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0提前布局倭國,不做袁崇煥第二
【今天的章節奉上,求求收藏訂閱了!!】
崇禎將盧象升召集到皇宮後,詢問的主要是此時鬆錦前線戰事。
到這個時候,崇禎對於盧象升的怒火,已經消的差不多了,這次打算再次啟用盧象升。
實在是,此時的崇禎發現滿朝的大臣當中,真正能夠讓他信任,並且有能力的,沒有幾個。
原本這次崇禎是非常看好洪承疇的,以往洪承疇在圍剿李自成亂賊時,表現出了出色的軍事才能。
可是,這一次洪承疇讓崇禎失望了。
這半個多月來,前線傳來的都是壞消息,戰局正朝著不利他們的方向發展。
其實,崇禎殊不知的是,此時鬆錦前線的戰局,早已經糜爛到不成樣子,洪承疇慘敗隻不過是時間問題。
此時的洪承疇的十三萬大軍,早已經被韃子給打散了,洪承疇自己率領不足萬人殘部,龜縮在鬆山城內,連突圍都做不到。
要是崇禎此時知道,鬆錦前線此時的戰事,他們已經必敗無疑,估計早就被氣吐血了。
這個時候,崇禎希望派盧象升前往錦州,協助洪承疇迎戰韃子。
不過,崇禎在讓盧象升前往錦州之前,先要去一趟登州,一方麵傳遞崇禎的不滿,同時也是摸摸李子霄到底想幹什麽。
此時的崇禎還真怕李子霄反了,那樣的話,大明江山真的馬上就要亡了。
“盧愛卿啊,這一次就拜托你了。”
“聖上放心,微臣一定全力以赴。”
盧象升最終還是接受了崇禎的任命,他終究對大明,對崇禎依舊抱有最後一點希望。
隨即,盧象升立即立刻經常,直奔登州而去,他想先上登州穩住李子霄,絕不能讓李子霄反叛。
這個時候,盧象升也不得不在心裏感歎,短短三四年的時間,李子霄的勢力已經膨脹到這一步了。
其實,早就在當年的時候,盧象升就看出了李子霄乃是野心之輩。
隻不過,一方麵是李子霄對盧象升有救命之恩,盧象升不願恩將仇報,另外一方麵,盧象升也欣賞李子霄的才能,不希望將其毀掉。
況且,那個時候盧象升也隻是看出李子霄有野心而已,單憑這個不足以讓盧象升對一個手握兵權的大明將軍下手。
況且,那是盧象升也認為,隻要他們盡快剿滅李自成等亂賊,待大明平定亂賊後,足以震懾李子霄讓他安分為國效力。
可是,後麵一係列的事情發展,完全超出盧象升的預料,官軍在與李自成的作戰中,一直失利。
重出山門的李自成所率賊軍,早就不再是幾年前,被洪承疇和孫傳庭追著打的賊軍了,他們實力膨脹的非常快。
盧象升也敗了,反倒是李子霄所率人馬,在避開與李自成亂軍正麵交鋒,負責策應遊擊時,屢屢獲勝,也在一步步壯大自己的實力。
到現在,崇禎已經無法對李子霄下手,連削弱他的權力都不行,牽一發而動全身。
“李子霄啊,希望你不要學做安祿山,不然咱們就是敵人了。”
盧象升在前往登州的路途上,在心裏念叨著。
盧象升前腳剛離開京師,京師城內的白龍軍情報人員,就從張廣千那裏得知了這個消息,便立即飛鴿傳書,通知登州這邊。
李子霄得到盧象升要來的消息後,決心避開盧象升,這個時候不見他最好。
所以,李子霄隻得提前離開登州,將陸遠留在登州港,負責登州的事務,李子霄返迴了耽羅島。
八月初,耽羅島上,一號碼頭,天正下了小雨,卻有一支人馬在登船。
“吉野,藤野,你們兩人迴去後,就按照我之前叮囑你們的,見機行事,保持低調,以發展實力為主,明白嗎?”
此時,來到耽羅島上的李子霄,正站在吉野秀一郎和藤野橫川兩人麵前,對其叮囑道。
李子霄決定將吉野和藤野兩部人馬,放迴到倭國,他要提前對倭國進行布局,過不來了多久,他就準備對倭國下手。
而此時李子霄對於倭國的情況,還是兩眼一摸瞎,他需要一支先鋒隊,提前返迴倭國站住腳跟。
一邊積蓄力量,一邊收集情報,為日後李子霄進攻倭國充當開路先鋒。
在這個人選上,整個白龍軍裏麵,就再也沒有誰能比吉野和藤野兩人合適了。
他們本就是倭國人,一個是落魄貴族,一個是海上匪寇,迴到倭國很正常。
要是李子霄突然派遣一支白龍軍士卒,一旦到了倭國,人生地不熟的,還會立馬會遭到倭國幾大勢力的攻擊。
那些倭國大名們,可不會讓一支外來勢力,在倭國站穩腳跟,哪怕平日裏他們也會內戰,但在這種時候,他們會一起驅逐外敵。
以現在李子霄的實力,還無法騰出精力進攻倭國,但不妨礙他提前布局。
至少李子霄相信,此時他立下吉野和藤野這兩個暗子,等過幾年,一旦時機合適,他準備動倭國時,將會是他最大的助力。
“是,屬下一定不負大將軍的厚望。”
同時,吉野和藤野兩人,此時都顯得很激動,吉野極力壓製臉上的興奮之色,但依舊難以掩飾。
而藤野也同樣如此,雖然兩人興奮的原因不同。
吉野興奮是因為,他終於可以迴歸倭國,有了李子霄暗中出錢出武器的支持,他相信假以時日,他足以重振自己的家族。
而藤野興奮的是,他終於不用繼續跟在李子霄身邊了,這種給人做奴才的感覺,哪有他自己做流寇大王,為所欲為,逍遙自在啊!
而李子霄雖然不會給他們派兵支持,但卻答應他們,給予金錢和武器上的支持。
同樣,對於吉野和藤野兩人來說,他們不缺人手,此時的日本和大明一樣亂,隻要能有銀子,他們便能招到士卒。
更重要的是,他們能夠得到白龍軍中,那些改良火銃,火炮,鐵殼雷等武器的支援。
這些犀利的火器,早就讓吉野、藤野兩人愛不釋手。
他們相信隻要他們手裏,能掌握裝備這樣火器的一支軍隊,絕對可以在倭國站穩腳跟。
當然,李子霄不會裝備給他們最好的火器,譬如燧發槍,他們就不用想了。
但即便是這樣,對於他們來說,也足夠了。
這個時期的倭國,雖然也出現了火器,可他們在火器上的發展,還是受到大明的影響。
甚至,他們手裏的火器,連此時大明的火器都不如,怎麽和白龍軍的火器相比。
李子霄絕對有信心,此時白龍軍手裏的火器,即便是對上此時西歐諸國的火器,也絕對毫不遜色。
同時,李子霄也給了他們兩人權限,可以讓他們將火器出售給,倭國本土的一些勢力,這樣更有利於他們迅速打開局麵。
這一次,李子霄讓吉野和藤野兩人,除了帶走他們兩個營,千餘人的倭兵外,還給了他們兩人各二十萬兩銀子,兩千杆改良火銃,二十多門火炮等。
對於這兩人的能力,李子霄這段時間也考驗的差不多了,吉野此人不用說,堪稱的上有勇有謀。
李子霄給了他這麽好的條件,足以讓他在倭國站穩腳跟。
至於藤野此人,看上去狂躁,其實也是個陰險狡詐之輩,像他這種兇狠奸詐之徒,自有他安身立命的本事。
“大將軍,就這樣放他們兩人迴去,日後就怕他們手裏實力強了,不受我們控製了。”
看著駛離港口的艦船,和李子霄一同站在碼頭上的羅超,有些擔憂的說道。
“放心,我既然敢放他們迴去,就有足夠把握控製他們。這兩人要想在倭國取得一席之地,離不開我們的支持。
沒了我們的支持,他們連個屁都不是,他們要是乖乖聽話還好,要是不聽話,大不了咱們再換個人支持也一樣。
我之所以選他們,是因為他們畢竟和我們並肩作戰了這麽一段時間,一方麵了解他們,同時他們也知道咱們的實力。
隻要這兩人腦子不是進水了,在他們實力強大到足以對抗我之前,他們是不敢背叛我們的。
可是,想要讓自己的實力,強大到那種地步,你說倭國的那些大名會給他們機會嗎?我會給他們機會嗎?”
說完,李子霄笑了笑,拍拍羅超的肩膀,便轉身離去了。
“大將軍說的沒錯,看樣子是我多慮了。”羅超笑著搖搖頭。
“走吧,咱們也該返迴江北了,都出來快半年了,我都想家了。我得趕快迴去看看我那兒子和閨女。”
李子霄背對著羅超,已經走出一段距離,還在說話。
“是啊,我也想家了。”羅超輕笑一聲,追上李子霄一同返迴軍營。
另一邊,盧象升抵達登州後,就被陸遠告知,李子霄已經離開登州,返迴耽羅島了。
盧象升知道李子霄走後,也是非常失望,歎息一聲,這個結果他其實已經想到了。
躲避,一直都是李子霄這兩年來,對付朝廷和崇禎的方法。
但凡朝廷給他下達命令,派出去傳令的人,都會在半途無故失蹤。
對於崇禎召李子霄入京的旨意,他都以重病為由,拖過去。
現在盧象升自己親自來了,李子霄直接躲開,這也讓盧象升無計可施。
“我家將軍讓我轉告盧大人,他對大明,對聖上的忠心,從始至終都未變過,否則此時他早就成李自成第二了。
雖說這樣的話,有些大逆不道,但卻是事實。”
登州城內,陸遠見到盧象升後,對其說道。
盧象升板著臉,臉色黑如鍋底,冷聲說道:“既然李子霄口口聲聲說他,一直都忠心於朝廷,忠心於聖上。
那本官要問,他為什麽屢次三番抗旨不尊,聖上召他入京,他為何不去?現在,你們為何又要占領登州?
你怎麽說!”
麵對盧象升強勢的態度,陸遠知道自己也不能弱了氣勢,嗤笑一聲,說道:“盧大人,咱們明人不說暗話。
我家將軍之所以不肯入京,是因為他不想做袁崇煥第二,不想死的不明不白。
朝廷內奸佞小人太多了,他們迷惑聖上,汙蔑我家將軍,當年袁崇煥大人不就是死在這些讒言嗎?
我這個解釋,盧大人可滿意。”
陸遠故意將袁崇煥的死,說成是朝中奸佞小人讒言所致,但其實真正的原因,還不是崇禎忌憚袁崇煥,讒言隻是次要原因而已。
盧象升是聰明人,自然能聽懂陸遠話中的真意。
陸遠這番話說完,就連盧象升也無力反駁,因為陸遠的這個理由,他還怎麽反駁。
“他不想做袁崇煥第二,好,好一個理由啊!”盧象升冷笑一聲,說道。
但在心裏,盧象升承認,李子霄這個舉措,確實無可厚非。
如果之前李子霄真的入京了,他還真有可能成為袁崇煥第二,被崇禎誅殺。
“那麽本官再問你,李子霄為何要占登州,不要給本官說什麽收到登州知府的求援,這種屁話。
這裏沒有其他人,我要聽李子霄的實話,你要是不知道,就讓李子霄本人親自來見我。
他這樣躲著我,是怕本官嗎?還是說他心虛了。”
盧象升放過李子霄抗旨不入京這個話題,實在是李子霄那個理由,他無法反駁。
要是此時換做其他大臣在這裏,聽到陸遠這樣說,一定又要大罵李子霄不忠不義,乃是亂臣賊子。
現在,還待在大明朝堂上的,那些所謂‘國家棟梁’,‘帝1國柱石’的老臣,重臣們,那個不是腐儒頑固。
他們除了給其他人扣罪名,進讒言,蒙崇禎,撈銀子,占著茅坑不拉屎外,真正有才能,懂變通,又忠心的大明重臣,當真不多了。
而盧象升不是崇禎,也不是其他朝廷大臣,他更懂得變通,現在陸遠說出的這個理由,足以讓他無法繼續追究李子霄這個罪名。
而他也明白,正是因為來的是他,李子霄才會讓陸遠跟他說這些話,要是換做別人,估計李子霄又要拖了。
“盧大人想知道,我家將軍為什麽要占登州嗎?那你請跟我來吧。”
陸遠看了盧象升一樣,語氣還保持著客氣,畢竟盧象升本人也是陸遠很敬佩的一名大明官員。
“走,跟上他。”
盧象升看到陸遠在前麵引路,便帶著侍從跟上,他不相信李子霄會對他下殺手,因為那完全沒必要。
【今天的章節奉上,求求收藏訂閱了!!】
崇禎將盧象升召集到皇宮後,詢問的主要是此時鬆錦前線戰事。
到這個時候,崇禎對於盧象升的怒火,已經消的差不多了,這次打算再次啟用盧象升。
實在是,此時的崇禎發現滿朝的大臣當中,真正能夠讓他信任,並且有能力的,沒有幾個。
原本這次崇禎是非常看好洪承疇的,以往洪承疇在圍剿李自成亂賊時,表現出了出色的軍事才能。
可是,這一次洪承疇讓崇禎失望了。
這半個多月來,前線傳來的都是壞消息,戰局正朝著不利他們的方向發展。
其實,崇禎殊不知的是,此時鬆錦前線的戰局,早已經糜爛到不成樣子,洪承疇慘敗隻不過是時間問題。
此時的洪承疇的十三萬大軍,早已經被韃子給打散了,洪承疇自己率領不足萬人殘部,龜縮在鬆山城內,連突圍都做不到。
要是崇禎此時知道,鬆錦前線此時的戰事,他們已經必敗無疑,估計早就被氣吐血了。
這個時候,崇禎希望派盧象升前往錦州,協助洪承疇迎戰韃子。
不過,崇禎在讓盧象升前往錦州之前,先要去一趟登州,一方麵傳遞崇禎的不滿,同時也是摸摸李子霄到底想幹什麽。
此時的崇禎還真怕李子霄反了,那樣的話,大明江山真的馬上就要亡了。
“盧愛卿啊,這一次就拜托你了。”
“聖上放心,微臣一定全力以赴。”
盧象升最終還是接受了崇禎的任命,他終究對大明,對崇禎依舊抱有最後一點希望。
隨即,盧象升立即立刻經常,直奔登州而去,他想先上登州穩住李子霄,絕不能讓李子霄反叛。
這個時候,盧象升也不得不在心裏感歎,短短三四年的時間,李子霄的勢力已經膨脹到這一步了。
其實,早就在當年的時候,盧象升就看出了李子霄乃是野心之輩。
隻不過,一方麵是李子霄對盧象升有救命之恩,盧象升不願恩將仇報,另外一方麵,盧象升也欣賞李子霄的才能,不希望將其毀掉。
況且,那個時候盧象升也隻是看出李子霄有野心而已,單憑這個不足以讓盧象升對一個手握兵權的大明將軍下手。
況且,那是盧象升也認為,隻要他們盡快剿滅李自成等亂賊,待大明平定亂賊後,足以震懾李子霄讓他安分為國效力。
可是,後麵一係列的事情發展,完全超出盧象升的預料,官軍在與李自成的作戰中,一直失利。
重出山門的李自成所率賊軍,早就不再是幾年前,被洪承疇和孫傳庭追著打的賊軍了,他們實力膨脹的非常快。
盧象升也敗了,反倒是李子霄所率人馬,在避開與李自成亂軍正麵交鋒,負責策應遊擊時,屢屢獲勝,也在一步步壯大自己的實力。
到現在,崇禎已經無法對李子霄下手,連削弱他的權力都不行,牽一發而動全身。
“李子霄啊,希望你不要學做安祿山,不然咱們就是敵人了。”
盧象升在前往登州的路途上,在心裏念叨著。
盧象升前腳剛離開京師,京師城內的白龍軍情報人員,就從張廣千那裏得知了這個消息,便立即飛鴿傳書,通知登州這邊。
李子霄得到盧象升要來的消息後,決心避開盧象升,這個時候不見他最好。
所以,李子霄隻得提前離開登州,將陸遠留在登州港,負責登州的事務,李子霄返迴了耽羅島。
八月初,耽羅島上,一號碼頭,天正下了小雨,卻有一支人馬在登船。
“吉野,藤野,你們兩人迴去後,就按照我之前叮囑你們的,見機行事,保持低調,以發展實力為主,明白嗎?”
此時,來到耽羅島上的李子霄,正站在吉野秀一郎和藤野橫川兩人麵前,對其叮囑道。
李子霄決定將吉野和藤野兩部人馬,放迴到倭國,他要提前對倭國進行布局,過不來了多久,他就準備對倭國下手。
而此時李子霄對於倭國的情況,還是兩眼一摸瞎,他需要一支先鋒隊,提前返迴倭國站住腳跟。
一邊積蓄力量,一邊收集情報,為日後李子霄進攻倭國充當開路先鋒。
在這個人選上,整個白龍軍裏麵,就再也沒有誰能比吉野和藤野兩人合適了。
他們本就是倭國人,一個是落魄貴族,一個是海上匪寇,迴到倭國很正常。
要是李子霄突然派遣一支白龍軍士卒,一旦到了倭國,人生地不熟的,還會立馬會遭到倭國幾大勢力的攻擊。
那些倭國大名們,可不會讓一支外來勢力,在倭國站穩腳跟,哪怕平日裏他們也會內戰,但在這種時候,他們會一起驅逐外敵。
以現在李子霄的實力,還無法騰出精力進攻倭國,但不妨礙他提前布局。
至少李子霄相信,此時他立下吉野和藤野這兩個暗子,等過幾年,一旦時機合適,他準備動倭國時,將會是他最大的助力。
“是,屬下一定不負大將軍的厚望。”
同時,吉野和藤野兩人,此時都顯得很激動,吉野極力壓製臉上的興奮之色,但依舊難以掩飾。
而藤野也同樣如此,雖然兩人興奮的原因不同。
吉野興奮是因為,他終於可以迴歸倭國,有了李子霄暗中出錢出武器的支持,他相信假以時日,他足以重振自己的家族。
而藤野興奮的是,他終於不用繼續跟在李子霄身邊了,這種給人做奴才的感覺,哪有他自己做流寇大王,為所欲為,逍遙自在啊!
而李子霄雖然不會給他們派兵支持,但卻答應他們,給予金錢和武器上的支持。
同樣,對於吉野和藤野兩人來說,他們不缺人手,此時的日本和大明一樣亂,隻要能有銀子,他們便能招到士卒。
更重要的是,他們能夠得到白龍軍中,那些改良火銃,火炮,鐵殼雷等武器的支援。
這些犀利的火器,早就讓吉野、藤野兩人愛不釋手。
他們相信隻要他們手裏,能掌握裝備這樣火器的一支軍隊,絕對可以在倭國站穩腳跟。
當然,李子霄不會裝備給他們最好的火器,譬如燧發槍,他們就不用想了。
但即便是這樣,對於他們來說,也足夠了。
這個時期的倭國,雖然也出現了火器,可他們在火器上的發展,還是受到大明的影響。
甚至,他們手裏的火器,連此時大明的火器都不如,怎麽和白龍軍的火器相比。
李子霄絕對有信心,此時白龍軍手裏的火器,即便是對上此時西歐諸國的火器,也絕對毫不遜色。
同時,李子霄也給了他們兩人權限,可以讓他們將火器出售給,倭國本土的一些勢力,這樣更有利於他們迅速打開局麵。
這一次,李子霄讓吉野和藤野兩人,除了帶走他們兩個營,千餘人的倭兵外,還給了他們兩人各二十萬兩銀子,兩千杆改良火銃,二十多門火炮等。
對於這兩人的能力,李子霄這段時間也考驗的差不多了,吉野此人不用說,堪稱的上有勇有謀。
李子霄給了他這麽好的條件,足以讓他在倭國站穩腳跟。
至於藤野此人,看上去狂躁,其實也是個陰險狡詐之輩,像他這種兇狠奸詐之徒,自有他安身立命的本事。
“大將軍,就這樣放他們兩人迴去,日後就怕他們手裏實力強了,不受我們控製了。”
看著駛離港口的艦船,和李子霄一同站在碼頭上的羅超,有些擔憂的說道。
“放心,我既然敢放他們迴去,就有足夠把握控製他們。這兩人要想在倭國取得一席之地,離不開我們的支持。
沒了我們的支持,他們連個屁都不是,他們要是乖乖聽話還好,要是不聽話,大不了咱們再換個人支持也一樣。
我之所以選他們,是因為他們畢竟和我們並肩作戰了這麽一段時間,一方麵了解他們,同時他們也知道咱們的實力。
隻要這兩人腦子不是進水了,在他們實力強大到足以對抗我之前,他們是不敢背叛我們的。
可是,想要讓自己的實力,強大到那種地步,你說倭國的那些大名會給他們機會嗎?我會給他們機會嗎?”
說完,李子霄笑了笑,拍拍羅超的肩膀,便轉身離去了。
“大將軍說的沒錯,看樣子是我多慮了。”羅超笑著搖搖頭。
“走吧,咱們也該返迴江北了,都出來快半年了,我都想家了。我得趕快迴去看看我那兒子和閨女。”
李子霄背對著羅超,已經走出一段距離,還在說話。
“是啊,我也想家了。”羅超輕笑一聲,追上李子霄一同返迴軍營。
另一邊,盧象升抵達登州後,就被陸遠告知,李子霄已經離開登州,返迴耽羅島了。
盧象升知道李子霄走後,也是非常失望,歎息一聲,這個結果他其實已經想到了。
躲避,一直都是李子霄這兩年來,對付朝廷和崇禎的方法。
但凡朝廷給他下達命令,派出去傳令的人,都會在半途無故失蹤。
對於崇禎召李子霄入京的旨意,他都以重病為由,拖過去。
現在盧象升自己親自來了,李子霄直接躲開,這也讓盧象升無計可施。
“我家將軍讓我轉告盧大人,他對大明,對聖上的忠心,從始至終都未變過,否則此時他早就成李自成第二了。
雖說這樣的話,有些大逆不道,但卻是事實。”
登州城內,陸遠見到盧象升後,對其說道。
盧象升板著臉,臉色黑如鍋底,冷聲說道:“既然李子霄口口聲聲說他,一直都忠心於朝廷,忠心於聖上。
那本官要問,他為什麽屢次三番抗旨不尊,聖上召他入京,他為何不去?現在,你們為何又要占領登州?
你怎麽說!”
麵對盧象升強勢的態度,陸遠知道自己也不能弱了氣勢,嗤笑一聲,說道:“盧大人,咱們明人不說暗話。
我家將軍之所以不肯入京,是因為他不想做袁崇煥第二,不想死的不明不白。
朝廷內奸佞小人太多了,他們迷惑聖上,汙蔑我家將軍,當年袁崇煥大人不就是死在這些讒言嗎?
我這個解釋,盧大人可滿意。”
陸遠故意將袁崇煥的死,說成是朝中奸佞小人讒言所致,但其實真正的原因,還不是崇禎忌憚袁崇煥,讒言隻是次要原因而已。
盧象升是聰明人,自然能聽懂陸遠話中的真意。
陸遠這番話說完,就連盧象升也無力反駁,因為陸遠的這個理由,他還怎麽反駁。
“他不想做袁崇煥第二,好,好一個理由啊!”盧象升冷笑一聲,說道。
但在心裏,盧象升承認,李子霄這個舉措,確實無可厚非。
如果之前李子霄真的入京了,他還真有可能成為袁崇煥第二,被崇禎誅殺。
“那麽本官再問你,李子霄為何要占登州,不要給本官說什麽收到登州知府的求援,這種屁話。
這裏沒有其他人,我要聽李子霄的實話,你要是不知道,就讓李子霄本人親自來見我。
他這樣躲著我,是怕本官嗎?還是說他心虛了。”
盧象升放過李子霄抗旨不入京這個話題,實在是李子霄那個理由,他無法反駁。
要是此時換做其他大臣在這裏,聽到陸遠這樣說,一定又要大罵李子霄不忠不義,乃是亂臣賊子。
現在,還待在大明朝堂上的,那些所謂‘國家棟梁’,‘帝1國柱石’的老臣,重臣們,那個不是腐儒頑固。
他們除了給其他人扣罪名,進讒言,蒙崇禎,撈銀子,占著茅坑不拉屎外,真正有才能,懂變通,又忠心的大明重臣,當真不多了。
而盧象升不是崇禎,也不是其他朝廷大臣,他更懂得變通,現在陸遠說出的這個理由,足以讓他無法繼續追究李子霄這個罪名。
而他也明白,正是因為來的是他,李子霄才會讓陸遠跟他說這些話,要是換做別人,估計李子霄又要拖了。
“盧大人想知道,我家將軍為什麽要占登州嗎?那你請跟我來吧。”
陸遠看了盧象升一樣,語氣還保持著客氣,畢竟盧象升本人也是陸遠很敬佩的一名大明官員。
“走,跟上他。”
盧象升看到陸遠在前麵引路,便帶著侍從跟上,他不相信李子霄會對他下殺手,因為那完全沒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