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2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今天的第二章奉上,求求收藏訂閱!!】
十月四日天亮後,隨著阿濟格的一聲令下,漢軍鑲藍和鑲紅兩旗,三萬多清兵立刻開始了緊張的攻城準備。
而阿濟格率領的韃子騎兵嫡係,除了少部分參與攻城指揮的,其餘大隊人馬依舊在後麵督戰。
同時,韃子驅使捉來的漢人工匠和青壯們,還繼續在周圍伐木采石,製作攻城工具。
經過昨晚一夜的連夜趕工,韃子手裏又多出了五輛樓車,再加上昨日他們沒被損壞的露出,讓韃子的樓車達到十二輛。
“攻城吧!”
阿濟格下達命令後,漢軍鑲紅和鑲藍兩旗的無數清兵,便紛紛抬著雲梯,推著盾車、樓車,朝著雁門關衝了過去,一時間雁門關外殺聲震天。
“韃子開始攻城了,弟兄們都上城牆啊!”
雁門關上,守軍士卒看到關外,一隊隊身穿著各色鎧甲的清兵,怒吼著從遠處衝來,城牆上的守軍,便大聲喊叫起來。
盧象升到達雁門關後,時刻防備韃子的再次攻關,所以麵對韃子的天亮後的再次攻關,關內守軍集結的很迅速。
這一次,盧象升任命郝強為雁門關主將,關淩則到東麵城牆負責明軍指揮,戚威暫被派到西麵城牆。
雁門關除了主城關外,東西兩翼還有數公裏長的圍城,圍城以外還有其他幾大大石門,眾多小石門,敵樓,烽火台,寨堡,壕溝,暗門都有。
總體來說,雁門關防禦體係完善,絕對的易守難攻。
所以,除了主關城需要郝強和盧象升親自坐鎮外,兩翼的圍城處,也需要人指揮。
而且,由於兩翼的圍城全都是依山而建,韃子的盾車和樓車根本推不上去,進攻難度更大。
戚威的白龍軍此時還在代州,盧象升沒讓其過來,所以戚威隻能暫時指揮西段的明軍。
此刻,戚威望著城牆上,那些緊張的明軍士卒們,不斷的給他們打氣:“大家都不要慌,待會韃子來了,炮手、弓箭手,火銃手都要聽我指揮,就把他們打下去!
韃子其實也沒什麽好怕的,他們也全都是兩個肩膀抗一個腦袋,本將跟隨李爵爺在關外殺的韃子,砍下的人頭,都能堆成一座小山了。
咱們現在又依靠城牆,韃子最厲害的騎兵又上不來,怕他什麽。”
“對,戚將軍說的沒錯。韃子也是人,昨天不照樣被我們打退了,兄弟們不用怕。”
聽到戚威的喊話後,跟在戚威身後的一名明軍副將,也朝著周圍明軍士卒,大聲喊道。
戚威迴頭望了一眼這名明將,微微朝其示意點頭,覺得此人不錯。
果然,聽到戚威的鼓舞後,城牆上的明軍將士們,緊張情緒明顯放鬆了不少。
轟轟轟!
這個時候,韃子的火炮開始轟擊他們這邊,一顆顆實心鐵彈砸落下來,讓不少明軍將士發出驚恐的喊叫聲。
對於韃子的火炮,這些明軍將士更加畏懼。
雖然,真正能被這些砸下來的實心鐵彈砸中的人,並不是很多。
但每個倒黴的明兵,挨上這麽一彈的下場,都是非常淒慘的。
韃子火炮的聲勢,打擊的主要是明軍的士氣。
“全都蹲下,躲到城牆後麵,敵人的炮彈就打不到你們。”
戚威大聲唿喊著,同時也作出示範,跑到一處城牆後麵,半蹲著身子,躲在後麵。
“敵人上來了,大家穩住,炮手準備,開花彈,放!”
看到下麵的清兵靠近城牆上,戚威指揮城牆上的明軍,開始了攻擊。
明軍的開花彈,其實就是白龍軍的爆炸彈,基本上沒什麽區別,甚至盧象升軍中這些爆炸彈,都是盧象升從白龍軍這邊以超低價購買來的。
主要是朝廷火器局生產的那些開花彈,盧象升是真的不敢用了。
有時候,開炮之後,打出去的開花彈竟然都不爆炸,有的甚至直接在炮膛就炸了。
盧象升也曾想過整頓朝廷工部,特別是火器局,可是這裏麵涉及的貴勳利益太多。
盧象升想改革,就會損害很多人的利益,便會遭到不少朝廷大臣和勳貴,宦官們的抵製,盧象升最終也是束手無策。
自從盧象升坐了大明首輔之後,他發現自己每天要做的事情,就是陪著崇禎和一眾朝廷大臣,在朝堂上爭論扯皮。
其他事情,基本上做不了,而且每一次盧象升想要進行一項改革時,都會遭到不少大臣的反對。
漸漸地,盧象升發現,即便是他做了大明首輔,很多事情他依舊無力改變。
反倒是這次領軍出戰韃子,讓他沒了朝堂的壓抑。
“放箭,開火!”
城外清兵依舊沿用昨日的攻城方式,火炮轟擊結束後,他們便依靠蒙古弓箭手和樓車上的火銃手們,打擊城牆上的明軍士卒們。
畢竟,韃子手裏的火炮雖然不少,可他們攜帶的炮彈也是有限的。
而且,韃子手裏的火炮,雖然性能改進了不少,但是根本不可能轟開雁門關城牆。
其實,韃子的炮擊,遠沒有那些弓箭手和火銃手們威脅大,特別是那十輛大型樓車上的火銃手,是明軍最大的威脅。
砰砰砰!
城牆上明軍火銃手,弓箭手,與清軍的弓箭手、火銃手對射,都對對方進行火力壓製。
而剩餘更多的明軍士卒,在守在城牆垛口處,抵禦那些試圖通過雲梯,爬上城牆的清兵們。
“擲彈手,投擲霹靂彈。”郝強遊走在城牆各處,大聲吼道。
轟隆隆!
很快,幾十名投彈手,就將點燃的霹靂彈(也就是白龍軍的鐵殼雷),扔到郝強製定的大體區域內。
那地方聚集清兵最多,也是清軍攻勢最猛的地方,郝強用鐵殼雷來救急。
“滾木礌石,讓人運更多的滾木礌石上來。”
“快,倒金汁,你tm磨蹭什麽呢!”
“這邊,來人,這邊再調五十人過去。”
“你們,將這些傷兵抬下去,沒看到擋住過道了嘛!”
郝強忙碌遊走的雁門關上,對明軍進行指揮,喊殺聲、慘叫聲籠罩雁門關。
盧象升不需要親臨城牆指揮,但他也需要時刻掌控戰場情況。
他此時就站在雁門關主關樓上,用手裏的千裏鏡,觀察著城外韃子的攻城情況。
這個時候的盧象升,臉色陰沉,通過千裏鏡他更清楚的看清清兵的攻城情況。
“這些清兵攻城方式,確實很有章法,清軍士卒確實悍勇,昨日關淩沒有錯啊!”
這個時候,盧象升低聲說道。
終於,通過今天自己親眼目睹韃子的攻城,盧象升知道昨日他錯怪關淩了。
激烈的攻防大戰,在雁門關上持續進行。
清兵的攻勢確實猛烈,但守關的明軍防守同樣頑強,數次清兵都要攻上城牆了,但都被明軍打了下去。
“殺啊!”
突然,盧象升聽到左邊傳來激烈的喊殺聲,而且距離似乎不遠,他感覺望過去。
隻見,在距離他主關城西麵幾百米外,一處城牆處竟然有清兵步卒殺上了城牆。
“該死,這才過了半個來時辰,怎麽就讓清兵殺城牆了。”
盧象升臉色不好看,冷聲說道。
“大帥勿憂,郝將軍已經派人過去了,會將韃子趕下去的。”
後麵一名負責保護盧象升安全的侍衛長,對盧象升安慰道。
果不其然,就在這隊清兵剛剛殺上城牆後,郝強這樣也反映過來了,他親自帶著一隊明軍精銳支援過來。
“殺啊!”
郝強雙手握著自己的長杆戰刀,衝向那隊殺上城牆的清兵。
等郝強帶人殺過來時,這一小段城牆,已經全部落入清兵之手,城牆上倒下了幾十名明軍將士的屍體。
而衝上城牆的清兵,人數其實並不多,也就二十來人。
而此時這二十來名清兵,卻擺出陣型,守住他們身後兩處垛口,因為那裏有兩處雲梯,正有清兵攀爬上來。
已經登上城牆的這二十來名清兵,由一名伍長統領,被靠城牆,擺出半圓形的防禦陣型。
他們沒有選擇向周圍進攻,而是選擇守住這好不容易占據的一角城牆之地,掩護後麵更多同伴,通過雲梯登上來。
二十來名清兵步卒,半圓形防禦陣型外麵,是七八名刀盾兵,他們舉著盾牌,擋在最前麵。
而他們後麵則是長槍兵,一個個麵色猙獰,望著郝強這邊帶人殺過來。
“保持陣型,守住這裏,殺!”
等到郝強率人殺過來時,他清晰的聽見那些清兵後麵那名伍長的喊話,他說的是漢語。
噗嗤!噗嗤!
郝強率領的那一隊明軍精銳,一往無前的撞進這一小隊韃子的陣型中,一聲聲刀槍捅入身體的聲音,是那麽的熟悉。
郝強其實之前就知道,這些攻關的清兵,多為韃子手下的漢奸軍,通過他們的旗幟就能看出來。
可是,知道是一迴事,親眼看著聽到這些說著漢語,卻站在他們對立麵,麵對麵與他們廝殺的清兵,又是另外一迴事。
這一刻,郝強心中生出一絲悲涼。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啊!”郝強心中發出一聲輕歎。
【今天的第二章奉上,求求收藏訂閱!!】
十月四日天亮後,隨著阿濟格的一聲令下,漢軍鑲藍和鑲紅兩旗,三萬多清兵立刻開始了緊張的攻城準備。
而阿濟格率領的韃子騎兵嫡係,除了少部分參與攻城指揮的,其餘大隊人馬依舊在後麵督戰。
同時,韃子驅使捉來的漢人工匠和青壯們,還繼續在周圍伐木采石,製作攻城工具。
經過昨晚一夜的連夜趕工,韃子手裏又多出了五輛樓車,再加上昨日他們沒被損壞的露出,讓韃子的樓車達到十二輛。
“攻城吧!”
阿濟格下達命令後,漢軍鑲紅和鑲藍兩旗的無數清兵,便紛紛抬著雲梯,推著盾車、樓車,朝著雁門關衝了過去,一時間雁門關外殺聲震天。
“韃子開始攻城了,弟兄們都上城牆啊!”
雁門關上,守軍士卒看到關外,一隊隊身穿著各色鎧甲的清兵,怒吼著從遠處衝來,城牆上的守軍,便大聲喊叫起來。
盧象升到達雁門關後,時刻防備韃子的再次攻關,所以麵對韃子的天亮後的再次攻關,關內守軍集結的很迅速。
這一次,盧象升任命郝強為雁門關主將,關淩則到東麵城牆負責明軍指揮,戚威暫被派到西麵城牆。
雁門關除了主城關外,東西兩翼還有數公裏長的圍城,圍城以外還有其他幾大大石門,眾多小石門,敵樓,烽火台,寨堡,壕溝,暗門都有。
總體來說,雁門關防禦體係完善,絕對的易守難攻。
所以,除了主關城需要郝強和盧象升親自坐鎮外,兩翼的圍城處,也需要人指揮。
而且,由於兩翼的圍城全都是依山而建,韃子的盾車和樓車根本推不上去,進攻難度更大。
戚威的白龍軍此時還在代州,盧象升沒讓其過來,所以戚威隻能暫時指揮西段的明軍。
此刻,戚威望著城牆上,那些緊張的明軍士卒們,不斷的給他們打氣:“大家都不要慌,待會韃子來了,炮手、弓箭手,火銃手都要聽我指揮,就把他們打下去!
韃子其實也沒什麽好怕的,他們也全都是兩個肩膀抗一個腦袋,本將跟隨李爵爺在關外殺的韃子,砍下的人頭,都能堆成一座小山了。
咱們現在又依靠城牆,韃子最厲害的騎兵又上不來,怕他什麽。”
“對,戚將軍說的沒錯。韃子也是人,昨天不照樣被我們打退了,兄弟們不用怕。”
聽到戚威的喊話後,跟在戚威身後的一名明軍副將,也朝著周圍明軍士卒,大聲喊道。
戚威迴頭望了一眼這名明將,微微朝其示意點頭,覺得此人不錯。
果然,聽到戚威的鼓舞後,城牆上的明軍將士們,緊張情緒明顯放鬆了不少。
轟轟轟!
這個時候,韃子的火炮開始轟擊他們這邊,一顆顆實心鐵彈砸落下來,讓不少明軍將士發出驚恐的喊叫聲。
對於韃子的火炮,這些明軍將士更加畏懼。
雖然,真正能被這些砸下來的實心鐵彈砸中的人,並不是很多。
但每個倒黴的明兵,挨上這麽一彈的下場,都是非常淒慘的。
韃子火炮的聲勢,打擊的主要是明軍的士氣。
“全都蹲下,躲到城牆後麵,敵人的炮彈就打不到你們。”
戚威大聲唿喊著,同時也作出示範,跑到一處城牆後麵,半蹲著身子,躲在後麵。
“敵人上來了,大家穩住,炮手準備,開花彈,放!”
看到下麵的清兵靠近城牆上,戚威指揮城牆上的明軍,開始了攻擊。
明軍的開花彈,其實就是白龍軍的爆炸彈,基本上沒什麽區別,甚至盧象升軍中這些爆炸彈,都是盧象升從白龍軍這邊以超低價購買來的。
主要是朝廷火器局生產的那些開花彈,盧象升是真的不敢用了。
有時候,開炮之後,打出去的開花彈竟然都不爆炸,有的甚至直接在炮膛就炸了。
盧象升也曾想過整頓朝廷工部,特別是火器局,可是這裏麵涉及的貴勳利益太多。
盧象升想改革,就會損害很多人的利益,便會遭到不少朝廷大臣和勳貴,宦官們的抵製,盧象升最終也是束手無策。
自從盧象升坐了大明首輔之後,他發現自己每天要做的事情,就是陪著崇禎和一眾朝廷大臣,在朝堂上爭論扯皮。
其他事情,基本上做不了,而且每一次盧象升想要進行一項改革時,都會遭到不少大臣的反對。
漸漸地,盧象升發現,即便是他做了大明首輔,很多事情他依舊無力改變。
反倒是這次領軍出戰韃子,讓他沒了朝堂的壓抑。
“放箭,開火!”
城外清兵依舊沿用昨日的攻城方式,火炮轟擊結束後,他們便依靠蒙古弓箭手和樓車上的火銃手們,打擊城牆上的明軍士卒們。
畢竟,韃子手裏的火炮雖然不少,可他們攜帶的炮彈也是有限的。
而且,韃子手裏的火炮,雖然性能改進了不少,但是根本不可能轟開雁門關城牆。
其實,韃子的炮擊,遠沒有那些弓箭手和火銃手們威脅大,特別是那十輛大型樓車上的火銃手,是明軍最大的威脅。
砰砰砰!
城牆上明軍火銃手,弓箭手,與清軍的弓箭手、火銃手對射,都對對方進行火力壓製。
而剩餘更多的明軍士卒,在守在城牆垛口處,抵禦那些試圖通過雲梯,爬上城牆的清兵們。
“擲彈手,投擲霹靂彈。”郝強遊走在城牆各處,大聲吼道。
轟隆隆!
很快,幾十名投彈手,就將點燃的霹靂彈(也就是白龍軍的鐵殼雷),扔到郝強製定的大體區域內。
那地方聚集清兵最多,也是清軍攻勢最猛的地方,郝強用鐵殼雷來救急。
“滾木礌石,讓人運更多的滾木礌石上來。”
“快,倒金汁,你tm磨蹭什麽呢!”
“這邊,來人,這邊再調五十人過去。”
“你們,將這些傷兵抬下去,沒看到擋住過道了嘛!”
郝強忙碌遊走的雁門關上,對明軍進行指揮,喊殺聲、慘叫聲籠罩雁門關。
盧象升不需要親臨城牆指揮,但他也需要時刻掌控戰場情況。
他此時就站在雁門關主關樓上,用手裏的千裏鏡,觀察著城外韃子的攻城情況。
這個時候的盧象升,臉色陰沉,通過千裏鏡他更清楚的看清清兵的攻城情況。
“這些清兵攻城方式,確實很有章法,清軍士卒確實悍勇,昨日關淩沒有錯啊!”
這個時候,盧象升低聲說道。
終於,通過今天自己親眼目睹韃子的攻城,盧象升知道昨日他錯怪關淩了。
激烈的攻防大戰,在雁門關上持續進行。
清兵的攻勢確實猛烈,但守關的明軍防守同樣頑強,數次清兵都要攻上城牆了,但都被明軍打了下去。
“殺啊!”
突然,盧象升聽到左邊傳來激烈的喊殺聲,而且距離似乎不遠,他感覺望過去。
隻見,在距離他主關城西麵幾百米外,一處城牆處竟然有清兵步卒殺上了城牆。
“該死,這才過了半個來時辰,怎麽就讓清兵殺城牆了。”
盧象升臉色不好看,冷聲說道。
“大帥勿憂,郝將軍已經派人過去了,會將韃子趕下去的。”
後麵一名負責保護盧象升安全的侍衛長,對盧象升安慰道。
果不其然,就在這隊清兵剛剛殺上城牆後,郝強這樣也反映過來了,他親自帶著一隊明軍精銳支援過來。
“殺啊!”
郝強雙手握著自己的長杆戰刀,衝向那隊殺上城牆的清兵。
等郝強帶人殺過來時,這一小段城牆,已經全部落入清兵之手,城牆上倒下了幾十名明軍將士的屍體。
而衝上城牆的清兵,人數其實並不多,也就二十來人。
而此時這二十來名清兵,卻擺出陣型,守住他們身後兩處垛口,因為那裏有兩處雲梯,正有清兵攀爬上來。
已經登上城牆的這二十來名清兵,由一名伍長統領,被靠城牆,擺出半圓形的防禦陣型。
他們沒有選擇向周圍進攻,而是選擇守住這好不容易占據的一角城牆之地,掩護後麵更多同伴,通過雲梯登上來。
二十來名清兵步卒,半圓形防禦陣型外麵,是七八名刀盾兵,他們舉著盾牌,擋在最前麵。
而他們後麵則是長槍兵,一個個麵色猙獰,望著郝強這邊帶人殺過來。
“保持陣型,守住這裏,殺!”
等到郝強率人殺過來時,他清晰的聽見那些清兵後麵那名伍長的喊話,他說的是漢語。
噗嗤!噗嗤!
郝強率領的那一隊明軍精銳,一往無前的撞進這一小隊韃子的陣型中,一聲聲刀槍捅入身體的聲音,是那麽的熟悉。
郝強其實之前就知道,這些攻關的清兵,多為韃子手下的漢奸軍,通過他們的旗幟就能看出來。
可是,知道是一迴事,親眼看著聽到這些說著漢語,卻站在他們對立麵,麵對麵與他們廝殺的清兵,又是另外一迴事。
這一刻,郝強心中生出一絲悲涼。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啊!”郝強心中發出一聲輕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