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迴 言差意錯聶嫂說媒遭挫敗 語誇情虛趙婆煮茶攬肥差(中)
話說聶嫂懊惱的從樹蔭街鍾明荷家出來,便徑直去盧府向盧嘉瑞稟報說媒不諧的音耗。
“這個鍾明荷,真是不識抬舉,就這麽個寡婦,當自己是金枝玉葉!我好說歹說的,把盧老爺家境人才行跡說得萬般的好處,她倒好,一會說要與老母相依為命啦,一會說心已死啦,就說不願再醮。最後竟然還不給老娘一點麵子,似乎要逐客的意思,小媳婦是好沒趣的走出她家門!”聶嫂進得盧嘉瑞書房門,向盧嘉瑞行過禮,未及坐下,便數說道。
“謔,她有這般張致麽?”盧嘉瑞笑著問道。
當然,盧嘉瑞也沒想到,鍾明荷會這麽幹脆的迴絕聶嫂。他讓聶嫂去說媒,隻說是看上了那座宅子裏叫鍾明荷的女子,是喪偶的,並沒有將原先他們之間有過的往事告訴聶嫂。聶嫂以為以盧嘉瑞的身家,去說合一個喪夫的寡婦,實是一樁手到拾來的容易買賣,隻等著收謝媒錢就好了。她是興衝衝的去了,不想居然會碰了個硬硬的釘子。
“盧老爺您不知道,那婦人有多難說話,小媳婦磨破嘴皮,說到口幹舌燥,愣是說不通。想是她鐵定不想再醮的了,否則憑小媳婦這張利嘴,不知都將多少死鬼說活生天,將多少驢兒說倒著推磨,有個說不服的?”聶嫂說道,“不過,話說迴來,雖然沒說成好事,到底小媳婦盡心竭力,為盧老爺辛苦跑了一趟,那驢兒都跑得喘著粗氣,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也讓盧老爺知曉了那根朽木不可雕的。小媳婦敢請盧老爺也打賞些兒,給小媳婦討碗茶喝!”
“也行,辛苦聶嫂了!”盧嘉瑞隻好讓逢誌拿三百文銅錢賞給聶嫂,打發她迴去了。
其實,盧嘉瑞一直就惦念著鍾明荷。他早已被鍾明荷的美麗姿容、幾分率性和大家閨秀獨有的氣質所深深吸引,盡管鍾明荷曾為人婦且生兒育女,盡管自己也已娶有妻妾幾房,但他依然覺得遇上鍾明荷是前世的緣、今生之幸,搭救她、幫扶她,雖是機緣,雖是同情可憐她,也是心有所屬,情有所悅。
盧嘉瑞早就想使人去求親了,但剛迴到聊城時候各種的忙,又湊巧月娘有孕,他不想多事,怕引起月娘不開心。同時他想鍾明荷經受一連串的磨難剛剛過去,父親、夫君死了,兒子散失,女兒不知死活,怕是心情不好,一時也難以接受再醮之事。盧嘉瑞就忍耐著性子等待,讓時間慢慢衝淡了鍾明荷的悲戚再說,就這麽耽擱了下來。
盧嘉瑞也不想私下裏去會鍾明荷,一來不想惹人閑言碎語,二來怕萬一鍾明荷不高興,看輕了自己,反致壞事。所以,一直以來,盧嘉瑞也很想,卻都沒有去看鍾明荷,隻是使逢誌時常過來通問情狀,接濟錢糧衣著生活各物,確保鍾明荷母女生活無憂。
如今,時日過去這麽久了,盧嘉瑞想明荷的憂傷應該已慢慢的淡去,都已經開出炊餅鋪子,謀劃新生活了,他便覺得是提親迎娶明荷進府的時候了。
那日,正巧碰到聶嫂提著籃子到府裏來賣花翠,盧嘉瑞便叫她前去說媒,不想聶嫂卻碰了個釘子迴來。他也不知聶嫂是怎麽說的,還是鍾明荷真的不願再醮。但盧嘉瑞卻堅信,鍾明荷一定不會拒絕他的。
難道她的憂戚還沒有過去麽?看來不是,不是都開餅鋪要開始新生活了嗎?難道要我親自去會她,她方肯應允麽?說起來也不應該,男婚女嫁,本就該由父母做主,媒人作伐,行聘定迎娶之禮,正正當當的嫁入夫家之門,豈好私相苟且通款?鍾明荷是大家閨秀出身,此事定然不會馬虎的。
聶嫂的這次說媒作伐的挫敗,也讓盧嘉瑞感覺到有些莫名其妙的。
聶嫂被鍾明荷迴絕了迴來,讓盧嘉瑞一時摸不著頭腦,隻好再次放下心頭戀念,暫時也不去理會她。
一日早飯後,盧嘉瑞帶著逢誌,到瑞豐糧油食雜鋪去巡看。在鋪裏看了一圈,他來到掌櫃房,問湯家盛道:
“近來鋪子裏買賣可好?”
“迴老爺,買賣甚好。”湯家盛迴答道。
“竇記炊餅鋪那邊拿來的炊餅好賣不好賣?”盧嘉瑞又問道。
“很好賣,這炊餅好吃,價錢實惠,賣得挺好,怕是把鋪裏包子饅頭的客都搶去了一些了!”湯家盛說道,“這竇記炊餅原先是老爺叫去拿來賣的,不知老爺有沒有想到會搶掉一些買自家包子饅頭的客。”
“這個不打緊,賣人家的炊餅也是賺錢的嘛,又不是白白幫著別人賣。開鋪做買賣,隻為著賺錢,還分什麽誰做的東西?”盧嘉瑞說道,“方才我看了,這包子饅頭和炊餅擺在案桌上賣,通通堆在一起,也不知道誰做的,什麽名頭。湯掌櫃,不如這樣,你叫個夥計去找柴榮,讓他幫做兩個木牌架子,一個上麵書寫‘瑞豐包子饅頭’,一個上麵書寫‘竇記炊餅’,往後就擺在案桌上做標記,讓人知道這包子饅頭和炊餅的名號。這樣既可以分別這兩樣東西是不同人家所做,也方便客人傳揚貨品名號,傳開後會賣得更旺的。”
“是,老爺!”湯家盛說道,“不過,如要傳揚我家的包子饅頭名號,小可明白,人家的炊餅俺們傳揚他作甚?不如就做一個木牌好了!”
“你不要這麽小心眼,炊餅好賣,咱們不也是賺得更多嗎?何必在乎多做一個木牌?況且,你隻做一個,客人不特意問,還不是以為這炊餅也是咱們‘瑞豐’做的?”盧嘉瑞說道。
“小可明白了,明日就著人去找柴主管做木牌去。”湯家盛說道。
“寫字就到銅鑼街寫字鋪,讓卓老先生幫寫,就說是我盧嘉瑞家的鋪子,他都會寫一樣的字體。”盧嘉瑞說道,“還有,湯掌櫃,包子饅頭與炊餅這東西,無論天時冷熱,涼了就不好吃,你找盧嘉恭在鋪裏也砌個灶台,置辦鐵鍋蒸籠,專門用來溫熱包子饅頭與炊餅,日間就邊賣邊小火蒸著,敢情好賣得多!”
“嗯,小可也曾想到包子饅頭涼了不好吃,隻是沒想出什麽辦法來。小可就照老爺說的辦好了。”湯家盛說道。
“方才我看到隔壁的鋪子關著門的,原來賣糖餅的老兒敢是關張了?”盧嘉瑞又問道。
“是的,原先的糖餅鋪子關張了,店家老兒與老伴年老力衰,搬迴鄉下老家去,如今鋪子還沒人接手呢!”湯家盛說道。
“你跟我來,出去看看!”盧嘉瑞說道。
盧嘉瑞領著湯家盛,走到鋪子門外麵,來到隔壁鋪子門前。這時,街上人來人往,挑夫走卒穿行,攤販貨郎叫賣,頗為熱鬧。盧嘉瑞站在那裏看了一會,對湯家盛說道:
“如此熱鬧街市,鋪子還空著,真是浪費。我看就把鋪子租賃下來,將其與我家鋪子打通,擴大我家店鋪,然後鋪子裏多進些貨物來賣,不愁賺不迴錢的。”
“是的,老爺,這裏是鬧市。隻是俺們的鋪子擴大了,增加些什麽貨色好呢?”湯家盛想來都是安於本分,老爺吩咐幹什麽就幹什麽,一絲不苟的做,但很少自己想出什麽大主意。
“我看就增加賣蔬菜水果,當然凡是吃的都行。我家鋪子柴米油鹽醬醋茶都有了,南北幹雜也有了,又有包子饅頭和炊餅,還有丁哥的燒鹵,再加上蔬菜和水果,就齊了。人客到鋪子來,家裏日常要吃的都可以置辦齊,不必到第二家,這樣極好。”盧嘉瑞得意地說道。
“那幹脆酒也賣好了,這樣喝的也齊了。”湯家盛這時卻開了竅似的想到了這一招,急忙說道。
“好,就這樣,原來他鋪子的糖餅買賣也一並接過來。你抓緊把鋪子租賃過來,免得被別人接了去。”盧嘉瑞高興地說道,“租賃過來之後就抓緊打通改造,這些事你直接找柴榮和盧嘉恭他們就行了,很快的。”
“是,老爺!”湯家盛也十分興奮,應喏道。對他來說,鋪子大了,賣的貨品就多,管的夥計也會多起來,買賣做大了,他這個主管在府裏的地位就會提高,俸銀和花紅也會增加。
盧嘉瑞和湯家盛迴到鋪子裏掌櫃間,盧嘉瑞坐下喝茶,繼續跟湯家盛說話。
“湯掌櫃,往後鋪裏做什麽買賣,你要多留心注意,不需等我來說,自已也可以多想想門路,想好了稟報我就行了。”盧嘉瑞說道,“反正你這‘瑞豐’就做吃的喝的買賣,市上時下要什麽,你都可以做,隻要有人買,你就去找貨來賣。嗯,比如南北幹雜,各地土特產什麽的,看到或者想到好賣的,都可以販來賣。總之,鋪麵擴大了,裏邊擺的滿滿當當,客人來,吃的喝的什麽都不缺,齊全了,各種東西反而更好賣。你看,一般糧鋪隻賣米麵,咱們‘瑞豐’一開始就賣米麵,賣南北幹雜,還賣油鹽醬醋,加了燒鹵,後邊加了茶,又加上包子饅頭,再加上炊餅,如今又要加上蔬菜水果和糖餅,買賣卻越來越好,往後還再加上什麽,你可以多想想。”
“是,老爺,小可明白了。”湯家盛應道,好像得到靈光點撥一般,點頭應接。
跟湯家盛交代明白,盧嘉瑞便起身走。到炊餅案桌前,他對夥計說道:
“給我一個炊餅,掰成兩半。”
他說罷,轉身叫逢誌進來,對逢誌說道:
“拿十文炊餅錢給夥計!”
“老爺在自家鋪子吃個炊餅,不必給錢了。”在旁的湯家盛說道。
“那怎麽行,湯掌櫃你要記住,這裏就是做買賣,不管誰在這裏買東西,必須得給錢,誰也不能例外,規矩清楚,賬目明白!”盧嘉瑞對湯家盛說道。
“是,老爺說的是,小可往後一定牢記老爺訓示!”湯家盛隻好又點頭應答道。
“你方才說早飯吃得不夠飽,這一半給你,”盧嘉瑞從夥計處接過炊餅,把大半的遞給逢誌,自己拿小半的吃,一邊說道,“我早飯吃飽了,但想著這炊餅好吃,解個饞!”
“多謝老爺!”逢誌接過炊餅,說道,然後就吃起來。
“湯掌櫃,我走了,你忙你的吧!”盧嘉瑞說罷,就帶著逢誌出了“瑞豐”。(本迴未完待續)
話說聶嫂懊惱的從樹蔭街鍾明荷家出來,便徑直去盧府向盧嘉瑞稟報說媒不諧的音耗。
“這個鍾明荷,真是不識抬舉,就這麽個寡婦,當自己是金枝玉葉!我好說歹說的,把盧老爺家境人才行跡說得萬般的好處,她倒好,一會說要與老母相依為命啦,一會說心已死啦,就說不願再醮。最後竟然還不給老娘一點麵子,似乎要逐客的意思,小媳婦是好沒趣的走出她家門!”聶嫂進得盧嘉瑞書房門,向盧嘉瑞行過禮,未及坐下,便數說道。
“謔,她有這般張致麽?”盧嘉瑞笑著問道。
當然,盧嘉瑞也沒想到,鍾明荷會這麽幹脆的迴絕聶嫂。他讓聶嫂去說媒,隻說是看上了那座宅子裏叫鍾明荷的女子,是喪偶的,並沒有將原先他們之間有過的往事告訴聶嫂。聶嫂以為以盧嘉瑞的身家,去說合一個喪夫的寡婦,實是一樁手到拾來的容易買賣,隻等著收謝媒錢就好了。她是興衝衝的去了,不想居然會碰了個硬硬的釘子。
“盧老爺您不知道,那婦人有多難說話,小媳婦磨破嘴皮,說到口幹舌燥,愣是說不通。想是她鐵定不想再醮的了,否則憑小媳婦這張利嘴,不知都將多少死鬼說活生天,將多少驢兒說倒著推磨,有個說不服的?”聶嫂說道,“不過,話說迴來,雖然沒說成好事,到底小媳婦盡心竭力,為盧老爺辛苦跑了一趟,那驢兒都跑得喘著粗氣,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也讓盧老爺知曉了那根朽木不可雕的。小媳婦敢請盧老爺也打賞些兒,給小媳婦討碗茶喝!”
“也行,辛苦聶嫂了!”盧嘉瑞隻好讓逢誌拿三百文銅錢賞給聶嫂,打發她迴去了。
其實,盧嘉瑞一直就惦念著鍾明荷。他早已被鍾明荷的美麗姿容、幾分率性和大家閨秀獨有的氣質所深深吸引,盡管鍾明荷曾為人婦且生兒育女,盡管自己也已娶有妻妾幾房,但他依然覺得遇上鍾明荷是前世的緣、今生之幸,搭救她、幫扶她,雖是機緣,雖是同情可憐她,也是心有所屬,情有所悅。
盧嘉瑞早就想使人去求親了,但剛迴到聊城時候各種的忙,又湊巧月娘有孕,他不想多事,怕引起月娘不開心。同時他想鍾明荷經受一連串的磨難剛剛過去,父親、夫君死了,兒子散失,女兒不知死活,怕是心情不好,一時也難以接受再醮之事。盧嘉瑞就忍耐著性子等待,讓時間慢慢衝淡了鍾明荷的悲戚再說,就這麽耽擱了下來。
盧嘉瑞也不想私下裏去會鍾明荷,一來不想惹人閑言碎語,二來怕萬一鍾明荷不高興,看輕了自己,反致壞事。所以,一直以來,盧嘉瑞也很想,卻都沒有去看鍾明荷,隻是使逢誌時常過來通問情狀,接濟錢糧衣著生活各物,確保鍾明荷母女生活無憂。
如今,時日過去這麽久了,盧嘉瑞想明荷的憂傷應該已慢慢的淡去,都已經開出炊餅鋪子,謀劃新生活了,他便覺得是提親迎娶明荷進府的時候了。
那日,正巧碰到聶嫂提著籃子到府裏來賣花翠,盧嘉瑞便叫她前去說媒,不想聶嫂卻碰了個釘子迴來。他也不知聶嫂是怎麽說的,還是鍾明荷真的不願再醮。但盧嘉瑞卻堅信,鍾明荷一定不會拒絕他的。
難道她的憂戚還沒有過去麽?看來不是,不是都開餅鋪要開始新生活了嗎?難道要我親自去會她,她方肯應允麽?說起來也不應該,男婚女嫁,本就該由父母做主,媒人作伐,行聘定迎娶之禮,正正當當的嫁入夫家之門,豈好私相苟且通款?鍾明荷是大家閨秀出身,此事定然不會馬虎的。
聶嫂的這次說媒作伐的挫敗,也讓盧嘉瑞感覺到有些莫名其妙的。
聶嫂被鍾明荷迴絕了迴來,讓盧嘉瑞一時摸不著頭腦,隻好再次放下心頭戀念,暫時也不去理會她。
一日早飯後,盧嘉瑞帶著逢誌,到瑞豐糧油食雜鋪去巡看。在鋪裏看了一圈,他來到掌櫃房,問湯家盛道:
“近來鋪子裏買賣可好?”
“迴老爺,買賣甚好。”湯家盛迴答道。
“竇記炊餅鋪那邊拿來的炊餅好賣不好賣?”盧嘉瑞又問道。
“很好賣,這炊餅好吃,價錢實惠,賣得挺好,怕是把鋪裏包子饅頭的客都搶去了一些了!”湯家盛說道,“這竇記炊餅原先是老爺叫去拿來賣的,不知老爺有沒有想到會搶掉一些買自家包子饅頭的客。”
“這個不打緊,賣人家的炊餅也是賺錢的嘛,又不是白白幫著別人賣。開鋪做買賣,隻為著賺錢,還分什麽誰做的東西?”盧嘉瑞說道,“方才我看了,這包子饅頭和炊餅擺在案桌上賣,通通堆在一起,也不知道誰做的,什麽名頭。湯掌櫃,不如這樣,你叫個夥計去找柴榮,讓他幫做兩個木牌架子,一個上麵書寫‘瑞豐包子饅頭’,一個上麵書寫‘竇記炊餅’,往後就擺在案桌上做標記,讓人知道這包子饅頭和炊餅的名號。這樣既可以分別這兩樣東西是不同人家所做,也方便客人傳揚貨品名號,傳開後會賣得更旺的。”
“是,老爺!”湯家盛說道,“不過,如要傳揚我家的包子饅頭名號,小可明白,人家的炊餅俺們傳揚他作甚?不如就做一個木牌好了!”
“你不要這麽小心眼,炊餅好賣,咱們不也是賺得更多嗎?何必在乎多做一個木牌?況且,你隻做一個,客人不特意問,還不是以為這炊餅也是咱們‘瑞豐’做的?”盧嘉瑞說道。
“小可明白了,明日就著人去找柴主管做木牌去。”湯家盛說道。
“寫字就到銅鑼街寫字鋪,讓卓老先生幫寫,就說是我盧嘉瑞家的鋪子,他都會寫一樣的字體。”盧嘉瑞說道,“還有,湯掌櫃,包子饅頭與炊餅這東西,無論天時冷熱,涼了就不好吃,你找盧嘉恭在鋪裏也砌個灶台,置辦鐵鍋蒸籠,專門用來溫熱包子饅頭與炊餅,日間就邊賣邊小火蒸著,敢情好賣得多!”
“嗯,小可也曾想到包子饅頭涼了不好吃,隻是沒想出什麽辦法來。小可就照老爺說的辦好了。”湯家盛說道。
“方才我看到隔壁的鋪子關著門的,原來賣糖餅的老兒敢是關張了?”盧嘉瑞又問道。
“是的,原先的糖餅鋪子關張了,店家老兒與老伴年老力衰,搬迴鄉下老家去,如今鋪子還沒人接手呢!”湯家盛說道。
“你跟我來,出去看看!”盧嘉瑞說道。
盧嘉瑞領著湯家盛,走到鋪子門外麵,來到隔壁鋪子門前。這時,街上人來人往,挑夫走卒穿行,攤販貨郎叫賣,頗為熱鬧。盧嘉瑞站在那裏看了一會,對湯家盛說道:
“如此熱鬧街市,鋪子還空著,真是浪費。我看就把鋪子租賃下來,將其與我家鋪子打通,擴大我家店鋪,然後鋪子裏多進些貨物來賣,不愁賺不迴錢的。”
“是的,老爺,這裏是鬧市。隻是俺們的鋪子擴大了,增加些什麽貨色好呢?”湯家盛想來都是安於本分,老爺吩咐幹什麽就幹什麽,一絲不苟的做,但很少自己想出什麽大主意。
“我看就增加賣蔬菜水果,當然凡是吃的都行。我家鋪子柴米油鹽醬醋茶都有了,南北幹雜也有了,又有包子饅頭和炊餅,還有丁哥的燒鹵,再加上蔬菜和水果,就齊了。人客到鋪子來,家裏日常要吃的都可以置辦齊,不必到第二家,這樣極好。”盧嘉瑞得意地說道。
“那幹脆酒也賣好了,這樣喝的也齊了。”湯家盛這時卻開了竅似的想到了這一招,急忙說道。
“好,就這樣,原來他鋪子的糖餅買賣也一並接過來。你抓緊把鋪子租賃過來,免得被別人接了去。”盧嘉瑞高興地說道,“租賃過來之後就抓緊打通改造,這些事你直接找柴榮和盧嘉恭他們就行了,很快的。”
“是,老爺!”湯家盛也十分興奮,應喏道。對他來說,鋪子大了,賣的貨品就多,管的夥計也會多起來,買賣做大了,他這個主管在府裏的地位就會提高,俸銀和花紅也會增加。
盧嘉瑞和湯家盛迴到鋪子裏掌櫃間,盧嘉瑞坐下喝茶,繼續跟湯家盛說話。
“湯掌櫃,往後鋪裏做什麽買賣,你要多留心注意,不需等我來說,自已也可以多想想門路,想好了稟報我就行了。”盧嘉瑞說道,“反正你這‘瑞豐’就做吃的喝的買賣,市上時下要什麽,你都可以做,隻要有人買,你就去找貨來賣。嗯,比如南北幹雜,各地土特產什麽的,看到或者想到好賣的,都可以販來賣。總之,鋪麵擴大了,裏邊擺的滿滿當當,客人來,吃的喝的什麽都不缺,齊全了,各種東西反而更好賣。你看,一般糧鋪隻賣米麵,咱們‘瑞豐’一開始就賣米麵,賣南北幹雜,還賣油鹽醬醋,加了燒鹵,後邊加了茶,又加上包子饅頭,再加上炊餅,如今又要加上蔬菜水果和糖餅,買賣卻越來越好,往後還再加上什麽,你可以多想想。”
“是,老爺,小可明白了。”湯家盛應道,好像得到靈光點撥一般,點頭應接。
跟湯家盛交代明白,盧嘉瑞便起身走。到炊餅案桌前,他對夥計說道:
“給我一個炊餅,掰成兩半。”
他說罷,轉身叫逢誌進來,對逢誌說道:
“拿十文炊餅錢給夥計!”
“老爺在自家鋪子吃個炊餅,不必給錢了。”在旁的湯家盛說道。
“那怎麽行,湯掌櫃你要記住,這裏就是做買賣,不管誰在這裏買東西,必須得給錢,誰也不能例外,規矩清楚,賬目明白!”盧嘉瑞對湯家盛說道。
“是,老爺說的是,小可往後一定牢記老爺訓示!”湯家盛隻好又點頭應答道。
“你方才說早飯吃得不夠飽,這一半給你,”盧嘉瑞從夥計處接過炊餅,把大半的遞給逢誌,自己拿小半的吃,一邊說道,“我早飯吃飽了,但想著這炊餅好吃,解個饞!”
“多謝老爺!”逢誌接過炊餅,說道,然後就吃起來。
“湯掌櫃,我走了,你忙你的吧!”盧嘉瑞說罷,就帶著逢誌出了“瑞豐”。(本迴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