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迴 試才學商旅途吟詩作對 有巧思金龍莊設籌計數(上)
卻說上迴說到盧永茂父子要去萊州販運私鹽,臨走收拾行囊時候,盧永茂交給盧嘉瑞一把匕首,盧嘉瑞看了大驚。盧永茂便對盧嘉瑞說道:
“江湖兇險,有備無患。這把匕首你隨身收好,萬一遇到不測之時作防身之用。”
“好的。”盧嘉瑞接過來,這時才真正感覺到父親說的這買賣有危險是什麽意思了。
雖然盧嘉瑞也早聽說過 “富貴險中求” 這樣的俗語,但真正感覺到有危險要麵對的時候,就使他原本以為的這趟旅途好玩的想法頓時消減了許多。這會,他覺得他應該認真嚴肅地對待這趟買賣旅途了。
翌日早飯過後,在大娘、二娘、三娘她們的殷殷切切的叮囑當中,盧永茂父子和於魁就要出發了。
令盧嘉瑞略為意外地高興的是,扣兒也跟著二娘來送行,他直直地看了扣兒幾眼,但扣兒似乎沒有什麽迴應。然而,盧嘉瑞的眼神偶然跟扣兒的眼睛對視上,就足以讓盧嘉瑞心裏一陣顫動:扣兒的雙眼還是那麽水靈靈,扣兒的臉蛋兒還是那麽清純可愛!盧嘉瑞心緒浮想聯翩的,這讓他一時間都沒聽清母親們在說些什麽了。
“駕!”隨著邱福一聲馬鞭子響,馬車便跑起來,盧嘉瑞身子向後一挫,才迴過神來。
不多一會,馬車就把送行的人們的目光遠遠拋留在腦後了。
“於魁,這個匕首你拿著,出遠門,帶著萬一需要時候防身用。這次邱福送咱們到縣城就迴來,咱們再另外雇車去萊州,迴來的時候是從水路迴來的。”盧永茂又把一柄匕首遞給於魁,於魁接過插到衣服裏麵腰間,盧永茂繼續說道,“昨日跟你講的東西你要記住,出門在外不要惹事,叫你做什麽你就做什麽,順利平安就是福。”
“記住了,老爺!”於魁應答道。
中午到了聊城縣城,吃了午飯,邱福找好去萊州的馬車,讓老爺換乘,然後就自己趕空車迴去了。盧永茂父子與於魁則坐上租來的馬車繼續向萊州方向進發。
一路上,三人是曉行夜宿,兼程趕路。走哪條路、到哪裏吃飯以及到哪裏歇腳,這些盧永茂都已經很熟悉,走起來還算順利,也沒遇上什麽盜賊劫匪。盧嘉瑞和於魁則是一路的新鮮感,盡管旅途勞累,看看沿途的風物人情,聽聽盧永茂講往次的奇聞軼事,吃上各地不同的菜肴,感覺還是不錯的,至少並沒有感覺到怎麽辛苦。
剛出發離開溪頭鎮後的一段時間,盧嘉瑞還時常迴想扣兒送行時的情形,乃至迴憶起扣兒以前的一些音容笑貌,心裏常常泛起一絲絲的愉快的笑意。在想起扣兒的時候,他就會沉默,沉浸在自己的思緒之中。
盧永茂看到兒子沉默寡言,還以為他是累了,或是想念故鄉了,或是後悔了跟出來。他問盧嘉瑞在想什麽,為何不說話,盧嘉瑞卻又說沒什麽。
但隨著家鄉的漸漸遠離,迴味和迴憶的思緒就又慢慢的淡了去,盧嘉瑞恢複了常態,有說有笑起來。盧永茂這才放了心。
其實,盧永茂本身也不是一個拘謹死板的人,一路上,他跟盧嘉瑞和於魁講以往出去做買賣碰到過的見聞和趣事,不時又問問於魁到這邊來過活怎麽樣,不時又問問盧嘉瑞學堂的讀書情況,不時又跟盧嘉瑞聊聊一些書籍經義。他挑動話題,盡量使兩個初次出遠門的人不要感覺到那麽悶氣,那麽無聊。
“於魁,前時你娘本來還是好好的,怎麽一下間就過世了呢?”一日,馬車在“咕嚕咕嚕”往前走,盧永茂問於魁道,“是不是不習慣這裏的生活,或者過得不好,害出什麽病症來?”
“迴老爺,在這裏過得比以前好多了。托老爺的照顧,在這裏吃的穿的用的都比以前齊備,老人家也不用幹什麽粗重的活,還常叨念感念老爺的話。隻是中秋過後,天氣轉冷,老犯病,都是陳年老病了,吃了郎中的幾副藥都不見好轉,竟就去了。也許是老人家命苦,享不得福,苦了一世,剛清閑安樂沒幾時,就……,唉!”
“噢,老太太是命苦了些,在我家這裏總歸不缺吃的穿的,想不到才到這裏來兩年不到就走了。往後你好好的跟著在我家做事幹活,我家不會虧待你父女倆的。”盧永茂安慰說道。
“老爺放心,俺一家感謝老爺恩德,一定聽老爺少爺的,侍候好老爺少爺,老爺少爺有什麽事情吩咐就是了,俺一定盡心盡力做好。”於魁說道。
“這次本來是想叫邱福來的,是瑞兒說讓你來。想來你也沒有出過遠門,一來讓你出來散散心,二來讓你也出來見識見識。隻是你七七孝期未過,就讓你出來了,難免見得有些不近人情。”盧永茂說道。
“老爺少爺帶俺出來見識,俺也是很感激也很樂意的。雖然孝期未過,但心裏在,不拘形式了,再說出來也就十天半個月,不礙事的。”於魁說道。
“你女兒扣兒還好吧?往後就你父女兩人一起生活了,她還小,你得多照料好她,她長大了,你還可指望她給你養老呢!”盧永茂說道,不等於魁迴答,便又繼續說道,“不過,你倆就當我家這裏是家好了,有什麽難處就跟我說。”
盧嘉瑞一聽父親說到扣兒,就精神一振,仔細聽父親說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字。
“俺知道老爺對俺一家好,如今沒有什麽難處,過得挺好的!”於魁迴答道。
“要不我有空時教扣兒讀書認字吧,讀點書認識些字,才會更懂得事理。”盧嘉瑞忽然說道。
“那怎麽行?女子人家,多學會做些女紅,熟習桑麻家活,以便將來能相夫教子,敬事公婆便好,讀書做什麽?”於魁說道,“況且,如今她在老爺家做仆役,就應該幹活做事,哪能空下來去讀什麽書?”
“光宗耀祖、顯耀門楣是七尺男兒的事情,小女子何必非要讀書識字?你自己用功讀書要緊,其它事情都在其次。”盧永茂望著盧嘉瑞說道,“如若扣兒真想讀點書認幾個字,為父就讓二娘或三娘在日常有空時教教她便好。你安心讀好你的書,能早日科場出息,便是為父最大的願望了!”
盧嘉瑞知道,一說到讀書之事,父親便會講出一大通的道理來,自己也不好申說,便隻是聽著,聽到父親講完他想講的,然後再轉別的話題。而要直接談說扣兒的事情卻是絕對不合時宜的,於是,他又迴到自己的內心,隻管想想他心裏的扣兒,不再多說什麽了。
在盧永茂與於魁說話的當兒,盧嘉瑞在看著車外景色,但見一遍枯黃暗淡,滿眼蕭索的山嶺田野,沒看到有人煙,沒有生機,顯然已經是一派冬日的肅殺景象。
“瑞兒,看什麽呢?景色很好看嗎?”盧永茂問道。
“沒什麽好看不好看的,隨便看看吧。這田野好寬闊啊!”盧嘉瑞答道。
“說說你在學堂裏的事給為父聽聽,怎麽樣?先生教的好不好?都學了些什麽課業?”盧永茂問道。
“教的都是四書五經,背誦講解,有時也教教寫作詩文。”盧嘉瑞說道,“教的這些很多娘親都教過的,餘先生也教得很好。”
“現在會寫詩作對了嗎?”盧永茂問道,他想看看兒子到底有沒有學到點什麽。
“會一點,但恐怕做得不好。”盧嘉瑞迴答道。
“那就試一試看看,你就著看到的田野景色做一首詩吧!”盧永茂說道。
“就考孩兒了?”盧嘉瑞頓了一下,沒想到父親一下子就要考他。
“試一試嘛,你先想一想,作好了念出來給為父聽聽。”盧永茂說道。
盧嘉瑞想了好大一會,一字一句地念道:
“百裏田野索然空,一乘馬車追寒冬;但教買賣做成就,千金隻管收囊中。”
“少爺的詩真不錯!”於魁搶先跨讚道。
“詩是不錯,寫了天氣景色,寫了人物,點出了要做的事情,又提示了願望,是不錯的,但還是顯得有些粗糙,不夠精致儒雅,需要多練習,再提高提高。”盧永茂點評道。
“多謝父親好評!”盧嘉瑞說道,“孩兒也是頭一次應景作詩,讓父親見笑也不奇怪哩!”
“瑞兒寫的詩真的也算不錯,為父怎麽會笑話呢?隻是總歸要多學習多提高嘛!”盧永茂說道,“再試試作副對聯吧,為父出上聯,瑞兒對下聯,看看對得怎麽樣。”
“好,不妨試試,對得不好也請父親休要見怪。請父親出上聯吧!”盧嘉瑞見作詩得到了父親的讚賞,信心十足,便應喏說道。
盧永茂想了想,出上聯道:
“一乘馬車兩父子同為買賣奔忙。”
盧嘉瑞想了好大一會,搖頭晃腦一字一頓地說道:
“千裏路途萬轅轍隻因金銀勞碌。”
“對得好,對得好!”盧永茂鼓掌大笑,說道,“對得妙極了!”
“真是絕對,少爺太厲害了!”於魁也興奮地誇讚說道。
“孩兒是瞎對對的,也沒什麽好的。”盧嘉瑞趕緊謙虛地說道。
“少爺這麽聰明,看來考中舉人一定不在話下的了!”於魁也隻管奉承說道。
“其實讀書多也不見得有什麽大用,考中舉人進士的能有幾人?不如做買賣,多賺錢,家裏富足,還怕什麽過不好生活?像越國的範蠡有官也不做,做個大商人,不是過得很好嗎?”盧嘉瑞說道。
“瑞兒你這麽想就不對了,不讀書怎麽能明事理呢?不能明事理怎麽能立足世上?更不用說能做好買賣,也不要說過得好生活了。況且讀書讀好了,有學問,能考中個舉人或者進士,任上一官半職,那是光宗耀祖,人人敬仰,多麽自豪的事情,做買賣怎麽能比呢?”盧永茂說。
“可是孩兒更喜歡做買賣!爹爹,孩兒覺得長大了做買賣一定會做得很好,但對讀書,孩兒就沒有那麽大的興趣和把握了。”盧嘉瑞說道。
“少爺你這麽聰明,讀書也一定會很出色的。”於魁插話道。
“為父知道孩兒喜歡做買賣,所以這次就帶你出來長見識,但現在你還是要以讀書為主,將來科場上有所出息,不要忘了家裏對你的期望。”盧永茂以肯定的語氣對盧嘉瑞說道。
“好吧,孩兒記得了。”盧嘉瑞應答道,他知道不能跟父親爭辯,但心裏卻沒辦法拐過彎來,依然堅持著做買賣才是自己將來長大了要做的事情,於是他不想再談論這個話題,就繼續問道,“父親,還要走多久才到啊?”
“昨日已經過了濰州,再走兩日,大概就到萊州了。”盧永茂說道,同時提高聲調問車夫道,“趕車的曹大爺,您說是不是再走兩日就到了呢?”
“迴老爺,是的,再走兩日就到萊州了。”曹大爺迴答道。
說那話的第三日中午,盧永茂父子坐的馬車就來到了萊州城西門。看到巍峨的城牆和高大的城門,盧嘉瑞還沒下車就不禁讚歎道:
“比聊城縣城大多了,真壯觀!”
盧永茂讓馬車夫將馬車停在城門外路邊的一家飯店前,然後就付了車費讓馬車自行迴去了。
盧永茂三人在這家飯店吃了午飯,叫小二幫忙找來一輛本地的馬車,繞著城牆往北門去,並沒有進城去逛逛看看。
“時間緊,來不及的,咱們要趕到金龍莊,還有五十裏的路程,不能耽擱了。萊州城也很大的,比聊城大多了,如果進城去逛一圈就來不及了,天黑都到不了。下次有時間再逛吧,做買賣要緊。”看著盧嘉瑞和於魁有些無奈與不樂意的樣子,盧永茂說道,並催著馬車快走。
其實,除了說出來的原因,盧永茂還想,身上帶著這麽多的銀子,到這個不熟悉的大城市遊逛,也不安全,所以不能閑逛,不能逗留。
“是,老爺,趕路要緊。”於魁趕緊答道。
“知道了,父親,下次有時間一定要進去好好逛逛,這萊州城這麽大,一定很好玩。”盧嘉瑞也隻好這麽說了。
馬車繞著護城河走,大家眼光就掃過城牆和城頭,掃過護城河與城外一些不規整的小街,一直來到北門出來的大路上,就往北走,繼續朝金龍莊奔去。
盧永茂父子與於魁到達金龍莊的時候,已經是傍晚時分,太陽已經下山,彩霞絢爛,夜的寒意卻已是毫不遲疑地襲來。
馬車來到莊前,盧嘉瑞看到莊子大門堪稱雄偉:一道城牆橫亙,高大的門樓,厚實的木門,門前還有河溝相隔,入門的木橋被兩條鐵鏈吊起來。門兩邊的磚牆雖沒有聊城縣城城牆那麽高大,但遠不是一般莊子人家的房牆院牆可比。
盧嘉瑞想,這一定是個巨富之家。
“請替咱們去稟報你們家金老爺,就說博州聊城縣溪頭鎮盧永茂來訪!”盧永茂朝門樓上麵喊話道。
“把名刺放到吊橋邊柱子上竹籃裏,小的拿名刺替老爺去稟報。”門樓上答話道。
“對啊,這裏有個竹籃。”盧嘉瑞指著旁邊柱子上掛著的竹籃說道。
於是,盧永茂在包裹裏掏出自己的名帖,放到籃子裏,籃子一下就動起來,順著一條鐵線被拉上去。
不一會,籃子又滑了下來,盧永茂一看名帖還在,正感到奇怪,門樓上有話傳下來:
“這會俺們這邊忙著手頭的事情,多耽擱老爺些時辰,請老爺在下麵多呆一會,等著。”
“怎麽沒拿名刺,就又放迴來了?”盧嘉瑞覺得好奇怪。
“哦,對了,忙中出錯,方才忘了放一點跑腿錢。”盧永茂邊小聲說道,便摸出五六個五文銅錢放到竹籃子裏,然後再向門樓上喊道:“小哥,咱們遠道而來,天也晚了,還是請小哥就去替咱們稟報你們家金老爺吧!幾個零錢請小哥們拿去買酒喝!”
竹籃子又被拉上去,一會後就聽到有人下樓往裏邊跑。盧嘉瑞和於魁這才真正明白什麽叫跑腿錢了。
“瑞兒,你看到了,以後上高門大戶去拜訪請托人時,要記得給門人小廝點應門錢、跑腿錢之類,這樣他們才會快點給你去通報或辦事,不要因舍不得小錢誤了大事。”盧永茂對盧嘉瑞說道。
“知道了,父親!”盧嘉瑞答道。
就又待了一會,大木橋便被緩緩地放下來了。
“我家金老爺有請盧老爺進莊!”門橋放平,兩個小廝出來作揖迎請道。
盧永茂付了車錢打發馬車夫迴去後,就與盧嘉瑞和於魁一起跟著兩個小廝進莊去。
莊園很大,大家走了一段樹蔭道路,才來到一個大院門前。院牆和大門同樣有氣勢,門前又有一個小廝迎著。盧永茂隨手摸出兩個五文的銅錢遞給小廝,說道:
“辛苦小哥領我等去見你家老爺。”
金老爺早已在客廳等候了,看門的小廝帶著盧永茂父子和於魁一進客廳門,金老爺就迎上來施禮道:
“盧老爺貴客光臨,有失遠迎,恕罪,恕罪!”
“金老爺一向安好!”盧永茂答禮道。
“盧老爺,旅途勞頓,先喝茶吃點點心,歇一下,再去看裝船。在下叫家裏整備一桌酒菜,飲幾盅,然後好好睡一宿,明日淩晨起航迴去,您看怎麽樣?”金老爺說道,他跟盧永茂是很多年的買賣交誼了,人麵已經很熟,相互之間算是比較了解了。
“在下向來是客隨主便,就聽金老爺安排好了。”盧永茂說道,接著把盧嘉瑞拉到前麵,介紹給金老爺道,“金老爺,這就是在下的不肖子盧嘉瑞,年紀尚小,但這次吵著要跟來,順便就介紹給您認認臉,以後還請金老爺多關照關照。瑞兒,給金老爺見個禮!”
盧嘉瑞就對著金老爺深鞠躬作揖道:
“小侄見過世伯!”
“哈哈哈!這就是盧老爺三代獨苗啊?盧老爺真有福氣,看世侄小小年紀,英姿俊朗,溫文有禮,將來定是出人頭地的人物,不枉盧老爺辛苦行走江湖這麽多年。”金老爺笑著,拍拍盧嘉瑞的肩膀,說道。
“金老爺過譽了,隻是將來如若不肖子還混這口飯吃,還請金老爺多多關照呢!”盧永茂也笑著說道。
寒暄、上茶、吃點心,一番客套之後,就逐漸的要切入買賣的正題了。盧永茂會意,他知道金老爺一向謹慎,談這檔買賣的時候,任何不相幹、不必要的人都要排除在外,盡量減少可能的麻煩與危險。於是,盧永茂便對於魁說道:
“於魁,你在客廳喝茶吃點心,我和瑞兒到金老爺書房去一趟。”
盧永茂讓於魁留在客廳喝茶休息,與盧嘉瑞跟隨金老爺到他書房去。
三人進了金老爺書房,坐定上茶後,就把門關起來。
盧嘉瑞不明白為什麽要關起門來,有點緊張:是不是就是父親所說的可能有的危險情況?他的手不禁捏了一下腰間的匕首。(本迴未完待續)
卻說上迴說到盧永茂父子要去萊州販運私鹽,臨走收拾行囊時候,盧永茂交給盧嘉瑞一把匕首,盧嘉瑞看了大驚。盧永茂便對盧嘉瑞說道:
“江湖兇險,有備無患。這把匕首你隨身收好,萬一遇到不測之時作防身之用。”
“好的。”盧嘉瑞接過來,這時才真正感覺到父親說的這買賣有危險是什麽意思了。
雖然盧嘉瑞也早聽說過 “富貴險中求” 這樣的俗語,但真正感覺到有危險要麵對的時候,就使他原本以為的這趟旅途好玩的想法頓時消減了許多。這會,他覺得他應該認真嚴肅地對待這趟買賣旅途了。
翌日早飯過後,在大娘、二娘、三娘她們的殷殷切切的叮囑當中,盧永茂父子和於魁就要出發了。
令盧嘉瑞略為意外地高興的是,扣兒也跟著二娘來送行,他直直地看了扣兒幾眼,但扣兒似乎沒有什麽迴應。然而,盧嘉瑞的眼神偶然跟扣兒的眼睛對視上,就足以讓盧嘉瑞心裏一陣顫動:扣兒的雙眼還是那麽水靈靈,扣兒的臉蛋兒還是那麽清純可愛!盧嘉瑞心緒浮想聯翩的,這讓他一時間都沒聽清母親們在說些什麽了。
“駕!”隨著邱福一聲馬鞭子響,馬車便跑起來,盧嘉瑞身子向後一挫,才迴過神來。
不多一會,馬車就把送行的人們的目光遠遠拋留在腦後了。
“於魁,這個匕首你拿著,出遠門,帶著萬一需要時候防身用。這次邱福送咱們到縣城就迴來,咱們再另外雇車去萊州,迴來的時候是從水路迴來的。”盧永茂又把一柄匕首遞給於魁,於魁接過插到衣服裏麵腰間,盧永茂繼續說道,“昨日跟你講的東西你要記住,出門在外不要惹事,叫你做什麽你就做什麽,順利平安就是福。”
“記住了,老爺!”於魁應答道。
中午到了聊城縣城,吃了午飯,邱福找好去萊州的馬車,讓老爺換乘,然後就自己趕空車迴去了。盧永茂父子與於魁則坐上租來的馬車繼續向萊州方向進發。
一路上,三人是曉行夜宿,兼程趕路。走哪條路、到哪裏吃飯以及到哪裏歇腳,這些盧永茂都已經很熟悉,走起來還算順利,也沒遇上什麽盜賊劫匪。盧嘉瑞和於魁則是一路的新鮮感,盡管旅途勞累,看看沿途的風物人情,聽聽盧永茂講往次的奇聞軼事,吃上各地不同的菜肴,感覺還是不錯的,至少並沒有感覺到怎麽辛苦。
剛出發離開溪頭鎮後的一段時間,盧嘉瑞還時常迴想扣兒送行時的情形,乃至迴憶起扣兒以前的一些音容笑貌,心裏常常泛起一絲絲的愉快的笑意。在想起扣兒的時候,他就會沉默,沉浸在自己的思緒之中。
盧永茂看到兒子沉默寡言,還以為他是累了,或是想念故鄉了,或是後悔了跟出來。他問盧嘉瑞在想什麽,為何不說話,盧嘉瑞卻又說沒什麽。
但隨著家鄉的漸漸遠離,迴味和迴憶的思緒就又慢慢的淡了去,盧嘉瑞恢複了常態,有說有笑起來。盧永茂這才放了心。
其實,盧永茂本身也不是一個拘謹死板的人,一路上,他跟盧嘉瑞和於魁講以往出去做買賣碰到過的見聞和趣事,不時又問問於魁到這邊來過活怎麽樣,不時又問問盧嘉瑞學堂的讀書情況,不時又跟盧嘉瑞聊聊一些書籍經義。他挑動話題,盡量使兩個初次出遠門的人不要感覺到那麽悶氣,那麽無聊。
“於魁,前時你娘本來還是好好的,怎麽一下間就過世了呢?”一日,馬車在“咕嚕咕嚕”往前走,盧永茂問於魁道,“是不是不習慣這裏的生活,或者過得不好,害出什麽病症來?”
“迴老爺,在這裏過得比以前好多了。托老爺的照顧,在這裏吃的穿的用的都比以前齊備,老人家也不用幹什麽粗重的活,還常叨念感念老爺的話。隻是中秋過後,天氣轉冷,老犯病,都是陳年老病了,吃了郎中的幾副藥都不見好轉,竟就去了。也許是老人家命苦,享不得福,苦了一世,剛清閑安樂沒幾時,就……,唉!”
“噢,老太太是命苦了些,在我家這裏總歸不缺吃的穿的,想不到才到這裏來兩年不到就走了。往後你好好的跟著在我家做事幹活,我家不會虧待你父女倆的。”盧永茂安慰說道。
“老爺放心,俺一家感謝老爺恩德,一定聽老爺少爺的,侍候好老爺少爺,老爺少爺有什麽事情吩咐就是了,俺一定盡心盡力做好。”於魁說道。
“這次本來是想叫邱福來的,是瑞兒說讓你來。想來你也沒有出過遠門,一來讓你出來散散心,二來讓你也出來見識見識。隻是你七七孝期未過,就讓你出來了,難免見得有些不近人情。”盧永茂說道。
“老爺少爺帶俺出來見識,俺也是很感激也很樂意的。雖然孝期未過,但心裏在,不拘形式了,再說出來也就十天半個月,不礙事的。”於魁說道。
“你女兒扣兒還好吧?往後就你父女兩人一起生活了,她還小,你得多照料好她,她長大了,你還可指望她給你養老呢!”盧永茂說道,不等於魁迴答,便又繼續說道,“不過,你倆就當我家這裏是家好了,有什麽難處就跟我說。”
盧嘉瑞一聽父親說到扣兒,就精神一振,仔細聽父親說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字。
“俺知道老爺對俺一家好,如今沒有什麽難處,過得挺好的!”於魁迴答道。
“要不我有空時教扣兒讀書認字吧,讀點書認識些字,才會更懂得事理。”盧嘉瑞忽然說道。
“那怎麽行?女子人家,多學會做些女紅,熟習桑麻家活,以便將來能相夫教子,敬事公婆便好,讀書做什麽?”於魁說道,“況且,如今她在老爺家做仆役,就應該幹活做事,哪能空下來去讀什麽書?”
“光宗耀祖、顯耀門楣是七尺男兒的事情,小女子何必非要讀書識字?你自己用功讀書要緊,其它事情都在其次。”盧永茂望著盧嘉瑞說道,“如若扣兒真想讀點書認幾個字,為父就讓二娘或三娘在日常有空時教教她便好。你安心讀好你的書,能早日科場出息,便是為父最大的願望了!”
盧嘉瑞知道,一說到讀書之事,父親便會講出一大通的道理來,自己也不好申說,便隻是聽著,聽到父親講完他想講的,然後再轉別的話題。而要直接談說扣兒的事情卻是絕對不合時宜的,於是,他又迴到自己的內心,隻管想想他心裏的扣兒,不再多說什麽了。
在盧永茂與於魁說話的當兒,盧嘉瑞在看著車外景色,但見一遍枯黃暗淡,滿眼蕭索的山嶺田野,沒看到有人煙,沒有生機,顯然已經是一派冬日的肅殺景象。
“瑞兒,看什麽呢?景色很好看嗎?”盧永茂問道。
“沒什麽好看不好看的,隨便看看吧。這田野好寬闊啊!”盧嘉瑞答道。
“說說你在學堂裏的事給為父聽聽,怎麽樣?先生教的好不好?都學了些什麽課業?”盧永茂問道。
“教的都是四書五經,背誦講解,有時也教教寫作詩文。”盧嘉瑞說道,“教的這些很多娘親都教過的,餘先生也教得很好。”
“現在會寫詩作對了嗎?”盧永茂問道,他想看看兒子到底有沒有學到點什麽。
“會一點,但恐怕做得不好。”盧嘉瑞迴答道。
“那就試一試看看,你就著看到的田野景色做一首詩吧!”盧永茂說道。
“就考孩兒了?”盧嘉瑞頓了一下,沒想到父親一下子就要考他。
“試一試嘛,你先想一想,作好了念出來給為父聽聽。”盧永茂說道。
盧嘉瑞想了好大一會,一字一句地念道:
“百裏田野索然空,一乘馬車追寒冬;但教買賣做成就,千金隻管收囊中。”
“少爺的詩真不錯!”於魁搶先跨讚道。
“詩是不錯,寫了天氣景色,寫了人物,點出了要做的事情,又提示了願望,是不錯的,但還是顯得有些粗糙,不夠精致儒雅,需要多練習,再提高提高。”盧永茂點評道。
“多謝父親好評!”盧嘉瑞說道,“孩兒也是頭一次應景作詩,讓父親見笑也不奇怪哩!”
“瑞兒寫的詩真的也算不錯,為父怎麽會笑話呢?隻是總歸要多學習多提高嘛!”盧永茂說道,“再試試作副對聯吧,為父出上聯,瑞兒對下聯,看看對得怎麽樣。”
“好,不妨試試,對得不好也請父親休要見怪。請父親出上聯吧!”盧嘉瑞見作詩得到了父親的讚賞,信心十足,便應喏說道。
盧永茂想了想,出上聯道:
“一乘馬車兩父子同為買賣奔忙。”
盧嘉瑞想了好大一會,搖頭晃腦一字一頓地說道:
“千裏路途萬轅轍隻因金銀勞碌。”
“對得好,對得好!”盧永茂鼓掌大笑,說道,“對得妙極了!”
“真是絕對,少爺太厲害了!”於魁也興奮地誇讚說道。
“孩兒是瞎對對的,也沒什麽好的。”盧嘉瑞趕緊謙虛地說道。
“少爺這麽聰明,看來考中舉人一定不在話下的了!”於魁也隻管奉承說道。
“其實讀書多也不見得有什麽大用,考中舉人進士的能有幾人?不如做買賣,多賺錢,家裏富足,還怕什麽過不好生活?像越國的範蠡有官也不做,做個大商人,不是過得很好嗎?”盧嘉瑞說道。
“瑞兒你這麽想就不對了,不讀書怎麽能明事理呢?不能明事理怎麽能立足世上?更不用說能做好買賣,也不要說過得好生活了。況且讀書讀好了,有學問,能考中個舉人或者進士,任上一官半職,那是光宗耀祖,人人敬仰,多麽自豪的事情,做買賣怎麽能比呢?”盧永茂說。
“可是孩兒更喜歡做買賣!爹爹,孩兒覺得長大了做買賣一定會做得很好,但對讀書,孩兒就沒有那麽大的興趣和把握了。”盧嘉瑞說道。
“少爺你這麽聰明,讀書也一定會很出色的。”於魁插話道。
“為父知道孩兒喜歡做買賣,所以這次就帶你出來長見識,但現在你還是要以讀書為主,將來科場上有所出息,不要忘了家裏對你的期望。”盧永茂以肯定的語氣對盧嘉瑞說道。
“好吧,孩兒記得了。”盧嘉瑞應答道,他知道不能跟父親爭辯,但心裏卻沒辦法拐過彎來,依然堅持著做買賣才是自己將來長大了要做的事情,於是他不想再談論這個話題,就繼續問道,“父親,還要走多久才到啊?”
“昨日已經過了濰州,再走兩日,大概就到萊州了。”盧永茂說道,同時提高聲調問車夫道,“趕車的曹大爺,您說是不是再走兩日就到了呢?”
“迴老爺,是的,再走兩日就到萊州了。”曹大爺迴答道。
說那話的第三日中午,盧永茂父子坐的馬車就來到了萊州城西門。看到巍峨的城牆和高大的城門,盧嘉瑞還沒下車就不禁讚歎道:
“比聊城縣城大多了,真壯觀!”
盧永茂讓馬車夫將馬車停在城門外路邊的一家飯店前,然後就付了車費讓馬車自行迴去了。
盧永茂三人在這家飯店吃了午飯,叫小二幫忙找來一輛本地的馬車,繞著城牆往北門去,並沒有進城去逛逛看看。
“時間緊,來不及的,咱們要趕到金龍莊,還有五十裏的路程,不能耽擱了。萊州城也很大的,比聊城大多了,如果進城去逛一圈就來不及了,天黑都到不了。下次有時間再逛吧,做買賣要緊。”看著盧嘉瑞和於魁有些無奈與不樂意的樣子,盧永茂說道,並催著馬車快走。
其實,除了說出來的原因,盧永茂還想,身上帶著這麽多的銀子,到這個不熟悉的大城市遊逛,也不安全,所以不能閑逛,不能逗留。
“是,老爺,趕路要緊。”於魁趕緊答道。
“知道了,父親,下次有時間一定要進去好好逛逛,這萊州城這麽大,一定很好玩。”盧嘉瑞也隻好這麽說了。
馬車繞著護城河走,大家眼光就掃過城牆和城頭,掃過護城河與城外一些不規整的小街,一直來到北門出來的大路上,就往北走,繼續朝金龍莊奔去。
盧永茂父子與於魁到達金龍莊的時候,已經是傍晚時分,太陽已經下山,彩霞絢爛,夜的寒意卻已是毫不遲疑地襲來。
馬車來到莊前,盧嘉瑞看到莊子大門堪稱雄偉:一道城牆橫亙,高大的門樓,厚實的木門,門前還有河溝相隔,入門的木橋被兩條鐵鏈吊起來。門兩邊的磚牆雖沒有聊城縣城城牆那麽高大,但遠不是一般莊子人家的房牆院牆可比。
盧嘉瑞想,這一定是個巨富之家。
“請替咱們去稟報你們家金老爺,就說博州聊城縣溪頭鎮盧永茂來訪!”盧永茂朝門樓上麵喊話道。
“把名刺放到吊橋邊柱子上竹籃裏,小的拿名刺替老爺去稟報。”門樓上答話道。
“對啊,這裏有個竹籃。”盧嘉瑞指著旁邊柱子上掛著的竹籃說道。
於是,盧永茂在包裹裏掏出自己的名帖,放到籃子裏,籃子一下就動起來,順著一條鐵線被拉上去。
不一會,籃子又滑了下來,盧永茂一看名帖還在,正感到奇怪,門樓上有話傳下來:
“這會俺們這邊忙著手頭的事情,多耽擱老爺些時辰,請老爺在下麵多呆一會,等著。”
“怎麽沒拿名刺,就又放迴來了?”盧嘉瑞覺得好奇怪。
“哦,對了,忙中出錯,方才忘了放一點跑腿錢。”盧永茂邊小聲說道,便摸出五六個五文銅錢放到竹籃子裏,然後再向門樓上喊道:“小哥,咱們遠道而來,天也晚了,還是請小哥就去替咱們稟報你們家金老爺吧!幾個零錢請小哥們拿去買酒喝!”
竹籃子又被拉上去,一會後就聽到有人下樓往裏邊跑。盧嘉瑞和於魁這才真正明白什麽叫跑腿錢了。
“瑞兒,你看到了,以後上高門大戶去拜訪請托人時,要記得給門人小廝點應門錢、跑腿錢之類,這樣他們才會快點給你去通報或辦事,不要因舍不得小錢誤了大事。”盧永茂對盧嘉瑞說道。
“知道了,父親!”盧嘉瑞答道。
就又待了一會,大木橋便被緩緩地放下來了。
“我家金老爺有請盧老爺進莊!”門橋放平,兩個小廝出來作揖迎請道。
盧永茂付了車錢打發馬車夫迴去後,就與盧嘉瑞和於魁一起跟著兩個小廝進莊去。
莊園很大,大家走了一段樹蔭道路,才來到一個大院門前。院牆和大門同樣有氣勢,門前又有一個小廝迎著。盧永茂隨手摸出兩個五文的銅錢遞給小廝,說道:
“辛苦小哥領我等去見你家老爺。”
金老爺早已在客廳等候了,看門的小廝帶著盧永茂父子和於魁一進客廳門,金老爺就迎上來施禮道:
“盧老爺貴客光臨,有失遠迎,恕罪,恕罪!”
“金老爺一向安好!”盧永茂答禮道。
“盧老爺,旅途勞頓,先喝茶吃點點心,歇一下,再去看裝船。在下叫家裏整備一桌酒菜,飲幾盅,然後好好睡一宿,明日淩晨起航迴去,您看怎麽樣?”金老爺說道,他跟盧永茂是很多年的買賣交誼了,人麵已經很熟,相互之間算是比較了解了。
“在下向來是客隨主便,就聽金老爺安排好了。”盧永茂說道,接著把盧嘉瑞拉到前麵,介紹給金老爺道,“金老爺,這就是在下的不肖子盧嘉瑞,年紀尚小,但這次吵著要跟來,順便就介紹給您認認臉,以後還請金老爺多關照關照。瑞兒,給金老爺見個禮!”
盧嘉瑞就對著金老爺深鞠躬作揖道:
“小侄見過世伯!”
“哈哈哈!這就是盧老爺三代獨苗啊?盧老爺真有福氣,看世侄小小年紀,英姿俊朗,溫文有禮,將來定是出人頭地的人物,不枉盧老爺辛苦行走江湖這麽多年。”金老爺笑著,拍拍盧嘉瑞的肩膀,說道。
“金老爺過譽了,隻是將來如若不肖子還混這口飯吃,還請金老爺多多關照呢!”盧永茂也笑著說道。
寒暄、上茶、吃點心,一番客套之後,就逐漸的要切入買賣的正題了。盧永茂會意,他知道金老爺一向謹慎,談這檔買賣的時候,任何不相幹、不必要的人都要排除在外,盡量減少可能的麻煩與危險。於是,盧永茂便對於魁說道:
“於魁,你在客廳喝茶吃點心,我和瑞兒到金老爺書房去一趟。”
盧永茂讓於魁留在客廳喝茶休息,與盧嘉瑞跟隨金老爺到他書房去。
三人進了金老爺書房,坐定上茶後,就把門關起來。
盧嘉瑞不明白為什麽要關起門來,有點緊張:是不是就是父親所說的可能有的危險情況?他的手不禁捏了一下腰間的匕首。(本迴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