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李少安從村支部出來,手裏拿著趙雪梅給他摘抄下來的張師德與村部借款記錄,上麵密密麻麻一共借了有十幾筆,加起來總共有一千一百來塊。


    仔細看了那些借款的數據,每一筆大概都在八九十不等,而且時間大都集中在春秋兩季,李少安隱隱感覺到了什麽,不過在一切確認之前,他還不敢妄下斷言。


    等到中午,村裏小學食堂開飯的時候,李少安來到了校園。


    學校很殘破,黃土操場,一間漏雨漏風的教學樓,旁邊有一間低矮的房子,有個煙囪向外冒青煙,那裏是這所鄉間小學的食堂,平時張師德就是在那裏為學生們準備午飯。


    走進教室,二三十個機敏伶俐的小孩子,大眼睛烏溜溜地看著李少安。


    由於師資力量極度匱乏,教育資源短缺,小學所有年級都是匯聚在一個班上課,張師德就這樣一個人教了整個學校的孩子。


    “鬆樹、鬆林,你們叔叔來了。”很快,就有小孩子大聲說道。


    李鬆樹、李鬆林一看李少安親自前來,隻當叔叔跑來學校監督二人吃飯,嚇得趕緊低頭扒飯,生怕被李少安批評。


    走到侄子麵前,檢查起兩人瓷盆裏的米飯,結果和預想中的一樣,米飯發黃,帶著一股陳米的黴味。


    陳米並非不能吃,隻是比起新鮮大米來實在差了太多,而且吃得多了對身體會有不好影響。尤其是這些小孩子,身體抵抗能力本來就比成年人弱,給他們吃陳米可不是一個好的辦法。


    又檢查了一下其他孩子瓷盆裏的米飯,都是如此,除了黃黃的米飯,盆裏就是一點清水煮的蘿卜和白菜,有幾個幸運的小家夥盆裏麵能飄著一顆肉沫星子,對這些可憐的小孩子來說已經是如同中了大獎一樣。


    一眼望去,看著這些朝氣蓬勃的孩子們,滿眼都是自己在這裏讀書時的影子。


    熟悉的教室,熟悉的走廊,熟悉的課桌椅,一晃十多年過去,孩子們的笑臉依舊鮮豔,黑板上的板書仍然遒勁有力,唯獨那個講台上的身影已經老去,白發蒼蒼,滿頭皺紋。


    正出神,門口張師德走了進來,檢查孩子們吃飯的情況,不想卻在教室裏看到了李少安。


    兩人的目光相對,張師德明顯很是錯愕,沒有料到李少安會出現,一時間嘴巴動了動,似乎想說什麽,最終還是沒有說出來。


    “張老師,我們去外麵走走吧。”


    李少安感覺到張師德的尷尬,為了不讓他太為難緊張,主動提出了去外麵走走的建議。


    在學校的黃土操場上,這是李少安曾經無憂無慮奔跑的地方,如今他已經長成和張師德並肩而立的男人。


    “是不是遇到什麽難處了?”李少安目光望著遠處。


    張師德幽幽地歎了一口氣,說道:“唉……一言難盡……從昨天起我就知道,這事恐怕瞞不住你。”


    “學校沒錢了……”


    “食堂的米和菜不是學生從家裏帶來的嗎?”


    “那是以前了,三年前有一次村裏好幾戶人家不讓孩子來上學,原因就是不願意交糧,那幾家父母態度很強硬,我上門做過好幾次家訪,給他們做思想工作,他們怎麽說都不肯答應。”


    李少安聽得眉頭緊皺,深知教育的重要,尤其在這大山溝裏,想要走出去最好的途徑就是接受教育。


    張師德無奈道:“眼看那幾個孩子要輟學在家,可憐的很,我實在不忍心,便答應從此上學不用再交糧,一切由學校負擔。”


    說是學校負擔,其實還不就是張師德一人負擔,張師德隻是一個民辦老師,工資低得可憐,每月隻有二十塊。教育局每年下撥給這個鄉村小學的教育資金更是少之又少,全年也就不到一百塊。


    可想而知,以張師德所有的收入加起來,想要負擔二三十個小孩子的吃喝是件多麽恐怖的事情。


    李少安走在張師德的斜後方,一路慢慢跟隨,看著這位頭發花白的老者,為他那份崇高的師德所感動。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那一刻,李少安突然覺得張師德微微有些佝僂的背影是那麽的高大,那雙肩膀之上承載的是這所鄉間小學無數孩子的未來。


    李少安卑躬地向張師德深深地鞠躬,在他的前麵,自己顯得是那麽的渺小。


    張師德連忙扶起李少安,內疚道:“我也是沒有辦法了,買不起新鮮大米,這才隻能買更便宜的陳米,實在是對不住孩子們。”


    作為張師德的學生,又是鐵山灣的村民,帶著一腔熱血迴到這片故土,李少安隻覺得如果連這些孩子們的生活都不能保障,又談何帶領小山村走向富裕。


    張師德師德高尚,大愛無私,能做到如此地步,他李少安雖不及張師德這般崇高,但也絕對不會對此事袖手旁觀。


    “張校長,我向你承諾,等我稻田的水稻豐收之後,一定向學校捐贈三百斤新鮮大米。”


    “少安,你……我代表全校的學生謝謝你了。”


    張師德老眼濕潤,眼眶倏地脹紅,幾滴混濁的老淚順著布滿皺紋的臉頰滑下,發至內心地向李少安鞠躬致謝。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張師德的內心是高興的,作為一名教師,最大的心願就是看到自己教出來的學生成人成材,而李少安無疑是他這輩子所教的學生中讓他最驕傲的一個。


    “不敢當,不敢當!”


    李少安趕緊扶起張師德,自慚形穢道:“與您比起來,我所做的不值一提。”


    突然想起來自己的蘑菇現在正值豐收,李少安又說道:“張校長,我看孩子們除了白菜蘿卜也沒有其他菜吃,從明天起,我每天給你送些新鮮的蘑菇,這樣一來也能讓孩子們換換口味。”


    張師德又一次向李少安鞠躬,他已經不知道該如何向李少安表達謝意,對於李少安的幫助他並沒有推辭。


    張師德的狀況早已經到了彈盡糧絕的地步,隻能靠著不斷向村裏借款來維持學校的運轉,李少安的慷慨相助,對現在的張師德來說無疑是雪中送炭。


    這世間錦上添花的人太多,而真正能夠雪中送炭的人卻太少太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村色撩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指尖風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指尖風月並收藏村色撩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