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三十,除夕夜。
天空中飄著鵝毛大雪,山路上的積雪已經過膝。
李家屋前,李少安搭著凳子站在上麵,趙雪梅在下麵扶著凳子防他摔下來,兩人在大門口貼著春聯。
這些春聯是昨晚上李少國寫的,字不咋樣,對賬也算不上工整,也就是那麽個意思,年年都得寫,討個喜慶。
貼春聯的漿糊是現熬的,熬好之後倒在鋁盆裏,往外冒著熱氣,聞起來還有一股糯米香味。
院子裏,李鬆樹和李鬆林兩人凍得臉紅手紅,玩得不亦樂乎,手裏拎著一個袋子,裏麵裝的都是炮竹。
哥倆玩的這種炮竹,不是後來出現的那種擦炮,而是從成卷的鞭炮中拆下來的小炮竹。
兩人手裏各拿一支點燃的香,把炮竹插到雪地裏,探著身子點燃引信,待到引信冒出火星,立即轉身就跑。
跑不出五步,聽到雪地裏發出一聲悶響,一陣青煙升騰,鼻子裏聞到淡淡的硝石味道,雪地上留下一個小坑。
李少安剛把春聯貼好,從凳子上跳下,見到李少國從堂屋裏出來,手裏拎著蠟燭紙錢,腰裏別著柴刀。
“哥,你這是要上哪兒呢?”
“去給爹媽送亮。”
“那等等,我換雙鞋,跟你一起去。”
李少國口中所說的送亮,是鐵山灣的一種習俗。
除夕這天,要去先人的墳頭拜祭,點蠟燭燒紙錢,以表示後人對先祖的緬懷。
李少安和李少國去了山裏,給李家父母的墳頭送亮。
去的路上,李少國迴頭對李少安說道:“大哥雖然不知道你和雪梅是如何認識的,但是關於你們倆的事情,你且放心,不管別人怎麽傳怎麽說,大哥永遠都站在你這邊。”
李少安心中感動,道:“大哥,謝謝你的理解。”
李少國忽然饒有深意地說道:“大哥看得出來,雪梅是真心待你,你切莫負了人家。”
李少安沒有迴答,隻是默默點頭。
在他心裏,趙雪梅有著無可取代的位置,毫無疑問他愛趙雪梅。
可是還有另外一個女人,在他的心裏也有著特殊的位置,那就是孫麗萍。
如果沒有那一次衝動之後的水乳交融,如果不知道那是孫麗萍人生的第一次,也許李少安並不會這麽糾結。
現在,在李少安的心中,趙雪梅和孫麗萍孰輕孰重真的難以說得清,這兩個女人他都不願辜負,然而現實很可能比想象中的要殘酷得多。
李少安甩了甩頭,把這惱人的問題甩走,這問題太難,他想不明白。
另一頭,譚紅霞在灶房裏準備年夜飯。
趙雪梅也在一旁幫忙,這一次譚紅霞沒有再讓趙雪梅歇著,因為事情實在太多,她一個人忙不過來。
李家除夕夜的飯菜要比平常任何時候都豐盛。
麂子肉、野兔肉,這是野味;紅菇、冬筍,這是山珍;還有紅燒鯉魚、炸草魚、蠟肉、蠟豬肝、蠟牛肉、粉蒸肉、酸蘿卜……一樣都不少。
若放在以前,這麽豐盛的年夜飯,連想都不敢想,得益於這一年李少安事業有成,給家裏掙迴來不少錢,極大的改善了李家的條件,這才讓李家的年夜飯變得如此豐盛。
李鬆林、李鬆樹哥倆聞著肉香,跑到灶屋門口,伸著髒兮兮地手掌去偷桌子上蒸好的臘肉。
剛出鍋的臘肉,倆小子也不怕燙,抓來一塊連肥帶精的就往嘴裏塞,嚼得別提有多香。
兩人在灶房裏的聲音引起了譚紅霞的注意,扭頭一看,剛好看到兩個兒子吃得滿嘴是油,當下又好氣又好笑。
舉起手中的竹刷帚,對著兄弟倆罵道:“你們兩個,菜還沒上桌就被你倆給偷吃了,討打!”
“媽,今天過年,不能打人。”
哥倆一點也不怕,衝著譚紅霞辦了個鬼臉,逃跑前還不忘再挑一塊最肥的臘肉。
“誒,真是倆小兔崽子!”
譚紅霞搖頭歎氣,被自己這倆小子氣得笑起來。
趙雪梅在一旁勸道:“大嫂,鬆林和鬆樹還真是機靈可愛。”
譚紅霞無奈道:“你是還沒有帶過孩子,等你自己有了孩子,就知道這七八歲的小孩,調皮起來那真是連狗都嫌。”
趙雪梅臉色一紅,羞澀道:“我還遠呢。”
譚紅霞笑笑,轉了個話題,說道:“雪梅,我們家條件差,這次和少安迴來委屈你了。”
“嫂子,你這是哪的話。”
“話說迴來,我家少安能遇到你,真是他上輩子修來的福氣。”
趙雪梅紅著臉,表情中洋溢著幸福:“嫂子,你這麽說我就不好意思了。”
等李少國和李少安從山上迴來,已經到了下午兩點多,灶房裏譚紅霞也忙得差不多,一桌子豐盛的菜肴已經到了收尾的階段。
三點多的時候,李家人上桌開始吃年夜飯。
吃飯之前,李少國在大門口點燃了一卷鞭炮,待到鞭炮聲落,大家這才入席開動。
這也是鐵山灣的習俗,通常年夜飯都會比平時的晚飯要提早許多,這樣的目的是早早吃過晚飯,留下更多時間一家人聚在一起嗑嗑瓜子,拉拉家常。
今年李家的年夜飯比起往年來要豐盛得多,沈春蘭也被叫來和大家一起過年,唯一有些遺憾的就是李少民一家沒有跟大家一起過。
年夜飯一直吃到天黑,大家繼而圍在火爐旁,說起這一年裏的事情,天南地北,什麽都談。
其實一家人圍坐在火爐邊談天說地這件事還有一個名字,就叫做守歲。
傳說家中的小輩後輩們守歲,能夠為父母延長壽命,至於延長壽命當然隻是傳說,大家也就圖個吉利,沒有人會真無聊去相信這些。
對小孩子來說,守歲還有一個最大的好處,那就是能夠得到壓歲錢。
趙雪梅迴了一趟房間,手裏拿了兩個紅包出來,摸著李鬆林和李鬆樹的小腦袋,把壓歲錢交給了倆小子。
哥倆倒也很上路,接過紅包之後對著趙雪梅鞠躬致謝,嘴裏還說著:“謝謝嬸嬸!”
譚紅霞罵道:“你倆怎麽迴事,昨天不還叫阿姨嗎,今天怎麽就叫上嬸嬸了。”
李鬆林摸了一把鼻涕,先把紅包揣進兜裏,說道:“哥哥說了,趙阿姨以後就是叔叔的媳婦,所以我們要叫嬸嬸。”
李鬆樹趕緊狡辯:“媽,我沒說過,是鬆林冤枉我,你可要明察啊!”
譚紅霞故作嚴厲:“明察什麽,我看你們倆就是皮癢癢,想吃竹筍炒肉了!”
“不要啊,媽,我們錯了!李鬆樹和李鬆林嚇得趕緊跑到趙雪梅身後,可憐巴巴:“嬸嬸,你一定要救救我們。”
趙雪梅不禁被這倆小子逗樂,掩著嘴發出一陣輕笑。
天空中飄著鵝毛大雪,山路上的積雪已經過膝。
李家屋前,李少安搭著凳子站在上麵,趙雪梅在下麵扶著凳子防他摔下來,兩人在大門口貼著春聯。
這些春聯是昨晚上李少國寫的,字不咋樣,對賬也算不上工整,也就是那麽個意思,年年都得寫,討個喜慶。
貼春聯的漿糊是現熬的,熬好之後倒在鋁盆裏,往外冒著熱氣,聞起來還有一股糯米香味。
院子裏,李鬆樹和李鬆林兩人凍得臉紅手紅,玩得不亦樂乎,手裏拎著一個袋子,裏麵裝的都是炮竹。
哥倆玩的這種炮竹,不是後來出現的那種擦炮,而是從成卷的鞭炮中拆下來的小炮竹。
兩人手裏各拿一支點燃的香,把炮竹插到雪地裏,探著身子點燃引信,待到引信冒出火星,立即轉身就跑。
跑不出五步,聽到雪地裏發出一聲悶響,一陣青煙升騰,鼻子裏聞到淡淡的硝石味道,雪地上留下一個小坑。
李少安剛把春聯貼好,從凳子上跳下,見到李少國從堂屋裏出來,手裏拎著蠟燭紙錢,腰裏別著柴刀。
“哥,你這是要上哪兒呢?”
“去給爹媽送亮。”
“那等等,我換雙鞋,跟你一起去。”
李少國口中所說的送亮,是鐵山灣的一種習俗。
除夕這天,要去先人的墳頭拜祭,點蠟燭燒紙錢,以表示後人對先祖的緬懷。
李少安和李少國去了山裏,給李家父母的墳頭送亮。
去的路上,李少國迴頭對李少安說道:“大哥雖然不知道你和雪梅是如何認識的,但是關於你們倆的事情,你且放心,不管別人怎麽傳怎麽說,大哥永遠都站在你這邊。”
李少安心中感動,道:“大哥,謝謝你的理解。”
李少國忽然饒有深意地說道:“大哥看得出來,雪梅是真心待你,你切莫負了人家。”
李少安沒有迴答,隻是默默點頭。
在他心裏,趙雪梅有著無可取代的位置,毫無疑問他愛趙雪梅。
可是還有另外一個女人,在他的心裏也有著特殊的位置,那就是孫麗萍。
如果沒有那一次衝動之後的水乳交融,如果不知道那是孫麗萍人生的第一次,也許李少安並不會這麽糾結。
現在,在李少安的心中,趙雪梅和孫麗萍孰輕孰重真的難以說得清,這兩個女人他都不願辜負,然而現實很可能比想象中的要殘酷得多。
李少安甩了甩頭,把這惱人的問題甩走,這問題太難,他想不明白。
另一頭,譚紅霞在灶房裏準備年夜飯。
趙雪梅也在一旁幫忙,這一次譚紅霞沒有再讓趙雪梅歇著,因為事情實在太多,她一個人忙不過來。
李家除夕夜的飯菜要比平常任何時候都豐盛。
麂子肉、野兔肉,這是野味;紅菇、冬筍,這是山珍;還有紅燒鯉魚、炸草魚、蠟肉、蠟豬肝、蠟牛肉、粉蒸肉、酸蘿卜……一樣都不少。
若放在以前,這麽豐盛的年夜飯,連想都不敢想,得益於這一年李少安事業有成,給家裏掙迴來不少錢,極大的改善了李家的條件,這才讓李家的年夜飯變得如此豐盛。
李鬆林、李鬆樹哥倆聞著肉香,跑到灶屋門口,伸著髒兮兮地手掌去偷桌子上蒸好的臘肉。
剛出鍋的臘肉,倆小子也不怕燙,抓來一塊連肥帶精的就往嘴裏塞,嚼得別提有多香。
兩人在灶房裏的聲音引起了譚紅霞的注意,扭頭一看,剛好看到兩個兒子吃得滿嘴是油,當下又好氣又好笑。
舉起手中的竹刷帚,對著兄弟倆罵道:“你們兩個,菜還沒上桌就被你倆給偷吃了,討打!”
“媽,今天過年,不能打人。”
哥倆一點也不怕,衝著譚紅霞辦了個鬼臉,逃跑前還不忘再挑一塊最肥的臘肉。
“誒,真是倆小兔崽子!”
譚紅霞搖頭歎氣,被自己這倆小子氣得笑起來。
趙雪梅在一旁勸道:“大嫂,鬆林和鬆樹還真是機靈可愛。”
譚紅霞無奈道:“你是還沒有帶過孩子,等你自己有了孩子,就知道這七八歲的小孩,調皮起來那真是連狗都嫌。”
趙雪梅臉色一紅,羞澀道:“我還遠呢。”
譚紅霞笑笑,轉了個話題,說道:“雪梅,我們家條件差,這次和少安迴來委屈你了。”
“嫂子,你這是哪的話。”
“話說迴來,我家少安能遇到你,真是他上輩子修來的福氣。”
趙雪梅紅著臉,表情中洋溢著幸福:“嫂子,你這麽說我就不好意思了。”
等李少國和李少安從山上迴來,已經到了下午兩點多,灶房裏譚紅霞也忙得差不多,一桌子豐盛的菜肴已經到了收尾的階段。
三點多的時候,李家人上桌開始吃年夜飯。
吃飯之前,李少國在大門口點燃了一卷鞭炮,待到鞭炮聲落,大家這才入席開動。
這也是鐵山灣的習俗,通常年夜飯都會比平時的晚飯要提早許多,這樣的目的是早早吃過晚飯,留下更多時間一家人聚在一起嗑嗑瓜子,拉拉家常。
今年李家的年夜飯比起往年來要豐盛得多,沈春蘭也被叫來和大家一起過年,唯一有些遺憾的就是李少民一家沒有跟大家一起過。
年夜飯一直吃到天黑,大家繼而圍在火爐旁,說起這一年裏的事情,天南地北,什麽都談。
其實一家人圍坐在火爐邊談天說地這件事還有一個名字,就叫做守歲。
傳說家中的小輩後輩們守歲,能夠為父母延長壽命,至於延長壽命當然隻是傳說,大家也就圖個吉利,沒有人會真無聊去相信這些。
對小孩子來說,守歲還有一個最大的好處,那就是能夠得到壓歲錢。
趙雪梅迴了一趟房間,手裏拿了兩個紅包出來,摸著李鬆林和李鬆樹的小腦袋,把壓歲錢交給了倆小子。
哥倆倒也很上路,接過紅包之後對著趙雪梅鞠躬致謝,嘴裏還說著:“謝謝嬸嬸!”
譚紅霞罵道:“你倆怎麽迴事,昨天不還叫阿姨嗎,今天怎麽就叫上嬸嬸了。”
李鬆林摸了一把鼻涕,先把紅包揣進兜裏,說道:“哥哥說了,趙阿姨以後就是叔叔的媳婦,所以我們要叫嬸嬸。”
李鬆樹趕緊狡辯:“媽,我沒說過,是鬆林冤枉我,你可要明察啊!”
譚紅霞故作嚴厲:“明察什麽,我看你們倆就是皮癢癢,想吃竹筍炒肉了!”
“不要啊,媽,我們錯了!李鬆樹和李鬆林嚇得趕緊跑到趙雪梅身後,可憐巴巴:“嬸嬸,你一定要救救我們。”
趙雪梅不禁被這倆小子逗樂,掩著嘴發出一陣輕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