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夜後,大內下鑰,宮門緊閉,監門官派人徹夜輪守各處宮門。
皇宮肅穆深嚴,十幾年如一日。
不會出錯,不許出錯,因而死氣沉沉。
烏雲遮蔽了月光,遮不住延福宮璨然的燈火。又是一個難綿的夜,年過半百的曹太後喚來宮人掌燈,獨坐在朱色長塌上,透過珠簾,看著階上斜照的月色,看著被月華映得黑亮的地麵。
月光銀白,尤似鬢發。
隻是月有再圓滿,人無少年時。
曹太後出神地望著。一名老宮婢遣走旁人,躬身上前:“娘娘可是要傳召太醫?”
“不必了,年老覺短,睡不著罷了。不是什麽大事,不必驚動內廷。”
聞報後的兩個月裏,她已經數度夜不成眠。
常常睡至二更天乍起,再想合眼,總能看見趙蓮珠幼時的影子。她親眼見著那粉團子被由接生宮婢抱著,送到先帝懷裏。
那樣軟,那樣小。
先帝而立之年方得一女,當日在林昭儀閣外,他是何等欣喜,那樣發自內心的歡喜神色,她一生也不會忘記。不同凡俗的天子,大梁的君王,何等尊貴身份,卻低聲問詢宮人,該如何抱好一個小娃娃,會否弄疼了她。
他高興得連“朕”也忘了,隻剩滿口“我”。
不喜浪用無度,寧可大夜裏餓著肚子也不加禦廚添置些酒食的先帝,終其一生,也隻在兩個人身上屢屢破了自己尤為看重的規矩。
一個自然是他視如珠寶的女兒。
誕下公主後,他破了國朝誕育公主的體例,不止加封其生母,更大肆賞賜群臣,大赦天下,頒布減稅,恨不得將初為人父的喜悅宣告天下。
另一個,卻不是她這個一國之母,先帝名正言順的妻。
“娘娘,入秋了,老奴明日便告訴內廚,無需再上那些百合綠豆羹了。”
老宮婢折返迴來,取了條萬福錦繡毯子,蹲在椅邊,將毯子輕輕地披在曹太後膝上,悉心整理著邊角,說話聲音和手上動作一樣輕。
“綠豆性涼,我這把老骨頭,經不起了。”曹太後道。
深宮秋夜,寂寥蕭索。
一主一仆相伴四十多年,早已經習慣了。
“老奴聽說,皇上已將公主與駙馬的後事交給太常寺幾位老禮官操辦,敕葬喪儀過後,皇後就會親自去公主府上,將小郡主接進宮中撫養。”
“這便是皇帝和岐王兩個想來想去,得出的辦法?倒是全了珠兒的體麵。”曹太後揮揮手,示意她起來說話。
這時起風了,階下左右兩側石燈燭火晃了晃。
曹太後雙目望著深深空庭,似有唏噓:“也不知誰人有這天大的麵子,竟能說得動皇帝。還是他得了吳越的寶貝,心中歡喜,便不多計較了。”
老宮婢侍立在一旁,沒有擅自接話。
失蹤多年的寶物阿育王塔重見天日,更是由深受今上寵愛的岐王殿下親自下武安宮墓內尋來的。
今上自然喜不自勝。
傳說王塔頂身上藏著一顆佛骨舍利,擁有不世出的神能,能夠成全世人所想,甚至連白日飛升也不是難事。
“尋迴阿育王塔,皇帝的病也該好起來了。”曹太後摩挲著圈椅的紅木扶手,悠悠道,“明日你去傳我的話,就說,將內東門的簾子同百合綠豆羹一並撤了吧。”
“娘娘……”
“怎麽?”曹太後轉頭看一眼老宮婢,“我這無夫孤孀的老太太,一把年紀,還垂著內東門的簾子做什麽,平白無故惹人煩厭。這數月,晏籌那些人連篇累牘,我也看累了。早早扯去簾子,成全他們忠君愛國、不讓武後再現的心,權且由他們鬧去吧。”
老宮婢張了張嘴,最後還是頹然放棄了。
正暗自歎息,一道蒼邁輕和的男聲突然傳來:“娘娘,內東門的簾子撤不得。”
迴廊陰暗處走出一個身形纖瘦,模樣文儒的老內臣。雖上了年紀卻精神矍鑠,麵容清白無須。他衣裳老舊但卻整潔,穿戴嚴謹,提著一盞明亮宮燈,走到離階下幾步時,身體微趨,步子漸漸細碎起來。
“你怎麽又來了。”
曹太後眼也不抬,哪怕他不開口說話,光是聽腳步聲她便知道來的誰。
張歸樸放下燈籠,於階前叉手行禮。月華落滿肩頭,依稀還能從這張不失風采的臉上,看出盛年時是何等俊雅風度。
曹太後:“既是來了,賜座。”
太後大娘娘沒有歇下,那些被遣下的宮人們也不敢歇,都提著精神,在暗處候命。忽聞曹太後的話,立時有兩個宮人協力從殿中搬來一張椅子,移到階下,做了個請的手勢,齊聲道:“娘娘賜座,宮使大人,請。”
張歸樸便謝恩坐下。
片刻後,又有宮人碎步上前奉茶。
冷冷清清的延福宮除了樹影婆娑,難得多出些響動。
“奴才有一物什呈上。”張歸樸話音剛落,迴廊上等候的一個小黃門便小跑上前,雙膝跪下,將懷中所抱的一摞劄子呈上,老宮婢下階捧過。
他方接著道:“請娘娘過目。”
曹太後拈來一本,打開稍稍翻看幾眼,便啪地合上,又換來一本。如此反複,瀏覽幾封後,搖頭道:“禦史台彈晏籌的劄子,說出的話比刀子還利呢。倒給他羅織了些不實的罪名。
這些讀書人,但凡一事不合,參本必諷刺旁人是小人,自己則是君子,恨不能一棍子打死天下賊佞。晏籌這把年紀,真真難為了他。”
“老奴看來,幾位禦史沒有罵錯。”侍立在旁的老宮婢歎了口氣。
“晏相公三番四次逼迫娘娘撤去內東門的簾子,盡使些狡詐伎倆。背地又教唆官家敗壞禮義,拉著他的學生們,個個在前朝興風作浪,幾時想過,官家尊議生父壽王,又將先帝與娘娘置於何地?
他對娘娘你步步緊逼,不肯放鬆半分,對官家卻諂媚阿諛。老奴……老奴為娘娘不值……”說到此處,老宮婢老淚縱橫,泣不成聲,無法繼續說下去。
昔年太後膝下寂寥,如今在位的天子還有皇後都是六七歲上接進宮中,養在曹太後身邊數十年。因此,作為侍奉太後多年的老奴,當朝天子與國母,那也是她親眼見著長大的。
天子自幼聰明溫順,王皇後的母親更是太後親姐姐。
誰曾想,就是這兩個深受太後照拂的娃娃,竟積怨成毒,夫妻同心,恨毒了先帝與太後。
恨意之深,恨到先帝喪事虞祭,皆由官員代行,作為養子繼承大統的天子不曾參與過一次。狂病癔語不能識人之際,卻連太後親自喂到嘴邊的藥也不肯服用。
皇宮肅穆深嚴,十幾年如一日。
不會出錯,不許出錯,因而死氣沉沉。
烏雲遮蔽了月光,遮不住延福宮璨然的燈火。又是一個難綿的夜,年過半百的曹太後喚來宮人掌燈,獨坐在朱色長塌上,透過珠簾,看著階上斜照的月色,看著被月華映得黑亮的地麵。
月光銀白,尤似鬢發。
隻是月有再圓滿,人無少年時。
曹太後出神地望著。一名老宮婢遣走旁人,躬身上前:“娘娘可是要傳召太醫?”
“不必了,年老覺短,睡不著罷了。不是什麽大事,不必驚動內廷。”
聞報後的兩個月裏,她已經數度夜不成眠。
常常睡至二更天乍起,再想合眼,總能看見趙蓮珠幼時的影子。她親眼見著那粉團子被由接生宮婢抱著,送到先帝懷裏。
那樣軟,那樣小。
先帝而立之年方得一女,當日在林昭儀閣外,他是何等欣喜,那樣發自內心的歡喜神色,她一生也不會忘記。不同凡俗的天子,大梁的君王,何等尊貴身份,卻低聲問詢宮人,該如何抱好一個小娃娃,會否弄疼了她。
他高興得連“朕”也忘了,隻剩滿口“我”。
不喜浪用無度,寧可大夜裏餓著肚子也不加禦廚添置些酒食的先帝,終其一生,也隻在兩個人身上屢屢破了自己尤為看重的規矩。
一個自然是他視如珠寶的女兒。
誕下公主後,他破了國朝誕育公主的體例,不止加封其生母,更大肆賞賜群臣,大赦天下,頒布減稅,恨不得將初為人父的喜悅宣告天下。
另一個,卻不是她這個一國之母,先帝名正言順的妻。
“娘娘,入秋了,老奴明日便告訴內廚,無需再上那些百合綠豆羹了。”
老宮婢折返迴來,取了條萬福錦繡毯子,蹲在椅邊,將毯子輕輕地披在曹太後膝上,悉心整理著邊角,說話聲音和手上動作一樣輕。
“綠豆性涼,我這把老骨頭,經不起了。”曹太後道。
深宮秋夜,寂寥蕭索。
一主一仆相伴四十多年,早已經習慣了。
“老奴聽說,皇上已將公主與駙馬的後事交給太常寺幾位老禮官操辦,敕葬喪儀過後,皇後就會親自去公主府上,將小郡主接進宮中撫養。”
“這便是皇帝和岐王兩個想來想去,得出的辦法?倒是全了珠兒的體麵。”曹太後揮揮手,示意她起來說話。
這時起風了,階下左右兩側石燈燭火晃了晃。
曹太後雙目望著深深空庭,似有唏噓:“也不知誰人有這天大的麵子,竟能說得動皇帝。還是他得了吳越的寶貝,心中歡喜,便不多計較了。”
老宮婢侍立在一旁,沒有擅自接話。
失蹤多年的寶物阿育王塔重見天日,更是由深受今上寵愛的岐王殿下親自下武安宮墓內尋來的。
今上自然喜不自勝。
傳說王塔頂身上藏著一顆佛骨舍利,擁有不世出的神能,能夠成全世人所想,甚至連白日飛升也不是難事。
“尋迴阿育王塔,皇帝的病也該好起來了。”曹太後摩挲著圈椅的紅木扶手,悠悠道,“明日你去傳我的話,就說,將內東門的簾子同百合綠豆羹一並撤了吧。”
“娘娘……”
“怎麽?”曹太後轉頭看一眼老宮婢,“我這無夫孤孀的老太太,一把年紀,還垂著內東門的簾子做什麽,平白無故惹人煩厭。這數月,晏籌那些人連篇累牘,我也看累了。早早扯去簾子,成全他們忠君愛國、不讓武後再現的心,權且由他們鬧去吧。”
老宮婢張了張嘴,最後還是頹然放棄了。
正暗自歎息,一道蒼邁輕和的男聲突然傳來:“娘娘,內東門的簾子撤不得。”
迴廊陰暗處走出一個身形纖瘦,模樣文儒的老內臣。雖上了年紀卻精神矍鑠,麵容清白無須。他衣裳老舊但卻整潔,穿戴嚴謹,提著一盞明亮宮燈,走到離階下幾步時,身體微趨,步子漸漸細碎起來。
“你怎麽又來了。”
曹太後眼也不抬,哪怕他不開口說話,光是聽腳步聲她便知道來的誰。
張歸樸放下燈籠,於階前叉手行禮。月華落滿肩頭,依稀還能從這張不失風采的臉上,看出盛年時是何等俊雅風度。
曹太後:“既是來了,賜座。”
太後大娘娘沒有歇下,那些被遣下的宮人們也不敢歇,都提著精神,在暗處候命。忽聞曹太後的話,立時有兩個宮人協力從殿中搬來一張椅子,移到階下,做了個請的手勢,齊聲道:“娘娘賜座,宮使大人,請。”
張歸樸便謝恩坐下。
片刻後,又有宮人碎步上前奉茶。
冷冷清清的延福宮除了樹影婆娑,難得多出些響動。
“奴才有一物什呈上。”張歸樸話音剛落,迴廊上等候的一個小黃門便小跑上前,雙膝跪下,將懷中所抱的一摞劄子呈上,老宮婢下階捧過。
他方接著道:“請娘娘過目。”
曹太後拈來一本,打開稍稍翻看幾眼,便啪地合上,又換來一本。如此反複,瀏覽幾封後,搖頭道:“禦史台彈晏籌的劄子,說出的話比刀子還利呢。倒給他羅織了些不實的罪名。
這些讀書人,但凡一事不合,參本必諷刺旁人是小人,自己則是君子,恨不能一棍子打死天下賊佞。晏籌這把年紀,真真難為了他。”
“老奴看來,幾位禦史沒有罵錯。”侍立在旁的老宮婢歎了口氣。
“晏相公三番四次逼迫娘娘撤去內東門的簾子,盡使些狡詐伎倆。背地又教唆官家敗壞禮義,拉著他的學生們,個個在前朝興風作浪,幾時想過,官家尊議生父壽王,又將先帝與娘娘置於何地?
他對娘娘你步步緊逼,不肯放鬆半分,對官家卻諂媚阿諛。老奴……老奴為娘娘不值……”說到此處,老宮婢老淚縱橫,泣不成聲,無法繼續說下去。
昔年太後膝下寂寥,如今在位的天子還有皇後都是六七歲上接進宮中,養在曹太後身邊數十年。因此,作為侍奉太後多年的老奴,當朝天子與國母,那也是她親眼見著長大的。
天子自幼聰明溫順,王皇後的母親更是太後親姐姐。
誰曾想,就是這兩個深受太後照拂的娃娃,竟積怨成毒,夫妻同心,恨毒了先帝與太後。
恨意之深,恨到先帝喪事虞祭,皆由官員代行,作為養子繼承大統的天子不曾參與過一次。狂病癔語不能識人之際,卻連太後親自喂到嘴邊的藥也不肯服用。