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7出海,茶館,琉球國


    【今天的章節奉上,求求收藏訂閱!!】


    崇禎十五年四月初,在揚州港,一支龐大的艦隊幾十隻戰船,從揚州港離港,進入到東海。


    這麽一大支艦隊離港,李子霄也無法做到悄無聲息,索性就讓陸遠大搖大擺,毫無忌憚的出海。


    “我的天呢,你們看到沒有,那麽一支艦隊,那是咱們爵爺的艦隊嗎?得有幾十艘吧,整整一個時辰才走完啊!”


    “是啊,我可是親自數著的,足足有八十一艘戰船呢,最大的一艘比我們卸載貨物的那些大海船,還要大得多。”


    有著揚州港上做工的百姓,親眼目睹了這一震撼場麵,讓他們震撼不見,他們一輩子都不曾見過這麽龐大的艦隊。


    不少在這一天見過這支龐大艦隊的船工們,紛紛在完工後,飯後都跑到茶館,彼此聊天吹牛。


    這也是江北百姓一天中,最開心的時刻,相比起此時大明其他地方,缺衣少食,遍地災荒的人們,江北百姓日子是幸福的。


    正因為如此,此時李子霄的聲望,在江北是如日中天,普通百姓家裏都給李子霄立了長生位早晚供奉。


    像茶館這樣普通百姓,最為聚集之地,也成為百姓茶餘飯後,議論‘國家大事’的場所。


    今晚,在茶館裏,很多在揚州碼頭上做工的船工們,就紛紛化身為主角,為茶館內很多百姓,講述白天見到的震撼場景。


    “你們是沒看到啊,今天爵爺的艦隊,從港口離港,足足走了三四個時辰,幾百艘戰船呢!


    戰船上麵站滿了士兵,一個個威武不凡,每艘戰船上都有上百門火炮,最大的一艘船,足有五百米長……”


    此時,一個皮膚黝黑的中年漢子,正坐在一張茶桌前,唾沫星子四濺,來講述他百姓在揚州港見到的場景,周圍圍著一堆人。


    “切,楊老黑,你這吹牛也吹大了吧,之前還有人說,今天爵爺的艦隊才幾十艘戰船,到你這就變成幾百艘了,你可使勁吹吧!


    還最大的一艘戰船有五百米長,那麽大的戰船,揚州港裝的下嗎,你咋不上天呢!”


    楊老黑剛一說完,立即就有‘老對手’給他唱反調。


    “嘿,吳老賴,你今天輪休,沒上港口做工吧,可惜你沒能看到爵爺的艦隊啊,現在在這裏說我吹牛了,我那是親眼看見的。”


    楊老黑麵對自己‘老對手’的拆台,絲毫不憤怒,越發的得意的說著,這讓當成最自豪的事情。


    “五百米的戰船,確實太大了,不靠譜。”也有人跟著附和道。


    此時,李子霄已經在江北推行新的度量衡,在保持原有明朝度量衡的基礎上,李子霄又增設了米,千克,噸等計量單位。


    並且,將這些計量單位,作為政府通用的度量衡,所以此時江北很多百姓,都知道一米是多少。


    李子霄推進的一米,因為是他自己根據自己身高,估算出來的,不怎麽精確,但和後世的一米,也差不多多少。


    “嘿,大家都在呢,我來晚了,都管我那婆娘,隔著老遠就聽見楊老黑的聲音了。


    大家別聽他的,他說的都不靠譜,還是我跟大家說說吧。


    今天我可是在碼頭上上工的,爵爺的艦隊離港時,我就在碼頭,我親自數了,一共是一百八十艘船……”


    這邊的爭論還沒結束了,又有新的船工趕來了,興奮的說道。


    “你們說,爵爺這次派出這麽龐大的艦隊,是準備出海打誰啊?”最後,終於有人提出不錯的問題。


    “應該是去打海盜的。”


    “不然就是去打倭奴的。”


    周圍的人們,紛紛發表自己的看法。


    “我看,多半是去打紅毛鬼的吧。”


    “對對,有可能。”


    “管他去打誰,我想過不了多久,咱們就能再聽到爵爺的捷報了。


    可惜,我大兒子已經去年投了兵,年前跟隨爵爺去了開封,現在還沒迴來。


    我現在決定了,等我大兒子再過兩年,到了十八歲可以投兵的年紀後,我這次讓他去投爵爺的水師,將來開大船。”


    一個瘦弱的老頭,此時精神矍鑠的樣子,開口說道。


    “王老頭,你大兒子在開封怎麽樣了,我兒子大前年就給爵爺當兵了,現在都已經做到什長了。


    他現在好像在洛陽吧,上次那臭小子給我來信,都已經是一個月前了,還送迴來五十兩銀子。


    現在我和我老伴兒,都已經給我們家豹兒攢下了兩百多兩銀子,最近跟他看了一門親事。


    等這次我家豹迴來,就讓他們成親,我和老伴還等著抱孫子呢!”


    “行了,許老哥,你們家這小日子,是越過越滋潤了。”


    “嗬嗬,還行了,這都是托爵爺的福。”


    很快,茶館內的幾十號百姓,就分出了好幾個團隊,彼此之間年紀不同,職業不同,討論的話題,也就不同。


    而就在這個茶館的一個角落裏,有兩個年輕男子卻默默的坐在那裏,都沒心思喝茶,吃炒豆。


    甚至兩人還多叫了一盤昂貴的炒花生,本來想嚐嚐鮮,此時也沒心思了。


    此時,江北不僅有了紅薯和玉米,在李子霄重金懸賞之下,也找到了花生,花生差不多早就在幾十年前,就已經傳入華夏了。


    花生的產量也不怎麽高,使得這幾十年來,他都不怎麽為農民看重,並沒有大麵積推廣開來。


    而李子霄在得到花生之後,暫時也沒大麵積推廣,而是在徐州一帶小麵積試種,每年的產量倒也不少。


    一部分會進貢到李子霄的伯爵府,一部分會被江北的那些達官貴胄們買走,隻有極少部分,會流通市麵上。


    因為李子霄喜歡吃炒花生,使得花生也迅速成為很罕見,昂貴的廷宴食品。


    直到去年,錢廣元向李子霄神情,擴大花生的種植麵積,在沒有了糧食壓力的情況,李子霄同意了錢廣元的要求。


    隨著去年花生產量大幅增加,才讓民間普通百姓,有了品嚐到花生的滋味。


    隻不過,此時花生的價格,依舊比普通小麥和大米高出不少,所以普通百姓人家,也不太舍得吃,而是選擇出售。


    而像這樣的茶館裏,除了提供茶水,還會提供一些炒豆,炒花生等小吃,讓這些百姓茶餘飯後多出零食。


    此時,兩人支棱著耳朵,仔細聽著茶館內那些船工們的談話。


    “不好,李子霄的艦隊離港,就怕是奔著東海去的。咱們得趕緊將這個消息通知將軍,讓將軍有所防備啊!”


    很快,兩人中的一個男子,便低聲說道。


    “對,李子霄在這個時候派艦隊出港,就怕是沒安什麽好心,得趕緊提醒將軍,咱們明天城門一開就返迴泉州。”


    對麵的另外一名青年男子,也陰沉著臉,低聲應道。


    這一天,因為白龍軍海軍艦隊的離港,在揚州引起不小的轟動。


    大明水師早已經沒落了,別說普通百姓了,就連此時身在揚州港的史可法,這一次也著實被震撼到了。


    其實,史可法不知道的是,這次從揚州港離港的艦隊,僅僅是白龍軍海軍的兩支分艦隊而已。


    另外還有兩支分艦隊,是在海州港離港的,畢竟揚州港還是屬於內河港口,難以停泊上百艘戰艦。


    那樣一來,會影響到其他民用船隻停泊的,李子霄一開始就沒有打算,將揚州港作為白龍軍海軍的基地。


    而是選擇了海州港,隻不過此時海州港的海軍基地,還沒有完全完工,也無法同時停泊下四支分艦隊,李子霄隻好將他們分開了。


    從兩個港口出海的艦隊,他們會在長江入海口以東的海麵上匯合,然後進入東海,先奔琉球群島而去。


    李子霄這次派陸遠率領海軍艦隊出海,並沒有打算立即和鄭家開戰的意思。


    畢竟,這個時候鄭家還在和紅毛鬼開戰,李子霄要是對鄭家下手,豈不是相助於紅毛鬼了,李子霄不屑於這麽做。


    李子霄這次派陸遠出海,首先是要橫渡東海,第一個目標是琉球群島。


    李子霄這是要趁機,向鄭家表明自己的第一個意圖:未來東海,不再僅能讓鄭家艦隊獨享了,我白龍軍艦隊也要享用東海。


    而隨即,陸遠會率領艦隊,抵達琉球群島上的琉球國,在那裏建立一個海軍基地。


    此時的琉球島上的這個琉球國,還是大明朝廷冊封的,他們有著自己的語言,奉華夏的年號,奉行華夏為正朔。


    琉球國占據的琉球群島,主要由三處小群島組成,分別為奄美群島,衝繩群島和先島群島。


    其中琉球國的首都,就在衝繩群島上的首裏,隻可惜此時的琉球國已經不是之前的琉球國了。


    就在三十三年前,萬曆三十七年,臨近琉球群島的倭國,鹿兒島摩薩藩藩主津家久出兵三千,攻占了琉球。


    並且,此後的三十多年間裏,倭國陸續不斷都琉球國用兵,此時基本上已經控製了琉球國。


    但礙於大明,摩薩藩依舊表麵上讓琉球國保持獨立,接受大明的賜封,可實際上已經是傀儡政權了,每年都要向摩薩藩朝貢。


    至於這個時候,崇禎連他們老朱家的江山都要保不住了,他當然沒精力去管海外一個小藩國了。


    但李子霄這次恰恰準備插手琉球國,這也是他與鄭家爭奪東海的第一步,也是他日後出兵倭國的前哨站。


    就在陸遠率領白龍軍海軍艦隊,過了舟山群島,進入到底東海十餘海裏時,他們就遇到了兩艘鄭家戰船。


    這兩艘鄭家戰船是鄭家安排在這裏,負責監視白龍軍,禦守東海北麵海界的,每半個月輪換一次。


    “我的天呢,左岱,你快看!”


    此時,在其中一艘鄭家戰船的船樓上,一名鄭家水手,正一臉驚駭的,舉著千裏鏡望著西邊,並對旁邊的一個同伴喊道。


    鄭家的千裏鏡是從江北購買的,之前鄭芝龍到江北時,李子霄曾贈送給他一個千裏鏡。


    而得到千裏鏡的鄭芝龍,立即視其為瑰寶,這簡直就是海船的絕配物品啊!


    為此,鄭芝龍不惜重金從江北采購的上百個,花費他十幾萬兩銀子,給他手下很多戰船,都配上了一個千裏鏡。


    而每一個千裏鏡的實際造價,其實不過十幾兩銀子,利潤足足翻了上百倍,要是鄭芝龍知道了,一定罵死李子霄了。


    “怎麽了?”旁邊的那個鄭家水手,問道,同時眼睛望向西邊。


    但這個水手沒有千裏鏡,此時他隻能看到遠處天海之際,有不少黑點,不過這是個老資格水手,立即就猜測出,遠處的那些黑點估計就是船隻。


    “怎麽?江北有商船船隊進入東海了?將軍沒告訴我們,允許江北的商船進入東海啊?”


    此時,這個水手還一陣納悶的說著,他以為那是出現的商船,而此時能出現在這裏的,最有可能就是江北的商船了。


    “不是,你自己看吧,我下去向船長匯報。”


    說完,那個水手就將手裏的千裏鏡,塞到了旁邊同伴的懷裏,然後一臉的驚慌,匆匆下了船樓,去找船長去了。


    而還留在船樓上的水手,此時舉起千裏鏡,望向西麵,頓時他便發出驚唿之聲:“怎麽可能,那些是戰船!”


    這個水手,此時通過千裏鏡,能夠清晰的看清白龍軍戰船上,懸掛的‘明’字旗和白龍軍獨有的‘白蛇’旗。


    而戰船和商船也非常容易區分,單從此時他看到的,白龍軍戰船上,那一個個無法掩蓋的炮口,便能知道這些是戰船了。


    這個時候,白龍軍海軍艦隊中,已經分出幾艘船速較快的小戰船,從兩翼迅速朝他們包夾過來。


    嗚嗚嗚!


    沒過多久,鄭家戰船上,就響起的嗚鳴聲,那是戰鬥號角,讓船員們做好戰鬥準備的警告。


    騰騰騰!


    很快,鄭家戰船的甲板上,就響起了淩亂的腳步聲,很多鄭家水手、士卒,紛紛舉著火銃,從船艙裏衝出來,來到甲板上。


    “李子霄的艦隊嗎?怎麽會突然進入我們的海域?”


    為首的一名鄭家家臣,也是這艘戰船的船長,馬袁,冷聲說道。


    此時,馬袁站在甲板上,臉色凝重,望向西麵,已經可以模糊的看清白龍軍戰船的模樣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明末之重鑄帝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雲下飛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雲下飛雪並收藏穿越明末之重鑄帝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