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王雖向守遼東,與我為敵,今亦勿因前故尚複懷疑。……今王率眾來歸,必列土以封,仍為藩王。一則國仇得報,一則身家可保。世世子孫,長享富貴,如河山之永也!”


    吳三桂很快拿到了多爾袞的手書,送書而來的清使也轉達了多爾袞招降的誠意:既封平西王,自然大軍西向所得領土皆在治下!


    吳三桂在前信中好生斟酌措辭,正是不想落下個降清的名頭。誰知這多爾袞卻是毫不客氣,根本不談“借兵”的事,直截了當地招降這位他廣寧王。


    吳三桂讀罷迴信,好生招待了清使,自己迴到書房,將多爾袞手書呈給父親吳襄閱覽。


    吳襄冷哼一聲,怒道:“九酋何不說給我家十五省之地?真當我幼稚可欺麽!”


    “東虜素無信義,兒子以為借兵之事可以作罷。”吳三桂道:“實在不行,可從海道走登萊,就說拱衛聖駕,父親以為如何?”


    吳襄撚須沉吟良久,道:“不至於,不至於。不到最後關頭,尚不至於要去南麵。我看還有轉圜餘地……”


    “報~!緊急軍報!”


    吳襄彈身而起,叫道:“何事!”


    “報大王!主父!北翼城一軍投賊,賊軍已經進城了!”塘馬高聲報道。


    吳三桂頓時臉上煞白一片。他知道關寧軍已經不複往昔能征善戰,但沒想到竟然有臨陣投敵之事。


    山海關除了關城之外,在四方另有衛城,分別是東西羅城、南北翼城。李自成將主力放在石河以西,又派兵包抄至關城內外,進攻東羅城、西羅城、北翼城。因為南翼城靠近海邊,沒有攻打意義。故而不曾被兵。


    如今北翼城投降,東西羅城壓力遽然大增,可謂山海震動。


    吳三桂聞訊,望向父親,手中攥拳,道:“父親。眼下可是得當機立斷了!是南渡,還是降清?”


    以唐通那點兵力,降闖之後都封了定西伯。吳三桂若是早些能夠看輕頭上的王冠,早早降闖,必然也能封侯。然而機不可失失不再來,此刻投降能否保住性命都是兩說。既然山海關守不住了,那就隻有南逃和降清兩條路走了。


    “若是南渡,我父子隻有白手起家……”吳襄搖晃著腦袋:“若是降清,手中仍有兵馬。日後等清兵不走。還有反正的機會。我看……先降清吧!”


    吳三桂見吳襄下了決斷,朝父親拜了一拜:“兒子這就去見多爾袞!”


    山海關外,殺聲震天,順軍又掀起了一股攻勢。


    ……


    多爾袞自從接了吳三桂的求援書信,當即就領了大軍折返,日行一百二十裏,終於趕到了距離關城十裏處紮營,次日又遷到歡喜嶺上的威遠台觀戰。


    歡喜嶺其實隻是一條略高於平地的小丘陵。離關城極近,不過二三裏路。官軍自關外返迴。行至該處則見關門近在眼前,心中歡喜,故名歡喜嶺。


    多爾袞站在高處,遠遠能看到陣仗掀起的兵塵煙火。他看到北翼城上藍旗招搖,便知道吳三桂大勢已去,隻能在投降自己和南逃之間做出選擇。


    洪承疇不耐嶺上風大。早早就下去了。範文程卻一直跟在多爾袞身後,這在一幹滿將之中顯得格外醒目。


    “吳三桂要降了。”範文程看到山海關關門中開,跑出一隊人馬,徑直往威遠台來,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低聲說道。


    多爾袞也是喜不勝收,當即轉身道:“阿濟格,速速整備人馬,準備出戰!”


    阿濟格是多爾袞的同胞哥哥,努爾哈赤第十二子,大妃阿巴亥的第一個兒子。為人武勇少謀,卻又野心勃勃。黃台吉隻當他是一條好狗,衝鋒打仗總將他放在前麵,卻又將兩白旗給了多爾袞和多鐸,製造他們兄弟不和。


    黃台吉死後,多爾袞與濟爾哈朗稱叔父攝政王,阿濟格也想撈一個叔王的頭銜,卻被同胞弟弟多爾袞拒絕。


    多爾袞此番西征,這樣一位合格的獵犬自然充任全軍先鋒,走在大軍最前麵。


    不一時,吳三桂與山海關鄉紳呂鳴章帶著一幹隨從登上了威遠台。不等他行禮,多爾袞已經大笑著迎了上去:“廣寧王此來……”


    吳三桂是何等人物!怎能讓多爾袞先把話說了?當即拜倒哭道:“三桂受國厚恩,憫斯民之罹患,拒守邊門,欲興師問罪,以慰人心。奈何京東地小,兵力未集,隻能泣血求助。昔日……”


    範文程聽了,心中暗道:這吳三桂真是臉皮厚得可以,已經到了這般地步,明明就是來投降的,偏偏還死咬著借兵。


    多爾袞用力一扶吳三桂,將吳三桂托了起來,打斷他道:“先帝時候的事,在今日不必說,也不忍說。汝等願為故主雪恥,大義可嘉,我特領兵來成全其美。昔日為敵國,今日為一家,廣寧切莫與我見外生分。”


    吳三桂站直了身子,心中也道:這多爾袞真是不要臉!我怎麽就跟你一家了!


    “我兵入關,若是動人家一株草,一顆料,定以軍法處死!”多爾袞說到處死,臉上殺機立現,伸手在空中虛劈。他見吳三桂麵無餘色,知道這種小動作也嚇不住這位廣寧王,方才又放緩了口吻,道:“廣寧可分諭大小居民勿得驚惶。如何啊?”


    吳三桂知道多爾袞恐嚇不成,又出這等言辭陷阱,若是自己答應下來,那便鑄成投降之實,奉命而動,所謂“借兵”雲雲皆為笑話。然而人在屋簷下不能不低頭,吳三桂隻得裝作聽不懂,作出一副感激涕零的模樣道:“多謝王爺成全大義!”


    多爾袞得意笑道:“爾迴之後,可令爾兵以白布係肩為號。不然同是漢人,以何為辨?恐怕誤殺。”說罷便讓吳三桂立即迴關準備接應,同時下令從南水門、北水門、關中門三路進關。


    此時李自成得了北翼城,命令大順軍排出一字長蛇陣,從北山一路排到海邊。若是尤世威見了,多半就成了“順賊”隻會打笨仗的新證據。多爾袞也算久經戰陣,當即令清兵沿近海處鱗次布陣,以吳三桂軍列於清軍右側,集中力量,攻其一點。


    此時正值大風揚塵,數丈開外便模糊不能視物,從而使得清軍從容布陣。


    少頃,風止。


    “殺!”


    多爾袞一聲令下,清軍唿嘯而出,當真是萬馬奔騰,飛矢如蝗。


    李自成立馬小崗阜上,胸口宛如被重錘狠狠一擊,險些跌下馬來:“這……東虜是哪裏來的!”


    大順軍攻打三城已經與吳三桂軍鏖戰通日,此刻正是人倦馬疲,全靠奪了北翼城的戰果振奮士氣。此刻被養精蓄銳的清軍一衝一殺,雖然拚死抵抗,卻是強弱易形,陣容大亂。


    田見秀領兵在前,因為兵力鋪開一線,難以收攏,被清兵差點就衝破了本陣。他見難以支撐,召集親兵,好不容易方才抽身而退。


    “陛下!此時不宜久戰,當速速決斷!”田見秀撤走時被清兵箭矢射中肩胛骨,此刻剪去了箭羽,仍露出一截箭杆。


    李自成遙望戰陣,見長蛇陣已經徹底從中截斷,可謂大勢已去,無奈歎道:“先迴北京,再做抵禦。”


    人生閱曆決定了一個人的心智。


    經曆過十八騎敗走深山的人,並不太會被一場戰役的勝負所影響。就算李自成之前日漸驕橫,也讓朱家太子好好的教育過了。此番大敗,李自成反倒比之前河上之敗還更鎮定些。


    想想也是,如今大順擁兵百萬,就算這裏敗了,北京未必不能守。就算北京守不住,還有太行、黃河兩道屏障。隻要西京不丟,誰說沒有卷土重來的機會?


    隻是,這迴的對手卻是多爾袞。(未完待續。。)


    ps:大家好,今天推薦票應該都投了吧?明天周一,又是新的一輪周榜,為了能夠有個好,懇請諸位早一些投出十七日的推薦票,以及本月的月票~~~謝謝支持^_^


    手機用戶可訪問wap.觀看小說,跟官網同步更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金鱗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美味羅宋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美味羅宋湯並收藏金鱗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