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1崇禎想議和


    【今天的章節奉上,求求收藏訂閱了!!】


    “皇上。”


    陳新甲等到眾多朝廷大臣都離開後,恭敬的對著崇禎喊道。


    “陳愛卿,朕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你去辦。”崇禎屏退左右太監侍女,對陳新甲說道。


    看到崇禎這樣的架勢,陳新甲心裏也是咯噔一下子,心道:可千萬別是一些送死的活啊,不然老子可不幹。


    但嘴上陳新甲還是馬上恭敬的應道:“聖上請吩咐,微臣一定赴湯蹈火。”


    “朕昨晚仔細思考了愛卿兩日前,在朝堂上所言,‘攘外必先安內’的策略,深得朕心。


    隻要朕能在北麵,拖住韃子三四年時間,讓他們不再入關搗亂,朕就有把握剿滅國內闖賊等流寇。


    到時候,除去了這些流寇,才能讓百姓休養生息,到時候再集中全國之力對付韃子,十年之後,足以徹底解決北方建奴。”


    這個時候崇禎說著,眼睛也是閃爍亮光,這確實是崇禎心裏的真實想法。


    “聖上英明。”


    聽完崇禎這番話後,陳新甲心頭一顫,他已經知道崇禎留下他,是準備讓他幹嘛了,感覺拍馬屁。


    而在兩日前,麵對韃子的再次入關,陳新甲就曾在朝堂上,提出讓朝廷和韃子暫時議和,為朝廷換取時間。


    結果,當場朝堂上的大明文臣武將,便立即陷入了爭吵,有的讚同陳新甲的議和提議,有的反對。


    其中,反對最強烈的,便是盧象升,按照盧象升的說法,此時想和韃子議和,簡直就是癡人說夢。


    人家韃子不傻,就算人家真和朝廷議和,也必然是想欺騙朝廷而已,韃子是絕不會真正議和的。


    韃子做夢都想著入關,怎麽可能留給朝廷喘息的機會。


    盧象升是此時大明朝堂上,難得的明白人,他從以往幾次大明官軍,就要剿滅李自成的流寇大軍時,韃子就會立即入關作戰。


    他便知道,韃子這是故意讓朝廷無法剿滅李自成等流寇,讓這些流寇一直消耗大明的力量。


    如此看去,陳新甲提出的和韃子議和,然後安內,後攘外的辦法,確實對大明很有利,可主要是敵人不傻,就一定不會讓你實現這樣的目的。


    盧象升換位思考,他要是皇太極,此時大明朝廷要是提出議和,他便會答應下來。


    然後,提出一係列苛刻條件,等到大明朝廷全部達成之後,讓韃子賺的盆滿缽滿時,他們再撕毀合約,繼續該怎麽入關怎麽入關。


    議和,也要分時候,分境況,不是什麽時候敵我雙方都是能議和的。


    但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像盧象升這樣,將韃子的本質看得透徹。


    陳新甲議和的提議,公然在朝堂上提出了之後,不僅崇禎暗中心動了,朝堂上不少官員們,其實也是支持的。


    不過,崇禎沒敢在朝堂上,立即同意陳新甲提出和韃子議和的建議。


    不然,朝廷要和韃子議和的消息一旦傳出去,會讓前線那些曾經和韃子浴血奮戰的大明將士心寒的。


    而且,不少朝廷官員還是反對陳新甲議和提議的,陳新甲在提出議和提議後,當場就遭到眾多朝廷大臣的彈劾。


    直到今天,崇禎再次獲知,多爾袞率領的另外一支韃子大軍,攻破薊州,正朝京城殺奔過來後,崇禎心裏也有些慌了。


    於是,議和的念頭,便再次從崇禎的腦子裏冒出來。


    可這件事,崇禎不打算明著來辦,崇禎打算私底下先派人和韃子接觸一下,摸摸對方的底。


    於是乎,便有了今天崇禎將陳新甲留下的一幕,崇禎思來想去,還是覺得陳新甲去辦這件事,最合適了。


    一方麵,陳新甲此時身為大明朝廷的兵部尚書,身份算是夠了。


    不然,崇禎要是派一個小嘍囉去見韃子,人家一看就知道誠意不夠。


    再者,議和本就是陳新甲提出來的,說明陳新甲會擁護崇禎的議和決定,而不是像盧象升那樣強烈反對。


    崇禎用陳新甲去辦這件事,可以保密,省的消息流傳出去,造成朝廷動蕩。


    “陳愛卿,這件事朕就拜托你了,一定要小心謹慎,不要被外人察覺到。


    朕會給你一道手令,讓鎮守南門的將領,為你們提供方便,即便你派人晚上出城,隻要出示這道手令,也會有人跟你們開門。”


    崇禎親自頒了一道手令,遞給陳新甲,鄭重的說道。


    陳新甲接過那道手令,保證道:“皇上放心,微臣一定辦好這件事。”


    陳新甲此時在心裏,是既忐忑也激動。


    陳新甲忐忑是因為,這件差事有不小的風險,一旦不慎,消息走漏出去,他很有可能會被崇禎當成棄子。


    而讓他激動的是,如果這件事他辦好了,日後他必能更得崇禎的信任,或許能取代盧象升,也坐一坐首輔的位子。


    “去吧。”


    “是,微臣告退。”


    陳新甲帶著手令離開皇宮,便立即安排親信之人,趁夜出城和韃子會見。


    很快,陳新甲派出去的人,就和阿濟格的韃子接觸上了。


    與此同時,多爾袞率領的八萬餘打字的大軍,也在繼續朝著大明京城逼近。


    而在大明京城周圍,此時也有不少大明官兵人馬,正朝著京城匯聚,到了九月六日,匯聚在京城周圍的明軍,已經達到二十餘萬人。


    這還不包括崇禎下令,讓山西總兵賈長鳴,山東總兵劉澤清,以及李子霄趕來勤王的兵馬。


    到了崇禎十五年九月八日,多爾袞率領的韃子南路大軍,一路燒殺搶掠,終於趕到了大明京城五十裏外的通州城外。


    而這幾天裏,阿濟格率領的韃子西路軍,除了留下兩萬人馬,繼續駐紮在京城西北方向外。


    他將其餘人馬全部撒出去,繞過京城,朝直隸南麵一路燒殺搶掠過去,最遠甚至到達了涿州。


    阿濟格就是要給朝廷,造成一種假象,不讓大明朝廷知道他們這次真的的劫掠目標,其實是西麵的山西境內。


    同樣,遠在關外寧遠城內的吳三桂,也終於收到朝廷派去的十萬火急求援。


    隨即,吳三桂便點齊兩萬關寧鐵騎,準備入關,但他們的行軍速度,卻完全與他們‘大明最強騎兵’的稱號不符。


    從他們離開寧遠城,到進入山海關,他們足足走了兩天。


    此時關寧鐵騎經過上次鬆錦之戰後,吳三桂暗中清除異己,安插親信,此時的關寧鐵騎,早已經為吳三桂是從。


    所以,對於吳三桂為何如果慢吞吞的行軍,他手下那些將領們,也不會質疑。


    同樣,這個時候山西總兵賈長鳴和山東總兵劉澤清兩邊,他們的勤王人馬,還都沒有出發呢。


    隻有李子霄的人馬,此時進入到了保定府定興一帶,但隨即李子霄也下令,讓軍隊行軍速度慢下來。


    因為,李子霄從韓銅的斥候迴報,他們在北麵涿州,發現了韃子騎兵的蹤跡。


    李子霄相信,這個時候韃子應該還不知道他們大軍趕來消息,畢竟距離韃子入關,這才過去不過十二天的時間。


    按照以往韃子入關的經驗,大明周圍州府趕來勤王的人馬,最快也得在半個月後才會有人趕到。


    現在李子霄就準備,趁韃子不知道他率軍趕來的機會,看看能否有機會陰一次韃子,最好能將其重創。


    李子霄相信,就算韃子來了十餘萬大軍,他們想要攻克京城,應該也不會那麽順利。


    畢竟,京城內有盧象升坐鎮,而大明京城周圍,光是那些衛所軍,就足有二十多萬。


    但李子霄隨即心裏一沉,他突然想起了曆史上,李自成的闖軍在攻到京城後,完全是並不血刃的,攻入了這座此時大明最大的城池。


    因為京城裏,有帶路黨給李自成打開城門,引闖軍入城。


    李子霄擔心,此時曆史早因他的出現而改變,萬一這次韃子真的是來強攻京城的,城內再有人主動為韃子打開城門。


    那時候,京城恐怕就會守不住的。


    不過,對於李子霄來說,到底是韃子攻破京城,還是後麵由李自成攻克京城,對他來說都差不多。


    唯一不同的是,如果這次真的是由韃子攻入京城,那麽他就得改變後麵的一係列計劃了。


    “來人,傳令給韓銅,讓他摸清楚前麵的情況,看看涿州一帶,出現的是韃子那支人馬。”


    隨即,李子霄還是決定,按照他既定的計劃走,派人去給韓銅傳令。


    而這個時候,在京城西北,韃子西路軍統帥阿濟格的帥帳裏,正聚集著不少韃子將領。


    副帥豪格也在,杜度不在,他帶兵出去劫掠還沒迴來。


    “哈哈,你們知道嘛,大明皇帝想和咱們議和。他手下兵部尚書陳新甲,昨晚過來向本帥傳達了這個意思。”


    阿濟格大笑著,對周圍那些韃子將領,蒙古將領,還有少量漢軍將領,說道。


    “真的假的,不會是大明皇帝故意迷惑我們的吧?”豪格看向阿濟格,疑惑的說道。


    “管他呢,本帥直接將那人打發走了。”阿濟格擺擺手,毫不在意的說道。


    這一次,他好不容易又有了領軍的機會,正打算接下來率領韃子大軍,好好在關內大幹一場,這個時候他才不會去管議和的事呢。


    倒是豪格想的比較多,沉聲說道:“這件事有必要派人,迴去向父皇稟告一下。”


    “豪格,你不會真的想我們和大明皇帝議和吧。”


    阿濟格看向豪格,眼神中露出嘲笑。


    豪格感受到阿濟格的眼神,並不惱怒,開口道:“議不議和,那不是我能決定了,但這件事有必要讓父皇知道。


    待會我會派人迴盛京,將這件事匯報給父皇的。”


    豪格和阿濟格其實也不怎麽對付,因為阿濟格和多爾袞是一母同胞的兄弟,這樣的關係,注定讓阿濟格和豪格,尿不到一個壺裏去。


    “隨你去吧,隻要不耽誤咱們這次入關劫掠的行動就行。”


    最後,阿濟格不在乎的說道。


    在阿濟格這邊收到陳新甲派出的信使的同時,陳新甲也向通州那邊的多爾袞,也派出了信使,提出議和。


    相比起阿濟格,多爾袞就要狡猾的多,他敏銳的察覺到,這或許是一次坑大明的機會。


    便假意對議和很感興趣,告訴陳新甲派去的信使,可以進一步詳談。


    陳新甲沒有收到阿濟格的迴複,卻收到了多爾袞的迴複,頓時讓他心情激動。


    於是乎,他便再次派出一名自己的心腹,連夜前往多爾袞的營地,希望和多爾袞進一步詳談。


    隨即,多爾袞便毫不客氣的獅子大張口,告訴陳新甲派去的心腹。


    隻要崇禎這次願意交出五十萬人口,五十萬石糧食,以及五百萬兩銀子,牲畜十萬頭。


    他們便可以撤軍出關外,並且保證三年內,絕不再讓一兵一卒入關。


    結果,多爾袞這個苛刻的條件一開出來,就連陳新甲派出談判的那個心腹,在心裏都被氣壞了。


    但攝於多爾袞的名頭,這個陳新甲的心腹也不敢反駁,隻能陪著笑臉,表示他記下了,會迴去傳達給陳新甲的。


    “建奴,欺人太甚。”


    當陳新甲獲知多爾袞開出的這個條件時,也被氣的不輕,咆哮道。


    不說其他的,就單說多爾袞開出的五十萬人口,這個條件就是崇禎萬萬不可能答應的。


    崇禎身為大明皇帝,他絕不會拿自己的子民,去和韃子做交易,這一點陳新甲還是很清楚的。


    隻要後麵多爾袞開出的五十萬石糧食,五百萬兩銀子,牲畜十萬頭,也同樣讓崇禎不可能答應。


    此時朝廷和崇禎手裏,窮得都快當褲子了,崇禎手裏要是有五百萬兩銀子,他還有為軍餉不足,天天發愁嘛!


    “哎,韃子的要求如此苛刻,議和希望渺茫啊!”


    最終,陳新甲不由得感慨道。


    而就在陳新甲忙著和多爾袞聯係,希望促成議和的時候,韃子在京師周邊州府的劫掠,也剛剛開始。


    隨著韃子突然入關,然後借助他們騎兵的優勢,快速殺到京城附近,打亂了明軍在直隸一帶的布防。


    這個時候,在整個直隸北麵,大量的明軍正朝著京城趕來,甚至有大批明軍較早得到消息,卻還落在韃子軍的後麵。


    比如,此時的宣化總兵李輔明,薊州中協總兵唐通,西協總兵白廣恩等將領率領的人馬,都因為動作遲緩,而落到了多爾袞的韃子軍後麵。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明末之重鑄帝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雲下飛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雲下飛雪並收藏穿越明末之重鑄帝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