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奕的臉色亦是一沉。


    之前他們都慶幸於苻雄不在,慶幸於氐人的反應遲鈍以及兵馬的數量很少。


    但是現在轉念一想,苻雄之所以不在,肯定不是因為氐人已經打算放棄子午穀口的防備,而是因為藍田或者略陽方向吃緊,苻雄必須要過去增援罷了。


    既然如此,苻雄肯定也不可能完全不在意子午穀這邊。


    說到底,他將苻菁這點兒人馬留在這裏,就是布下一個空城計而已。


    司馬勳殺上來就鐵定露餡兒的那種。


    而且苻雄還專門讓苻菁修築起來了穀口位置的壁壘,甚至還是麵向於南北兩個方向的壁壘,這說明苻雄已經做好了讓苻菁率軍死守此地、固守待援的準備。


    換句話說,即使是晉軍真的從北方繞路殺過來,苻菁都能堅持一下。


    準備的很周全。


    因此一旦子午穀生變,苻雄必然會馳援。


    到時候數千騎兵黑壓壓的殺過來,如何能擋?


    “那賢侄認為,應當如何是好?”謝奕的神色變得肅然。


    這一次,他不像是在聆聽後生晚輩的看法,而是在正兒八經的詢問計策。


    杜英正色說道:


    “既然子午穀是氐蠻所必救,那麽從子午穀通往長安、略陽等地的道路總共就隻有幾條,而其中道路寬闊、適合於騎兵快速奔馳前進的,就隻有一條官道,直通長安。因此可想而知,苻雄救援,必會走這條路。”


    謝奕點頭,杜英的這個判斷他還是相信的。


    天水、略陽方向,也就是涼州王擢發起進攻的方向,王擢這個家夥是典型的牆頭草,作戰肯定不會賣力,頂多就是四下搶掠一番罷了,根本不足以對氐人形成威脅,不然當初苻雄就應該坐鎮岐山,防止王擢向東進攻,而不是坐鎮子午穀了。


    畢竟子午穀穀口可遠比岐山那邊的地形地勢來的險要。


    因此苻雄此時返迴長安,準備支援藍田戰事的可能更高。


    當然,謝奕不知道的是,杜英看上出除了出身杜陵杜氏之外,和遠在武威的杜氏沒有任何的聯係,連一個官銜都是空頭官銜,但是實際上杜氏這些年在關中經營的情報網絡,一直在為杜英所用。


    苻雄在哪裏,杜英並不知道。


    曆經戰亂衝擊之後,這還是杜英的祖父輩創立下來的情報網絡,當然也已經七零八落,而且像是華陰客棧的負責人老牛這種,都已經上了年紀,自然能力已經比不上當年。


    憑借這樣的情報網絡,想要刺探到敵人的軍事機密,顯然不太靠譜,但是想要傳遞消息還是足夠的。


    因此杜英很清楚,現在王擢在天水那邊發起的進攻並沒有想象之中的那麽猛烈,不過是小打小鬧罷了。


    這家夥演技也是杠杠的,鬧得整個關中,不分敵我,都覺得他的威脅或者貢獻很大,實際上就隻是在雙方邊界上反複橫跳、來迴摩擦罷了。


    或許這也算是一個本事。


    當然,這樣的挑釁是不足以引來苻雄的。


    苻雄隻可能在長安,在得知子午穀遇襲之後,也隻可能順著長安延伸過來的官道南下。


    得出這個結論,謝奕是根據經驗,杜英是根據情報,不管怎麽說,此時兩人達成了共識。


    “我們圍點,”杜英伸手指了指前方的壁壘,又攥緊拳頭,“打援!”


    圍點打援,後世解放軍克敵製勝的法寶,屢試不爽了。


    尤其是在攻堅力量不足,而敵軍又有強援在外的時候。


    杜英當然不介意拿過來用一用。


    “妙也!”謝奕撫掌感慨,“之前本將隻看眼前,卻忽略了身後,有賴賢侄點醒,此戰若勝,賢侄功不可沒;此戰若敗,個中責任,謝某一人擔之!”


    杜英心中亦然升起來感動之意。


    隻是謝奕這句話,就很令人放心了。


    有如此主將,也難怪將士們願意用命。


    謝奕旋即想到了什麽,不由得收起來感慨之意:“本將現在的兵馬不過三千,想要設下埋伏,恐怕心有餘而力不足啊。”


    杜英微笑著說道:“將軍莫要忘了,我關中盟將士,猶然還有千人。”


    “但是······”謝奕登時皺眉。


    旁邊的晉軍將領們也都下意識交換了一個眼神。


    真的不是我們有想要嘲諷盟友的意思,隻是憑借你們這千人,恐怕還不夠人家苻雄塞牙縫的。


    謝奕等人的擔憂,顯然也出現在關中盟的幾個家主臉上。


    如果說之前的關中盟,更像是初生牛犢不怕虎,那麽現在見識了戰爭的殘酷、氐人的兇狠之後,這幾個家主實際上都難免有些畏懼。


    突襲氐人的三千騎兵,都能打成這樣,那他們要是直麵苻雄率領的騎兵,人數甚至有可能還在這之上,又應該如何是好?


    打不過,好像溜。


    杜英微笑著說道:


    “既然將軍有所擔憂,那不如這樣,我關中盟留下來五百兵馬,幫助將軍進攻,也算是打磨一下關中盟士卒,而將軍予我五百人,這樣有本地關中盟士卒配合,又有王師精銳攘助,或許更有希望。”


    謝奕遲疑一會兒,方才斟酌道:


    “本將麾下兵馬三千,賢侄麾下兵馬千餘,讓賢侄率領一千人去埋伏苻雄,本將終歸有所擔心。這樣吧,賢侄既然想要鍛煉麾下兵馬,則予我兩百人,而本將予爾七百人。


    若是如此的話······賢侄有一千五百人,其中更有我麾下將士七百,或可與苻雄一戰,本將這裏兩千五百人,亦然能應付的過來,這也算是······湊個整。賢侄以為如何?”


    杜英還沒有說話,旁邊的晉軍將領臉色都已經變得有些怪異,各家家主甚至有種欲哭無淚的感覺。


    湊個整?


    這是湊個整就能解決的問題麽?


    這個整恐怕得湊到五千、一萬的,才能解決問題吧?


    謝奕並沒有在意周圍的目光,隻是看著杜英。


    莫名的,他對杜英很是信任,覺得這個年輕人剛剛所說的並不是大話。


    杜英直接一拱手:“多謝伯父信任。”


    “等爾凱旋,你我一醉方休。”謝奕亦是慨然說道。


    伏擊苻雄,鬧不好就會被苻雄反殺,他當然清楚個中兇險。


    因此謝奕又忍不住補充了一句:“莫要逞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晉末多少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然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然籇並收藏晉末多少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