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3大明,不議和


    【今天的章節奉上,求訂閱!!】


    “鄭親王,你難道是被那李子霄打怕了?不想入關了?”


    多鐸此時譏諷的說道。


    濟爾哈朗白了多鐸一眼,沉著的說道:“本王不是怕,而是謹慎,我大清已經輸不起了。”


    “鄭親王說的沒錯,李子霄一直都是我們的心腹大患,也不知道誰,接連被李子霄擊敗。


    甚至還曾經當過階下之囚,要說怕,也不用說鄭親王怕啊!”


    豪格突然開口,聲援濟爾哈朗的同時,言語中也故意諷刺多鐸。


    “豪格,你說什麽!”


    果然,多鐸被豪格揭開往日傷疤,直接炸毛了,站起身來,指著豪格的鼻子,怒吼道。


    “多鐸,你急什麽,我說你了嗎?”


    豪格淡定的坐在座位上,看著對麵暴怒的多鐸,心情很不錯,他就喜歡揭多鐸的傷疤。


    聯手濟爾哈朗,打壓多爾袞及其手下人,一直都是豪格製定的對策。


    要不是,因為豪格和多爾袞之間的死仇,豪格也不可能順利獲得代善等人的支持,讓他執掌兩旗人馬。


    代善等人扶持豪格,就是為了製衡多爾袞,韃子之間的內部爭鬥,其實也一直存在著。


    豪格這次的話,再次激怒了多鐸,多鐸站起身來,指著豪格的鼻子罵,一副不依不饒的模樣。


    豪格也不是好說話的主,聽到多鐸如此咒罵他,血氣方剛的他直接懟迴去。


    要不是兩邊有他們麾下將領攔著,估計兩人就要直接打起來了。


    眼看一場會議,就要變成兩人的罵戰了,一直坐在首座上,老態龍鍾的代善敲了敲拐杖,嗬斥道:“鬧夠了沒有!”


    隨著代善開口,多鐸和豪格兩人才停下罵戰,坐迴自己的位置。


    “今日,本王召集你們來,是議事的,不是看你們吵架的。”


    代善的聲音很冷,周圍沒人答話,多鐸和豪格也坐迴了自己的位置,也不敢冒犯代善。


    看著雙方都已經冷靜下來,代善繼續說道:“入關,乃是太祖,先皇和我們的畢生所願。


    本王也希望,能在臨死之前,見到我八旗勇士可以殺入關內,入主中原。


    現在,本王不想看你們爭吵,而是希望看到你們團結一心,成就大事。


    剛剛鄭親王說的沒錯,李子霄此人乃是我大清大敵,不可不防,但也不必太過在意。


    接下來,你們商討一下,該如何在明國接下來的動蕩中,為我大清獲得入關的機會。


    不要再讓本王看到你們,為芝麻綠豆大點的小事而爭吵。”


    “是,禮親王教訓的是。”


    有了代善出麵,算是壓下了多鐸和豪格之間的爭端,讓三方接下來可以真正的商議他們下一步的行動計劃。


    經過一日的商議,最終他們商議出了對策,隨即展開行動。


    幾日後,關外八旗韃子人馬紛紛秘密調動,朝著山海關方向移動。


    韃子調兵雖然隱蔽,但依舊瞞不過冷鋒在關外的情報人員。


    隨即,冷鋒便將這個消息,先傳到了金州周大柱那邊,然後通過金州將韃子兵力調動的情況,傳到開封李子霄這邊。


    “哼,韃子果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又開始蠢蠢欲動了。


    隻不過,讓本侯沒想到的是,這一次多爾袞竟然沒有搬倒豪格,看樣子多爾袞實力被削弱不少啊!”


    李子霄得到冷鋒傳來的消息後,也是目光微冷,說道。


    “韃子想渾水摸魚,趁機入關,那也得問問我李子霄答不答應。


    石頭,傳令給衛宏,讓他盡快準備好大軍的糧草彈藥,有什麽需要,直接去找韓陸山,讓他籌辦。”


    對於韃子的暗中行動,李子霄也阻止不了。


    李子霄隻能按照自己的部署行事,等到什麽時候和韃子碰上了,再教他們做人。


    隨著李子霄的命令下達下去,分布在外的白龍軍幾名大將徐魏,劉重,戚威和羅超等人,紛紛返迴開封。


    而明廷這邊,也緊鑼密鼓的調集人馬,在山西境內布防,防止李自成由西向東進攻京城。


    同樣的,這個時候即便是崇禎再厭惡李子霄,也派人到開封傳旨,讓李子霄出兵,進攻西安,圍剿李自成。


    隻不過,當崇禎派去開封傳旨的使者,卻沒有見到李子霄,被衛宏等人告知,李子霄還在倭國呢。


    李子霄不在,就沒人能敢接崇禎的聖旨。


    傳旨的太監在被衛宏等人拖延在開封,好吃好喝招待了近一周後,才會準備返迴京城。


    衛宏他們這麽做,也是李子霄授意的。


    對待這次崇禎的旨意,李子霄就一個對策,那就是拖。


    拖到李自成出兵東征,拖到李自成攻破京城,拖到大明滅亡,到時候華夏的局勢,將發生天翻地覆的改變。


    而就在崇禎調集國內北方明軍,在山西各個城市關口布防,防備李自成的闖軍,並且傳令李子霄出兵進攻李自成時。


    崇禎在京城也迎來了一批不速之客。


    “建奴這個時候派使者來?”


    崇禎坐在禦書房內,聽著王晨恩的匯報,有些疑惑不解。


    沒錯,就在這個時候,韃子的使者抵達京城。


    “承恩,你安排一下,明日,朕接見建奴使者。”


    崇禎想了想,還是決定見一見韃子派來的使者,看看韃子這次葫蘆裏到底賣的什麽藥。


    “聖上,不需要在朝堂上,與諸位大臣一起接見建奴使者嗎?”


    王承恩詢問道。


    “不用了,朕還不知道建奴使者這次來的目的,現在朝局本就動蕩。


    為了穩妥起見,朕還是先單獨見見這個建奴使者,看看他們要做什麽再說吧。”


    崇禎疲憊的擺擺手,解釋道。


    “是,老臣這就去。”


    到了第二天,崇禎在自己的禦書房,接見了那位韃子使者,詢問他的來意。


    結果,那個韃子使者竟然是代表清國,向大明提出議和的。


    “你們想要議和?”


    崇禎臉上帶著冷笑,盯著身前這個漢語流暢的韃子使者,開口說道。


    “是的,陛下。


    我大清新皇剛剛登基,認為這些年來,我們兩國征戰頻繁,將士死傷無數,兩敗俱傷,勞民傷財。


    我大清新皇仁慈,希望可以改變兩國敵對狀態,達成議和協議,不再征戰,開通邊境貿市,讓兩國百姓可以安居樂業。”


    這名韃子使者巧舌如簧,說的那叫一個好聽。


    但實際上,這是多爾袞等韃子高層們,想出來的一個迷惑崇禎的計策。


    他們假意和大明議和,就是想讓崇禎放鬆對關外韃子的警惕,然後可以從山海關調兵,去對付李自成。


    這樣一來,韃子大軍想要攻克山海關,殺入關內,就要容易很多。


    麵對韃子使者的花言巧語,崇禎也不是傻子。


    這麽多年,大明在韃子身上吃了多少虧,韃子想要入主中原的野心,早就昭然若揭。


    這個時候,崇禎要是真的相信了,這個韃子使者的話,才真叫怪呢!


    崇禎雖然一時,也沒想明白,韃子這麽做是為了什麽,但他相信背後一定有陰謀。


    此時,崇禎慶幸沒有在朝堂上,當著滿朝文武百官召見這個韃子使者。


    要不是,這個韃子使者這番求和的言論一出,恐怕整個大明朝廷的文臣武將,都要讚同和韃子議和,甚至為之歡唿了。


    可是,崇禎心裏並沒打算和韃子議和。


    於是,崇禎望著下麵這個韃子使者,一字一句的說道:“大明,不議和。”


    “什麽?大明的皇帝,你說什麽!”


    這個韃子使者也沒崇禎的這句話驚呆了,一時都怔住了。


    他萬萬沒想到,崇禎會是這樣答複。


    按照這個韃子使者來時的想法,這些年來,明軍和清軍作戰,基本上就沒贏過。


    反倒是韃子這邊,屢屢擊敗明軍,甚至數次入關劫掠,將大明整個北方糟蹋了個遍。


    而現在,大明國內更是亂寇四起,最強的兩支起義軍首領,李自成和張獻忠都坐擁幾十萬大軍,甚至都已經稱帝了。


    在這種情況下,他們拋出橄欖枝,主動和崇禎議和,想必崇禎一定會欣然答應的。


    甚至哪怕是,他們趁機提出一些苛刻條件,到時候崇禎也會讓步答應的。


    比如,讓崇禎想辦法,誅殺李子霄。


    就如同當年,韃子讓人陷害袁崇煥,讓崇禎殺死袁崇煥那樣,他們打算故技重施。


    前段時間,代善,多爾袞等韃子王公大臣們,早就讓他們安插在大明朝堂上的內奸,多次在朝堂上,向崇禎陳述李子霄的罪責。


    向崇禎講述李子霄有謀逆之心,不可不除的必要,可是崇禎卻一直都沒對李子霄下手。


    韃子們也是被李子霄的白龍軍打怕了,此時韃子當中,不少人都對白龍軍生出來懼意。


    這放在幾年前,完全是不敢想的。


    那是的的清軍,自以為天下無敵,什麽對手都不放在眼中。


    所以,韃子們便想再借崇禎的手,殺死李子霄。


    崇禎遲遲不肯誅殺李子霄,這讓韃子們以為,是崇禎不想殺李子霄,想繼續用李子霄對付他們。


    這一次,韃子索性向崇禎提出議和。


    就是要告訴崇禎,你看,咱們都議和了,你還留著李子霄。


    李子霄手握如此重兵,難道你不擔心他造反嗎?趕緊把他殺了吧。


    而且,咱們都議和了,你還不趕緊調山海關的吳三桂,去剿滅李自成那些叛軍。


    韃子的如意算盤,打的倒是很不錯。


    但可惜,完全是韃子他們自己誤會了,不是崇禎不殺李子霄,他早就想殺了。


    可惜,李子霄不是袁崇煥,早在幾年前,李子霄就已經對於朝廷的命令和崇禎的旨意,陽奉陰違了。


    說白了,崇禎已經調動不了李子霄了,更別說讓李子霄入京城,趁機誅殺他了。


    李子霄根本不會上這個當的。


    要不是,李子霄一直沒有造反,甚至一直在積極的抵禦韃子,數次和韃子血戰。


    這也讓崇禎很苦惱,對李子霄是愛也有,恨也有。


    李子霄不主動造反,崇禎又殺不了他,就更加不願意將其定為叛逆,那不等於逼他反嘛!


    索性,就這樣放任下去了。


    結果現在,這個韃子使者剛剛提出,想要和大明議和,


    他甚至連後麵,那些想好的苛刻條件,都還沒來得及講出來,崇禎就直接拒絕了。


    崇禎冷著一張臉,盯著這個韃子使者,再次說道:“怎麽,朕說的不夠明確嗎?


    朕拒絕你們的求和,朕從沒承認過你們所謂的大清,在朕的眼裏,你們就是一群叛逆。


    關外一直都是大明之地,是朕的遼東都司,不是你口中的大清國。


    你們隻不過是一群叛逆,有何資格和朕議和。


    想要停戰,那就讓努爾哈赤的餘孽子孫,向朕投降。


    朕隻接受投降,不接受議和。”


    說著,崇禎站起身來,站直了身子,不怒自威,望著那個韃子使者。


    這一刻的崇禎,是威嚴的,完全看不出之前的疲憊模樣。


    哪怕是,崇禎心裏很清楚,他的這次拒絕韃子議和,等於將大明往懸崖邊上去推。


    可他依舊毫不後悔,因為他記得自己祖宗的遺訓。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他不會允許自己向韃子屈從,這是他作為大明皇帝最後的尊嚴。


    “你迴去告訴建奴,隻要朕還在位一日,還活著一天,他們建奴就別想入關。”


    崇禎望著那個韃子使者,堅決的說道。


    “瘋了,崇禎瘋了。”


    這一刻,這個韃子使者在心裏,就是這個想法。


    “好,大明的皇帝,你的話我一定轉告。告辭!”


    這個韃子使者看到崇禎如此堅決的態度,也就知道沒什麽繼續往下談的必要的,果斷離去。


    韃子使者離去之後,崇禎重新重新坐迴龍椅,臉色也顯得疲憊,沒有了之前的精神。


    “承恩,封鎖韃子使者想要求和的消息,不要傳出去,省的那些大臣又不斷上書哀求。”


    崇禎對著一旁的王承恩,說道。


    “是,老臣下去安排。”


    王承恩應道,離開崇禎的禦書房,下去安排這件事去了。


    王承恩也萬萬沒想到,崇禎竟然一口迴絕了那個韃子使者的議和要求,換成任何人都會覺得驚訝。


    畢竟,此時大明的情況,崇禎要是能和韃子議和,騰出北麵明軍邊軍精銳,或許還有剿滅李自成這些亂軍的機會。


    可惜,崇禎從沒相信韃子,也沒打算相信韃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明末之重鑄帝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雲下飛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雲下飛雪並收藏穿越明末之重鑄帝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