    拿起來水囊倒了倒,已經空蕩蕩。


    苻雄抿了抿有些幹裂的嘴唇,又看了一眼前方的道路。


    親衛見狀,急忙想要送上來水囊,卻被苻雄伸手拒絕。


    他知道自己的口渴是因為內心的焦灼,因此此時喝再多的水都沒有用。


    要從根源上解決問題才行。


    當即,他翻身上馬,朗聲說道:“兒郎們,前進,子午穀!”


    氐人騎兵轟然應諾,馬蹄踏動大地,氣勢洶洶。


    ————————-


    苻雄焦急而煩躁,杜英卻很悠閑。


    尤其是在知道了桓溫已經率軍北上之後。


    消息從藍田前往苻雄所在的地方,還需要傳令兵繞路。


    而關中盟獲取藍田那邊的消息卻不需要。


    算算時間,這個時候桓溫應該已經和藍田的氐人打起來了吧?


    這關中,真的要熱鬧起來了。


    而且讓杜英真正舒心的是,桓溫北上藍田,說明了兩個問題。


    一個是桓溫至少短時間內不需要麵臨糧食短缺的問題了,不然的話,桓溫也不會貿然向前進攻,這自然就意味著藍田那邊的戰事會讓氐人足夠頭疼。


    這也意味著隻要謝奕能夠突破子午穀口,讓司馬勳的巴蜀晉軍進入關中,那麽整個關中的局勢將會被徹底改變,兩線作戰的氐人根本不是桓溫的對手。


    否則,就算是司馬勳殺進來,也不過是孤軍作戰罷了。


    而第二個問題,自然就是關中盟自己的安全問題了,之前杜英也不是沒有擔心過,苻生或者苻萇會抽調一支偏師先過來收拾他們這些秦國的“叛徒”。


    對此,杜英也不是一點兒準備都沒有。


    他率軍南下,隨著謝奕進攻子午穀,而各家塢堡之中,留守的族老、家臣們也不是什麽事都不做,靠近北邊的林氏、杜氏塢堡,都已經被動員起來,家族之中的老弱先盡量向南轉移,大不了就直接帶著人退入周氏背後的終南山。


    氐人是不可能在這個時候緊追不放的。


    與此同時,各家也都派出了大量留守的青壯,在家中有經驗的老者、長輩帶領下,將關中盟的斥候探查區域一直鋪到靠近藍田的位置。


    畢竟沒有誰比他們更熟悉這周圍的道路,也沒有誰比他們更合適在這片土地上掩藏自己的目的。


    至於身份,本來就是老實巴交的農民,就算是真的遇到了氐人的斥候之類的,也能本色出演,甚至還可以帶錯路什麽的。


    不過現在來看,這些事倒是不用忙乎了。


    不可能再有氐人前來進攻關中盟,他們忙不過來的。


    因此杜英需要操心的,就是怎麽攔住苻雄。


    而苻雄正如所料,如約而至。


    四千騎兵奔馳,自然是聲勢浩大,也讓不少關中盟士卒們都臉色發白,一個個攥緊了手中的兵刃。


    多日來的訓練,至少已經讓他們銘記了一個道理。


    手中的兵刃,就是在混戰之中、衝鋒之中,甚至於逃命之中,能夠保護自己的最大依仗。


    丟盔棄甲,隻會讓你在麵對敵人的時候更加脆弱。


    杜英瞥了一眼身邊的韓胤。


    還真別說,這家夥到底是多年奔逃的流民出身,是見識過一些場麵的,此時隻是微微探頭,盯著已經出現在道路盡頭的身影,臉上並沒有多少緊張之意,甚至還有點兒躍躍欲試。


    嗯,“打了就跑,真刺激!”的這種躍躍欲試。


    不錯,韓胤就是杜英選定的第一道阻擊線的統領。


    這家夥膽子大、武藝高,而且人也挺機靈,至少臨陣應變的能力強。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晉末多少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然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然籇並收藏晉末多少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