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3監軍太監杜勳
【今天的第二章奉上,求求收藏訂閱!】
“微臣參見聖上。”
半天之後,陳新甲就來到了崇禎的禦書房。
“陳愛卿,平身吧。愛卿可知朕找你來,是為什麽嘛?”
崇禎坐在龍椅上,慢條斯理的問道。
陳新甲站在崇禎的書桌前,恭敬的說道:“微臣猜,聖上一定是想了解微臣和韃子的談判過程吧。”
“嗯,說說,進展如何了?”崇禎抿了一口茶,瞥了陳新甲一眼,說道。
“聖上啊,微臣無能,這件事沒辦好。”
隨即,陳新甲便直接跪到地上,向崇禎請罪。
“怎麽了?談判破裂了?”
“是的,聖上,韃子開出的條件太苛刻了,微臣實在是不敢答應啊!”
陳新甲叫苦道。
對於韃子開出的苛刻條件,陳新甲說實話,他真的不敢應下來,否則事後就算崇禎放過他。
估計以盧象升為首的滿朝文武大臣,也不會放過他。
再者說,多爾袞那麽獅子大張口,此時的崇禎就算是想答應也答應不了啊。
先別說為韃子提供百姓了,要是崇禎真敢這麽幹,不僅是背離祖訓,也會讓大明朝廷徹底失去民心,滅亡是早晚的事了。
至於多爾袞提出的其他錢糧的要求,崇禎此時也拿不出來啊,他連自己的軍隊都沒錢糧養活了,去那籌集這麽多錢糧給韃子。
雙方的底線,從一開始就相差十萬八千裏。
所以,崇禎想在不付出太大代價的情況下,就和韃子和談,讓韃子退出關外,基本上算是癡人妄想。
這個時候,崇禎的臉色很難看,陳新甲之前已經將多爾袞開出的苛刻要求,報給了崇禎,崇禎當時就拍了桌子。
但崇禎依舊沒有放棄和韃子和談的最後一絲希望,讓陳新甲繼續和韃子談。
現在,崇禎看到陳新甲這副模樣,就知道陳新甲和韃子的談判,應該沒有絲毫進展,不然陳新甲早就來邀功了。
“哎,難道真的是天要亡朕大明嗎?”
崇禎在心裏歎息一聲,此時他對未來是真的一片絕望。
從他繼位到現在,也已經過去十五年了,這十五年來,崇禎勞心勞力,希望改善大明的困境。
可到現在,崇禎發現大明的局勢是一年比一年差,此時他甚至已經感覺束手無策了。
“好了,陳愛卿,你迴去吧。
韃子提出這樣的要求,朕就是做了亡國之君,也絕不能答應,不然朕歸天後,都無顏去見列祖列宗。
不過,愛卿那把和韃子的秘密聯係,暫時不要中斷。”
“是,聖上,微臣明白,微臣告退。”
聽到崇禎的話後,陳新甲點點頭,隨即退走。
……………………
此時,京城西麵明軍大營,十二萬明軍匯聚在這裏,由盧象升親自坐鎮指揮,隔著十幾裏地與阿濟格的大軍對峙。
至於東麵多爾袞率領的韃子大軍,因為之前被洪承疇擋在了通州東麵。
崇禎知道後,龍顏大悅,直接任命洪承疇負責京城東麵防務,統帥的明將也有近十萬人。
洪承疇隨即以通州和張家灣為中心,在榆河西麵設置防線,準備抵擋多爾袞大軍。
可惜,多爾袞根本就沒有強攻京師的意思,所以到現在為止,多爾袞的大軍都沒有向西,越過通州。
反而,多爾袞這兩天一直在秘密派軍南下。
“大帥,我們北麵的夜不收迴來稟報,韃子一支三千餘人的隊伍,押著數萬百姓,朝北麵去了。”
這個時候,一名明軍將領跑進來,對著大帳中正在和諸多明軍將領推演戰事的盧象升,匯報情況。
“什麽?還有這種事?”盧象升聽後,也是大吃一驚。
“大帥,卑職猜測這些百姓,多半就是兩天前從南麵劫掠迴來的韃子所帶迴來的。
現在韃子分兵帶著他們北上,這是想將他們帶出關外啊!
大帥,卑職請命,帶一隊人馬前去截住這支韃子,救出那些被抓走的百姓。”
旁邊站出一名明將分析過後,便向盧象升請命出戰。
“你需要多少人?”
盧象升陰沉著臉,對那名明將問道。
盧象升當然不願意看著數萬大明百姓,就這樣被韃子帶出關外,如果能解救,盧象升還是願意試一試的。
“大帥,根據夜不收的情報,韃子押送這些百姓的人馬,差不多有三千餘人,清一色騎兵。
大帥至少要給卑職一萬騎兵,卑職才有把握救出那些百姓。”
那名明軍將領想了想,開口說道。
結果,這名明將剛說完,就遭到旁邊其他明將的反對。
“大帥,不可啊,咱們大營一共就隻有兩萬騎兵,要是被佟將軍帶走一半,韃子主力要是趁機來攻,我們局麵不妙啊。”
“沒錯,韓將軍說的在理,一萬騎兵太多了,不能調走。”
“對對,不能調走啊!”
很快,反對的聲音就得到大帳內,眾多明軍將領的支持,都不同意盧象升調走一萬騎兵,去救那些被韃子帶往北麵的百姓。
“夠了,難道你們就想眼睜睜的,看著數萬我大明子民,被帶著韃子這樣帶往關外嘛?”
盧象升怒視著周圍那些明軍將領,嗬斥道。
那些明軍將領被盧象升這麽一瞪,都紛紛低下了腦袋,不敢應聲。
隨即,盧象升重新看向那名明將佟海,表情嚴肅,問道:“佟海,本帥問你,如果本帥給你一萬騎兵,你能保證救迴那些被韃子俘虜的百姓嗎?”
“是,末將願以項上人頭保證,不救迴那些百姓,末將以死謝罪。”
佟海挺直了胸膛,昂起腦袋,立下軍令狀。
“好,那本帥就給你一萬騎兵,立即出發,趁韃子沒有走遠,將那些百姓救迴來。”
“是,大帥。”
“大帥,不可啊!萬一韃子趁機來攻,我們……”
聽到盧象升的決定,旁邊不少明將急了,再次站出來勸說。
“好了,就算韃子趁機來攻,本帥手裏還有十一萬多人馬,咱們依托營寨,難道還能守不住?”
盧象升對於自己的指揮能力,還是非常自信的,他相信自己能用十萬步卒,一萬騎兵,擋住阿濟格的大軍。
畢竟,在盧象升看來,韃子的騎兵野戰確實厲害,但盧象升根本就沒打算和韃子丸野戰。
他依托營寨固守,步兵正好是最好用的,騎兵隻不過是他手裏的機動力量而已,調走一萬,影響不了大局。
隻不過,周圍那些明軍將領可不這麽想,他們都已經被韃子打怕了,畏韃子甚過老虎。
此時,這些明軍將領恨不得找來,他們能找來的所有兵馬,全都聚集到這裏,用來抵抗韃子,怎麽還敢分兵呢。
而且,在這些明將看來,為了區區幾萬賤民,就置他們的安危於不顧,置京城和聖上的安全於不顧,這簡直就是不負責任。
但可惜,盧象升此時不僅是大明首輔,更是這次崇禎親命的抵抗韃子的明軍主帥,真正的位高權重。
現在,盧象升既然已經下定決心了,這些明將就算是再反對,也無濟於事了。
除非有崇禎親自到來,才能阻止盧象升吧!
就在這個時候,站在大帳入口的一名明將,悄悄退後幾步,溜出了大帳。
很快,這名溜走的明將,就帶著一名太監過來了。
“不許調兵。”
一聲雞公嗓子響起,隨即一個宦官手捧著一柄寶劍,走進了盧象升的大帳。
盧象升見到這個太監的到來,也是眼神一變,冷聲問道:“杜公公,你怎麽來了?
你說不可調兵,是何意啊?”
來的人不是別人,正是此時崇禎身邊當紅的一個宦官杜勳,也是崇禎這次派來的監軍宦官。
到了這個時候,崇禎的老毛病還是沒怎麽改掉。
崇禎雖然信任盧象升,但還是派出杜勳作為監軍宦官隨行,甚至賜給了杜勳尚方寶劍,監督盧象升。
不過,這一次崇禎也下了特別指示,杜勳不可指揮軍隊,戰事一切由盧象升指揮,杜勳隻有監督權。
說白了,崇禎是擔心盧象升造反,失去控製,才派杜勳來監視。
而崇禎也吸收了以往的教訓,知道不讓派出的監軍宦官幹涉盧象升對軍隊的指揮。
而現在,杜勳的到來,阻止盧象升派佟海北上去救那些被韃子帶走的百姓,讓盧象升心中惱火,冷聲質問道。
“盧大帥,本監軍的意思不夠明白嗎?本監軍說不許你調兵去就什麽百姓。”
杜勳捧著尚方寶劍,傲慢的走到盧象升麵前,直視著他,一字一句的說道。
“杜監軍,你無權阻止本帥下達的命令,佟海,你去吧。”
盧象升強行壓下心中的怒意,冷聲說道,示意佟海去點兵。
“佟海,我看你敢。”
結果,佟海還沒走出大帳,便直接被杜勳用尚方寶劍給攔住了,這下子佟海也不敢硬闖出去了。
“杜勳,你越界了,是不是要本帥將帥印,也交給你,讓你統帥十萬大軍啊!”
盧象升再也壓製不住怒火,指著杜勳的鼻子,吼道。
“盧大帥,本監軍沒有越界,本監軍也不敢接盧大帥的帥印,更不敢統帥十萬大軍。
這次本監軍過來,是來提醒盧大帥,聖上之前可是讓你守住這裏,抵禦韃子進攻京城,可不是讓你來救人的。
現在盧大帥似乎弄不清楚自己的使命了,本監軍隻好過來,提醒一下盧大帥了。
你這樣調走一萬騎兵,萬一韃子大軍趁勢來攻,營寨告破,讓韃子殺到京城下,你對得起聖上對你的信任嗎?
到那時候,你就是千古罪人,罪不可赦。”
“你……”
盧象升被杜勳給他扣上這麽一大頂罪帽子,也是被氣壞了,但卻不知道該如何反駁。
因為,杜勳說的沒錯,崇禎這次給盧象升的命令,確實是讓他在這裏率軍,抵禦住韃子,不能讓韃子輕易攻到京城。
現在盧象升要分兵去解救百姓,在一定程度上,說是背離了崇禎帝命令,也勉強沾邊。
而這一點,恰好就被杜勳抓住了。
其實,杜勳這樣的行為,一定程度上也已經算是幹涉盧象升的指揮權了。
杜勳心裏也清楚這一點,所以他另辟蹊徑,從盧象升違背崇禎的命令這點下手,勉強算是讓他的幹涉變得名正言順起來。
像杜勳這樣的太監頭子,以前不知做過多少次監軍,早就有了很多心得。
他們知道該如何為自己創造條件,就算崇禎規定他不可幹涉盧象升對軍隊的指揮,他也其他辦法繞過這道命令。
同時,論起耍嘴皮子的功夫,十個盧象升也不是杜勳的對手,就杜勳這番話,就已經將盧象升氣壞了。
“唿!”
盧象升深吸一口氣,讓自己平靜下來。
他知道,此時他要想調兵去解救,被韃子帶走的數萬百姓,杜勳這一關,恐怕是越不過去了。
所以,盧象升隻能想著,說服杜勳。
“杜監軍,那可是數萬我大明子民啊,不能眼睜睜的看著他們被韃子帶出關外。
再者說,分出一萬騎兵,對於我們大軍拒守營寨,不會有太大影響,再者說韃子也不一定會趁勢來攻嘛!
最近幾日,本帥觀察韃子,一直都很平靜,而且本帥一直覺得,這次的韃子入關,恐怕根本不是衝著京城來的。
韃子多半又是抱著入關劫掠的心思。
再者說,如果能救迴這數萬百姓,也是一份大功勞,到時候你杜監軍,也是有一份的。”
盧象升耐下性子,對杜勳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勸說。
但杜勳這邊,卻毫不為所動。
因為,杜勳這個隨軍監軍,做的一直都是可有可無,這讓以前習慣了隨軍指手畫腳,高高在上,受眾多明軍將領尊崇的杜勳,十分不滿意。
所以,這一次他好不容易,才抓住這樣一個機會,彰顯他在盧象升大軍中的地位,他怎麽可能輕易放過。
“區區幾萬賤民的性命,算什麽功勞,幾萬賤民的死活,能抵得上我們保衛京城,保衛聖上功勞大嘛!
我看盧大帥是始末倒置了吧,你作為十餘萬大軍的統帥,這點可是十分危險的。
聖上對盧大人可是信任有加,將這麽重要的事情交給你來做,你豈可為了區區幾萬賤民,而置京城和聖上於危險之中呢。
盧大帥,你不用說了,這次調兵救人的事情,本監軍是絕不會答應的。
盧大帥要是敢一意孤行,就別怪本監軍動用手裏的尚方寶劍了。”
杜勳傲慢的說道。
後麵順帶又對盧象升進行了一番教訓,最後不忘再用尚方寶劍威脅一下。
【今天的第二章奉上,求求收藏訂閱!】
“微臣參見聖上。”
半天之後,陳新甲就來到了崇禎的禦書房。
“陳愛卿,平身吧。愛卿可知朕找你來,是為什麽嘛?”
崇禎坐在龍椅上,慢條斯理的問道。
陳新甲站在崇禎的書桌前,恭敬的說道:“微臣猜,聖上一定是想了解微臣和韃子的談判過程吧。”
“嗯,說說,進展如何了?”崇禎抿了一口茶,瞥了陳新甲一眼,說道。
“聖上啊,微臣無能,這件事沒辦好。”
隨即,陳新甲便直接跪到地上,向崇禎請罪。
“怎麽了?談判破裂了?”
“是的,聖上,韃子開出的條件太苛刻了,微臣實在是不敢答應啊!”
陳新甲叫苦道。
對於韃子開出的苛刻條件,陳新甲說實話,他真的不敢應下來,否則事後就算崇禎放過他。
估計以盧象升為首的滿朝文武大臣,也不會放過他。
再者說,多爾袞那麽獅子大張口,此時的崇禎就算是想答應也答應不了啊。
先別說為韃子提供百姓了,要是崇禎真敢這麽幹,不僅是背離祖訓,也會讓大明朝廷徹底失去民心,滅亡是早晚的事了。
至於多爾袞提出的其他錢糧的要求,崇禎此時也拿不出來啊,他連自己的軍隊都沒錢糧養活了,去那籌集這麽多錢糧給韃子。
雙方的底線,從一開始就相差十萬八千裏。
所以,崇禎想在不付出太大代價的情況下,就和韃子和談,讓韃子退出關外,基本上算是癡人妄想。
這個時候,崇禎的臉色很難看,陳新甲之前已經將多爾袞開出的苛刻要求,報給了崇禎,崇禎當時就拍了桌子。
但崇禎依舊沒有放棄和韃子和談的最後一絲希望,讓陳新甲繼續和韃子談。
現在,崇禎看到陳新甲這副模樣,就知道陳新甲和韃子的談判,應該沒有絲毫進展,不然陳新甲早就來邀功了。
“哎,難道真的是天要亡朕大明嗎?”
崇禎在心裏歎息一聲,此時他對未來是真的一片絕望。
從他繼位到現在,也已經過去十五年了,這十五年來,崇禎勞心勞力,希望改善大明的困境。
可到現在,崇禎發現大明的局勢是一年比一年差,此時他甚至已經感覺束手無策了。
“好了,陳愛卿,你迴去吧。
韃子提出這樣的要求,朕就是做了亡國之君,也絕不能答應,不然朕歸天後,都無顏去見列祖列宗。
不過,愛卿那把和韃子的秘密聯係,暫時不要中斷。”
“是,聖上,微臣明白,微臣告退。”
聽到崇禎的話後,陳新甲點點頭,隨即退走。
……………………
此時,京城西麵明軍大營,十二萬明軍匯聚在這裏,由盧象升親自坐鎮指揮,隔著十幾裏地與阿濟格的大軍對峙。
至於東麵多爾袞率領的韃子大軍,因為之前被洪承疇擋在了通州東麵。
崇禎知道後,龍顏大悅,直接任命洪承疇負責京城東麵防務,統帥的明將也有近十萬人。
洪承疇隨即以通州和張家灣為中心,在榆河西麵設置防線,準備抵擋多爾袞大軍。
可惜,多爾袞根本就沒有強攻京師的意思,所以到現在為止,多爾袞的大軍都沒有向西,越過通州。
反而,多爾袞這兩天一直在秘密派軍南下。
“大帥,我們北麵的夜不收迴來稟報,韃子一支三千餘人的隊伍,押著數萬百姓,朝北麵去了。”
這個時候,一名明軍將領跑進來,對著大帳中正在和諸多明軍將領推演戰事的盧象升,匯報情況。
“什麽?還有這種事?”盧象升聽後,也是大吃一驚。
“大帥,卑職猜測這些百姓,多半就是兩天前從南麵劫掠迴來的韃子所帶迴來的。
現在韃子分兵帶著他們北上,這是想將他們帶出關外啊!
大帥,卑職請命,帶一隊人馬前去截住這支韃子,救出那些被抓走的百姓。”
旁邊站出一名明將分析過後,便向盧象升請命出戰。
“你需要多少人?”
盧象升陰沉著臉,對那名明將問道。
盧象升當然不願意看著數萬大明百姓,就這樣被韃子帶出關外,如果能解救,盧象升還是願意試一試的。
“大帥,根據夜不收的情報,韃子押送這些百姓的人馬,差不多有三千餘人,清一色騎兵。
大帥至少要給卑職一萬騎兵,卑職才有把握救出那些百姓。”
那名明軍將領想了想,開口說道。
結果,這名明將剛說完,就遭到旁邊其他明將的反對。
“大帥,不可啊,咱們大營一共就隻有兩萬騎兵,要是被佟將軍帶走一半,韃子主力要是趁機來攻,我們局麵不妙啊。”
“沒錯,韓將軍說的在理,一萬騎兵太多了,不能調走。”
“對對,不能調走啊!”
很快,反對的聲音就得到大帳內,眾多明軍將領的支持,都不同意盧象升調走一萬騎兵,去救那些被韃子帶往北麵的百姓。
“夠了,難道你們就想眼睜睜的,看著數萬我大明子民,被帶著韃子這樣帶往關外嘛?”
盧象升怒視著周圍那些明軍將領,嗬斥道。
那些明軍將領被盧象升這麽一瞪,都紛紛低下了腦袋,不敢應聲。
隨即,盧象升重新看向那名明將佟海,表情嚴肅,問道:“佟海,本帥問你,如果本帥給你一萬騎兵,你能保證救迴那些被韃子俘虜的百姓嗎?”
“是,末將願以項上人頭保證,不救迴那些百姓,末將以死謝罪。”
佟海挺直了胸膛,昂起腦袋,立下軍令狀。
“好,那本帥就給你一萬騎兵,立即出發,趁韃子沒有走遠,將那些百姓救迴來。”
“是,大帥。”
“大帥,不可啊!萬一韃子趁機來攻,我們……”
聽到盧象升的決定,旁邊不少明將急了,再次站出來勸說。
“好了,就算韃子趁機來攻,本帥手裏還有十一萬多人馬,咱們依托營寨,難道還能守不住?”
盧象升對於自己的指揮能力,還是非常自信的,他相信自己能用十萬步卒,一萬騎兵,擋住阿濟格的大軍。
畢竟,在盧象升看來,韃子的騎兵野戰確實厲害,但盧象升根本就沒打算和韃子丸野戰。
他依托營寨固守,步兵正好是最好用的,騎兵隻不過是他手裏的機動力量而已,調走一萬,影響不了大局。
隻不過,周圍那些明軍將領可不這麽想,他們都已經被韃子打怕了,畏韃子甚過老虎。
此時,這些明軍將領恨不得找來,他們能找來的所有兵馬,全都聚集到這裏,用來抵抗韃子,怎麽還敢分兵呢。
而且,在這些明將看來,為了區區幾萬賤民,就置他們的安危於不顧,置京城和聖上的安全於不顧,這簡直就是不負責任。
但可惜,盧象升此時不僅是大明首輔,更是這次崇禎親命的抵抗韃子的明軍主帥,真正的位高權重。
現在,盧象升既然已經下定決心了,這些明將就算是再反對,也無濟於事了。
除非有崇禎親自到來,才能阻止盧象升吧!
就在這個時候,站在大帳入口的一名明將,悄悄退後幾步,溜出了大帳。
很快,這名溜走的明將,就帶著一名太監過來了。
“不許調兵。”
一聲雞公嗓子響起,隨即一個宦官手捧著一柄寶劍,走進了盧象升的大帳。
盧象升見到這個太監的到來,也是眼神一變,冷聲問道:“杜公公,你怎麽來了?
你說不可調兵,是何意啊?”
來的人不是別人,正是此時崇禎身邊當紅的一個宦官杜勳,也是崇禎這次派來的監軍宦官。
到了這個時候,崇禎的老毛病還是沒怎麽改掉。
崇禎雖然信任盧象升,但還是派出杜勳作為監軍宦官隨行,甚至賜給了杜勳尚方寶劍,監督盧象升。
不過,這一次崇禎也下了特別指示,杜勳不可指揮軍隊,戰事一切由盧象升指揮,杜勳隻有監督權。
說白了,崇禎是擔心盧象升造反,失去控製,才派杜勳來監視。
而崇禎也吸收了以往的教訓,知道不讓派出的監軍宦官幹涉盧象升對軍隊的指揮。
而現在,杜勳的到來,阻止盧象升派佟海北上去救那些被韃子帶走的百姓,讓盧象升心中惱火,冷聲質問道。
“盧大帥,本監軍的意思不夠明白嗎?本監軍說不許你調兵去就什麽百姓。”
杜勳捧著尚方寶劍,傲慢的走到盧象升麵前,直視著他,一字一句的說道。
“杜監軍,你無權阻止本帥下達的命令,佟海,你去吧。”
盧象升強行壓下心中的怒意,冷聲說道,示意佟海去點兵。
“佟海,我看你敢。”
結果,佟海還沒走出大帳,便直接被杜勳用尚方寶劍給攔住了,這下子佟海也不敢硬闖出去了。
“杜勳,你越界了,是不是要本帥將帥印,也交給你,讓你統帥十萬大軍啊!”
盧象升再也壓製不住怒火,指著杜勳的鼻子,吼道。
“盧大帥,本監軍沒有越界,本監軍也不敢接盧大帥的帥印,更不敢統帥十萬大軍。
這次本監軍過來,是來提醒盧大帥,聖上之前可是讓你守住這裏,抵禦韃子進攻京城,可不是讓你來救人的。
現在盧大帥似乎弄不清楚自己的使命了,本監軍隻好過來,提醒一下盧大帥了。
你這樣調走一萬騎兵,萬一韃子大軍趁勢來攻,營寨告破,讓韃子殺到京城下,你對得起聖上對你的信任嗎?
到那時候,你就是千古罪人,罪不可赦。”
“你……”
盧象升被杜勳給他扣上這麽一大頂罪帽子,也是被氣壞了,但卻不知道該如何反駁。
因為,杜勳說的沒錯,崇禎這次給盧象升的命令,確實是讓他在這裏率軍,抵禦住韃子,不能讓韃子輕易攻到京城。
現在盧象升要分兵去解救百姓,在一定程度上,說是背離了崇禎帝命令,也勉強沾邊。
而這一點,恰好就被杜勳抓住了。
其實,杜勳這樣的行為,一定程度上也已經算是幹涉盧象升的指揮權了。
杜勳心裏也清楚這一點,所以他另辟蹊徑,從盧象升違背崇禎的命令這點下手,勉強算是讓他的幹涉變得名正言順起來。
像杜勳這樣的太監頭子,以前不知做過多少次監軍,早就有了很多心得。
他們知道該如何為自己創造條件,就算崇禎規定他不可幹涉盧象升對軍隊的指揮,他也其他辦法繞過這道命令。
同時,論起耍嘴皮子的功夫,十個盧象升也不是杜勳的對手,就杜勳這番話,就已經將盧象升氣壞了。
“唿!”
盧象升深吸一口氣,讓自己平靜下來。
他知道,此時他要想調兵去解救,被韃子帶走的數萬百姓,杜勳這一關,恐怕是越不過去了。
所以,盧象升隻能想著,說服杜勳。
“杜監軍,那可是數萬我大明子民啊,不能眼睜睜的看著他們被韃子帶出關外。
再者說,分出一萬騎兵,對於我們大軍拒守營寨,不會有太大影響,再者說韃子也不一定會趁勢來攻嘛!
最近幾日,本帥觀察韃子,一直都很平靜,而且本帥一直覺得,這次的韃子入關,恐怕根本不是衝著京城來的。
韃子多半又是抱著入關劫掠的心思。
再者說,如果能救迴這數萬百姓,也是一份大功勞,到時候你杜監軍,也是有一份的。”
盧象升耐下性子,對杜勳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勸說。
但杜勳這邊,卻毫不為所動。
因為,杜勳這個隨軍監軍,做的一直都是可有可無,這讓以前習慣了隨軍指手畫腳,高高在上,受眾多明軍將領尊崇的杜勳,十分不滿意。
所以,這一次他好不容易,才抓住這樣一個機會,彰顯他在盧象升大軍中的地位,他怎麽可能輕易放過。
“區區幾萬賤民的性命,算什麽功勞,幾萬賤民的死活,能抵得上我們保衛京城,保衛聖上功勞大嘛!
我看盧大帥是始末倒置了吧,你作為十餘萬大軍的統帥,這點可是十分危險的。
聖上對盧大人可是信任有加,將這麽重要的事情交給你來做,你豈可為了區區幾萬賤民,而置京城和聖上於危險之中呢。
盧大帥,你不用說了,這次調兵救人的事情,本監軍是絕不會答應的。
盧大帥要是敢一意孤行,就別怪本監軍動用手裏的尚方寶劍了。”
杜勳傲慢的說道。
後麵順帶又對盧象升進行了一番教訓,最後不忘再用尚方寶劍威脅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