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廖興在東宮係統裏被人叫做廖挖地,並非因為他親自上山挖地,尋找可以種植番薯、土豆、玉米的地方。而是他對人才的挖掘到了無所不用其極的地步,平度州雖然不大,卻也不小,他竟然能夠親自接見州裏每個讀書人,量才而用,實在是十分難得。


    這種挖地三尺的精神固然讓人欽佩,卻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尤其是吳偉業這樣的榜眼,多少還有些自矜身份。加之他所管轄的萊州是天子駐蹕之處,如何發展自然有上麵的老爺說了算,名為知府,實則不過是個跑腿的,自己能夠安排的事體非常有限。


    不過這迴外放到了懷慶、衛輝,倒是少了掣肘。吳偉業對此既有解脫之感,很想大展拳腳,卻又有忐忑之心,生怕行差踏錯。


    吳偉業即便再遲鈍,也知道皇太子對他要比其他東宮官吏更為嚴厲。他對此也是頗為疑惑。論資曆和出身,他都是最早的東宮老人;論才學,更不是那些舉人、生員能夠比擬的。然而後來的張詩奇都已經做到了山東參政,他卻起起伏伏仍隻是個知府。


    知府也有三六九等,像開封府下轄四州三十縣,而懷慶衛輝兩府加起來也隻有十二縣。


    一切都隻有到了那邊再說了。


    吳偉業心中剛騰起一絲懈怠,突然想起了最近在濟南經常聽到河南口音,都是河南出來逃難的難民。自己挖不到書吏,難道還挖不到農民?隻要許以土地,這些人是肯定願意跟著他走的。


    若是能有一批熟悉當地的農民,等春天的時候開墾農田也算有了下手點,起碼各縣的農老可以用上放心人。


    ——土地從何而來?


    吳偉業暗暗問自己,旋即滿腦子都是東宮官吏掃蕩山東富室的情形。


    ——他們做得,我也做得。以雷霆手段行菩薩心腸,殺一救萬,這話說得也有道理。


    吳偉業暗暗下定了決心。


    他哪裏知道。無論是那個商賈出身的開封知府廖興,還是大才子侯方域,早就讓人去買了所轄府縣的《縉紳錄》,卻不是為了方便施政,而是權當肥羊準備開刀。


    想山東並未淪入賊手,尚且能找到罪責騰出一片空地。河南這地方可是闖逆、獻賊、各種土賊幾番往來的重災區,誰家沒個通匪、投賊的罪過?


    人隻要下定決心。打破底線,總是能創造奇跡的。


    ……


    崇禎十七年十二月初三日,滿清大軍盡數出動,整個京畿為之一空。非但民間存糧被征用為軍糧,就連農民都被大量征入軍中成為役夫、奴隸、擋炮的人肉盾牌。


    這次清軍調動的消息同樣落入了李自成的耳目之中。為了抵禦西路軍二十餘萬大軍的進攻,李自成及時交付了從河套買來的良馬。也拿到了商人們運過去的棉衣。


    在這筆交易中,李自成並沒有花什麽本錢。一部分馬匹是搶來的,另一部分是用棉衣換來的,最後落在自己手裏的棉衣仍舊有三四萬件。


    數萬件棉衣就意味著數萬個戰士。


    步卒,隻有海量的步卒,才是大順軍的勝利之道。


    因為朱慈烺對曆史劇本的修改,使得清軍沒有能夠一舉吞並山西。不能以最佳狀態攻打陝西。也使得李自成不用落荒逃跑,仍舊維持著一個農民皇帝的體麵。


    李自成坐在秦王府存心殿裏,這裏是他的皇宮。他已經派人去重修的城北龍首原上的大明宮,當然,名字裏的“大明”肯定是犯忌諱的,所以已經改成了更早的名字:永安宮。


    在李自成的“禦案”上,放著一本朱太子派人送來的小冊子,封皮上寫著《方陣戰術》四個字。還不忘鈴上“禦賜”印章,讓李自成扔了揪心,看著堵心。


    劉宗敏站在李自成麵前,道:“聖上,這書中所載方陣,的確要比我軍常用戰陣更為犀利。”


    李自成當然知道順軍的常用戰術:一哄而上是主流,能列成一個橫陣往前衝就已經算是強軍了。


    “若是真如書中所言那麽奇妙。為何不見朱家用過?”李自成與朱慈烺交過幾番手,也能認出那是戚爺爺的鴛鴦陣。在這個時代,各種兵書戰冊在書肆裏就能買到,十分便捷。問題是絕大部分人就算買到了也無法照那個章程練兵。


    這是受到了組織能力限製的,沒有細化的評估標準,沒有強力的執行力,光看書是看不出戚家軍的。


    “恐怕是……這個方陣針對東虜大軍。”劉宗敏當然不能說:咱們是不可能練出鴛鴦陣的,將士們都沒那個能耐天天操練。


    在陝西安定下來之後,大順軍也開始進行操練,但訓練強度上去了,口糧消耗也就大了。於是他們理所當然采取了減少訓練次數的做法,從三日一操改成了五日一操,現在更是十日難得一操。這如何讓士兵形成戰鬥本能?能記住自己的站位就不錯了。


    “能練出來麽?”李自成問道。


    劉宗敏被俘之後自信大挫,隻是穩妥道:“可以先從中權親衛開始編練。”


    “不用了,直接發給各將軍,讓他們都照此編練。”李自成長歎一口氣,道:“在這上頭,朱家太子還是有些本事的,否則他如何能夠殲滅石廷柱,打跑巴哈納呢。”李自成原本不相信《皇明通報》上的戰果,也以為是兌了水之後用來振奮人心的故事。


    誰知道北京潛伏的探子很快就傳來了消息,建奴的損失恐怕比《皇明通報》上說的更慘重,以至於多爾袞被氣得暈過去,覺羅巴哈納全家都被罰入辛者庫為奴。經曆了一片石的大敗,李自成自知打不出這樣的戰果。


    “就怕朱賊居心叵測。”劉宗敏雖然覺得這個可能性極小,但不得不提醒道。


    “要是讓東虜占了陝西,從河南過去就是捅他後腰,他還指望額們跟東虜好好拚殺呢。”李自成冷笑道。


    “聖上,湖廣的人馬要不要調迴來?”劉宗敏道:“這迴東虜來勢洶洶,怕是一場惡仗。”


    李自成與孫傳庭決戰之後,率領主力北上,奪取陝西,在襄陽、荊州、承天、德安四府留下了七八萬人馬。這些人馬都是老於戰陣的兵卒,可謂精銳,用以爭奪湖廣,保衛“襄京”。


    隻是白旺終究沒有名將之才,手握如此重兵,仍舊無法將左良玉趕走。


    左良玉固守武昌,養寇自重,並沒有北上襄陽的打算,所以天下大亂以來,湖廣戰局倒算平緩。


    現在荊襄四府是大順主要的產糧區,要供養整個陝西數十萬大軍,已經是力不從心了。如果再調兵北上,左良玉肯定不會放過這四府之地,那時候大軍吃什麽去?


    李自成搖了搖頭:“能守住就不錯了,倒是可以從寧夏那邊調兵過來。白廣恩不是在寧夏麽?讓他來,現在這些朱賊一個都靠不住,還是放在眼皮子底下踏實。把那些朱朝降將都調過來,讓他們打頭陣!”薑瓖、唐通的先後叛變,讓李自成頗為氣惱。


    不過要說打頭陣卻是不可能的。因為現在沒人知道滿清主力在何處渡河,隻能沿河據守。


    高一功、王良智鎮守榆林,李過鎮守延安,其他如白廣恩、馬科等部分散部署在延安和西安之間,扼守孔道,沿河防禦重要渡口。因為上次吃了地雷的虧,李自成也沒忘記給防河諸部配發火藥和猛火油,用來破冰伏擊。


    李自成親自帶領親衛駐守西安,又給了劉芳亮五千人馬,命他扼守潼關。在他看來,如此布置,陝西可謂是固若金湯,斷然不會讓清兵得逞。他現在擔心的就是北直、山東那邊扛不住,使得清兵從河南西進,抄他的後路。


    至於指望山西的明軍牽製清兵,李自成連想都沒想過。


    ps:求月票、推薦票~~~!還有誰知道那個作家等級是什麽意思?好神奇呀~~


    手機用戶可訪問wap.觀看小說,跟官網同步更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金鱗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美味羅宋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美味羅宋湯並收藏金鱗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