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迴 藥行新張厘定買賣規矩 知縣蒞任墮入酒色迷局(下)
探得陶老爺將要離開聊城的前一日晚上,吃過晚飯,盧嘉瑞帶上逢誌,打馬駝上邱福準備好的贈禮,再拿上一百兩紋銀包好,一起來到縣衙門後邊宅院。打門後,門童出來,早認得是盧嘉瑞和逢誌,便讓將馬拴一邊,叫另一個小廝看著,領他們進去。
陶老爺正在書房裏喝茶,聽得盧嘉瑞來拜訪,趕忙迎出來,見禮畢,將盧嘉瑞讓進房裏。
兩人在書房裏分賓主坐定,陶老爺吩咐下人上茶,寒暄畢,便問盧嘉瑞道:
“下官離任,即將啟程往博州,聚源兄何事夤夜來訪?”
盧嘉瑞吩咐逢誌將贈禮抬上來,放下,說道:
“陶老爺在聊城做父母官多年,勤政愛民,為聊城百姓興利除弊,夙夜操勞,如今榮升博州知府,也足見朝廷之肯定。在下作為聊城百姓之一,在老爺離任之際,特來看望送別。”盧嘉瑞頓一頓,等逢誌出去,便又說道,“在下這麽多年以來也一直得到陶老爺關顧照拂,深感老爺恩德,故而也略備些許薄禮敬獻,在陶老爺新任上賞人用!”
盧嘉瑞說畢,便從袖中拿出禮單帖子,呈放在陶老爺茶幾上,補充說道:
“這點銀子給陶老爺作路上盤費及到博州任上補助安家之資。”
“聚源兄也太客氣了!”陶老爺瞟一眼那禮單帖子,說道,“下官就將離任,往後也就幫不了你什麽,你還破費做什麽?”
“人說‘滴水之恩,湧泉以報’,陶老爺這些年來對我盧嘉瑞關顧照拂甚多,我豈會因老爺離任而忘情?況且博州任上就直管著聊城縣,如說從前是父母官,往後便是祖父母之官了,怕往後有事還少不得請陶老爺迴護照拂呢!”盧嘉瑞笑著說道。
“說起來下官在聊城任上,也得到了聚源兄不少的幫忙,讓下官諸事輕鬆不少!”陶老爺說道,“家事就不必說了,聚源兄操辦放債事,下官分潤不少,讓下官不必為家裏活計操心,在其它方麵自律許多,獲得為官清正的評定。就是這去年底到今春饑荒時節,聚源兄厚仁高義,長時間施粥之舉,以及在城裏築造的這兩座橋,都成了下官考評時政績的極重要事跡,這都是聚源兄的功勞!說到這些,下官能有升遷,還得多謝聚源兄呢!”
“陶老爺過謙了!這都是老爺施政有方,在下何敢沾上半點功勞?”盧嘉瑞謙虛說道。
“聚源兄有沒有想過把買賣做到博州去?”陶老爺喝了一口茶,看一看盧嘉瑞,說道,“如若到博州去做,還是下官任上,聚源兄一定可以在博州把買賣做得更大的!”
“嗯,我看我還就在聊城做吧,這裏甚好,家業根基都在這裏,不想再挪騰了。而人不過去,買賣便就做不好,都說‘力不到,不為財’嘛!”盧嘉瑞想了想,又說道,“不過,陶老爺知道我家的瑞恭榮築造工坊很能做些工程,老爺到博州後,有築造方麵的事情,記得使人來告知一聲,我便派他們去做好了。當然,陶老爺放心,規矩與在聊城時一般,分毫不少的!”
“知道了,聚源兄重信義,往後在博州任上,有什麽可以給聚源兄做的買賣,下官一定記得通報!”陶老爺說道。
“那好,在下這就告辭了!”盧嘉瑞起身作揖,說道,“老爺這兩日就走,在下明麵上就不相送了,陶老爺保重!”
“聚源兄保重!”陶三謙送盧嘉瑞到書房門口外,也作揖作別道。
送走了陶三謙老爺,聊城縣迎來了新任知縣白將度老爺。白老爺到任那日,他是午後到的聊城,縣衙門裏各部門長吏一起,到城北門外五裏地迎候。盧嘉瑞也被安排在迎候的人員名單中,他騎著他的黃驃馬,帶同逢誌一道前去。
眾人在驛道邊上亭子等了半個多時辰,方見到白老爺身影出現。白老爺年紀不到四十,說是舉人出身,正值盛年,看像個幹勁十足的官員。白老爺一行就數騎人馬,並未有車、轎相隨。白老爺一行走近,有小廝看到驛道邊上亭子迎候的官員,便馳馬過來,對眾人喊話道:
“新任聊城縣知縣白大人到!”
縣丞樂和安便領著眾官吏人等一起到驛道旁施禮,齊聲喊道:
“我等聊城縣官民迎候白大人蒞任主政!”
“有勞各位遠迎!”白將度走馬過來,下馬迴禮,說道,“下官初到貴地,不熟悉地方民情,各項政務,還需仰仗各位官員同心協力!望各位同僚屬員今後務必襄讚心力,以謀增益民眾福祉,確保聊城太平繁盛!”
“我等謹記白大人訓令,同心同德,做好本職差事!”眾官員應道。
“好,進城吧!”白將度說道。
“白大人,卑職縣丞樂和安,容卑職多問一句,如何不見大人家眷隨行?是否要安排差人前去接取?”縣丞樂和安問道。
“不必了,下官家小暫時還不能隨任前來,到能來時下官再派家人去接,就不勞樂大人費心了!”白將度說道。
“那好,我等縣衙門屬員各出分資,在城裏商人盧嘉瑞府上備辦了一席薄酒,算是為白大人接風洗塵,就請白大人隨我等一同前往吧!”樂和安說道,一邊把盧嘉瑞拉到前麵相見,說道。
“草民盧嘉瑞拜見白老爺!”盧嘉瑞跪地磕頭,說道,“家宅鄙陋,得迎白老爺辱臨,實乃榮幸之至!”
“你等本不必破費,”白將度說道,“但既然都已整備了,下官也不好拂了你等眾人的意,走吧!”
於是,盧嘉瑞起身上馬,與眾人一道返迴城中,領一眾官員迴到盧府宴飲去。
這麽一行十數騎人馬進得聊城縣城,徑直來到盧府。白將度對盧府宅院屋宇布局之宏闊、建築之精美以及亭苑花木栽種之優美都讚歎不絕,心裏就知道這定然是聊城縣城裏數一數二的豪門大戶,便撇開陪伴的縣丞、主簿、典史等官員,一意與盧嘉瑞攀談。
白將度問盧嘉瑞有多少田畝、做的什麽買賣等等,盧嘉瑞謙辭不致,而陪同的官員則頗為尷尬,新官上任不問政事,倒關心起一些本無瓜葛的商人事務來了。
盧嘉瑞領大家到芳菲苑逛了一番,就迴到客廳茶敘。這時,白將度才問起些衙門裏的事情來,縣丞、主簿、典史等陪坐各官員分別迴了話。
茶敘了半個多時辰,守備營守備成力鵬老爺、提刑司公事房理老爺、團練使邊鼎堅老爺、鈔關主事陽智通老爺陸續來到,於是,盧嘉瑞便領大家到宴客廳就坐開宴。
宴客廳早已擺開了三個桌席,依然是廣南酒樓的廚子掌勺,一色的廣南風味特色菜肴,酒也是聊城市麵上最好的麻姑酒。白將度老爺坐了主位,成力鵬老爺、房理老爺、邊鼎堅老爺、陽智通老爺、樂縣丞、華主簿作陪,盧嘉瑞列席陪坐。白老爺的隨員與其它官員人等坐其餘兩桌副席。
除了衙門征召來的三名官伎,盧嘉瑞早安排逢誌叫林羽琯領來司丹紋、辛碧淑兩個民伎,總計有六個倡優來席間彈唱助興。酒過三巡,菜肴上齊,吃到興致處,林羽琯一人在彈唱小曲,五個唱伎圍到主桌來斟酒遞酒,捧杯勸飲,好不酣暢熱鬧。如何見得這酒席的盛況?有詞《迷神引》為證:
佳肴滿桌廣南味,鮮鬆活色流涎;麻姑醇醪,聞香欲醉。秋風外,廳堂暉,暖閣帷。歌姬振柔腔,燕繞梁;樂師弄琴瑟,聲聲催!
推杯換盞,誰知夜幕垂;觥籌交錯,紅燭淚。輕歌曼舞,舊時調,莫相違。今宵樂,好為歡,奴與對。且將酥手把,如夢裏;嬌娘臂彎勸,醉無歸!
如此一場迎新官上任好酒席,吃到二鼔時分,衙門各官員不勝酒力,才陸陸續續的辭別歸去。
開宴之前,盧嘉瑞便與陽智通、林成通了聲氣,讓他們鼓動眾人多向白將度敬酒。白將度領受的敬酒頗多,此時已是醉不能行。經盧嘉瑞與縣丞樂和安熟商,樂縣丞便跟眾人說是衙門官舍床褥恐未齊備,加之白大人隻身到任,起居暫也無人伺候,莫若暫在盧府叨擾一晚,明日再做計較。
於是,盧嘉瑞交待邱福送白老爺的隨員們迴衙門官舍去,就留白老爺在府裏歇息。盧嘉瑞再吩咐逢誌將林羽琯和幾倡伎打發走了,悄悄留下辛碧淑,然後讓逢誌與辛碧淑一同將白老爺扶到花蝶苑東頭房中歇息。將要扶白老爺走時,盧嘉瑞叫過辛碧淑,耳語一番,辛碧淑頻頻點頭應承。
逢誌與辛碧淑將白老爺扶進房中,放到床上,然後逢誌到後邊去拿來一壺解酒茶,挑來兩桶熱水,便退了出來。辛碧淑自是按著盧嘉瑞的交代,伺候白老爺洗刷就寢。
辛碧淑將兩三盞熱茶灌將下去,白老爺便慢慢清醒過來。然後,辛碧淑將他衣裳除去,以熱水幫他擦身。白老爺拉著被褥蓋護身體,朦朧的雙眼便看清了伺候的美人。他心神興奮起來,神誌更清醒了許多,便不禁問道:
“姑娘不是方才彈唱的小優麽?怎在這裏?這裏什麽地方?”
“白老爺忽驚,奴正是方才彈唱侑酒的歌姬。這裏是盧府,就是盧嘉瑞老爺宅府。方才白老爺醉了,今夜就在這裏歇息,是盧老爺吩咐,讓奴在這裏伺奉老爺枕席!”辛碧淑迴道。
聽了辛碧淑這柔聲嗲氣的迴話,白將度明白了,他睜大尚有些醉意朦朧的雙眼,看著燭光下辛碧淑曼妙俊俏的身影,嬌嫩的臉龐兒,一股欲火已直衝胸臆!
待辛碧淑自己脫衣淨身畢,這邊白將度已急不可待的了。俗話說道“酒後色,亟要命”,看著赤身的辛碧淑走過來,婀娜的身子如同聖潔的仙女飄忽而至,未等她走到床邊,白將度便已似餓虎見到羔羊一般,下床跨出一步,一把將她攬過來,緊緊箍在懷裏。在一陣狂亂的摸抓親咂之中,白將度便將辛碧淑向床邊推去,兩人一同放倒床上,迫不及待地上演那顛鸞倒鳳歡愛事去了!
翌日早上,直到豔陽高照,白將度方才醒來。一夜春夢,數度風流之後,醒來時依然有些許困倦,睡眼惺忪。白將度看一旁,辛碧淑已經起來,在穿衣梳頭。
辛碧淑看到白將度起身,便趕緊過來坐床邊上,與他閑話。不一會,逢誌捧來一盤熱水,辛碧淑便伺候白將度梳洗穿衣。末了,辛碧淑對白將度說道:
“既然白老爺已梳洗畢,奴要先行告退了,以免人多嘴雜,閑言碎語的!早間茶飯,一會府裏自會有人來伺候的!”
辛碧淑向白將度深道萬福,就要辭別。
白將度趕忙摸摸衣袖,又摸摸衣兜,然後有些不自然的笑笑道:
“我沒隨身帶銀子,如何是好?”
“也不妨事的,盧老爺說過了,一會奴找盧老爺去便好。”辛碧淑再深道個萬福,便出了門。
逢誌早在外邊候著,見辛碧淑出門來,便跑出來帶到花園書房。盧嘉瑞已經在裏邊坐著,在看書。辛碧淑進去道個萬福:
“盧老爺早安!”
“哦,昨晚如何?伺候好客人沒有?”盧嘉瑞抬頭起來,看著辛碧淑,似乎要在她身上找些什麽蛛絲馬跡一般,問道。
“按老爺的吩咐,伺候得甚好!”辛碧淑迴答說道。
“說說看,我的客人滿意不滿意,滿足不滿足?”盧嘉瑞又問道。
“應當是極為滿意滿足的。”辛碧淑說著,臉頰都不由得紅起來,“尊客如饑餓的虎狼一般,折騰了奴半夜,弄了兩迴,累極了,才安樂睡死過去。方才早間,還欲要作弄,隻是實在起不來,才作罷哩!”
“那就好。客人有給你銀子麽?”盧嘉瑞問道。
“說來笑煞人,方才奴要走時,尊客摸摸衣衫,竟摸不出一個銅錢來!”辛碧淑說道。
“逢誌,你來,你拿四兩銀子給姐兒罷!”盧嘉瑞吩咐在外邊候著的逢誌道。
逢誌拿來銀子給了辛碧淑就出去了。辛碧淑收好銀子,道謝後就要走,盧嘉瑞叫住她道:
“姐兒,你且等等!”
盧嘉瑞為何將辛碧淑叫住,不讓她走了麽?欲知後事,且看下迴分解。
探得陶老爺將要離開聊城的前一日晚上,吃過晚飯,盧嘉瑞帶上逢誌,打馬駝上邱福準備好的贈禮,再拿上一百兩紋銀包好,一起來到縣衙門後邊宅院。打門後,門童出來,早認得是盧嘉瑞和逢誌,便讓將馬拴一邊,叫另一個小廝看著,領他們進去。
陶老爺正在書房裏喝茶,聽得盧嘉瑞來拜訪,趕忙迎出來,見禮畢,將盧嘉瑞讓進房裏。
兩人在書房裏分賓主坐定,陶老爺吩咐下人上茶,寒暄畢,便問盧嘉瑞道:
“下官離任,即將啟程往博州,聚源兄何事夤夜來訪?”
盧嘉瑞吩咐逢誌將贈禮抬上來,放下,說道:
“陶老爺在聊城做父母官多年,勤政愛民,為聊城百姓興利除弊,夙夜操勞,如今榮升博州知府,也足見朝廷之肯定。在下作為聊城百姓之一,在老爺離任之際,特來看望送別。”盧嘉瑞頓一頓,等逢誌出去,便又說道,“在下這麽多年以來也一直得到陶老爺關顧照拂,深感老爺恩德,故而也略備些許薄禮敬獻,在陶老爺新任上賞人用!”
盧嘉瑞說畢,便從袖中拿出禮單帖子,呈放在陶老爺茶幾上,補充說道:
“這點銀子給陶老爺作路上盤費及到博州任上補助安家之資。”
“聚源兄也太客氣了!”陶老爺瞟一眼那禮單帖子,說道,“下官就將離任,往後也就幫不了你什麽,你還破費做什麽?”
“人說‘滴水之恩,湧泉以報’,陶老爺這些年來對我盧嘉瑞關顧照拂甚多,我豈會因老爺離任而忘情?況且博州任上就直管著聊城縣,如說從前是父母官,往後便是祖父母之官了,怕往後有事還少不得請陶老爺迴護照拂呢!”盧嘉瑞笑著說道。
“說起來下官在聊城任上,也得到了聚源兄不少的幫忙,讓下官諸事輕鬆不少!”陶老爺說道,“家事就不必說了,聚源兄操辦放債事,下官分潤不少,讓下官不必為家裏活計操心,在其它方麵自律許多,獲得為官清正的評定。就是這去年底到今春饑荒時節,聚源兄厚仁高義,長時間施粥之舉,以及在城裏築造的這兩座橋,都成了下官考評時政績的極重要事跡,這都是聚源兄的功勞!說到這些,下官能有升遷,還得多謝聚源兄呢!”
“陶老爺過謙了!這都是老爺施政有方,在下何敢沾上半點功勞?”盧嘉瑞謙虛說道。
“聚源兄有沒有想過把買賣做到博州去?”陶老爺喝了一口茶,看一看盧嘉瑞,說道,“如若到博州去做,還是下官任上,聚源兄一定可以在博州把買賣做得更大的!”
“嗯,我看我還就在聊城做吧,這裏甚好,家業根基都在這裏,不想再挪騰了。而人不過去,買賣便就做不好,都說‘力不到,不為財’嘛!”盧嘉瑞想了想,又說道,“不過,陶老爺知道我家的瑞恭榮築造工坊很能做些工程,老爺到博州後,有築造方麵的事情,記得使人來告知一聲,我便派他們去做好了。當然,陶老爺放心,規矩與在聊城時一般,分毫不少的!”
“知道了,聚源兄重信義,往後在博州任上,有什麽可以給聚源兄做的買賣,下官一定記得通報!”陶老爺說道。
“那好,在下這就告辭了!”盧嘉瑞起身作揖,說道,“老爺這兩日就走,在下明麵上就不相送了,陶老爺保重!”
“聚源兄保重!”陶三謙送盧嘉瑞到書房門口外,也作揖作別道。
送走了陶三謙老爺,聊城縣迎來了新任知縣白將度老爺。白老爺到任那日,他是午後到的聊城,縣衙門裏各部門長吏一起,到城北門外五裏地迎候。盧嘉瑞也被安排在迎候的人員名單中,他騎著他的黃驃馬,帶同逢誌一道前去。
眾人在驛道邊上亭子等了半個多時辰,方見到白老爺身影出現。白老爺年紀不到四十,說是舉人出身,正值盛年,看像個幹勁十足的官員。白老爺一行就數騎人馬,並未有車、轎相隨。白老爺一行走近,有小廝看到驛道邊上亭子迎候的官員,便馳馬過來,對眾人喊話道:
“新任聊城縣知縣白大人到!”
縣丞樂和安便領著眾官吏人等一起到驛道旁施禮,齊聲喊道:
“我等聊城縣官民迎候白大人蒞任主政!”
“有勞各位遠迎!”白將度走馬過來,下馬迴禮,說道,“下官初到貴地,不熟悉地方民情,各項政務,還需仰仗各位官員同心協力!望各位同僚屬員今後務必襄讚心力,以謀增益民眾福祉,確保聊城太平繁盛!”
“我等謹記白大人訓令,同心同德,做好本職差事!”眾官員應道。
“好,進城吧!”白將度說道。
“白大人,卑職縣丞樂和安,容卑職多問一句,如何不見大人家眷隨行?是否要安排差人前去接取?”縣丞樂和安問道。
“不必了,下官家小暫時還不能隨任前來,到能來時下官再派家人去接,就不勞樂大人費心了!”白將度說道。
“那好,我等縣衙門屬員各出分資,在城裏商人盧嘉瑞府上備辦了一席薄酒,算是為白大人接風洗塵,就請白大人隨我等一同前往吧!”樂和安說道,一邊把盧嘉瑞拉到前麵相見,說道。
“草民盧嘉瑞拜見白老爺!”盧嘉瑞跪地磕頭,說道,“家宅鄙陋,得迎白老爺辱臨,實乃榮幸之至!”
“你等本不必破費,”白將度說道,“但既然都已整備了,下官也不好拂了你等眾人的意,走吧!”
於是,盧嘉瑞起身上馬,與眾人一道返迴城中,領一眾官員迴到盧府宴飲去。
這麽一行十數騎人馬進得聊城縣城,徑直來到盧府。白將度對盧府宅院屋宇布局之宏闊、建築之精美以及亭苑花木栽種之優美都讚歎不絕,心裏就知道這定然是聊城縣城裏數一數二的豪門大戶,便撇開陪伴的縣丞、主簿、典史等官員,一意與盧嘉瑞攀談。
白將度問盧嘉瑞有多少田畝、做的什麽買賣等等,盧嘉瑞謙辭不致,而陪同的官員則頗為尷尬,新官上任不問政事,倒關心起一些本無瓜葛的商人事務來了。
盧嘉瑞領大家到芳菲苑逛了一番,就迴到客廳茶敘。這時,白將度才問起些衙門裏的事情來,縣丞、主簿、典史等陪坐各官員分別迴了話。
茶敘了半個多時辰,守備營守備成力鵬老爺、提刑司公事房理老爺、團練使邊鼎堅老爺、鈔關主事陽智通老爺陸續來到,於是,盧嘉瑞便領大家到宴客廳就坐開宴。
宴客廳早已擺開了三個桌席,依然是廣南酒樓的廚子掌勺,一色的廣南風味特色菜肴,酒也是聊城市麵上最好的麻姑酒。白將度老爺坐了主位,成力鵬老爺、房理老爺、邊鼎堅老爺、陽智通老爺、樂縣丞、華主簿作陪,盧嘉瑞列席陪坐。白老爺的隨員與其它官員人等坐其餘兩桌副席。
除了衙門征召來的三名官伎,盧嘉瑞早安排逢誌叫林羽琯領來司丹紋、辛碧淑兩個民伎,總計有六個倡優來席間彈唱助興。酒過三巡,菜肴上齊,吃到興致處,林羽琯一人在彈唱小曲,五個唱伎圍到主桌來斟酒遞酒,捧杯勸飲,好不酣暢熱鬧。如何見得這酒席的盛況?有詞《迷神引》為證:
佳肴滿桌廣南味,鮮鬆活色流涎;麻姑醇醪,聞香欲醉。秋風外,廳堂暉,暖閣帷。歌姬振柔腔,燕繞梁;樂師弄琴瑟,聲聲催!
推杯換盞,誰知夜幕垂;觥籌交錯,紅燭淚。輕歌曼舞,舊時調,莫相違。今宵樂,好為歡,奴與對。且將酥手把,如夢裏;嬌娘臂彎勸,醉無歸!
如此一場迎新官上任好酒席,吃到二鼔時分,衙門各官員不勝酒力,才陸陸續續的辭別歸去。
開宴之前,盧嘉瑞便與陽智通、林成通了聲氣,讓他們鼓動眾人多向白將度敬酒。白將度領受的敬酒頗多,此時已是醉不能行。經盧嘉瑞與縣丞樂和安熟商,樂縣丞便跟眾人說是衙門官舍床褥恐未齊備,加之白大人隻身到任,起居暫也無人伺候,莫若暫在盧府叨擾一晚,明日再做計較。
於是,盧嘉瑞交待邱福送白老爺的隨員們迴衙門官舍去,就留白老爺在府裏歇息。盧嘉瑞再吩咐逢誌將林羽琯和幾倡伎打發走了,悄悄留下辛碧淑,然後讓逢誌與辛碧淑一同將白老爺扶到花蝶苑東頭房中歇息。將要扶白老爺走時,盧嘉瑞叫過辛碧淑,耳語一番,辛碧淑頻頻點頭應承。
逢誌與辛碧淑將白老爺扶進房中,放到床上,然後逢誌到後邊去拿來一壺解酒茶,挑來兩桶熱水,便退了出來。辛碧淑自是按著盧嘉瑞的交代,伺候白老爺洗刷就寢。
辛碧淑將兩三盞熱茶灌將下去,白老爺便慢慢清醒過來。然後,辛碧淑將他衣裳除去,以熱水幫他擦身。白老爺拉著被褥蓋護身體,朦朧的雙眼便看清了伺候的美人。他心神興奮起來,神誌更清醒了許多,便不禁問道:
“姑娘不是方才彈唱的小優麽?怎在這裏?這裏什麽地方?”
“白老爺忽驚,奴正是方才彈唱侑酒的歌姬。這裏是盧府,就是盧嘉瑞老爺宅府。方才白老爺醉了,今夜就在這裏歇息,是盧老爺吩咐,讓奴在這裏伺奉老爺枕席!”辛碧淑迴道。
聽了辛碧淑這柔聲嗲氣的迴話,白將度明白了,他睜大尚有些醉意朦朧的雙眼,看著燭光下辛碧淑曼妙俊俏的身影,嬌嫩的臉龐兒,一股欲火已直衝胸臆!
待辛碧淑自己脫衣淨身畢,這邊白將度已急不可待的了。俗話說道“酒後色,亟要命”,看著赤身的辛碧淑走過來,婀娜的身子如同聖潔的仙女飄忽而至,未等她走到床邊,白將度便已似餓虎見到羔羊一般,下床跨出一步,一把將她攬過來,緊緊箍在懷裏。在一陣狂亂的摸抓親咂之中,白將度便將辛碧淑向床邊推去,兩人一同放倒床上,迫不及待地上演那顛鸞倒鳳歡愛事去了!
翌日早上,直到豔陽高照,白將度方才醒來。一夜春夢,數度風流之後,醒來時依然有些許困倦,睡眼惺忪。白將度看一旁,辛碧淑已經起來,在穿衣梳頭。
辛碧淑看到白將度起身,便趕緊過來坐床邊上,與他閑話。不一會,逢誌捧來一盤熱水,辛碧淑便伺候白將度梳洗穿衣。末了,辛碧淑對白將度說道:
“既然白老爺已梳洗畢,奴要先行告退了,以免人多嘴雜,閑言碎語的!早間茶飯,一會府裏自會有人來伺候的!”
辛碧淑向白將度深道萬福,就要辭別。
白將度趕忙摸摸衣袖,又摸摸衣兜,然後有些不自然的笑笑道:
“我沒隨身帶銀子,如何是好?”
“也不妨事的,盧老爺說過了,一會奴找盧老爺去便好。”辛碧淑再深道個萬福,便出了門。
逢誌早在外邊候著,見辛碧淑出門來,便跑出來帶到花園書房。盧嘉瑞已經在裏邊坐著,在看書。辛碧淑進去道個萬福:
“盧老爺早安!”
“哦,昨晚如何?伺候好客人沒有?”盧嘉瑞抬頭起來,看著辛碧淑,似乎要在她身上找些什麽蛛絲馬跡一般,問道。
“按老爺的吩咐,伺候得甚好!”辛碧淑迴答說道。
“說說看,我的客人滿意不滿意,滿足不滿足?”盧嘉瑞又問道。
“應當是極為滿意滿足的。”辛碧淑說著,臉頰都不由得紅起來,“尊客如饑餓的虎狼一般,折騰了奴半夜,弄了兩迴,累極了,才安樂睡死過去。方才早間,還欲要作弄,隻是實在起不來,才作罷哩!”
“那就好。客人有給你銀子麽?”盧嘉瑞問道。
“說來笑煞人,方才奴要走時,尊客摸摸衣衫,竟摸不出一個銅錢來!”辛碧淑說道。
“逢誌,你來,你拿四兩銀子給姐兒罷!”盧嘉瑞吩咐在外邊候著的逢誌道。
逢誌拿來銀子給了辛碧淑就出去了。辛碧淑收好銀子,道謝後就要走,盧嘉瑞叫住她道:
“姐兒,你且等等!”
盧嘉瑞為何將辛碧淑叫住,不讓她走了麽?欲知後事,且看下迴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